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京師的朋友
由於各種話本小說的演繹,在大眾的印象中,遼宋是世仇,一直戰爭不斷,但事實上,遼宋之戰僅僅是在宋朝建立之初,也就是從趙光義在979年滅北漢之後開始,至1004年遼宋簽訂澶淵之盟為止,隻有25年的時間。
之後,遼宋約為兄弟之國,直至女真人崛起,在100多年的時間裏,兩國之間再無大的戰事。
澶淵之盟,對宋朝一方來說確實是屈辱的城下之盟,但從長遠來看事實上是結束了中原與塞北的戰爭狀態,且持續了百餘年。
從此,宋遼互相以南北兩朝相稱,使者互訪不斷,貿易互市不絕,可以說,宋、遼和西夏算是繼承了大唐帝國的大部分領土。
如今百餘年的和平局麵要發生變化了,任何一個國家若是發生戰事,尤其是關乎國本的戰爭,關注度都是極高的,作為宗室,趙有奕關注此事再正常不過了。
不過此事如今也隻有在上層不多的高級官員中知曉,老百姓則是一無所知,趙有奕能夠探聽到這個消息,也算是能人了。
於是趙有奕說道:“這事兒朝中重臣們的爭議很大,目前來看官家還是傾向於聯金攻遼的。”
趙榛聽了,馬上就說道:“可是,我們若與遼國開戰,那豈不是我們首先違背了澶淵之盟?我泱泱上國怎可如此的背信棄義?”
趙有恭打趣道:“這個就好像是一個男人在沒有離婚的情況下,就去和另外一個女人締結婚約。”
趙有奕和趙榛聽了這話,都是一愣,“男人為什麽要離婚?不離婚不是一樣可以與其他的女人結婚嘛!”
趙有恭馬上就反應了過來,如今可是古代的封建社會,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作為宗親更是如此,看來自己的現代思想還在“作祟”,以後可得注意了,於是打了個哈哈就算是過去了。
趙有奕繼續道:“不管如何,依照祖訓,咱們宗室都是不可參政的,我們幾個在這裏瞎研究又有何用,倒還不如想想該玩些什麽。”
待他倆走後,趙有恭心中又開始合計,如今趙佶研究與金人聯盟的事,無異於就是與虎謀皮,看來靖康之變越來越近了,自己要盡早打算。
這天,黃裳從書藝局過來,他這次過來是來辭行的,如今趙有恭的宋體千字文已經完成,他可以拿回福州去給《萬壽道藏》刻版了,聽他說,有了上次的經曆,這次的刻版會快上不少。
兩人相處不長的時間,但感情卻是很好,即便已經過了古稀之年的黃裳在臨走時都有些惆悵的說道:“郡王,山高水長,微臣已經七十餘歲了,能夠在殘年完成《萬壽道藏》已經難得,將來能否再來京師孰未可知,今日與郡王一別,可能就是永別,還望郡王安康!”
這話說的,感情很濃,搞得趙有恭都要掉眼淚了,若是按照某種高深的理論,這個黃裳應該是很長壽的,不過天命難測,可能今生還真的見不到他了,想到他給自己的九陰,還不厭其煩的解釋給自己聽,趙有恭早已經將老黃頭當成了師傅。
兩人在這郡王府的大門口感懷了好一陣子,這一老一少的模樣,搞得呼延通都忍不住再看下去了。
臨走前,黃裳還告訴趙有恭,這宋體字不僅自己帶回去一份,樞密院也派人描去了一份,說是童貫安排的,要在軍中推廣,若是效果好,還要再擴大推廣範圍,這倒是趙有恭無心插柳的貢獻了。
又過了幾日,終於趙有恭禁足的期限到了,這一天,呼延通來和他告別,趙有恭興奮的說道,“呼延將軍,咱們再最後對戰一次如何?”
呼延通一聽就是一陣的頭疼,這郡王天資聰穎,可以說是武學奇才,自己的二十四路真武鞭法已經被他學個七七八八去了,但他畢竟年紀還小,在力量上跟自己差距很大,而最重要的是他郡王的身份,自己不好盡全力,若是傷了他那就是重大事故了。
而對戰中的趙有恭可不管這事兒,處處都是狠招,搞得呼延通很是狼狽,今日解除禁足,無論如何也不會再和他過招的,隻好推說道:“郡王聰穎,在下實在是沒有什麽可以教給郡王的了,望郡王日後勤加練習,這套鞭法必能精進,今有上命召下官速歸,待再見郡王時,定與郡王切磋一二。”
隨著呼延通的離開,趙有恭終於可以邁出永寧郡府的大門檻了,他早就想好了,想要去約和義郡王和福國公,與這兩位好兄弟喝酒去,畢竟在這京師之中,能夠稱為朋友的隻有這兩人了。
而福國公因為年齡小,如今還住在大內,趙有恭就派來福去通秉,讓他直接去義和郡府,自己則要去買些禮物直接過去,畢竟這還是自己第一次串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