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不一樣的華夏史

不過在此之前,得想個辦法了解下這個世界,包括曆史、教育、文化之類的。還得找一下課本熟悉一下,也不知道藍星和地球的課有什麽區別。

想到這裏他就轉身回了屋裏,他記得爺爺有一堆的書,裏麵應該有這方麵的書籍,可以讓他了解,沒有網絡就是麻煩,不然搜索一下就OK了。

這個麥假其實跟楊正東關係不大,他爺爺活著的時候,因為身體原因,把那三畝水澆地包給楊建國,也就是他大伯種了,每年給他三百的租金,當然給沒給楊正東也不知道。

另外那兩畝開荒地,都種的是果樹,而且是蘋果。

現在這時候也不過剛掛果,距離成熟還早著呢,也沒他什麽事,整個村裏反倒是數他最清閑了。

等收完這個秋,楊建國就該把地還回來了,到時候他在想想到底種點什麽,現在還是先去看書吧。

老爺子的書很多,桌子上擺著一些,還有三個大箱子,裝的都是各種書。明麵上擺著的,都是教材和教學參考書。

楊正東拿起來翻了翻,不禁皺了皺眉頭,看過來看過去就兩個科目,一個語文、一個算術。

嗯,不是數學,在藍星數學叫做算術,內容卻差不太多。

翻來兩個年級的課本,楊正東一邊看一邊回憶,這裏麵除了一部分古詩和曆史故事,跟地球一樣之外,其他的文章他都很陌生。

要知道他這前世的特級教師也不是白給的,至少國內大多數省份用的教材,包括各個年代的教材,裏麵用的什麽文章,怎麽一個分級,學的知識點是哪些,不能說倒背如流,起碼也是爛熟於心。

不過手裏這幾本教材中,數學和算術區別不大,知識點都是相近的,換湯不換藥,內容差異也不大。

主要是語文課本,大多數的文章他沒見過,這更促使他想要了解這藍星的曆史了。

剛開始他以為是穿越回地球的九十年代了,後來記憶中這星球叫做藍星,他意識到可能是平行世界。

本來他對平行世界是抱有懷疑態度的,畢竟有點太高深了,那麽多平行宇宙,就是個猜想而已,根本沒人見過,誰知道是真是假。

等醒來仔細琢磨一番以後,他感覺這平行世界理論極為可信,他不就是個例子麽。

而且他現在都懷疑,霍金有可能就是從其他星球,魂穿到地球的也說不定,不然他怎麽提出的平行世界呢。

把老爺子的箱子打開,還真找到幾本曆史方麵的書。他趕緊翻開看了起來,當然是先看目錄,這是楊正東的閱讀習慣,目錄看完大概就知道這本書講的內容是什麽了。

“三皇五帝,有!夏商周,有!春秋戰國、秦漢三國,也有!魏晉南北朝,有!隋唐五代、宋元明,嗯?亂?這什麽東西?”

楊正東從目錄裏翻看著,大多數他知道的朝代都有,但是明朝後麵竟然出了一個“亂”,一下子把他搞懵了,宋元明後麵不是清嗎?怎麽跑出個“亂”來。

趕緊按照頁碼翻到明朝這部分,他知道如果曆史出現變故,肯定是從上個朝代開始的,從明朝開始看指定沒錯。

紅巾軍起義、朱元璋大戰陳友諒,北上滅元、建立大明王朝,這些都沒問題。

然後靖難之役也有,後麵成祖沒問題,鄭和下西洋沒問題,朱高熾繼位沒問題,朱瞻基……有問題,鄭和七次下西洋,一直到宣德年間去世,也就是朱瞻基這裏。

但是藍星的曆史中,卻是鄭和死後,下西洋並沒有被朝廷叫停,還在繼續的下西洋、南洋,然後發現澳洲、美洲……我去!

曆史好像在這發生偏轉了,不過曆史大勢倒是沒變,因為出海推進Z本主義萌芽和快速發展,不可避免的開展了海外殖民。

楊正東一臉驚訝的看著明朝曆史,嘴裏不停的嘟囔著“牛X”、“臥草”這些詞,因為史書中的明朝簡直牛到爆表,完全是向著世界第一帝國的方向一路狂奔。

發現澳洲被明朝命名為南洲,新西蘭地區被命名為南新洲,中太平洋和東太平洋島嶼被統稱為瀛洲,南北美洲被命名為東洲。

明帝國快馬揚鞭的在全球進行殖民,剛剛開始大航海時代的歐洲,才不過剛出家門口,就被如日中天的大明給堵了回去。

整整兩百年,大明帝國製霸整個藍星,國土麵積比較地球時代那個日不落帝國,還要強大了不知道多少倍。

當真是日月所照、皆為明土,江海所致、俱為明臣。

明武宗時期是明帝國的頂點,國土範圍包含了楊正東所知的澳洲、非洲、美洲全部,亞洲的東南亞、南亞次大陸、中亞、西亞、北亞以及東歐的大部,整個世界都在明帝國的鐵蹄和戰艦下瑟瑟發抖。

但花無百日好,大明帝國也躲不開極盛而衰這個鐵律。

首先是內憂嚴重,國土太大,統治困難,隻能分封藩王、大將分管,國內人口流出嚴重,尤其糧食嚴重依賴殖民地輸入。

誰知道九州旱澇連續多年,加上小冰河氣候影響,又加上與歐洲連年征戰,幾場大敗下來,國外糧食運輸渠道被阻斷,天災人禍接連不斷的打擊,讓這個龐大的帝國轟然間解體。

各殖民地不是被搶占,就是被那些藩王或鎮守大將鬧了獨立,還有一些被當地土著推翻。

國內則是分解成幾十個獨立軍閥勢力,隻是名義上還尊大明朱氏為主。

這情況就如同春秋戰國時期,尊周王室為名義上的天下共主一樣。實則各軍閥勢力就是國中之國,實際就是各個地區的土皇帝。

為了爭奪最高權力,不停的開展著曠日持久的戰爭,打的生靈塗炭、九州崩壞。

剛開始還是內部混戰,可中途趁機發展起來的歐洲各國介入進來,不停在軍閥中扶植代理人,讓軍閥們不停的打,卻始終分不出一個勝負,好方便他們削弱華夏的整體實力,這種情況整整持續了三百年。

這對於華夏民族最暗無天日的三百年,被稱為“混亂時代”,簡稱為“亂”,和地球上的大清國恰好處於同一時期。

各軍閥勢力你方唱罷我登場,把頗有點遺產的明帝國,經過這三百年混戰給打了個底兒掉。

而歐洲各國依靠掠奪自大明的殖民地,加上工業革命的推動,成為新世界的新霸主,其中最知名的就是鷹帝國。

混亂時代的三百年,自然也有無數仁人誌士,看清楚了歐洲各國的嘴臉,不停的尋求救國之路,直到近代一位姓文的偉人,終於結束了三百年的混亂,將華夏九州統一,建立華夏min國。

隻不過改革並不徹底,國內守舊或者各國代理人紛紛攫取利益,將這剛成立的新政權嗬嗬挖的千瘡百孔,主要是文姓偉人英年早逝,國內沒有鎮壓住的高人能鎮住場子。

一時間群魔亂舞,又要進入軍閥混戰的時代。看到這段曆史,楊正東感覺貌似這藍星的曆史又回歸正軌了,與地球的曆史進程開始靠近。

因為藍星的華夏民族,在這段時間同樣誕生了一位經天緯地的偉人。

不過藍星的這位偉人複姓東方,開始奉行另一種思想拯救民族於危亡,創立了一個姓G的黨派,名為***。

不過這套理論完全與那些奉行Z本ZhuYi的歐洲各國相悖,而且歐洲擔心華夏恢複元氣,畢竟大明幾百年的壓製讓他們實在是刻骨銘心,想起來就會痛。

於是聯合許多國家,與華夏這邊打了一場持續幾年的混戰,把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卷了進去,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

在東方偉人和許多有識之士的帶領下,加上海外當初殖民地獨立過程中,演變的一些政權的協助,艱難打贏了這一場世界大戰,可是發展的黃金期又被耽擱了。

還沒等元氣恢複,本來依附華夏長達千餘年的小國東瀛,竟然對這個原來的宗主國發動了侵略,這場戰爭又整整打了十三年。

東瀛的盟友普國也趁機在歐洲發動戰爭,世界大多數國家又卷入了戰爭中,被稱作第二次世界大戰。

不過第二次世界大戰與第一次不同的是,世界大多數國家成為了華夏的盟友。

不過由於華夏作為主戰場,又經曆幾百年的消耗,這次的大戰讓本就遍體鱗傷的華夏民族,差一點被這個白眼狼小國給得逞,導致亡國滅種。

犧牲巨大的將東瀛趕出去後,東方偉人發現任何事都不能靠別人,華夏民族應該自強不息。

於是建立了華夏共和國,為了屏蔽歐洲和他國的幹擾,又主動的封鎖了國境,心無旁騖的開始治理和發展。

這段時期共和國贏得良好發現環境,尤其是軍事發展迅速,讓華夏不再是誰想動就能咬一口的肥肉。

但封鎖國境讓華夏得以休養生息的同時,也與世界脫了軌,很多革新的機會被耽誤過去,而且造成了孤立無援的境地。

直到三十年前一位平姓偉人上台,才算解開這種自我封鎖的狀態,開始改革開放,主動打開國門與世界接軌,華夏重新迎來飛躍式發展。

但幾十年時間的自我封鎖,雖然讓華夏恢複了元氣,但卻錯失太多機會,這些年華夏卯足了勁不斷的在各行各業進行追趕,經濟軍事發展突飛猛進,但文化上卻落後太多。

加上改革開放後,歐洲各國和新世界霸主米國,對華夏實行文化侵略,讓華夏文化受到巨大的衝擊。

若不是五千餘年的文化積澱深厚無比、根深蒂固,還真有可能讓這些國家得逞,從文化上摧毀新華夏。

如今華夏軍事上還算可以,經濟上也在飛速提升,尤其是城市經濟發展很快。但就是文化雖然還是那個華夏文化,但這個文化落後於世界太多太多。

尤其是在教育上,楊正東發現如今的華夏,並沒有如同地球上的新中國一般,實行九年義務教育,甚至沒有提升教育文化水平這個概念,目光主要集中在軍事、政治和經濟上。

雖然經濟發展迅速,但文化普及率極其的低,文盲率竟然高達60%以上,高等教育人群還不足10%,比起地球上九十年代末的數據還要慘上許多。

“難道老天把我弄到藍星,就是讓我來搞教育的?”

楊正東看到這裏慘不忍睹的教育和文化缺失,不免心中如此想道。

然後又苦笑起來,這特麽也太難了吧,一個大國教育的發展,哪是一個人能夠做到的。

再說,吹破大天去,他也就個普通小老師罷了,這種拯救世界的重任,不應該交給SuperMan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