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唐卿,你自己進去,我就不進去了,江大人在裏麵。”

張唐卿向白展仁道了謝,整理了一下儀容,邁著這個年代特有的官步走進了配殿。

配殿內已經有十幾個人或坐或站,不過好在不是跪坐,而是正兒八經的凳子。

沒想到在裏麵還有熟人,王益和趙謙。

王益看到張唐卿進來,哈哈笑著對一個老頭說道:“潘大人,這就是張唐卿,如何?是不是和我說的一樣?”

潘田的年齡估計要超過七十歲了,頭發和胡須均已經發白,帶著宋朝特有的長翅帽,身穿緋色官服,代表著潘田的品級超過了五品。

王益身穿青色官服,說明王益也有官身,但是在七品以下,至於趙謙,並沒有穿官服,而是穿著尋常的文人衣衫。

潘田眯起眼睛看了會張唐卿,羨慕的說道:“少年人,真好啊,不像老朽,已經行將就木。”

張唐卿立刻行禮:“晚生張唐卿,拜見潘大人,拜見王大人和諸位大人。”

一個身穿青色官服的中年人笑著說道:“免禮免禮,我們這可沒人受得起你的禮,你現在的名聲可比老夫等人大多了。哈哈。”

王益笑著指著對方說道:“子謙,自謙了不是?誰不知道你乃是益都縣的老父母?”

王益生怕張唐卿不知道這是誰而得罪人,主動幫著張唐卿介紹呢。

“老父母折煞晚生了。”

眾人正在寒暄著,潘田說道:“吉時已到,諸位,請隨我去議事廳觀禮。”

此時議事廳內已經掛上了紅燈籠,兒臂粗的蠟燭已經擺好,香爐也準備好了。

潘田雙手捧著自己的知府官印,鄭重的放到了案子上,其後,青州府通判也放了上去。

整個青州府衙,入流的官員隻有知府和通判,其他的都是不入流的官員,而不入流官員是沒有資格把官印放到供桌上的。

潘田點燃三炷香,插進香爐中,同時,青州府各房押司點燃紅燈籠和蠟燭。

等官員們站定後,潘田拿出一卷紅紙念道:“大宋天聖四年臘月二十三,青州府上下封印,預祝大宋國泰民安,預祝青州上下五穀豐登。”

隨即彎腰拜了幾拜後,大家才再次向潘田道新春之喜。

張唐卿作為最年輕的人,站在了最後一排,全程根本就沒有他的事情,他隻是個代表觀禮而已。

封印儀式已結束,意味著青州府上下結束了一年的工作,長達二十天的春節假期正式開始了。

說是長達二十天,實際上隻有十七天了,因為開封府是臘月二十封印,京東東路衙門是臘月二十二,所以到了青州府,就是臘月二十三封印。

青州府封印完畢後,各縣也會接著封印,直到正月初十才開始辦公。

青州府封印儀式完畢後,趙謙拉住張唐卿再次問道:“你父親還沒回來?”

“沒有。”

“千萬記得和你父親商量去開封府讀書的事情哈。”

張唐卿鄭重的點了點頭。

等張唐卿回到家後,已經日上三竿了。

而張家也準備了一係列祭祀活動,祭祀,在古代被當做禮的一部分,即便是國家朝廷也要舉行祭祀活動。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有執膰,戎有受脤,神之大節也。

“祀”即祭祀活動,在傳統社會是為祭禮,儀式莊嚴而隆重。“戎”則是軍事行動,對一國而言,是不得已而采取的戰略舉措。所以,碰到這兩件事,必須莊重而肅穆。

尋常百姓而言,祭祀活動無處不在,而臘月二十三,最重要的就是祭灶神。

所謂的祭灶神,就是灶君老爺會在這一天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工作,所以,在灶君老爺上天之前,大家會供奉灶君老爺飴糖,灶君老爺吃了主家的糖,向玉皇大帝匯報的時候,就會光說好聽的,同時,飴糖發粘,希望黏住灶君老爺的嘴巴,不該說的話別說。

如今,張家隻有張唐卿帶著蘭子兩個主人,但一般情況下,蘭子是可以不參加的,所以,整個儀式隻有張唐卿參加。

張唐卿看了看身後的王可道父子,再次想到了張桂山。

張桂山到了哪裏?年三十能回來嗎?難道這個年,自己又要獨自過?雖然有蘭子,但缺少一個總歸是不美,缺一個就不叫團圓。

前世就缺少父愛的張唐卿,特別希望張桂山能及時的趕回來。

張唐卿邊點香邊說道:“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蘭子和翠兒看到張唐卿已經走完了流程,跑出來,看著供奉的飴糖流口水。

甜,是人類快樂的源泉,尤其是小孩子而言,甜簡直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

蘭子吸溜著口水問道:“哥哥,飴糖甜嗎?”

翠兒說道:“小姐,甜,可甜可甜了。”

“翠兒,你吃過?”

翠兒瘋狂的點頭,好像去年時,她是吃過的,去年她家的條件尚可,隻要是祭祀灶君老爺,必定會有飴糖。

“哥哥,我還沒吃過呢。”

張唐卿心疼的摸了摸蘭子的腦袋,準備從供桌上拿一塊飴糖給她倆吃。

其實,蘭子應該是吃過的,隻不過一個忘了,另一個也忘了,要不往年的飴糖去哪了?

王可道阻止了張唐卿,“少爺,等第一炷香燒完了再給小娘子吃吧,否則對灶君老爺不敬。”

“無妨無妨,灶君老爺也喜歡小孩子。”,張唐卿說完,就拿了一塊飴糖掰成兩半,分給了蘭子和翠兒。

翠兒不敢接。

“拿著,你和蘭子一樣的待遇。”

王可道看到少爺對他閨女這麽好,心裏暖暖的。

其實宋代的飴糖並不甜,和後世山東的高粱飴甜度差不多,隻不過糖在宋代是稀缺品,等閑吃不到甜食,所以飴糖就顯得很甜了。

張唐卿又去了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