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冊封

不複來時的緊張,回去時心情大好的劉榮走路都感覺有些飄飄然,甚至差點忍不住想要高歌一曲。

回到居所,劉榮手裏拿著書簡,思考著要不要把事情告訴栗姬。

再三考慮,想想還是算了。

剛剛回來就派人過去,宮裏到處都是眼線,不論派誰過去劉啟都會知道。

再說了,知道消息的栗姬會不會感覺壓力沒有了,無意間把劉啟的想法透露出去?

劉榮敢拿腦袋擔保:她會的。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冊封大典過後再說吧。

接下來的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就到了冊封大典這天。

外麵漆黑一片,太子居舍裏燈火通明。

從醜時初刻起,整個太子居舍就開始忙碌起來。一直忙碌到卯時,才算基本忙完,就等大典開始。

太常、太仆都派來不少人,連丞相陶青,都專門來了一趟。

“太子殿下,陶丞相來了。”

劉榮剛剛穿好冕服,單丘小聲稟告。

丞相不同於其他官員,是大漢的宰相,劉榮親自來到門口迎接。

“臣陶青拜見太子殿下。”

“陶丞相無需多禮。”

見禮過後,劉榮好奇的打量著陶青,這個敢於勸諫劉啟誅殺晁錯的直臣。

陶青,繼申屠嘉之後,被劉啟一度任命為丞相。

作為濟陰(今屬山東)人,陶青身材高大,八尺有餘。高大的身材下,卻和孔聖人一樣,處處透著儒雅。這得益於濟陰當地儒學盛行,以及從小的耳濡目染。

陶青後代裏邊,也有一人和他不但身材相似,脾性也相同。

這個人,就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

七國之亂時,人心惶惶,朝廷裏議論紛紛。吳王劉濞,楚王劉戊組成的吳楚聯軍打出誅晁錯清君側的口號謀反,天下諸侯一時間搖擺不定。

在竇太後的私下授意下,陶青雖然知道會得罪劉啟,還是和中尉陳嘉、廷尉張歐聯名上書,彈劾晁錯,逼劉啟誅殺了晁錯,腰斬於市,斷絕了吳楚聯軍的口實。

經過此事,挽救了朝廷的聲譽,使得朝廷可以以義擊暴,豎起正義的旗幟。原先搖擺不定的諸侯各王,見晁錯被誅,歸順了朝廷。

可也因此,讓劉啟記恨上了他。

天地君親師,除了天地以及父母,老師在這個時代是最為親近的人。逼著自己手上沾滿了恩師的鮮血,劉啟豈能容他?

不過劉啟雖然憤恨,還是有些肚量。讓他當了五年的丞相,才被撤去了丞相一職,回家養老。

這是一個直臣,更是一個錚臣。在國家安危麵前,毅然決然,不顧個人安危,冒言直諫,令人傾佩。

陶青儒雅隨和,道:“社廟那裏一切準備妥當,臣對這邊有些不放心,過來看看。”

“孤這裏一切都好,有勞陶丞相親自跑一趟。”

又說了會話,陶青再三叮囑太常、太仆,關鍵時刻做好本職工作,別出岔子,這才離去。

天蒙蒙亮時,開始出發,前往社廟。

太仆丞早已在太子居舍外置下步輦等候,劉榮出了太子居舍大門,坐上皇帝專屬步輦。

“起駕~”

太仆丞親自宣讀,步輦抬起後,跟在後麵。

劉榮端坐在步輦上,頭戴通天冠,身著冕服,麵色平靜。

太常居左,太仆居右,伴駕而行。

身後,禮官、太監跟隨。

出行隊伍近千人,浩浩****往社廟而行。

坐在步輦上,劉榮原本緊張的心情,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平複下來。

一道道宮門打開,宮女太監呼啦啦跪了一地,隻有手握長戟的禁軍,依然挺立,目不斜視。

皇宮裏的禁軍,隸屬於中央軍下麵的南軍,是大漢絕對的精銳部隊。

守衛皇宮的禁軍,每一個都曾為大漢立過戰功,戰場殺敵。

好似在雲裏霧裏一般,劉榮隻覺得有些身體飄飄然。這種狀態很奇怪,思維是清醒的,但卻仿佛脫離了身體的束縛,俯視現在的一切。

每個人的表情、動作,盡入眼底。

思維如同一個幽靈,在身體邊飄**,肆意遨遊在前往神廟的路上。

不知過了多久,一聲長長的禮讚聲傳來,把思維重新呼喚回身體裏。

“臣等恭迎太子殿下。”

神廟門口,禮官相迎,跪倒一片。

回過神下了步輦,禮官起身後分站兩側。感覺腳踩在棉花上,劉榮緩步而行,來到社廟門口時,禮官再次高喊。

“太子到~”

劉榮進得社廟,早有百官等待在那。

社廟高台之上,劉啟孑然獨立。

一路登上高台,走到劉啟不遠處,劉榮躬身行禮。

“兒臣劉榮,拜見父皇。”

劉啟一臉笑意,朗聲道:“起來吧。”

說完,揮揮手,示意太常開始。

太常原名為奉常,景帝時改名為太常。

掌宗廟事,一般不參加具體的行政事務,是九卿之首。屬官主要有太史,太樂,太祝,太宰,太卜,太醫六令丞,博士祭酒以及諸廟寢陵園。

“有旨,百官跪聽。”

台下文武百官恭敬跪下,聆聽詔書。

“奉命承天,大皇帝詔,曰:朕自登基以來,兢兢業業,如霆如雷。今以祖製,立皇長子劉榮為太子。”

“保茲訣土,皇命斐改。”

……

“詔書已下,請百官朝賀!”

百官再拜,朝賀劉榮。

“拜見太子殿下。”

接受完百官朝賀,劉啟小聲對劉榮說道:“跟著朕。”

說完,朝神廟裏麵走去。

劉榮無聲點點頭,跟在後麵。

社廟裏,漢家曆代先祖排位林立,供奉在大殿中央。

高祖劉邦作為大漢王朝的開創者,牌位處於正中間,相較於其他牌位,顯得格外龐大。

父子倆進了社廟,劉啟一言不發跪在供桌前的塌上,恭敬行禮過後,緩緩開口。

“臣劉啟,敬告列祖列宗,臣長子劉榮聰明仁孝,可繼我大漢天下。今以祖製,臣立長子劉榮為太子。”

……

劉榮跪在劉啟身後,聽著這個飽受滄桑的天子,向列祖列宗訴說漢家天下,後繼有人。

其實劉啟挺不容易的,戰戰兢兢當了二十幾年太子繼位之後,聽信了書生意氣晁錯的建議開始削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