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五甲招生
又過了一日,該上班了,再見到黃裳,趙有恭將寫好的五十個常用字交給他之後,就開始和他討論了一下這幾天自己讀九陰時不懂的地方,黃裳果然不厭其煩的悉心講解,讓趙有恭茅塞頓開。
就在等待下班的時候,趙有恭就在這書藝局的辦公室裏麵開始打坐了起來。
黃裳微笑著看著趙有恭,同時也在揣摩著這宋體字的韻味,一老一少兩人各幹各的,互不幹擾。
午後回到王府,來福稟報,說是在上午的時候王德又過來了,這次果然是帶來了兩百兩的金子,見趙有恭不在,放下就走了,趙有恭心中暗歎一聲可惜,若是自己在的話,定要好好的再敲詐他一番,畢竟髒了一件衣服就弄來兩百兩的金子啊,算了,等下次再有機會的吧,這樣的紈絝子弟可是改不了吃翔的習慣,嗯,機會還在白樊樓。
和嶽飛三兄弟吃過飯後不久,來福又來稟報,說是王府新上任的官員們報道來了,趙有恭成了郡王,自然要有王府的屬官。
“讓他們進來吧!”趙有恭心想,倒要看看趙佶能夠趙佶派來什麽樣的這王府官?
隻見兩位年約三旬,身著綠色袍服的官員進來,袍服上都是花鳥圖案,這兩人定然是七品以下的官職了。
兩人進來俯身拜倒道:“下官郡王府翊善沈讞、郡王府記室參軍鄧序,拜見永寧郡王!”
“額,翊善和記室參軍是做什麽的啊?”趙有恭不懂就問。
沈讞答道:“回郡王,翊善和記室參軍都是王府官,翊善掌侍從講授,記室參軍掌管文書。”
哦,感情這翊善就是王府的老師了,而記室參軍那就是書吏了,嗬嗬,自己終於有槍手了。
不過這場麵試既然已經開始了,那就要繼續問下去。“你們二位都是哪裏人啊,介紹一下自己吧。”
沈讞答道:“回郡王,下官乃湖州德清人,政和八年三甲進士出身。”
鄧序答道:“回郡王,下官乃南劍州沙縣人,也是政和八年三甲進士出身。”
哦,趙有恭明了,看來趙佶對自己還算是不錯,能派去年的兩位進士出身的人來自己的郡王府當官,算是高配了。
進士在徽宗年間分為五甲,對,不是三甲,一甲就是狀元、榜眼、探花了,二甲與一甲一樣都叫進士及第,三甲、四甲叫做進士出身,五甲叫做同進士出身。
“兩位進士到我這永寧郡府當王府官可感到屈才啊?”趙有恭又來了這麽一句。
兩人趕緊又拜道:“下官不敢!君有命,自然悉心盡忠!唯郡王馬首是瞻。”
趙有恭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成為了進士之後,大多數人都是被直接封官派到地方就職,隻是那一甲的幾人才可任京官,不過到了地方上工作的進士,他們的官職也會得到快速的提升,同時在地方上,日子過的也是逍遙。
可是成了王府官就不同了,雖然有著俸祿,但大多隻能在這王府裏隨著王爺們混日子,升遷幾乎沒有可能,更遑論再重新到地方上任職,甚至是登堂拜相了,不知道這兩位對於這個王府官的崗位心裏怎麽不願意呢,所以,趙有恭才有這麽一問。
而任王府官,除非是太子府或者是將來能成為皇帝的各位皇子的王府官,在自己的主子成了皇帝之後,那麽潛邸之臣自然就會登堂入室成為朝廷的大臣,顯赫朝堂,但這種機會實在是太少了,況且郡王府又不是親王府,開玩笑皇帝繼承人的競爭可激烈呢,徽宗可是有那麽多的兒子,哪裏輪到趙有恭這等郡王。
“行了,你們既然來了,那就既來之則安之吧,在我永寧郡府自是不會虧待了你們。”趙有恭說道:“來福,將兩位大人安置一下吧!”
來福領命,帶著兩人下去了。
趙有恭心想,這大宋朝的進士可是不少,天下又哪來那麽多的官職給他們分?而這五甲取仕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在北宋前期,宋朝的版圖大部分位於中原地帶,經過十幾年的南征北討才成型的,太祖的時候,科舉取士並沒有多少人,隻因當時的北方的士子水平真的是無法與當時南方的越國、南唐的人才相比,而且戰亂期間,也少有在治理國家方麵的人才需求。
可是到了太宗時期就變了,政治穩定了,國家對於人才有著大量的需求,於是就擴大了招生規模,因此才漸漸有了五甲取仕,既照顧了水平相對不高的北方人,又撫慰了一大批飽讀經書的南方人。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擴大招生也是為了避免人才流失,彼時,西夏國的太師、尚書令張元就是宋朝落第的士子,因落榜挾憤出走西夏,從此以後,張元就以禍害宋朝為己任,不僅給北宋朝廷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也給了北宋朝廷以極大的震撼和教訓。
當然還有曆史上赫赫有名的黃巢,晚唐時期政治腐敗,時局動亂,黃巢幾次科考都名落孫山,這嚴重地打擊了他,從此野心勃勃的黃巢走上了農民起義軍的道路,其中就在一次落榜後,寫下了那首《不第後賦菊》的千年名句: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不得不說,北宋的政策還是很吸取曆史教訓的。
沈讞和鄧序這兩位,對比後世,他們雖然不是清華北大的材料,但也是985名校的水平,跟著趙有恭,可惜了,將來不一定會如何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