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議建錢莊

郭允厚直接回道:“陛下最近雖說罷了早朝,但是您可一直都沒閑著。”

說完小心翼翼地看了朱由檢一眼。

繼續說道:“先是讓英國公整肅京營,讓軍機處大肆采購糧食,而後又在西苑大興土木,而且臣聽說禦馬監也在南海子那邊日夜練兵,這些都是要花錢的。”

朱由檢算是聽明白了,郭允厚是見自己這段時間動作頻頻,一位自己把內帑掏空了,怕自己向他要銀子才這麽說的。

想明白這一點,朱由檢對郭允厚說道:“卿先坐下,坐下說。”

郭允厚坐下後,嘴裏還是說道:“陛下,臣坐下了,但是國庫真沒有銀子。”

朱由檢坐會自己的椅子,擺手說道:“卿,先聽朕說。”

見郭允厚終於不再叨叨不停,朱由檢這才說道:“朕召你前來不是向你要銀子的,而是有件好事。”

郭允厚聽見有好事,連忙問道:“陛下是打算從內帑調撥銀子進戶部嗎?”

朱由檢終於還是忍不住了,一掌拍在桌子上說道:“郭允厚!能不能聽朕說完?再者,前幾日,朕剛給了你兩百萬兩,這才幾天就花完了?”

郭允厚見朱由檢發怒,連忙說道:“陛下請說,臣保證不再插話。”

“哼!”

朱由檢冷哼一聲,這才繼續說道:“朕打算成立一家錢莊,自己印製紙鈔。”

見郭允厚皺著眉頭就要說話,朱由檢對其說道:“先聽朕說完,這個紙鈔和之前朝廷的寶鈔不一樣,朕會允許紙鈔和金銀自由兌換。

所以說與其叫做紙鈔,不如說是銀票更恰當。

最大的麵值為一百兩銀子,之後是五十兩,十兩,一兩。

每一種麵值的紙鈔都要設計成不一樣的圖案,讓百姓一眼就能看出不同來。

郭卿可聽明白了?”

郭允厚連想都沒想就答道:“臣明白了,隻是臣不明白的是,這是什麽好事?並沒有給戶部和朝廷帶來什麽益處啊。”

朱由檢很滿意郭允厚的反應,對一個從來沒聽說過金銀儲備金的古人來說,第一次聽一個業餘的金融事業愛好者介紹,就能弄明白,已經很不錯了。

隻聽朱由檢繼續說道:

“等老百姓都接受了錢莊的紙鈔,錢莊就可以接受民眾的存款。

現在的錢莊,如果把銀子存在裏麵,儲戶還要給錢莊管理費,而我們的錢莊不一樣,我們可以給儲戶利息。”

“給儲戶利息?那這利息的錢從何而來?”

郭允厚打斷朱由檢的話問道。

“放貸!我們可以拿著儲戶的錢出去放貸,現在,你明白了嗎?”

朱由檢直接言簡意賅的說道。

郭允厚沉思片刻說道:“臣,大概是明白了,錢莊用儲戶的錢去放貸,所賺取的利息,拿出一部分給儲戶,剩餘的就是錢莊的收益。不知臣說的可對?”

朱由檢一拍桌子,說道:“郭卿不愧是大明的大管家,當真是一點就透。”

郭允厚對朱由檢的誇讚也沒太在意,接著問道:“那不知陛下打算收多少利息?”

朱由檢伸出一根手指說道:“年息一成!借一萬兩銀子,一年後歸還一一萬一千兩。”

郭允厚眼睛一亮說道:“戶部願和陛下一起成立這個錢莊。”

朱由檢笑著說道:“不知道郭部堂願意出多少銀子?”

郭允厚右手捋著胡須說道:“陛下,戶部真的沒有銀子。”

“砰!”

朱由檢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厲聲說道:“你是在消遣朕嗎?”

“臣不敢!臣的意思是能不能從陛下的內帑中借一些銀子?”

郭允厚見朱由檢生氣,連忙跪倒說道。

朱由檢都被氣笑了:“郭允厚,人人都說你是鐵公雞,朕起初還不信呢,現在看來你是比鐵公雞更厲害呀,借朕的銀子,入股朕的買賣,最後朕還得分給你銀子?”

“陛下,要不戶部拿出一百……不,五十萬兩來入股錢莊?”

郭允厚抬起頭,小心翼翼地說道。

朱由檢重新坐下,看著郭允厚說道:“知道朕打算拿出多少銀子來建立錢莊嗎?”

“三千萬兩!甚至更多!”

不等郭允厚回道,朱由檢直接說道。

郭允厚直接呆住了,沒想到皇上竟然還有這麽多錢。

正要開口說話,又聽朱由檢說道:“郭部堂,這樣吧,戶部拿出一百萬兩來,朕給你一成的份子,如何?”

郭允厚聽後,默默地在心裏算了一下。

就算是陛下隻拿出三千萬兩,那戶部也憑空賺了兩百萬,這是天大的好事啊。

連忙說道:“臣願意!”

“好!”

等郭允厚走後,朱由檢揉了揉額頭。

心裏想到,郭允厚這人確實是眼下最合適的戶部尚書人選。

在沒辦法開源的情況下,就隻能節流。

現在看來,他做的還不錯。

朱由檢之所以非要拉著戶部一起開這個錢莊,也是怕以後錢莊真的賺錢了被外廷的這幫子人看上。

現在就沒有這個問題了,真到了那一天,朱由檢也有話說。

處理完這些事,朱由檢終於有時間看看曹變蛟拿來的名冊。

當他看到名冊上一個個犧牲將士的名字,似乎也看到了他們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英姿,看到了嚎啕大哭的家人,看到了他們嗷嗷待哺的孩子和無人贍養的父母。

看著看著,朱由檢的眼眶濕潤了。

放下名冊,朱由檢對王承恩說道:“傳曹正淳覲見。”

片刻後,曹正淳來到東暖閣,見朱由檢的麵色不好,遂輕聲說道:“皇爺,臣來了。”

朱由檢轉頭看向他,說道:“你派出廠衛,將這些犧牲將士的父母和妻兒接到京城,每家每戶給他們一百兩銀子。

另外,讓工部在西山為他們建造房舍,所有花費,皆由內帑來出。”

說著,把那本名冊遞給曹正淳。

“臣遵旨!”

曹正淳走後,朱由檢對王承恩說道:“大伴,移駕坤寧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