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紡織機

無錫和兵力空虛的嘉興相繼攻克,鬆江周邊的縣城鄉鎮紛紛望風而降。

幾乎沒有費什麽力氣,吳長慶就徹底掌控了吳淞這片地方。

戰事已經告一段落,吳長慶開始把精力投入到發展這一方麵。

這天他讓人抬著一台珍妮紡織機來到了一處新的工坊,這個工坊是用來生產非軍工用品的地方。

“這是何物,紡紗機?”

吳之越也算是見多識廣了,一眼就看出了這機器像是用來紡紗的。可是,他以往見到的紡紗機都是隻有一個橫著的紗錠。

而眼前的這台紡紗機的紗錠卻是豎著,而且還多達八個。這樣的機器,能夠正常運作?

“這個叫多輪紡紗機,用手搖操控,可以同時紡出8根棉線。”

吳長慶隨便取了個名字,總之不能再叫珍妮紡紗機了。在華夏這邊,鬼知道珍妮是個什麽玩意。

這台珍妮紡紗機看起來非常簡單,而且也確實沒有什麽高科技的影子,但是這台紡紗機的出現卻標誌著工業革命的開始。

這台機器把人力給解放了出來,讓工廠的形成創造了可能。

而且,因為效率的極大提高,會導致棉線的成本大大降低。這台紡紗機再配合上可以極大提升織布效率的飛梭,布匹的製造將會變的極為簡便快捷,成本上可以比原來低上五六倍。

這種超低成本製成的布匹,可以傾銷全球,在價格上沒有任何對手。

衣食住行,衣服排在了最前麵。人也許可以忍住一兩頓不吃飯,但絕沒有多少成年人能夠忍受光著屁股在街上跑。

衣服是剛需,是所有人必須消費的東西。

在這個時代,衣服布匹擁有最大的全球市場,是最容易暢銷的貨物。

茶葉瓷器這些說到底還都隻是奢侈品,銷量有限。而且,一旦別人沒錢了也可以忍住不買。但是,衣服卻是生活必需品,非買不可。

一旦這些廉價的布匹傾銷到其他國家,足以讓當地的紡織業崩潰。

原時空裏,英國就是靠著傾銷布匹,還有海外殖民掠奪原料完成了資本的積累,從而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

而如今,這一場革命則是由吳長慶來引領,由這台多輪紡織機和那個飛梭來引領。

這台不起眼的紡織機,在人類的曆史上可是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你仔細看。”

吳長慶親手演示了一下這紡織機的操作。

看著那些棉線被同時紡出來,吳之越驚訝的嘴巴都合不攏。

他想不到這台機器能夠給世界帶來多大的衝擊,但是他卻清楚,這台紡織機可以把紡紗的成本降個七八倍。

這種機器紡出的棉線,誰還擋得住?

這種賺錢的利器,恐怕朝廷知道了也會眼紅吧。

“這個東西還是我們的絕密機器,你務必找些可靠信得過的工匠來進行大量的仿製,同時暗中大量收購棉花和麻。等機器數量夠了便開始紡紗織布,然後用低價一舉占領布匹市場。這些機器結構簡單,非常容易泄密,你要嚴格看守那些工匠,我會派士兵協助你。”

吳長慶暫時還不想把這東西公布於世,因為他需要賺軍餉。

隻有等不缺軍餉的時候,他才會把這種好東西在全國推廣。

“日升你放心,這東西的重要性我很明白,我一定會看管好。這是我們吳家的財富之源,誰想打這紡織機的主意,誰就是我們的死敵。”

吳之越咬牙道。

吳長慶見他這樣子隻覺得好笑,隻是一台紡織機而已,實在是太小兒科了,他有的好東西還多著呢。

占領吳淞等地後,吳長慶目前實際控製的領地多達9800平方千米,人口270多萬。

這個時期,人口密度最大的地方就在淮南一帶,在明朝鼎盛時期,僅一個蘇州府就有人口高達200萬。

不過,到了明末,因為戰亂,饑荒等諸多原因,這裏的人口也大幅的減少。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便是這裏遭遇了好幾個月的戰亂,又被屠了好幾座城池,但人口比起其他地方依舊是遙遙領先。

像北方的一些地方,比如徐州府,總共也就才十幾萬人。

而淮南這邊,隨便一個府都是幾十萬上百萬。

占領了吳淞後,隻要他不瞎揮霍,吳長慶是真的不缺資源點和科技點了。

為了掌控這日益擴大的地盤,吳長慶又花十萬資源點兌換了兩千杆燧發槍和一些子彈。

加上原來的一千四百杆燧發槍,他目前的燧發槍部隊已經有了三千四百人。

而且,兵器坊裏的燧發槍每天可以製造出10杆。

有了這麽一支強大的燧發槍部隊,在武器方麵他已經不需要再投入資源點了。

他的資源點開始用在建設上,比如兌換了珍妮紡織機,飛梭。

在科技方麵,他又點亮了玻璃的製造技術和牙膏的製造技術。這些技術,也是一股腦的交給了吳之越去處理。

弄完這些,吳長慶查看了下自己的係統麵板。

宿主:吳長慶。

資源點:約11萬/29.4萬。

科技點:約256萬/270萬。

掌握技術:火繩槍、燧發槍、火藥、彈簧、燧石、香皂、肥皂.......

資源點花的比較快,科技點剩的雖然多,但是相對於需要點亮的那些科技,依舊是不夠用。

不說別的,單是要點亮建造一艘航母所需的全部技術,差不多就要一億科技點。

而現在全世界的人口大概在6億到7億之間,單中國來說,目前全國的人口大概才一個億左右。

“還是得省著點用。”

吳長慶感慨了一句,同時他也在琢磨如何推廣教育這個問題。

建設一個國家光靠一個人那是天方夜譚,終究還是要靠所有人一起努力。他就算是掌握了那些先進科技,也得教會了其他人才能轉化成生產力。

他需要培養出一批高素質的人才,向這批人才傳授先進的科學知識。

等把那些人培養起來,他們也就能夠靠著自己的智慧來進行一些科學發明,節省吳長慶的科技點。

而且也隻有培養出大量的現代化人才,才能掌握那些遠超這個時代的技術。

現在的吳長慶就算是把製造蒸汽機技術弄出來,也找不到人來研究仿製,因為沒有幾個人知道什麽叫活塞運動,也沒有人知道能量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