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舌戰大儒(二)
“老先生,建安十三年,曹操起兵五十萬,浩浩****地南下荊襄,向病重之中的劉表發動了進攻。”
“劉表一生與世無爭,在三國的群雄中更是有名的老好人。”
“其實,想必老先生您也清楚,曹操如此興師動眾地南下,主要目的也不是為了對付劉表,而是主要是為了占據荊州,繼而徹底鏟除劉備勢力。”
“但由於曹軍的行軍速度太過迅速,劉備得到消息的時候,曹操已經率領人馬殺到宛城了。”
“勢單力孤的劉備自然不敢和曹操硬碰硬,他慌忙聚集人馬,迅速逃亡它處。
“然而劉備雖然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離開荊州,但他卻做出了一件令人瞠目結舌的事情。”
“那就是帶著十餘萬荊州百姓一起逃跑!”
“你覺得這件事是仁義,到底還是富有心機?”
聞言,陳浦想都沒想,直接開口:“當然是愛民如子!”
“世人皆知曹賊殘暴不仁,昭烈武帝此舉,正是救百姓於水火,寧願冒著危險,也要拯救百姓。”
“佩服!老夫佩服矣!”
李素:“……”
“行。”李素點了點頭,又道:“老先生,正所謂兵者,大事也!”
“當劉備手下的軍隊和老百姓混雜在一起,雖然號稱十萬,但說白了隻是一幫烏合之眾。”
“如果沒遇到曹操的大軍還好,一旦遇到了,那麽劉備就隻能坐以待斃。”
“更為糟糕的是,由於百姓們攜帶的行囊過多,又是拖家帶口,劉備的大軍一天隻能行走十裏路。”
“劉備並不是一個不通軍事之人,他之所以決定要攜帶百姓,肯定有他自己的理由。”
“在他看來,麵對曹操的五十萬大軍,即使是自己的主力碰上了也隻能抱頭鼠竄。”
“既然都是打不過,還不如多帶點人,起碼看起來氣勢還大一點!”
“您懂小子的意思嗎?”
“這……”
“胡說八道!”
陳浦一下就愣住了,李素的意思很簡單。
那就是劉備把這些荊州的百姓,當成了逃命的擋箭牌!
就在陳浦發愣時,台下眾人也聚精會神的聽了起來。
全場一片寂靜。
他們發現這李才子講故事,似乎要比陳四講得更加意思……
“而且,劉備早就計算好了曹操的行軍速度。”
“得知了曹操的位置後,劉備認為自己在到達夏口之前,曹操是無論如何也追不上他的。”
“因此他這才慢悠悠地帶著老百姓一起逃跑,絲毫不擔心自己的安全問題。”
“事實也正是如此,曹操為了追上劉備,親自率領五千精兵徹夜狂奔,這才勉強在長阪坡碰到了劉備的後續部隊。”
“據史書記載,這還是建立在曹操一夜行軍三百裏的前提下。
“除此之外,在小子看來,劉備這樣之所以這樣做,還有三個目的。”
“第一,就是為了獲得荊州百姓的真正認可,為以後重新占領荊州打下基礎!”
陳浦:“……”
其實陳浦在讀史記時,也挺不理解劉備為什麽要帶著百姓一起離開。
固然是愛民如子,但在這句話的背後,還有一句叫做慈不掌兵!
身為主公,如此仁義,將來能成氣候?
這樣做,要麽真就是真正太愛民了。
要麽,就是別有心思……
但無論如何,陳浦都不可能承認這一點,畢竟在他的心裏,劉備這一生都是在為漢室效忠!
哪怕是魏武,晉朝。
都是一群亂臣賊子,謀逆之徒!
瞧著陳浦臉色鐵青的模樣,李素不動聲色,接著道:“陳老先生,據《史記》記載,劉備在決定帶民逃跑之前,曾經當眾貼上榜文告知民眾。”
“當時他的很多部下都感到非常不解,因為這樣做勢必會吸引大批民眾。”
“更何況戰亂之時,敵情難料,同意攜帶百姓已經是難能可貴了,何必再要廣而告之呢?”
“其實這一點,在小子看來,恰恰是劉備的高明之處!”
“在和平時期,他一直在民眾麵前宣傳曹操的殘暴。”
“因此在戰亂來臨之前,荊州百姓的內心是非常恐懼的。”
“所以當看到劉備張貼的榜文,他們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樣,爭先恐後地隨著劉備逃往他處。”
“當然,逃難的百姓是非常痛苦的。”
“可是因為心中帶著對劉備的感激,根本沒有人將自己的苦痛怪罪在劉備身上。”
“正相反,他們更加佩服劉備的仁義!”
“此役之後,廣大荊州百姓的心幾乎和劉備緊緊連在了一起,在荊州百姓心裏,起碼在這一代百姓的心裏,劉備已經成為了無可置疑的明主。”
“而曹操就算是占領了荊州全境,也再也無法贏得荊州的民心了!”
陳浦:“……”
這麽看來,劉備好陰險啊!
“其次,便是安定內部不同派係之間的爭鬥。”
“此時的劉備手裏並沒有多少兵力,就連這些零零散散的軍隊,都是由好幾股勢力混合而成的。”
“他們有的是從始至終就追隨劉備的老人,有的是劉備從劉表那裏帶過來的,還有的是當年從袁紹那裏跟過來的部隊。”
“他們之所以效忠劉備,固然是仰慕劉備的仁義。”
“但是曹操大軍將至,值此危難之際,很難保證所有人都不動搖。”
“身為主公的劉備必須要將部下的人心聚攏起來,否則不等曹操來到,他的部下就會先行崩潰。”
“左思右想之後,劉備這才決定攜民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