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永恒的長征精神

第六章

永恒的長征精神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隻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裏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開始了從長江以南各革命根據地向陝甘革命根據地會合的偉大戰略轉移。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從江西瑞金開始長征。同年11月和次年4月,在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紅25軍和川陝革命根據地的紅四方麵軍分別開始長征。1935年11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紅2、6軍團也離開根據地開始長征。1936年6月,第2、6軍團組成第二方麵軍。同年10月,紅軍第一、二、四方麵軍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合,結束了長征。

長征,在人類曆史上前所未有,極其偉大。它創造了無與倫比的英雄業績,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偉大革命詩篇。它是中國革命史上的奇跡,世界軍事史上的偉大壯舉。它在世界人民的心中,早已成為一部不朽的英雄史詩。“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隻等閑”。萬裏長征不僅給我們留下了渡湘江烏江、四渡赤水、強渡大渡河、過草地、翻雪山等一幅幅鮮活的曆史畫卷,更為我們留下了不朽的長征精神。

長征精神永放光芒

長征的勝利,向全世界莊嚴宣告,馬克思主義理論武器下的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是不可戰勝的;長征的勝利,宣傳了黨的主張,播撒下革命的火種,擴大了黨和紅軍的影響;長征的勝利,實現了中國共產黨北上抗日的戰略方針,紅軍主力順利轉移至抗日前線,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長征的勝利,保存並鍛煉了革命力量,共產黨員和紅軍將士經曆了長期的考驗。新中國成立後,久經沙場的將領們成為了治黨、治軍、治國的骨幹力量,是黨內最寶貴的財富。長征的勝利,經過了勝利與失敗的考驗,改變了曆史,是中國共產黨趨向成熟的重要標誌;長征的勝利,以其無數英雄偉績征服了全中國,推動著中華民族前進的車輪;長征的勝利,最為深遠的意義,在於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地位的轉變,形成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使中國共產黨的革命事業徹底步入正軌,開創了曆史新紀元。

長征,將中華民族不畏艱難、吃苦耐勞、視死如歸的精神發展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更賦予其全新的內容,成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象征。長征,不僅鼓舞了中國人民的士氣,同時也令全世界為之震撼。長征,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跡、戰略轉移的奇跡,最終形成不朽的長征精神。

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鬥的精神。”其主要內涵是:樂於吃苦,不懼艱難的革命樂觀主義;勇於戰鬥,無堅不摧的革命英雄主義;重於求實,獨立自主的創新膽略;善於團結,顧全大局的集體主義觀念。

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崇高理想和革命風範的結晶,是中國工農紅軍所具有的革命精神和優良作風的升華。胡錦濤曾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大會上講道:

偉大的紅軍長征,具有更深遠意義的是,形成了中國革命成熟的堅強領導核心。紅軍長征從被動到主動、踏上勝利道路,轉折點是遵義會議。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誌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同誌為代表的黨中央的正確路線,使紅軍和黨中央得以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保存下來,為我們黨從挫折走向勝利提供了重要保證。這是我們黨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以毛澤東同誌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逐步形成,是我們黨在領導中國革命的實踐中、經過勝利和失敗的長期比較作出的曆史性選擇。從遵義會議開始,又經過10年努力,到黨的七大,我們黨總結了曆史經驗,為建立新民主主義的新中國製定了正確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使全黨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達到空前的統一和團結,黨的領導更加成熟,黨的力量成倍壯大,黨成為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偉大革命的核心力量。

紅軍長征中所經曆的艱難困苦,令人無法想象;紅軍長征,在世界戰爭史上堪稱罕見;紅軍長征,最終創造了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軍事奇跡。然而,紅軍指戰員為何能承受起如此艱苦的考驗?為何能做出這樣驚天動地的壯舉?他們是憑借什麽創造出令世界矚目的偉大業績的呢?正是對革命理想和革命事業無比忠誠、堅定不移的信念;正是不怕犧牲,敢於勝利,充滿樂觀,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正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親密團結的高尚品德;正是聯係群眾,艱苦奮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思想。這些信念、氣概、品德和思想,始終作為紅軍全體指戰員的精神支柱,幫助他們挺過了難關,打敗了敵人,創造了奇跡。

中國共產黨有史以來經曆了三次偉大轉折:第一次偉大轉折是大革命失敗後,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辟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第二次偉大轉折是遵義會議的成功和紅軍長征的勝利;第三次偉大轉折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得到確立。中國共產黨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糾正錯誤、吸取教訓、總結經驗,以堅定的信念和旺盛的鬥誌不斷前進,正是長征精神形成、輝煌和延續的過程。

同時,長征精神也是革命精神的重要體現。特殊的曆史時期下,長征精神形成於極度艱苦的環境之中,革命英雄主義鑄就了長征精神輝煌的一麵。長征的曆史表明: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一個軍隊,隻有具備勇往直前、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才能在前進的道路上克服任何困難,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70多年來,長征的英雄事跡一直被世界各國所稱讚;長征精神所具有的號召力、影響力以及非凡的吸引力,令廣大的人民群眾接受了革命思想的洗禮,在中國革命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直至今日,長征精神仍然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新中國成立之前,毛澤東曾謙虛地表示:“奪取全國勝利,隻是萬裏長征走完了第一步。”簡短的一句話,卻意味深長:紅軍花費兩年時間,轉戰全國11個省,行程兩萬五千裏,以勝利告終。如今,新的長征已經啟程,我們應該繼續和發揚長征精神,時刻以長征精神激勵自己。

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曾於1936年6月在陝甘寧邊區進行采訪,與中國紅軍結下了深厚的友誼。1937年盧溝橋事變前夕,斯諾完成了著作《西行漫記》(《紅星照耀中國》)。書中說:“冒險、探索、發現、勇氣和膽怯、勝利和狂喜、艱難困苦、英勇犧牲、忠心耿耿,這些千千萬萬青年人的經久不衰的熱情,始終如一的希望,令人驚詫的革命樂觀情緒,像一把烈焰,貫穿著這一切。”斯諾通過文字和圖片,向全世界介紹了什麽是真正的中國共產黨,展現了中國紅軍的英勇形象,宣傳了紅軍長征的精神。

70多年後,“長征精神”始終像一顆紅星,照耀著中國,乃至全世界。

為了更好地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中央電視台曾主辦一項名為《我的長征》的活動:

《我的長征》將以每個普通的“我”重走長征路為主線,由“我”親自采訪長征人,親眼發現長征沿途的新變化,親身體驗和感受長征的艱辛與豪邁。整體構思以重溫長征為線索,關注長征沿途地區普通人的生活狀態和人生經曆,展現當地風土民情、民間文化和民生及社會發展狀況,通過該活動進一步促進紅色革命區的經濟與旅遊的發展。

《我的長征》回顧曆史的同時,關注現狀,展望未來,積極響應中央的相關精神,更好地傳承、傳播紅色文化。通過社會各行業公眾領軍人物與普通民眾的組合參與重走長征路,全社會共同重溫這段曆史的同時,共同關注人類最自然和本色的奮進精神,並通過活動中相互交流和溝通,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積極的貢獻。

在新的曆史時期,重走長征路,以最真實的方式回顧曆史,去感受到革命前輩的艱苦卓絕,更能深刻體會長征精神的精髓。

同樣具有紅色情結的,還有北京工作的兩位外國學者——李愛德和馬普安。一次難忘的旅遊經曆讓兩人突發奇想,決定“重走長征路”。

2002年10月16日,李愛德和馬普安從江西省於都縣出發,曆時384天,完成了“長征”。行程結束以後,他們把親身經曆加以整理,出版了名為《兩個人的長征》一書和紅色之旅畫冊。

“苦不苦,想想長征兩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兩句話簡單通俗,卻折射出深刻的道理。當代的青少年們,是否會捫心自問:相比長征,我們還有什麽吃不了的苦,受不了的累?

今天,我們回顧長征、重溫長征的曆史和故事,既為了紀念長征,也為了總結曆史經驗,更好地開創未來,在改革開放、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取得長足發展;今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道路更長,困難更多,需要我們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隻有這樣,我們才能走好新的長征路,才能使中華民族的精神發揚光大,才能使我們的國家繁榮昌盛,取得新長征的勝利!

不朽的精神家園——長征遺址巡禮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

中央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中失利,導致中央革命根據地的範圍日益縮小,中央紅軍被迫進行大規模戰略轉移。1934年10月7日起,中央紅軍1、3、5、8、9軍團和第一、第二野戰縱隊分別從反圍剿戰場或駐地興國、寧都、石城、長汀和瑞金陸續轉移到於都地域的段屋、車溪、羅坳和縣城集結休整,補充兵員、武器彈藥、糧食物資,進行動員和軍政訓練。

10月17日至20日傍晚,中共中央、中革軍委機關及其直屬部隊和紅1、3、5、8、9軍團共8.6萬人,分別從梓山的山峰壩、花橋,縣城的東門、南門、西門,羅坳的孟口、鯉魚、石尾、中埠和會昌珠蘭埠等渡口渡過於都河,從此踏上漫漫征途。

為了緬懷老一輩革命先烈的豐功偉業,1996年在此興建了占地16畝的中央紅軍長征第一渡紀念碑園。紀念碑高為10.18米,表示中央機關和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同誌於10月18日在此渡河。雙帆造型的碑體,代表了中央紅軍由此揚帆出征。

在中央紅軍長征第一渡紀念碑園的東側,是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其始建於1986年,並於2004年新建搬遷至此。紀念館占地麵積5.75畝,建築麵積1100平方米,展廳麵積900平方米。紀念館以長征前夕中央紅軍在於都主要活動以及中央紅軍長征曆程為主線,陳列采用文字、圖表、照片、沙盤、油畫、實物、模型及聲、光、電等現代化手段,真實地展現了中央紅軍主力部隊集結於都,開始長征的情景,同時再現了中央紅軍戰略大轉移及蘇區人民支援紅軍的曆史場景。

紀念館共分四部分,展現了中央紅軍從建立革命根據地、進行第五次反“圍剿”、告別蘇區和最終長征取得勝利的情況:

第一部分:1929年初,毛澤東、朱德率領紅四軍主力離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向贛南閩西進軍,實行土地革命武裝鬥爭,創立革命根據地,建立革命政權。同年4月在於都建立了贛南第一個紅色政權——於都縣工農兵革命委員會,於都革命形勢迅速發展,成為中央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區域。

第二部分:1933年,蔣介石親自指揮50萬國民黨軍對中央蘇區發動第五次“圍剿”。王明“左”傾冒險主義領導者采取消極防禦的戰略方針,命令紅軍實行陣地戰、堡壘戰,導致反“圍剿”作戰屢戰失利,蘇區日益縮小。1934年10月初,國民黨軍隊推進到中央根據地腹地,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中革軍委機關由瑞金出發,向集結地於都開進。10月16 日,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率8.6萬中央紅軍從於都渡河,開始長征。

第三部分:中央紅軍告別蘇區,突破四道封鎖線後,於1935年1月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錯誤路線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遵義會議後,中央紅軍在新的中央領導指揮下,戰勝了國民黨軍隊重兵圍追堵截和張國燾的右傾分裂主義錯誤,克服了無數艱難險阻,完成了史無前例的偉大長征,打開了革命戰爭的新局麵,為中國革命奠定了勝利的基礎。

第四部分:長征勝利是無數紅軍將士流血犧牲換來的。他們用生命和鮮血凝聚的長征精神,在億萬人民心中樹立了一座無與倫比的豐碑。長征時期,黨在政治上不斷成熟,紅軍在質量上不斷提高,鍛造和產生了一批傑出的領袖人物,長征勝利,保存了大批經過千錘百煉的革命幹部和骨幹,為以後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可靠的組織基礎。紅軍長征以其傳奇的色彩聞名於世界。

展館內除豐富的曆史資料和大量的珍貴圖片外,還保存有當時紅軍留下的物品:由杉木製成的門板,高174厘米、寬72厘米、厚5厘米,此門板是1934年中央紅軍戰略轉移時,在於都河

西門渡口搭浮橋用過的,就是農村中普通的單頁門。另外,還有一口銅質行軍鍋,圓形,口徑82厘米、底徑55厘米、高40厘米。口沿有一對銅係並有銅環。

通過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內的展品展示,人們能夠近距離地了解中央紅軍在長征前期和離開蘇區的真實的曆史背景和事件,對從此處踏上長征之路的老一輩革命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興安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紀念碑園

1934年11月27日,中央紅軍先頭部隊紅1軍團第2、4師各一部渡過湘江,迅速控製全州腳山鋪至界首間30公裏的湘江兩岸渡口,並與紅3軍團在左右兩翼掩護中央縱隊渡江。11月28日,國民黨軍分別由全州、恭城向紅軍猛撲。中央紅軍則在新圩、古嶺頭、界首、腳山鋪等地與之展開激戰,阻止敵軍的輪番攻擊。紅軍勇士用血肉之軀在狹窄的地域中堵住了數倍於己的國民黨軍的圍攻,至12月1日中午,中共中央、中革軍委和各軍團大部渡過湘江。

湘江一戰,中央紅軍付出了空前慘痛的代價,由從江西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至3萬多人。擔任後衛的紅5軍團第34師和紅3軍團第6師第18團被隔斷在湘江東岸,全軍盡沒。紅8軍團第21師完全損失,第23師嚴重減員,整個軍團不足2000人,被迫撤銷建製。時任紅3軍團第4師政委的黃克誠回憶:“自開始長征以來,中央紅軍……以通過廣西境內時的損失為最大,傷亡不下兩萬人。而界首一戰,則是在廣西境內作戰中損失最重大的一次……”

可以說,沒有紅軍突破湘江的成功,就不會有接下來的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以及爬雪山、過草地這些氣吞山河、可歌可泣的革命曆程。為紀念紅軍血戰湘江這一壯麗的史詩,廣西興安縣於1996年1月建成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

位於山頂的主碑由三支步槍組合造型的碑體,寓意“槍杆子裏麵出政權”。主碑中心圓拱形建築之下,3個角分別塑有青年紅軍、女紅軍、老遊擊隊員雕像。碑園中大型群雕極為引人注目,由4個不同年齡的男女頭像組成,象征著紅軍將士的英雄群體。頭像間有“紅軍、送別、長征、渡江、永生”五組浮雕,生動地再現了突破湘江戰役中英勇壯烈的情景。整個紀念碑園中,小型園林與大型雕塑合理配置,布局新穎、獨特,其中群雕在規模上為全國烈士雕塑之最,氣勢恢宏,撼人心魄。

遵義會議會址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這是中國共產黨曆史上具有重要曆史轉折意義的一次會議,史稱“遵義會議”。遵義會議會址坐落在遵義老城區子尹路96號,曾經是黔軍第二十五師師長柏輝章的私人居所。這座修建於20世紀30年代的二層洋樓,以灰色磚瓦為主體顏色,邊緣由白色勾勒,顯得棱角分明。

整個樓體由主樓和跨院組成。主樓融合了中西式建築風格,磚木混合而成,總麵積為528平方米。其屋頂覆蓋青灰色的瓦片,呈歇山式,中間設有一個“老虎窗”。主樓四周有回廊圍繞,由木質柵欄圍擋。於回廊間可眺望遠山,紅花崗、插旗山、玉屏山、鳳凰山等盡收眼底。東西兩邊各有轉角樓梯。主樓一層共有八間房屋,十個拱形支柱,整齊而莊嚴。支柱與建築門窗的顏色一致,均為深棕色,搭配彩色玻璃。中間位置有一座小牌樓,牌樓上掛著毛澤東親筆題寫的金字牌匾——遵義會議會址。

當年,遵義會議在主樓二層召開。順著樓梯來到二層的會議室,長方形格局,麵積為36平方米,屋內頂端掛著一盞荷葉造型的歐式吊燈,東側牆壁有兩個壁櫃、一隻掛鍾和一麵穿衣鏡,西側由一排整齊的玻璃窗組成。會議室正中擺放著“遵義會議”所使用的長桌,周圍擺放著一圈藤椅。桌子下方還留有一個會議時取暖用的火盆。會議室的一切布置均按照遵義會議期間的陳列恢複原樣,讓廣大遊客能夠置身於最真實的場景之中,體會遵義會議的重要時刻。

會議室的正下方,是麵積為56平方米的軍委總司令辦公室,中間由折疊木門分隔成兩個長方形房間。屋內正中擺放著兩張黑色方桌,桌麵上擺有中國分省地圖冊、《陳中日記》、訂書機、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信箋,以及報紙製成的信封等。東側的窗戶下,放著兩個陳舊的鐵皮公文箱。西側的窗戶下,擺放著兩個三屜桌,上麵放著老式電話機。北麵的牆壁上掛著巨幅軍用地圖,上麵還保留著紅、藍兩色三角形旗幟,呈現出遵義會議期間敵我陣地的發展態勢。

主樓西側第一間,是周恩來的辦公室兼居室。老式的木質床架,上麵鋪著白色粗布單,灰色的棉被整齊地擺放在床的一側。緊挨著床的是一張辦公桌,上麵放著馬燈、軍委會信箋、信封和瓷質筆筒等。桌子的旁邊有一個鐵製公文箱,靠牆擺放。牆壁上掛著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為周恩來拍攝的照片。照片中的周恩來麵容清瘦,留著“關公長髯”,烏黑的眼眸似乎在遙看中國的未來。

主樓東側第一間,是朱德和康克清的辦公室兼居室。木質床架,粗布單,薄棉被,外加一條老舊的棕黃色俄式毯子。屋子的一角放著兩個鐵皮公文箱。床邊有一張辦公桌,桌上放著鐵質馬燈、毛筆、鉛筆、軍委會信箋和信封等。牆上掛著朱德和康克清在陝北窯洞前的合影。旁邊掛有竹製鬥笠、望遠鏡和康克清所用的手槍。

當年,彭德懷、劉少奇、楊尚昆和李卓然趕來參加遵義會議。由於沒有多餘的床鋪,幾個人就用木板搭床。時隔多年,為慶祝遵義會議召開50周年,楊尚昆來到遵義。當他再次見到自己曾經睡過的木板時,激動不已,特意坐在木板上拍照留念。

會址的諸多房間中,仍保存著紅軍曾經寫下的標語,如:中國共產黨萬歲!中國工農紅軍萬歲!赤化全貴州!……

遵義會議以後,紅軍轉戰他方,地主老財要把標語去除,工人們卻不願鏟掉這些振奮人心的標語。他們用石灰水把標語掩蓋住,將珍貴的標語保留下來。

遵義解放以後,斑駁的牆麵上依稀可見紅軍當年留下的標語。1957年,遵義會議會址正式對外開放,鮮紅的標語再一次呈現在世人麵前。

改革開放以來,遵義會議會址共接待國內外遊客上百萬人次,同時,也形成了包括遵義會議期間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住址,紅軍總政治部舊址、秦邦憲(博古)住址、中華蘇維埃國家銀行舊址、紅軍警備司令部舊址在內的大型紀念體係。

1984年,位於遵義會議會址一層的紅軍總政治部按照舊貌複原,並增加了遵義會議輔助陳列室。不僅如此,遵義的紀念體係還在不斷擴大、完善。2004年,遵義新建“遵義會議陳列館”;2007年,遵義首創“紅軍街”。

如今,遵義會議會址不僅是全國十大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還是全國優秀社會教育基地、青少年社會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宣傳遵義會議精神、了解紅軍曆史、發展紅色旅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

地處烏江與赤水河之間的婁山關,南距遵義市50公裏,北倚巴蜀,南鄰黔桂,曆來是兵家的必爭之地。婁山關上立有一塊石碑,刻著“婁山關”三個大字。此處便是紅軍長征中在婁山關戰鬥的遺址所在。

為紀念在婁山關戰役中犧牲的烈士們,中共貴州省委特建紅軍烈士紀念碑。碑寬25米,高13.55米,碑麵由396塊雲南大理石鑲嵌而成,並篆刻毛澤東《憶秦娥·婁山關》手跡全文。碑下有石砌平台、石階,碑南北側建護牆,青鬆翠柏環繞。

1935年2月,紅軍第一方麵軍二渡赤水後,回師黔北,於24日占領桐梓縣城。次日拂曉,彭德懷率領紅1軍團13團在婁山關與國民黨王家烈的黔軍第6團發生遭遇戰。敵人連連退卻至婁山關口,企圖憑借地勢挽回殘局。然而,在紅軍的猛攻之下,敵人已是強弩之末,盡顯疲態。彭德懷借機率隊占領婁山關的製高點——點燈山(又稱點金山,海拔1422米),後令第10團從東側迂回作戰,殲滅敵軍3個團,而後再克遵義,最終取得了長征中第一次勝利,即遵義戰役(又稱婁山關大捷)。戰鬥結束後,毛澤東來到婁山關,情懷激越,寄情於景,吟誦出描寫婁山關激戰場麵的《憶秦娥·婁山關》,慶祝婁山關大捷,又紀念犧牲的紅軍烈士。

1966年,於婁山關建造婁山關紅軍戰士紀念碑。碑高11米,碑座寬6米,南側為大理石貼麵,橫刻張愛萍將軍手書“遵義戰役犧牲的紅軍烈士永垂不朽”15個大字,碑座北側嵌5.4米長的漢白玉浮雕,刻有婁山關戰鬥中紅軍將領、戰士、遊擊隊群雄激戰、奮勇殺敵的形象;碑座東側刻有“婁山關戰鬥簡介”。碑體為兩根並立的文化石巨柱,頂端呈傾斜切麵,宛若兩把紅軍戰士手中的刺刀,象征婁山關群峰林立,形勢險峻;碑體二柱所介紹的內容包含紅軍“二渡赤水”、再克婁山、重占遵義的軍事行動。碑體二柱的上方分別嵌有黑色大理石,南側雕刻著一麵紅軍戰旗,標誌紅軍攻克婁山關;北側鏤刻著張愛萍將軍於1955年2月為婁山關大捷而作的詞《西江月》:奪得婁山天險,直下遵義月明。鏖戰竟日老鴉嶺,援敵兩師喪盡。長征首獲大勝,轉戰曆數艱辛。歡聲動地如雷鳴,遠望萬山縱橫。

此外,景區還設有曆史陳列館,麵積160平方米。通過文物、照片、戰鬥沙盤及多媒體等展陳方式,全方位向參觀者展示1935年2月中國工農紅軍在婁山關戰鬥的恢弘場麵。

1982年,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被列為貴州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被列為全民國防教育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強渡大渡河紀念館

安順場,原名紫打地,位於四川省西南部、大渡河中遊,距石棉縣城10公裏,是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地。19世紀60年代至20世紀30年代間,在這裏發生了兩起中國近、現代史上的重大曆史事件:1863年5月,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率領的太平軍,在安順場遭清軍圍追堵截而全軍覆沒;1935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一方麵軍長征至安順場,同樣麵臨敵人圍追堵截的險惡局勢,於25日以17勇士為先導的中國工農紅軍成功強渡大渡河,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跡。

2002年,石棉縣決定在紀念碑處修建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親筆為紀念館題寫館名。5月動工修建,次年12月正式落成並對外開放。紀念館總麵積6600平方米,紀念館建築麵積為220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上千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展廳以弘揚紅軍精神為主題,由五個部分組成:長征、大渡河戰役、紅軍長征過安雅、翼王悲歌、曆史評述。擁有館藏228件,其中反映紅軍強渡大渡河的實物,如紅軍船、紅軍強渡大渡河勇奪安順場使用的武器、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麵軍軍旗,以及紅軍強渡成功後1935年5月26日出版的一份油印小報等珍貴文物等73件,圖片類155幅。除此之外,紀念館還采用聲、光、電等多種現代化手段,展示了石達開和紅軍遭遇的兩段截然不同的曆史史實。在紀念館正前方修建了麵積達5000餘平方米的紅軍廣場,廣場上聳立著威嚴的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碑。

1980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安順場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遺址成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同時,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命名為 “四川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被國家教委、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共青團中央、解放軍總政治部聯合命名為“全國百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百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飛奪瀘定橋遺址

“人間從未望見這種橋,一座如此簡陋的橋,一座十分驚險的橋,一座跨越激流的橋,一座飛躍峽穀的橋”作家陳運和曾這樣評價瀘定橋。

瀘定橋始建於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建成於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橋頭立有“瀘定橋”禦碑,係康熙禦筆題寫。橋長103.67米,寬3米,架設在大渡河上,整體分為三部分:橋身、橋台、橋亭。其中,橋身由13粗大的鐵鏈組成,每根鐵鏈有862至997數量不等的鐵環,且環環相扣,總重量達21噸;橋身左右兩邊各有兩根橋欄;橋底依次排列著9根鏈條,鏈條上鋪著木板。

1935年,國民黨軍惡意破壞瀘定橋,企圖阻止紅軍渡河。在這種情況下,22名紅軍戰士組成突擊隊,緊緊抓住懸掛在激流險灘之上的鐵索,冒著槍林彈雨,衝向對岸。最終,紅軍戰士們憑借壓倒一切敵人、戰勝一切困難的英雄氣概,成功飛奪瀘定橋,保證了紅軍主力順利渡河。從此,瀘定橋成為了中國共產黨曆史上重要的紀念地之一。

新中國成立以後,在大渡河的上遊新建了一座鋼製大橋。朱德親筆題寫了一副對聯:

萬裏長征,猶憶瀘關險;三軍遠戍,嚴防帝國侵。

1950年,劉伯承為瀘定橋定名為“大渡河橋”。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瀘定橋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79年10月,聶榮臻為大渡河紀念館題詩:安順急搶渡,大渡勇奪橋,兩軍夾江上,瀘定覺分曉。

1980年,楊成

武為瀘定縣紀念館賦詩:無邊風雨夜,天塹大渡橫,火把照征途,飛兵奪瀘定。

1981年7月,曾任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布熱津斯基攜全家來中國,並參加了“沿著長征路線朝聖”的活動。在參觀了瀘定橋後,布熱津斯基寫道:

“在我們走近大渡河時,曾經一度懷疑它是否真的像長征戰士在回憶錄中描述的那樣水流湍急,險象環生;及至親眼目擊,才知並非言過其實。這條河水深莫測,奔騰不馴,加上洶湧翻騰的漩渦,時時顯露出河底參差猙獰的礁石,令人觸目驚心,不寒而栗;有幾處,河水還異常的迅速倒流回環。我們一行之中誰也沒有見過這種水流現象,時而回流,時而順流,時而倒流……”

同時,布熱津斯基還表示:“對嶄露頭角的新中國而言,長征的意義絕不隻是一部不可匹敵的英雄主義的史詩。它的意義要深刻得多。它是國家統一精神的提示,也是克服落後東西的必要因素。”

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館

1935年,紅25軍、紅一、二、四方麵軍先後經過六盤山地區。六盤山古名隴山、鹿盤山,主峰又稱美高山,是紅軍長征翻越的最後一座高山。

1935年10月7日,毛澤東率軍登上六盤山主峰,俯瞰華夏大地,即興作詞《清平樂·六盤山》: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1986年,正值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50周年之際,政府在六盤山頂峰修建了紅軍長征紀念亭,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為紀念亭題詞。

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亭分為台階、花壇、碑亭三部分。台階159級,高42米;花壇呈橢圓形,東西寬12米,南北長15米,種植花卉鬆柏;碑亭麵積約700平方米,建於八角形台上,台墀邊長96米。紀念亭正前方是一幅長10米,高7.5米的浮雕壁畫,呈現了毛澤東率工農紅軍翻越六盤山時的情景。紀念亭的中心呈正方形,地麵是大理石材質,漢白玉護欄。亭中佇立著一塊青石碑,正麵鐫刻著毛澤東《清平樂·六盤山》的手跡長卷;背麵鐫刻著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署名的碑文。亭子頂部由12根花崗岩柱支撐起,亭簷處鑲嵌著胡耀邦題“長征紀念亭”漢白玉匾額。

2005年9月18日,“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亭”改擴建為“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館”,總占地麵積5公頃,建築麵積2萬平方米,分為紀念館、紀念碑、紀念廣場(影壁牆三麵紅旗、銅鑄紅軍群雕)、紀念亭、吟詩台等部分。

紀念館共有四個展廳,分別是:“紅軍不怕遠征難”、“紅旗漫卷西風”、“三軍過後盡開顏”、“不到長城非好漢”。展館內展示了紅軍長征中的上百件文物、遺物、圖片資料等,再現了中國工農紅軍長征3次經過六盤山區時的鬥爭場麵,並且仿製了毛主席住過的窯洞。

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碑高26.8米,長18米,寬4.5米,為玻璃鋼結構幕牆結構。其正麵是江澤民題寫的碑銘:“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碑”;兩側分別鑲嵌著毛澤東的詩詞《清平樂·六盤山》和七律《長征》;背麵刻有碑文:“巍巍六盤,浩浩長風。長征精神,永放光芒”。

紀念廣場占地1萬平方米,由影壁牆、青銅雕塑等部分組成,再現了紅軍翻越六盤山以及回漢人民共歡慶的場麵。其中,影壁牆高12米,長60 米,由3麵紅軍軍旗構成,上麵鐫刻著江澤民題寫的8個大字——“長征精神永放光芒”。

紀念亭由紅、黃、藍三色組成,改擴建後依然保留了胡耀邦題寫的“長征紀念亭”五個字。吟詩台與毛澤東的著名作品《清平樂·六盤山》相得益彰,整體由青磚砌成,赭色山石立於其上,四周插滿了紅旗,隨風飄揚。

2005年11月,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館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列為全國第三批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6年,被團中央命名為第四批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

臘子口戰役遺址

臘子口位於甘肅迭部縣東北部,西距迭部縣城105公裏,北距岷縣72公裏,是川西北進入甘肅的“咽喉”要道。“臘子口”由藏語音譯而來,意為“險絕的山道峽口”。其隘口長約30米,寬僅8米,兩側為懸崖陡壁,空間極為狹小。絕壁林立之間,臘子河由北向南貫穿隘口。

1935年9月,毛澤東、周恩來等人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麵軍,翻雪山、過草地之後,來到臘子口。國民黨軍在臘子口布下了重重封鎖,企圖借助這裏的險要地勢,將紅軍徹底消滅。毛澤東審時度勢,當即下令奪取臘子口,與敵人展開了一場激戰。最終,紅軍攻破了敵人的封鎖線,取得了臘子口戰役的勝利,為紅軍繼續北上打開了通道。

1980年8月,為了紀念臘子口戰役,甘肅省政府出資建設了臘子口戰役紀念館,此後還建設了臘子口戰役紀念碑。臘子口戰役紀念館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國防教育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作為甘肅省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國防教育和榮辱觀教育的重點基地,臘子口戰役紀念館先後接待包括社會各界人士及大中小學生達上百萬人次,舉辦各類教育活動數千場次。

為了更好地豐富和完善臘子口紀念館,甘肅省迭部縣加大投入,對紀念館進行了重新修建。新建的臘子口戰役紀念館集政治、文化、經濟於一身,建築麵積約3657平方米,展出內容包括紅軍遺留在甘南的各類革命文物和電文史料,紅軍途經甘南路線圖,開倉放糧、藏族群眾幫助紅軍架棧道等相關資料圖片。此外,館內還循環播放臘子口戰役影片。

為了紀念在臘子口戰役中光榮犧牲的革命先烈,甘肅省人民政府於1980年出資修建了臘子口戰役紀念碑。紀念碑寬2.5米,象征紅軍二萬五千裏長征;高9.16米,紀念紅軍於9月16日攻破天險臘子口。

1992年,迭部林業局出資重建臘子口戰役紀念碑,並由楊成武將軍親筆題寫“臘子口戰役紀念碑”。在紀念碑的北麵刻有臘子口戰役簡介及碑文:“臘子口戰役的輝煌勝利將永遠彪炳我國革命史冊;在臘子口戰役中光榮犧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2005年,臘子口戰役遺址被確定為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同時也作為甘肅省8個紅色精品旅遊區之一,被列入全國30條精品紅色旅遊線路。

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

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籌建於1978年,1981年10月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10月正式建館。1994年12月,哈達鋪長征紀念館被中共甘肅省委命名為全省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0年5月被甘肅省國防教育委員會命名為甘肅省國防教育基地,2001年6月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9月,國家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又共同授予哈達鋪為“中國曆史文化名鎮”稱號。

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位於甘肅省宕昌縣哈達鋪鎮,南距縣城35公裏,西距迭部臘子口70公裏,北距岷縣縣城35公裏。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麵軍三大主力長征,都經過了哈達鋪。

哈達鋪正是因為中國工農紅軍的到來變得備受矚目,被稱為是“決定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命運的重要決策地”。1935年9月18日,黨中央率領紅一方麵軍突破天險臘子口,占領哈達鋪。20日下午,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到達哈達鋪。從當地郵政代辦所國民黨報紙上獲得陝北有紅軍和根據地的消息後,毛澤東做出了把紅軍長征的落腳點放在陝北的重大決策。

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占地麵積共5500多平方米,建築麵積2400平方米,由7處革命遺址構成:

(1)毛澤東、張聞天住過的“義和昌”藥鋪:

“義和昌”藥鋪地處上街,該藥鋪由三間北房和十一間南麵臨街鋪麵組成,均為平瓦房。北房為原建築,中間正廳是當時中共中央辦公室,左間是毛澤東住室,右間是張聞天住室。房門中央上方懸掛著中共中央原總書記胡耀邦題寫的“哈達鋪紀念館”匾額。臨街鋪麵是按原貌修建的,當年為藥鋪。

(2)紅一方麵軍司令部及周恩來住過的小院“同善社”:“同善社”在“義和昌”藥鋪東南200多米處的下街,是一座緊湊的小四合院,北房是三間土木結構的二層樓房,樓下是紅一方麵軍司令部和周恩來住室,東西廂房紅軍警衛和通信兵居住。所有房屋均為原有建築。

(3)二方麵軍團以上幹部會議會址“關帝廟”:“關帝廟”在離“同善社”東麵約200多米之外的下街,舊建築毀於“文革”,現大殿、左右偏殿及過廳均為1989年按原貌恢複重建。

(4)紅二方麵軍總指揮部及賀龍、任弼時住過的“張家大院”:“關帝廟”東南約100米即“張家大院”,東、西、南三麵房屋均是原有建築,北房是按原貌恢複的三間二層木結構樓房,樓上是賀龍住室,樓下是任弼時、劉伯承、蕭克、關向應住室;東廂房是李達住室;西廂房由警衛員居住。大門上掛著原紅二萬麵軍副總指揮蕭克將軍1995年題寫的“紅二方麵軍總指揮部舊址”匾額。

(5)原哈達鋪“郵政代辦所”:“郵政代辦所”在西距“義和昌”藥鋪約10米的斜對麵,有兩間臨街鋪麵。

(6)哈達鋪蘇維埃政府;

(7)蘇維埃哈達鋪遊擊隊司令部。

哈達鋪革命遺址是繼井岡山、陝北延安之後,遺址最大、最全麵,保存原貌最完整的革命紀念地,同時也是紅軍在甘肅省長征途中革命文物陳列最多,原貌保存最完整的一處故址。現館內存有文物52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件,國家二級文物8件,國家三級文物14件。收藏胡耀邦、張震、蕭克、楊成武、楊得誌、張愛萍等7位上將、22位中將、77位少將為紀念館題詞手跡116幅,省軍級領導題詞30多件,國內知名人士題詞100多幅,將軍簡曆106篇,照片80多幅,哈達鋪遊擊烈士生平簡曆20多篇。

建館以來,先後接待了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國際友人,港澳台同胞,國內各級黨、政、軍領導,解放軍、武警部隊,大中專院校和中小學學生,各種社會團體及各界來此參觀旅遊的人士共20多萬人次。老紅軍作家陳靖、著名作家魏巍、美國著名作家索樂等很多作家、藝術家、畫家、攝影家都曾到哈達鋪進行過長征路上的實地考察、采訪。

全國20多家電影、電視、報刊都相繼播放(映)、刊登了有關哈達鋪紀念館的紀錄片、電視專題片和論文、專題文章。如今,哈達鋪紀念館已成為全國人民和青少年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課堂,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窗口之一。

會寧紅軍會師舊址

會寧縣,位於甘肅中部,東靠靜寧縣和寧夏的西吉縣、海原縣,南與通渭縣毗鄰,西連定西縣、榆中縣,北與靖遠縣接壤,曆代為兵家必爭之地。會寧古城,城辟四門,東為“東勝門”,西為“西律門”,南為“通寧門”,北為“安靜門”。城郭形如鳳凰展翅,故有“鳳城”之稱。

1936年7月1日,紅二、四方麵軍在西康甘孜會師。10月10日,紅一、紅四方麵軍在甘肅會寧會師。10月22日,紅一、紅二方麵軍在甘肅會寧會師。至此,紅軍長征勝利結束。會寧因三軍會師,將星薈萃而彪炳史冊,成為舉世聞名的革命聖地。

現保存的會師遺址和紀念建築群主要有:始建於明代的曆史古建紅軍會師樓、紅軍會師聯歡會會址——文廟大成殿及保存較完整的紅軍領導人朱德、徐向前、賀龍、任弼時、聶榮臻、徐海東、陳賡等當年在會寧生活戰鬥過的曆史遺址等,還有1986年後興建的紅軍會師紀念塔、紅軍會師革命文物陳列館、紅軍會師將帥碑林、會師碑林等紀念建築群。

1936年10月8日清晨,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麵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於此,紅軍二萬五千裏長征勝利結束。當時,中央領導曾在西津門樓上開過會,故於1958年將西津樓改建為紅軍“會師樓”。會師樓經修繕後,擴建了革命文物陳列館,並於1986年建造了高達28.78米,共11層的紀念塔,正麵雕刻著鄧小平題寫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麵軍會師紀念塔”18個大字。會寧縣大墩梁和慢牛坡還修建有紅軍長征紀念碑。

紅軍三大主力會寧會師紀念館是一座以紀念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麵軍會寧會師,勝利結束長征這一偉大曆史事件為主題的專題性紀念館。紀念館展出形式和設計緊緊圍繞“紅軍長征精神永放光芒”和“會師豐碑”主題,全麵展示紅軍長征和紅軍三大主力會寧大會師曆史。通過豐富的文物史料,並采用輔助藝術手段,翔實地再現了紅軍長征和紅軍會寧大會師的全過程。

1996年,國務院將包括紅軍三大主力會師紀念館在內的會寧紅軍會師舊址,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中宣部將會寧紅軍會師舊址列為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