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

飛刀刺入馬車內,釘在朱尚炳右側,離頭僅差幾寸。

徐增壽沒想到剛剛上馬車就遇見這事,臉色鐵青看向身邊雲淡風輕的朱尚炳,暗自咽了口唾沫。

可怕!

“世子,這……”

他從縫隙往外看,瞧見馬車被團團包圍欲哭無淚。

誰知那位坐在馬車內,根本沒打算做什麽,奇怪的是就連馬夫也不緊不慢,手還放在韁繩上。

隻聽外麵幾聲慘叫。

身著飛魚服的幾位在黑衣人間穿行,目光銳利比刀光更寒,翻手間人頭落地,反觀行刺的人早已驚慌失措,慌不擇路準備逃竄。

錦衣衛以極快的速度將這群烏合之眾屠殺。

為首之人正是毛驤,他麵色難看走到馬車前請罪。

“救駕來遲,還請世子恕罪。”

聞言朱尚炳麵色微變,嘴上說著沒事但眉心緊鎖,若有所思。

他自然知道應天全部在錦衣衛的掌控中,但……

為什麽毛驤會出現在這?

朱尚炳意識到這些背後有朱元璋的授意,徹底肯定他被朱元璋盯上,不由得在心中長歎。

身邊的徐增壽自然不知道這些,看著錦衣衛瀟灑的身影眼中帶著憧憬,情不自禁地問向身邊人。

“如果是我,也能這麽厲害嗎?”

聽著耳邊這話朱尚炳臉上帶著笑意,在心裏吐槽。

比起錦衣衛,徐增壽更厲害,至少朱棣掌握錦衣衛不能拿下大明江山,但有徐增壽的幫忙拿下來了。

“自然,我們要馳騁沙場,無往不勝。”

中二。

朱尚炳唇角微不可見地抽搐了兩下,他甚至能想到徐增壽幫助朱棣也是因為什麽敢為天下先的原因。

思及此處,他將腰間的短刀遞給徐增壽,後者接過愈發堅定習武之心。

而遠在魏國公府的徐達,沒想到一場刺殺就把兒子徹底送走。

……

麟德殿內。

朱尚炳將徐增壽安置在演武場後回到後院,迫不及待地詢問幾位大佬。

“諸位,倘若要將蒙古斬草除根,該怎麽做?”

他曾思索許多,但草原上的那些家夥不管怎樣都會卷土重來,就像打不死的小強一樣。

聞言腦中沉寂片刻,都陷入深思中。

其中對匈奴最有經驗的霍去病率先發聲,他的聲音不像以往雀躍,帶著幾分猶豫。

“朱郎…你們那裏的火銃難道不行嗎?”

他們並不知道火銃在戰場上的威力,所以不太確定可不可行。

聞言,朱尚炳毫不猶豫地搖頭,臉上寫滿無辜。

“火銃數量少,我們這次北伐恐怕沒有這東西。”

“更何況火銃並非好使的武器,至少現在非常雞肋,說句不好聽的話這就是根燒火棍。”

倘若被外人知曉,恐怕會大吃一驚。

但聽慣朱尚炳將故事的幾位大佬並不意外,他們這些年陸續從他嘴裏知道了槍彈炸藥,個個威力不俗。

朱尚炳的見識遠高於他們。

對這東西特別好奇的李存孝聞言起了興致,連忙開口詢問。

“小朱,那你說這東西差在哪?”

提起這個,朱尚炳摸了摸下巴仔細思索了番,將看法告知幾人。

“火銃需要兩個人同時來用,並且過程耗時,光這個過程就夠蒙古人殺到跟前來了,射程也不行,根本不適合遊擊戰。”

常言道兵貴神速,這東西隻適合步兵作戰,在蒙古騎兵那討不到好處。

話已至此,幾人不再把想法放在火銃身上。

如果這個用不了的話,那就隻能從騎兵入手,就在他們思索時,李世民突然開口發問。

“為何要與他們纏鬥,何不請君入甕反其道而行之?”

這句疑問落入眾人耳中,瞬間激起波瀾。

何不反其道而行之?

朱尚炳眼前一亮他剛剛光顧著想遊擊,全然忘了己方優勢就在於排兵布陣,倘若可以正麵對抗,何患幾個蒙古人。

就連方才百思不得其解的霍去病,此刻話語裏都帶著欽佩恭恭敬敬地對著李世民說。

“受教了。”

少年還是太過莽撞,與久經沙場打下半個李唐江山的那位沒得比。

還未等來李二的回應,李靖便率先笑出了聲。

要知道兵法一道,六者屬他與陳慶之最強。

張良善謀,李世民通曉帝王心術,而霍去病與李存孝是將星降世,唯有他與陳慶之對兵法頗有研究。

後者千軍萬馬避白袍,而他在朱尚炳口中得知後世評價,被稱為用兵如神、才兼文武。

在別的地方,李靖不敢妄自菲薄,唯有兵法一道。

可沒等他主動請纓,朱尚炳便率先開口。

“我已有了主意。”

滿腔熱血被雨淋,李靖猶豫片刻後沉默不語。

怎料……

“傳聞白袍軍世間無兩,有勞陳將軍了,至於兵法一道還等北伐之時再來討教衛國公。”

此衛國公非彼衛國公。

乃是李靖。

他笑著應是,這件事情也就敲定了。

這個決定並非一時心血**,朱尚炳想起曾經發生的事情,歎息道。

“曆史有記,魏國公徐達曾率五萬兵馬北伐,本想引元人王保保決戰,怎料前鋒輕敵冒進反丟了優勢,被殺的丟盔棄甲,若非徐達力挽狂瀾,恐怕能不能過雁門關都是個問題。”

慘痛的經曆擺在麵前,李二的那個提議正中下懷,總算將疑雲撥開重見天日,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最主要的力量還是那些招來的人,有陳慶之在,他相信一月時間即便無法與白袍軍那般,也不會與其他士兵相差太大。

……

奉天殿內。

身著大紅官服的臣子齊刷刷站成一排,畢恭畢敬地低下頭。

從兩個時辰前,朱元璋把他們叫來便沒有開口說話。

指尖不斷敲打桌麵,連帶著眾人的心都七上八下。

“你們家的孩子,都送去了秦王世子那邊?”

他也是今天才知道居然有上百個官員的孩子被送過去,數量實在是太大,那小子也是個有主見的,還選了五千寒門子弟兵。

隻是……

“你們的孩子同意上陣?”

朱元璋不明白老二家的小子怎麽籠絡人心,說服群紈絝上戰場。

誰知接下來,某位口無遮攔的將軍說的話,險些讓所有人腿軟跪地。

隻聽他憨厚的聲音響在耳邊,默默說道。

“回陛下,世子殿下說跟著他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