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8章 寵行天藻爛雲章(中)

第1188章寵行天藻爛雲章(中)

而在李存孝身後具列陣前的成排人馬具甲,就像是一座座活動鋼鐵巨像的具裝騎兵,也在有些不耐的時不時抖動著身體或是刨著蹄子,而在風中揚起一股接一股細細揚塵來。而在這些來自河隴、關北子弟和甘涼健馬所組成的具裝騎兵兩翼,又有同樣是陣列著全身披掛而甲光爍爍,手持長柯斧或是長柄陌刀的重裝步卒。

而在這些步騎陣列後方,又順著赤河河岸的地勢綿延開來,由歸義軍的六鎮子弟、瓜沙兩州團結兵,吐蕃、退渾、達旦等十民部的新募義從;於闐國的王軍和附族,甘州回鶻和東部溫末的族兵;來自關內降俘的秦成弓手、朔方戍卒、故西川軍的神機弩手,所構成的五顏六色的軍陣和營壘;

居中最是顯眼的所在,則是眾多彩繪著多臂跌坐的諸天護法、金剛、天王和菩薩的碩大旗幡,以及成片身披鐵甲手持槍棒、刀牌的僧兵,所簇擁之下矗立在高大牛車之上紫衣紅袍的一幹高僧大德;隻見他們個個腦門油光錚亮的反射出種種日光來,自有一番肅穆莊嚴或是慈眉善目、氣度非凡的姿態。

直接將對麵由諸多服色雜駁的部族匯聚而成,而高舉著各種亂糟糟的旗幟和兵器,就仿若是深淺不一烏雲一般的遊牧軍陣,給襯托出了某種意義上的寒酸與簡陋來。而他們都是來自疏勒北麵黑汗國嶺東部腹地的都城八拉沙袞(吉爾吉斯的托克馬克附近),由嶺西回鶻為主,樣磨、烏護、葛邏祿各族所組成的黑汗援軍。

依照光複軍從西域當地所打探到的消息,作為昔日脫胎於安西回鶻龐特勤西遷十五部的一大勢力。黑汗國的創始者毗伽闕·卡迪爾汗,大約在十多年前(公元880年)亡故後,其二子依照留下遺囑確立的長幼雙王製,分領其部眾而以蔥嶺(帕米爾高原)為天然分野,將其勢力範圍分成了嶺東嶺西兩大部進行治理。

其中長子巴紮爾於碎葉鎮(吉爾吉斯的托克馬克附近)舊址上建都,改名為八拉沙袞,自稱阿斯蘭·喀喇汗(意為獅子汗),是為正汗;領有嶺東部/內西域(塔裏木盆地西部)的回鶻本部及黠戛斯、樣磨、葛邏祿、九姓烏護、突騎施各族的傳統遊牧勢力,同時以一些綠洲上的小邦、城主為附庸。

而次子奧古爾恰克建都怛邏斯城,自稱布格拉·喀喇汗(意為公駝汗),是為副汗,以但羅斯(吉爾吉斯的江布爾)為庭帳,領有嶺西部/外西域的達失幹(塔什幹)、拔汗那(費爾幹納)、刹末健(撒馬爾罕)、蒲華羅(布哈拉)等地,以統治七河流域和河中的各族百姓。

然而就在前年,正在與西麵隔著阿姆河相鄰呼羅珊境內,來自中亞地區薩曼汗國的衝突和攻戰當中;公駝汗奧古爾恰克不敵薩曼軍隊而節節敗退,甚至被攻破副都恒邏斯城,一眾妻妾兒女並數萬部眾被俘。奧古爾恰克也被迫逃往嶺東,依靠兄長的力量繼續同薩曼王朝進行鬥爭。。

直到去年年初,正汗巴紮爾意外亡故於遊獵中途,因其子薩圖克尚且年輕而由眾多王公大臣推舉之下,改由其弟副汗奧古爾恰克繼承汗位,並依照傳統迎娶巴紮爾的遺孀,以為同時統領蔥嶺東西兩部;而這位新汗主即位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重新收攏部眾整軍備戰,對著侵入的薩曼軍隊發起了反攻之勢,以為奪回副都恒邏斯在內諸多嶺西地盤。

故而,根據安西境內那些遺民所打探到的消息,現如今黑汗國的大半數軍力都在開春之際,就隨汗王奧古爾恰克出征嶺西與薩滿軍隊交戰當中,而導致包括都城八拉沙袞在內的嶺東之地,都相對比較空虛和缺少防備;這就給了正巧北上收複安西四鎮的西征光複軍,一個頗為有利的可乘之機。

因此,作為北上穿越大沙磧(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偏師和奇兵,李存孝輕而易舉突襲成功並擊敗了盤踞在龜茲當地,而幾無防備的突騎師部落;斬首數千俘虜過萬。然後,從當地被突騎師所奴役和驅使的各族遺民中,招募和重建了若幹留守武裝,又沿著龜茲河一路西進,接連攻殺和燒掠了大小十多個聚落。

當他們**到赤河南岸的下阿圖什城外時,據守當地半耕半牧的嶺西回鶻部才恍然大驚起來;然而,已經遊牧習慣了的回鶻人不善守城的弊端和弱點,再次暴露無遺了。因此李存孝隻是讓人在城下冒矢輪番拋投土袋堆出一個緩坡,然後帶頭一衝就上了城牆上,將這些回鶻守軍追逐驅殺的四散奔逃起來。

至於疏勒鎮境內尚存於青嶺、劍末穀一帶的另外一支遊牧部落——黠戛斯人;則是見到了中原軍陣的旗幟並接受了來自歸義軍使者的勸說之後,就相當幹脆利落的獻地投降,並且反水為西征光複軍的先鋒和引導,突襲和奪取了疏勒鎮境內的另一處重鎮兼要衝——石塔城(今新疆塔什庫爾幹)。

因此,當已經奪下了鴨兒看(今新疆莎車縣)的西征光複軍本陣,在稍後兩天內接踵而至之後,幾乎暢通無阻的收複了疏勒鎮境內的大多數城邑;然後,又在與李存孝部會師之後又馬不停蹄的搭橋度水,兵臨赤河北岸的上阿圖什城,而與北麵趕來的黑汗國各族聯軍,就此形成了眼下的對陣之勢。

因此,如果不出李存孝意料的話,眼下對陣當前這些漫看最少也有四五萬之眾的各部人馬;也是這新興未久的黑汗國在嶺東之地,短時間內所能召集來的絕大多數軍力和兵員了。不過,各部之間相應的戰鬥力和兵員素質、裝備成色,就是在有些不夠看了;其中更混雜著許多高舉著火盆或又是拿著獸骨手舞足蹈的巫祝之流。

因此他毫不猶豫的招來了通譯,發起了陣前鬥將的挑戰以挫其鋒勢,同時也是暨此窺探其虛實。結果,這一試就試出了對方的基本成色來了;李存孝一連接戰了七位所謂的豪勇之士和頭領;相應的防護和裝具都是相當簡陋,不是鑲釘皮鎧就是在氈袍外綁幾片圓鐵護而已,居然一身像樣的全鐵甲都湊不全。

因此,這對於陣前連人帶馬被用量身定製的黑光大鎧和馬甲,全身披掛武裝到牙齒的李存孝而言;鬥將起來簡直就是手到擒來的碾壓之勢。於是,似乎是在奔走陣前往來呼喊的傳譯,讓這些屢戰屢敗的黑汗聯軍深以為恥的臉皮終於掛不住了;下一刻,在一陣急促的羯鼓聲中,李存孝身前的敵陣再度中分開來。

這一次,卻是左右部眾高舉兵器揮舞不止的齊聲叫喚當中,衝出來了一騎穿戴華麗宛如鶴立雞群一般的敵將來;隻見對方頭戴金漆的鷹首盔,身穿細鱗與鐵葉綴成的重型片甲,在碟形的鐵護胸用銀子鑲成展開翅膀紋路;同樣高大的坐騎也是披著華麗花紋的氈毯和鐵網麵;麵部也被鏈甲巾所遮護著。

除了手中端持一支銀光爍爍的長杆翼邊錘矛之外,鞍具上還放著短錘、彎刀、長劍和曲柄手斧等數色備換武器;一看就是個身份不低的顯赫人物和強中敵手;然而,李存孝卻是饒有趣味的橫放下手中鐵臂大弓,反手拔起倒插在側的馬槊將劍刃一般的尖端斜對彼方,做出邀戰的姿態來。

下一刻錯馬纏戰之間,隻見敵將揮舞如旋風的翼邊錘矛接連迎麵掃砸而來,卻又被李存孝左擋右擊借力打力的不斷撥開一邊;而又瞅得對方換氣的一時減緩勢衰反手就是矛尾突刺,卻又被敵將讓過要害而隻堪堪錯肩戳裂崩開幾塊甲片;

敵將卻順勢側身丟開用老的錘矛,眼疾手快雙拔刀斧舞如流星抵身再戰;卻被同樣棄槊拔劍的李存孝左右開弓的擋格住。。。。。這一戰就是攻防往來數十個回合讓人目不暇接的激鬥不止。就在對陣兩軍無數將士為此鼓號呼喝震天以為助威的下一刻,李存孝卻是突然從馬上跌落一側,讓再度撥頭錯馬的敵將有些錯愕的撲了個空。

然後,就當他毫不猶豫的抓取最後一把精裝花紋的長劍,想要補上最後一擊的時候;看似落馬李存孝卻是順著馬腹所遮擋的視線,從另一側身手矯健的冒出來,而風馳電掣的一劍刺在了對方馬首厚實毛氈和鐵網遮護的間隙中;刹那間就噴血吃痛的揚踢而起將單手控韁的敵將仰後摔滾在地上。

然而當李存孝同樣落鞍緊追斬殺而去之際,被這個驚變所啞然失聲的敵陣之中,也再度炸裂開來而衝出一股同樣人馬披掛的彩衣騎兵來;他們是如此迫不及待的撞開、踩翻和踹倒了陣列於前的普通部眾,而向著那名滾落在地之後就毫不猶豫的連滾帶爬轉身就逃的敵將迎去。

而力戰之後的李存孝亦是人馬略有疲憊,而稍遲了一步就被這些突出的騎兵迎麵擋住片刻;當他左砍右殺的再度擊穿這十數騎的妨礙之後,卻隻能見到不遠處那名敵將重新被扶上馬背奔逃而走的身影;而敵我陣營也在這一刻徹底沸騰了起來,隻聽得無數的螺號擂鼓鑼聲震響;漫天攢射而出的箭雨刹那間就覆蓋了戰場的中央。

然而,在這些奮勇救主的敵騎被毫無差別的射成箭垛子的下一刻,李存孝卻是已然輕身拍馬突出箭雨波及的範圍,又毫無間歇帶著寥寥幾支箭支繼續向著逃入敵陣的敵將追殺而去;而在他身後,那些早已經蓄勢待發的具裝甲騎,就像是漫卷而過黃沙大地的鐵流一般的響天震地,迎著亂飛的箭矢轟然掩殺上前來;

他們幾乎是緊追著李存孝的背影和足跡,在數十個呼吸之內就順著先前被衝散、擾亂卻還沒來記得彌合的缺口,撞進敵陣當中奔踏、踹撞和挑殺起無數道,淹沒在慘烈哀鳴和血色狼藉的軌跡來;然而比他們動作更快的,卻是隱隱轟鳴聲中劃過細細弧線的鐵球,在敵陣最為密集之處蹦躂彈跳著開出一條條血色溝壑,或又是砸碎、掀翻了好些車馬。

然後,才是更加密集弓弩放射而出的黑雲一般的箭雨,就像是為突入敵陣的先頭鐵騎,在兩翼清空和壓製出一片敵人稀疏的隔離帶來;又下一刻,在小跑中完成加速的重裝步卒也開始接敵,然後就像是切瓜砍菜一般的揮動著陌刀、長斧,在敵陣之中掀起了一陣緊接一陣支離破碎的血雨腥風。

此時此刻從上空俯瞰而下,就可以見到黑汗聯軍的前軍陣營,在隨著接敵而不斷彌漫的血色浸潤當中,相繼崩解離析而變成了一波又一波競相潰亡的浪潮;而後方尚且還能保持完好的黑汗各族騎兵,也忙不迭的從臨河反向的側邊迂回過來,想要截殺和攔阻住勢如破竹的甲騎和重裝步卒。

然而,搶先一步在側翼迂回的歸義軍、於闐軍和各族助戰人馬,也相繼迎戰上這些敵騎的勢頭;而氣勢如虹、聲嘶力竭的當麵攻殺對方節節後退開來。。。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之後。。。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之後,渾身已經被浸染如血人一般的李存孝,突然就在戰場當中再度冒了出來,而策馬走上了一個戰場凸起的小丘之上,將一具被馬槊所戳穿的身體,給奮力高舉在了空中起來。

下一刻,望著這具依稀可見華麗衣袍和光鮮甲衣的屍體,那些後陣猶自湧上前來拚死亂戰之中,苦苦維持最後陣線的黑汗聯軍,也像是一下子受了刺激一般的接二連三的發出了,慘烈如狼嚎或是夜梟一般的怪叫聲來;還有人在戰鬥中捶胸頓足的哭聲叫喊著一個名字。。

然後,就見從那些在外圍追逐纏鬥當中的部族騎兵開始,紛紛轉身就逃而將大隊部落步卒給拋棄在了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