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_萬眾創新,要從教育做起

萬眾創新,要從教育做起

俞敏洪 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董事長

盡管並非來自公辦教育機構,但作為一個從事教育30年的教育工作者,我在民辦教育領域也做了不少事情,對教育公平問題確實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包括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我認為也與教育有關係。

關於教育公平:農村教師薪酬應該高於城市

整體上講,這些年來政府在教育公平方麵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從2014年開始的高考改革中,我們可以看出國家在教育公平方麵的嚐試,李克強總理反複強調要對中西部地區的考生、農村大省的考生以及農村孩子提高名牌高校的錄取比例,做了一係列嚐試。

教育公平問題首先在於城鄉教育,其次才是城市教育。城鄉教育公平問題主要體現在城市孩子接觸到的教育資源和教學質量比農村孩子豐富很多,而城市裏麵的教育公平體現在名牌中小學和普通中小學之間的教育差距上。

我在城鄉教育公平問題上有一個比較簡單(也許粗暴)的建議——凡是在農村中小學教書的老師,在薪酬上應該比城市老師高20%~30%。我們現在要求農村老師以奉獻精神來紮根農村,我認為這可以要求,但不是長久之計,所以我個人一直主張中國農村老師的待遇一定要超過城市老師的待遇。我們都上過學,都知道一個道理:優秀的老師在什麽地方,優秀的學生就出在什麽地方。通過提高待遇,我相信農村老師的質量就會有比較好的提高。

同時,在城鄉之間的教育資源傾斜上,隨著現代互聯

網的發展,國家在信息化學校、信息化係統上做了很多努力。過去的硬件鋪設、寬帶進入等已經做得非常到位,所以下一步的工作實際是如何利用互聯網讓城市的優質教育資源走向農村。比如,讓城市的很多優秀老師到農村去講課是不現實的,而且即使去也隻能針對一個班,但如果通過現代化的移動互聯,我相信教育資源是可以傾斜的。舉一個簡單的例子,2014年我們通過互聯網係統為某一個農業大縣的1500個高中生做了大概40個小時左右的授課,嚐試的結果表明,現代技術可以給教育均衡或者教育公平帶來好的契機。

對於城市的教育公平問題,要按照區域劃分來配置中小學老師的教育資源,甚至可以每過兩到三年,讓優秀教師資源在不同學校之間流動,達成部分的教育公平。我個人對中國教育公平的未來非常看好,因為國家非常重視,民間也付出了大量的努力。

不宜拚命鼓勵學生休學創業

總理的報告中連續兩次反複強調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並且光是“創業”“創新”這些詞,就大概提了二三十次。毫無疑問,在整個大環境中,創業一直是中國經濟的推動力,這可以追溯到個體戶時代。現在中國民營經濟的發展實際也是由創業引起的,隻是過去創業和現代創業的定義有點兒不一樣,現代的創業要和高科技聯係起來,要和創新聯係起來,而這也確實是中國的一個重大轉型。為什麽?因為原來的創業都是為了就業、為了生存,而中國現代的狀態是,如果我們再不從低檔的製造業轉向真正有創新意義的高品質產業的話,中國未來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就會越來越差。所以,把

創新這個詞和創業聯係起來,我覺得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不僅僅是為了解決就業問題。比如現在國家允許大學生休學進行創業,這就是中國的一個進步。因為全世界很多國家都是如此,如果學生在大學期間有創業的想法,是允許提出休學的,甚至可以沒有理由地休學,出去旅行、修煉,比如喬布斯就是休學跑到印度修煉,結果把事情想通了,回來後創辦了蘋果公司。給學生更多的空間,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我一直認為我們不宜拚命鼓勵學生休學去創業,因為創業是有了想法確實要去做、不去做就會錯過時機的一件事情,而並不是在沒有好想法的情況下就貿然去創業。

萬眾創新應該從教育做起,因為創新的前提是人的獨立思考能力,是一個人想象力的發展、創造力的提升。在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的萬眾創新,應該是在小學到中學階段,就對教育中的某些特質進行改變和改革。

比如,中小學教育課程中應該多加入一些激發學生想象力、創造力和創新力的課程,同時應該非常深刻地改變原有的思維邏輯,比如老師要求學生每一道題都有一個標準答案。而所謂的創新,是為同樣一個問題尋找不同答案,並且通過不同途徑走向同一個正確地點的能力。

所以我覺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方向是對的,但在未來10年、20年、30年後,中國要在創業和創新方麵走到世界前列,這個問題應該從教育上來解決。一是要鼓勵民間力量盡可能加入到創業的隊伍中,二是在教育方麵政府應該加大創業創新的課程體係以及思想體係的植入力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