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知縣老爺的賞識

第22章知縣老爺的賞識

楊叢義在太湖縣的日子過的很舒坦,在沒有案子的時候,沒什麽事情可做的他,被知縣叫去征收秋糧。

秋糧征收一般是從秋收開始,一直到冬月初。太湖縣征收秋糧不需要他下到田間地頭每家每戶去收,大多數農戶或地主會自己送來,衙役們隻需要核對農戶上繳的糧食是否夠數,每戶該交多少糧,簿冊上寫的明白,知縣大人早就已經計算的清清楚楚,不存在討價還價的可能,當然也沒有多征一升兩鬥的餘地。

古代的稅收製度十分繁雜,各種稅收名目繁多,怎麽計算征收,楊叢義沒有了解的興趣,按戶冊上寫的數量,收繳登記就是了。

各縣稅賦征收,油水豐厚,一般都由縣丞或主簿負責,但太湖縣整個縣衙隻有一個官,那就是知縣陳如是,他對斂財興趣不大,一般都是按朝廷規定,照例征收,不多征,也不少征,因此太湖縣百姓的賦稅負擔較周邊各縣輕了不少,正是因為這個緣故,他的嚴刑峻法才沒有逼的民眾造反,不然哪有他清閑的縣老爺可做。

秋糧征收非常順利,登記在冊的一萬兩千戶,除了免稅的四千多戶,絕大多數在半個月內足量繳納了秋糧,這讓楊叢義非常震驚。

在他的印象裏,秋糧征收應該是由糧差挨家挨戶上門征收,農戶不願交,收不上來的時候還要使用武力,少不得破門硬搶,吏如惡鬼,說的便是糧差。

對於農戶地主每天爭相來交糧的情形,楊叢義隻能理解為他們是怕了陳知縣的升堂問案,畢竟連口角之爭都能入獄,何況不交糧稅呢。

隨著前來縣城交糧的農戶越來越少,楊叢義也就沒再參與,每天繼續練功習字。

一天,楊叢義正在專心練字,卻有一衙役過來告訴他,縣老爺叫他過去。

楊叢義心中納悶,秋糧基本征收完了,最近也沒有案子,知縣老爺找他能有什麽事?不過他沒有遲疑,稍微收拾了筆墨,便去見知縣老爺。

經過丫鬟通報,楊叢義被帶進了陳知縣的書房。

一進書房,一股濃鬱的墨香便飄入肺腑,隻見陳知縣坐在書桌前,手中拿著文牒。他背後的書架上擺滿書籍,左側的牆上有一副字,寫的是“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書桌正前方則是一副山水畫,不知出處。

楊叢義不便多看,走到陳知縣書桌三尺之外停下腳步,小心問道,“大人,不知找我有什麽吩咐?”

陳知縣正認真的看著手中的文牒,抬頭看了他一眼,有些憂愁的自顧說道,“荊湖南路、江南西路向朝廷上報今年遭大水,秋糧減產七八成,不止秋糧征收困難,恐還有饑荒之憂,請朝廷賑濟。戶部派人去查證,得知這兩路境內水患乃河堤水道年久失修所致,人禍遠大於天災。皇上得知後,極為震怒,將這兩路上至提倉,下至知縣主簿悉數罷免,永不錄用。淮西安撫使大人聽聞此事後,十分擔憂,唯恐淮西也發生難以控製的水患,一紙公文下來,讓各州縣務必在年底之前將河道清理幹淨,河堤翻修加固。”

楊叢義不知道陳知縣跟他說這些是什麽用意,他不過是一個剛剛補缺不到一個月的捕快,給衙門打雜的臨時工而已,完全沒有必要跟他說這些,再說跟他說這些幹什麽呢?不過他沒有發問,而是靜等陳知縣的下文。

隻聽陳知縣又道,“我任太湖知縣三年有餘,但對本縣山川河流知之甚少,修堤清淤也不甚擅長。曆來天災均會伴著人禍,一旦發生水患,必然是民不聊生。太湖縣地處偏遠,且在江北,易受金兵侵擾,除我之外,朝廷並未派遣其他官員,本縣十多萬人,公務繁雜,許多事務力有不逮,隻能假手他人,但縣衙這幫小吏偷奸耍滑,已然成性,這等關乎民生的大事,我不放心讓他們去做。楊捕頭,你初入公門,不與其他小吏合流,路遇不平,仗義相助,頗具俠義心腸,又讀過聖賢書,識文斷字,也是難得。近日看你協助征收秋糧也盡職盡責,不偏不倚,在這等民生大事上做的很好。今天叫你來,就是想把修堤治河之事也交給你去辦,你看如何?”

楊叢義哪裏會什麽修堤治河,他大學學的是人力資源管理,可不是工程管理,自己有幾斤幾兩,他很清楚,這事關百姓的身家性命,開不得玩笑,摻不得假。再說太湖縣屬長江水係,雨季長,降水量大,洪水肯定每年都會發生,以古代的基建水平,怎麽可能治得了。便一口回絕道,“大人,我才疏學淺,對治水一竅不通,恐怕難以勝任。”

陳知縣語氣稍變,冷聲道,“若是本縣懂得治水,也不會讓你來治,這也是迫不得已。治水之事本縣全權交予你,要人給人,要錢本縣便給錢,事情辦好了,本縣另有重賞。”

這很明顯就是趕鴨子上架,楊叢義聽陳知縣這麽一說,就知道治水之事是無法推脫了,整個縣衙就知縣老爺一個官,一切都是知縣老爺說了算,他又能推給誰,於是隻得硬著頭皮點頭道,“我聽大人安排,盡力把此事做好。”

見楊叢義答應,陳知縣這才臉色一緩,“好,我沒有看錯人。衙門裏的人你隨便挑,隻要能把水治了,你要什麽本縣便給什麽。”

楊叢義道,“大人,治水之事想來也是十分複雜,容我先回去想一想,如果有需要我再向大人稟報。”

陳知縣道,“好,去吧。”

楊叢義應了一聲,便退出陳知縣書房。

水患,自有人類以來一直都是個大難題,無法避免。水是生存的基本要素,在交通不便利的時候,人們隻有越來越靠近水源,距離水源越近就意味著離水患更近。黃河作為母親河,孕育出華夏文明,但每當她泛濫咆哮的時候,卻認不得依靠她生存的子孫。

對於黃河,子孫感恩著,也苦難著。長江,也是一樣。

楊叢義知道,人類永遠鎖不住水,治水也永遠沒有盡頭,但他更明白不能因為治不好,便棄之不顧,任由洪水肆虐,那就太不負責任。

他需要好好想一下,這水到底該怎麽治,像太湖縣這種降水量豐富的地方河流必然不少,不管是清理河道,還是加高堤岸,都是大工程,離年底就隻有四個月,不管怎麽做,時間都很緊張。

楊叢義回到自己房間,他需要先做一個粗略的計劃,像無頭蒼蠅一樣,肯定不能成事。

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楊叢義把自己關在房中編寫治水方案,他沒接觸過治水相關的事,明知做計劃也不過是閉門造車,卻也不得不造,有總比沒有好。

當晚他便帶著做好的計劃去找陳知縣討論。陳知縣不懂治水,他也沒有興趣聽,但楊叢義還是堅持要向他匯報計劃。

楊叢義告訴陳知縣,從明天開始他將會走遍太湖縣境內每一個村鎮,調查清楚每一條河流汛期的情況,標記出每一個危及民生的河段。治水必須要當地百姓參與支持,等全部摸清河流情況之後,召集各村鎮裏正和在當地有威望的老人宗長,再安排布置具體河段清淤修堤。百姓治水雖然是利民利己,但既然是官府倡導,也要出些力才好,到時候是出錢還是免稅,當有陳知縣做主。

陳知縣聽完楊叢義的治水思路之後,連連點頭,承諾讓他放手去做,並對楊叢義說該他出麵的時候,他絕不推脫。

治水關乎民生,一場大水就能讓許多人家流離失所,家破人亡,所以必須小心謹慎,馬虎不得。

楊叢義在衙門多日,對那些衙役捕快看得清楚,幾乎都沒有認真做事的,上麵不安排,他們絕對不會去做,就是安排他們做,一個個也是偷奸耍滑,使小聰明,能賴就賴了。調查河流摸底之事十分緊要,他決心親自把太湖縣跑一遍,但太湖縣他不熟悉,對本地的風土人情也知之甚少,還是需要人協助的,他在縣衙裏並沒有多少熟人,這個時候就想到了劉三,那個在衙門混日子的衙役。

此後,楊叢義帶著劉三深入太湖縣大小一百五十七個村鎮,細察境內九十八條河流,從秋天到入冬,曆時兩個月,帶回了大量水紋資料。

當楊叢義再次出現在陳知縣麵前的時候,陳知縣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激動的站起來走到楊叢義身前,雙手扶住他肩膀,連道幾聲辛苦了,然後請他落座。

看著眼前這個臉色黝黑,雙手滿是傷口細痕的小夥子,陳知縣心緒難平,曾幾何時,他也是熱血滿腔的青年,立誌灑一片熱血,護一方山水,誰知不過幾年之間,盡然變得整天躲在書房度日,到底是什麽改變了他的初衷?他陷入了深思。

楊叢義見陳知縣默然不語,便主動匯報道,“大人,我把這段時間調查到的情況說一下。”說著翻開隨身帶著的幾大本冊子。

陳知縣聽到楊叢義說話,這才從深思中回過神來。

隻聽楊叢義將調查掌握的資料徐徐道來,“這次出去,我們一共去了一百五十多個村鎮,詳細察看了九十八條穿過百姓生活區域的河流。經過當地百姓介紹,每年一到夏季就會出現嚴重水患的河道有四十七處,遇特大洪水才會有水患的地方有十一處,共有五十八處河道需要修整。這五十八處河道有三十五處曾經修整過,但也是有些年頭了,被河水衝刷的殘破不堪,還有二十三處幾乎沒有任何修整,當地百姓隻是在自家田邊磊高田堤,以此來抵禦洪水,但作用不大,這些都需要官府出麵組織集中修整。

還有幾十處有隱患和危害較小的地方,察看時我們已經讓村民們在農閑的時候自己修整,免得漲水時傷及自家田地。需要官府組織協調的村鎮有八十七個,我們已經提前通知這些村鎮的裏正和宗長,讓他們在冬月初三到縣衙來,一切聽從知縣大人安排。今天是初一,如果沒有問題,他們後天都會來,到時候需要大人親自主持。這是按河流整理出來的五十八處河道涉及的村鎮和當地人丁狀況,多數河道修整牽扯兩個以上村鎮,相互扯皮推諉比較嚴重,矛盾很大。”

說完,楊叢義將記錄著詳細情況的幾本冊子放在陳知縣書案上。

陳知縣聽完楊叢義的匯報,翻開他整理好的冊子,仔細翻看起來,隻見每一頁都畫有一條河流,這條河流什麽走向,周邊有哪些村鎮,多少戶人家,河流哪裏威脅農田,多少農田會受洪水之害等等,標注的一清二楚,不由的以掌擊案,大為感慨道,“了不得,了不得,年輕有為,讓你做一個小小的捕頭真是屈才了。”

楊叢義道,“不敢,多謝大人抬舉。”

陳知縣繼續誇道,“不必如此謙虛,單依你這個記錄來看,就很不一般。這每一處水患河道,你都標明了確切地點,發生水患會危及的田地畝數,河道需要修整的長度和加固的高度,以及涉及此河道的村鎮人丁。看著每一個記錄,我便對那裏的情況了如指掌,就像我親自去過一樣。真是難得,張大人真是眼光獨到。”

楊叢義再次謝道,“大人過獎了。”

陳知縣道,“你在外奔波兩月有餘,受累了,回去好好休息幾日,剩下的事情當有我這個父母官來做。”

楊叢義起身告辭道,“是,謝大人。”

他確實很累了,整天在田間地頭跑,翻山越嶺也是家常便飯,這兩個月可比他以前在山裏打獵辛苦多了,他回到房間倒頭便睡。

接下來接近兩個月的河堤治理,果然沒讓楊叢義繼續參與,但最終的驗收陳知縣還是讓他去做,畢竟每一個地方的情況他都熟悉。

即使是這樣,楊叢義也有了不少的時間可以用來看書寫字,看書當然不是為了考科舉,他沒那個心思,純粹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像一個宋朝人,更加自然的融入這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