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飛天之路_奠基——“曙光計劃”

第二章

飛天之路

現代航天奠基人——蘇聯科學家齊奧爾科夫斯基曾說:“地球是人類的搖籃,我們不會永遠停留在搖籃裏。為了追求光明和探索空間,開始要小心翼翼地飛出大氣層,然後再征服太陽周圍的整個空間。”

在搖籃中茁壯成長的中國,從蹣跚學步,到屹立東方,以嶄新的麵貌出現在世人眼前。為了探索和發現地球以外的空間,中國人開始了飛天之路。

奠基——“曙光計劃”

中國進行載人航天研究的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初。1970年7月14日,“東方紅一號”發射後不久,科學家就上報了關於發展載人航天的報告。1971年4月,代號為“714工程”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全麵啟動。當時的人們,給中國規劃中的航天飛船命名為“曙光一號”。

遺憾的是,當時中國正處於“**”時期,經濟基礎薄弱、工業製造及相關工藝水平較低,工程被迫於1972年暫停,1975年3月正式下馬。“曙光”號飛船最終被塵封在科學家的設想和草圖中。但是,該階段的研製成果為後期載人航天工程載人飛船係統、航天員係統總體設計思路和關鍵技術的突破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提到“曙光號”,很多人感到很陌生。它源自中國第一個載人航天計劃——“曙光計劃(又稱714工程)”,是中國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雖未真正地成為中國航天史上的一座裏程碑,“曙光號”卻有著值得人們關注和了解的故事。

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發射衛星後,中國科技界迅速掀起了“衛星熱”。當中國的科學家們正在埋頭研究衛星的時候,1961年,蘇聯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載人飛船。

鄰國航天事業的迅速崛起,使得中國倍感壓力。1963年,中國科學院專門成立了星際航行委員會,其技術領導人包括竺可楨、裴麗生、錢學森、趙九章。

1965年1月8日,錢學森遞交了一份報告,分析了中國航天麵臨的問題,提出“重量更大的載人衛星在國際上的應用,現在雖然還不十分明確,也得有所準備”。國防科工委批示:隻要力量上有可能,就要積極去搞。

1965年8月9日,周恩來主持召開中央專委第13次會議,批準了衛星十年發展規劃,明確提出:1969年或1970年發射首顆人造衛星,計劃在1979年發射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

歲月如梭,時間轉眼進入到1969年,篩選航天員的工作擺上了日程。國防科委本著“嚴酷、科學、嚴謹”的態度,在對1,91

8名空軍飛行員進行甄選後,允許215人進入初級候選,而最後成為正式候選人的隻有88名。1971年3月15日,最終確定的航天員名額數量出人意料——僅有19名,選拔率低於百分之一。根據安排,中國第一批航天員將於1971年11月開始投入訓練,並計劃於1973年首次執行任務。

1970年7月14日,毛澤東批示開展中國載人航天計劃。“發射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的命令一經下達,中國的航天事業又開始了“飛船熱”。

載人飛船的設計方案是“龍頭”,這個任務由機械工業部七機部八院負責。美國發射第一顆衛星的時候,毛澤東曾諷刺美國“拋上去了一顆土豆”,才幾斤重。於是,在最初的設計方案中,設計人員都抱著“超越美蘇”的想法,希望第一艘載人飛船越大越好,以顯示和證明技術的先進程度。他們說:“現在我們要上人,不能隻上一個,而應該上一排。”

正當大家都以“載人越多越好”的思想工作時,錢學森並未隨波逐流。他堅持設計承載兩人或三人的飛船設計方案,理由很充分:其一,大家對運載火箭的情況不太清楚,對其性能估計過高;其二,有些部門和專家對多上人帶來的醫學與工程問題考慮不周,不清楚這是多麽難以逾越的一道關隘。錢學森能夠認識到,美國和蘇聯發射了包括無人飛船和載人飛船在內的幾十艘飛船,卻從沒設想過在狹小的飛船裏增加過多的航天員。簡單地說,並非載人飛船“載”的人越多越好。科學衡量,應從安全的角度出發。

事實證明,錢學森的顧慮是對的。1971年,蘇聯為了趕超美國,發射飛船時,在隻能乘坐兩名航天員的機艙內多加了一名航天員。由於空間不足,航天員隻好舍棄了航天服,最終導致了難以彌補的大禍——飛船返回時出現事故,三名航天員無一幸免。如此沉痛的教訓,足以告誡後人,凡事都要以事實為根據,以科學為準繩。

高漲的熱情,終於在殘酷的現實麵前冷靜下來。載人飛船的設計人員們不再好高騖遠,轉而以最大限度地保證載人飛船發射成功,航天員的生命為原則,繼續描繪載人飛船的藍圖。

所有參與者每天忙碌不停,經過三年多的努力,曙光計劃的核心部分——“曙光號”的設計圖終於描繪完成。“曙光號”飛船設計方案類似當時最先進的美國“雙子星座號”飛船,飛船形狀像個倒扣的大漏鬥,飛船由座艙和設備艙兩大艙段組成,座艙內放置兩把航天員乘坐的彈射椅、儀器儀表、無線電通信設備、控製設備、廢棄物處理裝置,還配有食物、水和降落傘;設備艙內設有製動發動機、變軌發動機、燃料箱、電源設備

和通信設備。

鑒於當時中國所麵臨的極其惡劣的外部形勢,載人飛船的一係列動作仍要處於保密狀態。而除了要考慮火箭和飛船本身的研製以外,還要對發射場地做多方麵的考慮。當時已有的發射基地是山西的東風基地。那裏臨近邊境,但中蘇關係已經日趨惡化,存在隱患。於是,中央專委於1969年底做出決定:在三線隱蔽之處再建一個新的發射基地。

最初,發射場地址被定在四川越西。但經過再次勘察,發現那裏的地理位置尚佳,但存在很多不足,如電力供應緊張、交通不便、施工量浩大等。由此,另一個地址的選擇就迫在眉睫。

地處大涼山腹地的西昌,成為了一個不錯的備選之地。1970年6月,在成都軍區和當地政府的全力配合下,勘察小分隊對西昌的地形、氣候、地震、技術要求等方麵進行了全麵的考察論證。經過綜合考量,西昌的各方麵條件很適合作為發射場。7月29日,東風基地向國防科委、中央軍委呈報了《請求變更地地導彈、衛星、飛船實驗場位置的報告》。10月14日,國務院、中央軍委批準發射場由越西改至西昌以北,代號“721”,意思是在1972年前完成主要工程,準備執行發射任務。

當許許多多的人在為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忙碌之際,中國的經濟發展卻遭遇了滑坡。以至於到了1972年,“曙光計劃”陷入到時斷時續的狀態。

沒有人願意暫停這一切,但是無奈國力貧弱。經過反複地權衡,毛澤東做出了“先解決地上問題”的決定。由此,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麵臨縮水的窘境。

1977年,負責執行曙光計劃的國防科委507所,裁員比例達到三分之二,開發計劃中斷,研究項目經費被停撥。“曙光號”的雛形還沒建起,就隨著曙光計劃的取消,消失於曆史的洪流中,實在令人惋惜。

然而,中國的航天人不會忘記“曙光號”。因為在設計它的過程中,所積累的技術與物質資料,為中國載人航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後的“遠望號”遠洋導彈監測船隊、北京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的模擬太空環境的實驗室以及係統化的實驗設備、EVA航天服(艙外航天服)、航天食品、太空跟蹤站及雷達、宇航員選拔和訓練、相關設備的發展以及熟練的技術與設備等,都是直接依據和借鑒於“曙光號”。

“曙光計劃”是中國人實現飛天夢的奠基石,沒有“曙光號”的嚐試,就沒有此後“神舟號”的飛躍。中國載人航天的進步,得益於曙光計劃提供的大量技術儲備和可以借鑒的經驗教訓。所以說,在中國載人航天的“履曆表”上,不能缺少“曙光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