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土牆竟有商機

那個一開始便跑進來報信的男孩子是蘇東華的二子蘇昌勝,比葉小豐小兩歲,蘇東華便吩咐他去鄰村喊大姑一家回來,告訴她們三叔和小姑一家都來了,一起吃個團圓飯。

蘇昌勝蹦蹦跳跳地走了。

半個時辰後,大姐蘇小梅、大姐夫劉二明,還帶著一兒一女來到了蘇家。

一進門,見到蘇東方,免不了熱淚盈眶,又是一番噓寒問暖,了解蘇東方這些年的情況。

大人們在一起各自介紹這些年的遭遇,葉小豐在一邊默默聽著。

這年頭,位於底層的農民日子真不好過,前些年三舅去服了瑤役,隻因家裏太窮,葉家當年沒有人去服瑤役是用錢請了別人去的。

今年,因為一場大雪,凍死了不少牲口,壓垮了不少房屋。

沒多久這些人又談到了葉家,然後又聽說葉家因為一些事分家了,葉冬還承擔了二十多兩銀子的債務,眾人不免為小妹一家擔心起來。

不過聽說葉冬見識了貴人,一個主意賺了一大筆錢,親人們又都替她高興。

蘇氏當場便拿出錢一一還了從大哥和二哥那裏借的銀子,又把三哥讓她轉交的那二兩銀子交到三哥蘇東方的手裏。

眾人客氣幾句,也都把錢接了。

葉小豐正思考著,這外祖一家還真不錯,本來家裏就窮,卻還是想方設法幫爹娘,完全不像葉家的大伯和二伯。

以後要是有什麽門路,還是盡量幫蘇家一把。

正想著,那蘇昌勝悄悄過來拉了一下葉小豐的衣角,又把他的戰利品小竹筒放到葉小豐的耳邊,憨笑著說道:“表哥,我們捉土蜂去,你去嗎?我這裏還有一個竹筒。”

葉小豐本不想與他們玩這樣無聊的遊戲,不過一想,自己也就是個十二歲多的小孩子,還是應該有小孩子的天性。

跟爹娘說了一聲便與蘇昌勝幾個小孩子一起出去了,一邊走,一邊還聽姥姥在喊他們不要到河邊去。

出了院門,就跟幾個小孩子一起仔細地在土牆上尋找小孔,那小孔到處有,卻不是每個孔裏都土蜂,蘇昌勝便教葉小豐如何識別有土蜂的孔,必須新的,還有土蜂爬進爬出的痕跡。

葉小豐便按照他教的仔細尋找起來,從上看到下,從左看到右,咦,這土牆的土好像不同於其它土。

葉小豐又仔細研究起這土質來,終於確定了這是一種高鋁質黏土,這種黏土最適合做耐火泥了。

而循著土牆再往下看,他又看到土牆下麵都是一些石頭打的基腳,那些石頭也很特別。

仔細一看那石頭,令葉小豐感到十分興奮,那些石頭竟然都是石灰石。

哈哈,重大發現啊!

有了石灰石和高鋁質黏土,那耐火泥就很容易製作出來了。來這裏之前,葉小豐心裏一直念念不忘父親說了姥爺家的山裏有石炭的事。

有了耐火泥,就可以製作出煤炭爐了,以後,不就可以燒煤做飯了嗎?忙問蘇昌勝:“表弟,你知道你們家築土牆的土是從哪裏取來的嗎?”

蘇昌勝搖頭表示不知道。

也是,這牆少說也有二十年了,他一個小孩子怎麽可能知道呢?

葉小豐又指著那打基腳的石頭問道:“那你知道這樣的石頭還有哪裏有嗎?”

這次蘇昌勝點頭道:“我們後山都是這種石頭。”

“真的?那你快帶我去看看。”

蘇昌勝領著葉小豐及其他孩子們一起繞到了屋後,令葉小豐失望的是這些石頭根本就不是石灰石。

葉小豐感到奇怪,難道當年蘇家築牆,還要從其他地方運石頭過來?

不解就隻有問大人了。

回到蘇家,葉冬奇怪葉小豐怎麽這麽快就回來了,便問道:“小豐,怎麽不和表弟他們在外麵多玩一會兒?吃飯可還要等一個時辰呢。”

葉小豐也不回答,隻跟葉冬說:“爹,你快幫我問問姥爺,那築用的土和石頭是哪裏來的?”

葉冬本想問葉小豐問這些幹什麽,又想起說以後要聽兒子的,兒子讓幹什麽便幹什麽。

便帶著葉小豐找到老丈人問土和石頭的事。

蘇占先雖然覺得奇怪,但還是告訴葉小豐,那土就是當年挖屋場挖出來的。

也就是說,現在他們住的這房子底下,都是這種土。

葉小豐有點泄氣,總不好讓人家把房子拆了取土吧?不過還是問道:“姥爺,那這樣的土別的地方還有嗎?”

“當然有啊,我們的菜園裏的土,挖深一點就都是這種黃土。”

葉小豐一聽非常高興,就要讓姥爺帶他去挖土,可又想起了那些石頭。

一問才知道那些石頭還真不是就近取的,因為當年姥爺花錢隻買了這塊地基,後山是蘇家莊一個叫蘇運貴的,別人不讓挖石頭,隻好從一裏外的自家山裏挖好了一擔一擔地挑過來用。”

原來如此,那這些石頭也就是說在一裏外姥爺自家的山裏了。

“不過……”姥爺歎了口氣道。

“後來,我們又與那家人商量了一下,補了人家一兩銀子,拿那塊山地跟後山這裏對換了。現在,後山就是我們自己的了,以前的那塊山地已經是蘇運貴家的了。”

“姥爺,後山這整座山都是咱蘇家的嗎?”

“怎麽可能,就隻有這裏到那裏,一直到山頂是咱家的,也就是平時需要柴火,那柴火能供得上我們燒火做飯就行了,需要那麽多山幹嘛?又不好種樹賣。”

葉小豐苦笑,這麽件事,看來還真是一波三折啊。

又想起了爹爹說的姥爺家的山裏有石炭的事,便問道:“姥爺,聽我爹爹說,你山裏有石炭,那是在現在的山裏,還是以前的山裏呢?”

“你說石炭啊,後山全是那東西,那東西沒用,不是那種鐵匠鋪裏能燒的石炭,一開始我們也不知道這山不長樹是什麽原因,後來才知道這山裏到處是這種黑乎乎的石炭,早知如此,我們真不該跟人家換的。”

葉小豐心想,現在的山裏有煤,以前的山裏有石灰石,這換山也不虧。

最好是把人家那塊石灰石山也買下來,那就齊活了。

還有近一個時辰才能吃飯,葉小豐便請大舅帶著他們父子去看以前的山,還真是整片山都是石灰石。

之後又真的用鋤頭在姥爺家的菜園子裏挖出來了高鋁質黏土,原來這地方的土,基本上都是這種土質。

然後,幾人又走到離房子偏北一百米處的後山山腳處,清理掉麵上的灌木和茅草,用鋤頭稍微挖開一層表麵的泥土,果然露出了黑油油的煤炭。

葉小豐讓大舅稍微挖深一點,拿出幾塊來仔細一瞧,不由得笑了。

這是一種質量特別好的煙煤,煤炭含量目測有85%以上,難怪不能直接燃燒,卻是一種能製成焦炭的好原材料,也能製成質量上佳的煤球供人生火。

還是露天煤礦,開采起來也方便。

發財了,看來,這第二桶金,可以從蘇家莊這裏開始了。

看完了這些,葉小豐除了表現得很興奮,也沒有和大舅他們多說什麽?

大舅也是好奇心使然地問葉小豐:“小豐,你看這些幹什麽?”

葉小豐微微一笑道:“大舅,我們能發財了,還是發大財,你信我的嗎?”

蘇東軒當然不會信一個十二歲小孩子說的能發財的話,不過還是捧哏地哈哈笑道:“信,我們小豐這麽聰明,我當然信。”

葉冬卻完全不同,聽葉小豐一說能發大財,當即眼裏仿佛能冒出光來,兩手緊握成拳頭,興奮得想狠狠地揮出兩拳。

兒子說能發大財,那就一定能,隻是真不知道這燒起來又臭又有濃煙的石炭,兒子能怎麽讓它賺錢。

回來的路上,葉小豐問大舅,這裏除了這座山,其他的山裏有沒有石炭。

大舅說暫時沒有發現,應該是沒有,因為這些山隻有這座山不長大的樹木。

折騰了一圈回來,剛好開飯了。

一家大家子人其樂融融,推杯換盞好不高興。

葉冬卻一直心不在焉地附和著,隻想飯局早點結束和兒子談談怎麽發大財。

葉小豐一邊吃飯,一邊也在思考著怎麽和姥爺家合作開發這後山的煤炭和那另一塊山裏的石灰石。

好不容易等飯局結束了,葉冬迫不及待地把兒子單獨喊進了房間裏,問兒子怎麽能讓石炭賺到錢。

葉小豐就把他的計劃跟老爹說了:“我有辦法讓這後山的石炭燃燒,沒有煙也沒有臭味,比燒柴火更方便,也更劃算,以後,家家戶戶做飯都不用燒柴了,都會燒石炭,你說這石炭是不是能賣錢?”

葉冬想了想道:“就算你說的石炭能燒,現在農村裏大部分人都沒有錢?誰會花錢買石炭生火做飯呢?”

葉小豐道:“爹,你這就不懂了,農村裏沒有人買,我們不能賣到縣城,賣到府城去嗎?那些人都是買柴生火,以後有了我製作的石炭,我稱為煤炭,他們就再也不會燒柴火了改燒煤了,你相信我吧!”

葉冬一想對啊,城裏的人反正要買柴燒,如果小豐說的燒煤比燒柴火更方便更劃算那當然會買他們的煤了,而蘇家莊距離益安縣城也就十多裏路,用牛車拖過去也很方便。去府城也可以坐船去。

兒子有了神人托夢,那他自己就是神仙一樣的人了,信他,堅決信他。

於是便問葉小豐接下來要怎麽辦。

葉小豐便附耳把他的一些想法全告訴了葉冬,聽得葉冬臉上的笑意越來越濃了。

“行,小豐,爹說了,以後都聽你的,我們先把你說的這些都安排好,再回趙家村安排一下家裏的事後,我們便在這裏挖煤賺錢。”

葉小豐道:“爹,姥爺家的山地隻有後山這二十多畝的地方,我看這後山其他地方也有煤,明天,我們主要就是要盡量把有煤炭的山都買下來,現在農村裏的山地不值錢,我們盡量多買些山,還有,姥爺以前的那塊山地我們也要買下來,以後,可能有大用。”

“行,爹都聽你的。不過,小豐,你看是不是給你娘留幾十兩銀子在家裏備用?”葉冬生怕葉小豐一口氣把三百多兩銀子全買了山,那他又沒有安全感了。

“這個自然。”葉小豐也理解葉冬為什麽會這麽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