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警報解除
對閣部重臣的識相,朱慈炫還是滿意的,不然他不介意清清閹黨。
“諸卿,改土歸流的大方針當堅持,細節當再完善。比如官員的選拔,當選真正的親民官,不歧視土民,真心把他們當作大明子民看待。”
說到這,朱慈炫特意看了他們一眼,毫不客氣道:“恕朕直言,當前科舉出身的官員,還真成不了幾個才,更沒幾個當得了親民官。
“政務麽,靠師爺,靠鄉紳,靠胥吏,自己吟詩作對,風花雪月,還美名其曰:無為而治。
“西南情勢複雜,讓他們去管理,一則他們不願,二則他們也沒那能力。與其如此,倒不如另辟蹊徑,選拔願意實幹的官員。”
他們臉上有羞愧之色,卻沒喊“陛下聖明”,說明心裏另有想法,朱慈炫冷哼一聲,還想繼續訓話,卻聽得係統傳來播報聲。
“叮,皇位旁落危機結束,死亡警報解除。”
聽到這久違的聲音,朱慈炫鬆了口氣。
京營爛是爛了點,但還是有六七萬軍隊,有火器,有騎軍,戰鬥力也沒崇禎後期那麽爛。
若真疏忽,被打個措手不及,結局還真不好說。
警報解除,說明閹黨五虎到達,京營又被神臂弓震懾,大勢已去下,已繳械投降。
發愣中還笑了笑,朱慈炫沒再訓人,而是問道:“諸卿,對西南治亂,還有何良策?”
幾個親近之人,對朱慈炫行為見怪不怪。
閣部重臣們,想得就比較多,心裏都在想,乾聖帝又想到什麽歪主意,要整治士大夫了。
“陛下,俘虜的叛軍別再遣返,當將他們移出西南,減少土民數量,間接削弱土司。”
袁可立說完,孫承宗就接上:“陛下,過往平叛後,有功土司會得到土地、人口。臣以為,在遷移俘虜的同時,這國策也當變。”
看了閣部重臣們一眼,朱慈炫有些失望,這些人官場爭鬥是好手,但真正處理國家大事時,卻無一策。
“那就按兩位卿家所言,叛亂土司的地盤,全部改土歸流。俘虜用來開礦、建設水利工程。”
原本朱慈炫打算在西南試點,組建基層政權,落實皇權下鄉。但今日看閣部重臣的反應,實施這國策的時機尚未成熟,還得先把軍隊建設好。
有實力,說的話才有力。
“關於善後事宜,諸卿還有何建議?”
朱慈炫是看著閣部重臣問,眉頭也微皺,除了崔呈秀擔了點重任,其他人壓根沒建過言。
他們還是沒開口。
孫承宗暗歎一聲,開口說:“陛下,當務之急就是抄家拿人,其餘可先放一放。”
“孫大人言之有理,趁現在城門關閉,正是拿人好時機。另外,將禦馬監兵馬關押到京營,能騰出更多衛隊。”袁可立附和。
想了想,覺得兩位老臣說得有理,萬事都要抓,很可能漏洞百出,還不如先抓重點。
於是,朱慈炫點頭道:“以袁卿領頭,孫卿和元輔相輔,組建善後工作小組,選擇幹吏,處理相關事宜。難決事宜報朕處理,其餘可便宜行事,但須向朕每日一報。”
“臣等遵旨。”
隨後,朱慈炫指派崔呈秀:“崔卿,朕派衛隊協助你,押送禦馬監兵馬去京營,把抓捕的叛亂將領,交給衛隊押回,你就留在京營,穩定局勢。”
“臣遵旨。”
時間緊迫,朱慈炫就讓人散了做事去。
還沒等喘幾口氣,有內侍來報:“陛下,張之極跪在乾清宮門前。”
高時明眉頭一皺,不過還是提醒道:“陛下,衛隊精銳進宮,張家幫過忙的。”
“難道放過他?”
原先謀劃,隻是削弱英國公府,但明知京營要叛亂,卻不加以製止,朱慈炫對此非常憤怒,改變放過英國公的主意。
“陛下,賞罰當分明,並且懿安太後那,也得給個交待啊。”
衛隊精銳進宮,那是英國公承張皇後,也就是懿安太後的情,懿安太後得還這個情。
想明白這點,朱慈炫便點頭道:“高伴伴,去奏請懿安太後,英國公年邁昏聵,由張之極承爵,留京侍奉他吧。”
“遵旨。”
高時明躬身退出書房,來到東暖房,拜道:“啟稟太後,張之極跪在乾清宮外。陛下的意思是,留張之極一支,餘者處置不變。”
乾清宮全由朱慈炫控製,張之極的事沒人報她。
不過,懿安太後也沒什麽想法,聽了便同意:“就按皇帝的意思辦吧。”
“臣遵懿旨。”
高時明退出東暖閣,來到乾清宮前,瞧一眼跪得一絲不苟的張之極,暗歎一聲,宣旨:“上諭,張維賢年邁昏聵,不知忠君報國,陷君王於危境,削其爵。張之極有功於朕,承襲英國公爵位,本支留京,侍奉年邁昏聵的父親。”
“微臣謝陛下大恩。”
張之極激動得熱淚盈眶,心裏也懊悔不已,要是當初力勸父親,英國公府或許能逃過一劫。
“起來吧,跟咱家去,領你那年邁昏聵的父親。”
雖然諷刺意味濃濃,但張之極還得謝:“謝高公公。”
勳貴們被關在東宮,由內侍和衛隊看管,離乾清宮也不算太遠,沒多久就到。
宮前的內侍迎上前,拜道:“高公公。”
擺擺手,高時明吩咐道:“陛下口諭,去將張維賢帶來,交英國公領回家。”
“是,高公公。”
內侍領命,還瞧了張之極一眼。
不一會,憔悴的張維賢被帶出東宮,張之極叫聲“父親”,但沒敢上前,隻是望著高時明。
對張之極的識相,高時明甚感滿意,隨後說:“英國公本家,會留府邸、部分財物,俸祿照發,其餘的就別再想了。”
張維賢向乾清宮方向拜倒:“陛下恩典,草民感恩不盡。”
“英國公,千萬別學你父親,時刻牢記忠君報國。”
高時明又諷刺意味地提點一下,轉身就走,身後傳來張之極的感謝聲:“謝高公公。”
剛處理好張之極的事,內侍又來報:“陛下,樂安公主和駙馬鞏永固跪在午門外。”
對永安公主,朱慈炫不熟悉,但鞏永固這個殉國勳戚,他還是很熟悉的。
略微思索了下,決定培養培養,於是宣召兩人進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