第十四章 十七歲,還在上學
扶蘇用過膳,隨後慢步往萃英殿的方向走去。
龐尤見公子的身影消失在了殿內,腰杆立馬挺了起來,連忙道,“你們這還不趕緊去四處打聽打聽。”
“唯。”內侍紛紛退去。
龐尤一屁股坐在地上,而後夾著公子吃剩的魚生,心裏卻是萬念俱灰。
衛率池武都被公子打發去養馬了,他若是被公子責罰,極有可能是去掃豕廁了。
(豕廁,帶豬圈的廁所。)
一想到此,龐尤更覺驚恐,不行,他得一定得找個高人。
可是這宮中能知道這種事的人,除了中車府令,真的沒有其他人。身為皇帝陛下的中車府令,趙高不僅知道皇帝大小事,甚至還作為內外臣的聯絡人,對宮內宮外所有的事都有所知曉,國事、陛下的家事,在秦國基本沒有什麽事情是趙高不知道的。其在宮中朝中的地位,自然是無人能比。
————
六英宮,萃英殿。
還未入殿,扶蘇遠遠便聽到裏麵傳來一陣琴音。
盛春時節,宮外草長鶯飛,而宮內奇花異木競相生長,爭奇鬥豔,極其熱鬧。不過鹹陽宮內少有參天古木。
而萃英殿中便有一棵為五人圍住伸臂方可環抱住的巨桑。桑樹上的枝幹層層疊疊,且枝幹異常粗大,蔚然成觀。
且桑樹與樓齊高,兩相依偎,於澄青蒼天之下更顯獨奇。
鹹陽宮不乏高樓,屬章台宮地勢最高;但是六英宮裏,當屬萃英殿為第一樓。
天高雲淡,風吹草動,紅牆青瓦盡頭,是古樓巨木。琴音嫋嫋,聲聲悅耳,撫人心緒,安人心神。廊道圍住的院子裏,都是奇花異草。有一株藍色的花,花朵像是風鈴,低垂著。
正是春日,這樣的花在姹紫嫣紅中自然倒是別具一格,就像是後宮三千佳麗裏,最出色的那位美女,不妖不嫚,清麗無雙。
扶蘇一入了萃英殿,便見前院裏四方角落裏都為竹林,鬱鬱青青,悅人耳目。
踏著青苔斑駁的青石板路,扶蘇斂聲屏息,雙手疊起,交於胸前而後微微彎腰。
過了前院,又入了一扇門,參天桑木這才映入眼簾。
參天桑木下,卻有一老一少兩位,坐在席上。
淳於越坐在桑木下的上座,氣度不凡。他身側又有一琴師,年紀輕輕,身前一把古琴。
淳於越如今年五十八,兩鬢全黑,胡須冉長,雙目矍矍有神。此時他正穿著紅色和黑色相見的朝服,坐的也非常端正。
扶蘇到來,眾人都俯首。
淳於越看到長公子恭恭敬敬進入殿中,並未露出以往的欣慰之色。
琴師見到來人,自然停了琴音,而後對著扶蘇作揖。
“扶蘇拜見師傅。”
淳於越亦然作揖。
“公子多禮啦。”
這作禮,務必要一舉一動都很端莊,不許嬉笑,動作要慢,不能火急火燎的,否則就會被長輩笑話。
兩人見完禮,隨後對坐。
“欣聞公子蒙王上交付興建驪山館舍之事,故老夫在此賀喜公子。”
“不值賀,不值賀,為人子,為君父盡心力本就是應該的。”
“我看公子今日氣色極佳,言談敏捷,傷勢也無掛礙了吧?”
“已愈。”
淳於越拍拍手,然後兩個仆從便抬來了一個木案,接著又報來好幾卷竹簡。
“公子受傷兩月,落了不少功課,這些時日,微臣恐怕要多勞累公子,多來幾次,將之前的功課都補上。”
“諾。”
【上位者對下位者用的話,意思比較簡單,就是好,知道了的意思。】
扶蘇展卷,這一個簡裏一條竹片上,最多刻著十幾個字,字是寫的又大又方,還都是秦國的小篆,如果不是魂穿,他光是學習文字知識技術,都要學個三五年,到時候孩子都出生了,或許他兒子學的都比他出色,那也太尷尬了。
想到這一點,扶蘇自然覺得自己是天命之子,穿越兩個月來,幾乎沒遇到什麽難處。衣食無憂,而且知道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
這課上到一半,然後師徒兩人中途休息。
扶蘇看著淳於越今日一直在盯著他,也不明問。今日他過來,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做。
他已經十七歲了,還在上學讀書,可接下來秦國要經曆一件大事,打敗齊國和楚國,兼並天下,完成中國曆史上第一次大一統。
既然自己已經決定了要爭奪儲君的位置,那就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扶蘇受業十數年,今日特地感謝師傅。”
淳於越聽了,卻捋著胡須,身子向後傾斜,他知道這小子最近有些按捺不住了。
“老臣奉王命為公子授業,公子多禮了。”
“扶蘇想問師傅,扶蘇如今已經十七了,還要學到什麽時候,才算學成了呢。”
“公子乃大王長子,若是得到大王首肯,那時便是學成了。”
扶蘇聽了,當即道:
“那我怕是要一輩子待在這裏學習讀書射箭了。”
“公子怎麽能這麽說呢。”
“我想能讓君父得到首肯的人,必定是能讓君父信任並且有實力接替君父挑起秦國大梁的人才。扶蘇有十七個兄弟,君父定然能從中挑選出一個堪當大任的人。但是扶蘇認為,扶蘇必定不是這個能擔當的起大任的人。”
淳於越聽了,撚著胡須。
“公子怎麽能這麽說呢?長公子是唯一能隨時隨地去麵見大王的公子,又是長子,大王為公子指了數位師傅教導公子,可見大王對公子的器重和栽培之心。公子要肩負的責任甚重,這不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嗎?”
“扶蘇以為,若要繼承君位,統治一個國家,應該學習的是如何治理民眾,如何統率臣下,如何指揮軍事,如何舉行禮儀。國之大事,在祀在戎。祭祀維持禮法,君王必須要遵守,以此來維護社會秩序,維持百姓生活安定;兵戎之事,則是為了保護家國,使得民眾免受戎狄侵害。”
“可如今扶蘇學習的隻是《詩》、《書》、《禮》、《易》、《春秋》,這些書裏雖然飽含著智慧,都是教導如何做人的道理,可是和成王之路比起來,未免大庭相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