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_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

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

概況

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位於四川鬆潘縣川主寺鎮元寶山,是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為紀念紅軍長征這一人類史上的奇跡而決定修建的,奠基於1988年6月12日,1990年8月落成。鄧小平親自題寫碑園名“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2005年11月,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被中宣部評為第三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由主碑、大型花崗石群雕、陳列室三大部分組成。主碑41.30米,聳立於元寶山頂,由紅軍戰士銅像、碑體、基座組成。紅軍戰士銅像高14.80米,雙手高舉成“V”字形,象征勝利,一手持步槍,一手執花束。碑體高24米,三角柱項,象征三大主力紅軍。漢白玉基座高2.5米,墨綠色磨石地麵。主碑背靠雪山,麵向草地,氣勢恢宏,當夕陽西下時,金光四射,尤為壯觀,被譽為“中華第一金碑”。

大型花崗石群雕刻畫的人物共九組,分別為:開路先鋒、勇往直前、團結北上、山間小憩、草地情深、征途葬禮、前赴後繼、回顧思考、英靈會聚,藝術地再現了紅軍長征的戰鬥曆程,是我國規模空前的現代藝術群雕。群雕高12.5米,長72米,寬8米,用1160立方米計1440塊紅色花崗石精雕細刻組合而成。

陳列室別具風格,門廳兩邊懸掛著10餘塊中央領導和紅軍老前輩題詞的楠木匾額,室內展品則反映了紅一、紅二、紅四方麵軍和紅二十五軍的征戰曆程及各地修建的長征紀念建築照片。

長征中彭德懷含淚殺坐騎

在遇到困難時,人們常說:“苦不苦,想想長征兩萬五。”可見,長征是一段艱苦卓絕的曆程。而長征中的穿越草地,堪稱紅軍長征中一

段最為艱苦的歲月。紅軍指戰員在饑寒交迫的情況下,向北挺進。走在前麵的部隊斷糧後可挖野菜吃,走在後麵的部隊則連野菜也找不到,隻能饑腸轆轆地挨餓硬扛著,有許多人因為饑餓沒能走出草地。彭德懷痛殺坐騎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個時期。

1935年8月,彭德懷率領紅三軍團負責殿後。部隊穿越川西北的廣闊草地時,由於沒有糧食供給,戰士們都難以支撐,彭德懷眼見戰士們一個個因饑餓而昏倒在地,感到萬分焦急。還有什麽可以充饑的?他想起了那匹跟隨自己轉戰的黑色騾子。

這匹從江西出發時就跟隨彭德懷走上長征路的黑騾子,一路上又是馱傷病員,又是馱糧食和器材,每天它的背上堆得像座小山似的。彭德懷非常喜愛它,有時,邊撫摸著黑騾子邊低聲對它念叨:“你太辛苦了,連一點料都沒有。”說著,把自己的幹糧分出一小塊,悄悄地塞進黑騾子的嘴裏,微笑地看著它吃完。

這天,彭德懷來到這匹黑騾子身邊,撫摸著它。黑騾子溫順地站在那裏,並沒有動。

“總共還有幾頭牲口?”彭德懷問老飼養員。

“算上這頭大黑騾子還有6頭。”老飼養員十分不解地回答。

“好,全部集中起來,殺掉吃肉!”彭德懷命令道。

“什麽,殺掉?你不出草地啦!”老飼養員著起急來。

彭德懷大聲地說:“正是為了走出草地,才采取這種辦法。”

幾個警衛員聽到這話也急忙圍攏過來,大聲說:“軍團長,大黑騾子可不能殺啊!”彭德懷轉過臉來看了看這匹黑騾子,對大家說:“部隊現在連野菜都吃不上了,隻有殺牲口,趕快解決吃的,我們或許能多些人走出草地。”

老飼養員流著眼淚對彭德懷

說:“可是你怎麽走出草地?別的可以殺,大黑騾子一定要留下,它為革命立過功!”

彭德懷拍了拍老飼養員的肩膀說:“你們能走,我也能走,雪山不是已經走過來了嗎?草地又算得了什麽!大黑騾子是為革命立了功,這次,就讓它最後立一次大功吧!”

大家一再向彭德懷求情,彭德懷有些不耐煩了,大聲對身邊的警衛邱南輝喊了一聲:“傳我的命令,讓方副官長負責殺騾子!”平時都是軍令如山,可今天卻沒了動靜。彭德懷厲聲說道:“方副官,快開槍!要是不執行命令,你就要挨槍子!”

6頭牲口集中到了一起,彭德懷背過臉去。槍聲沒有響,大家都不說話,周圍一片安靜。6頭牲口都好像預感到什麽,嘶鳴了數聲之後,默默地低下了頭。

20分鍾過去了,仍然沒有聽到槍聲。“副官長,快開槍!你不向它們開槍,我就要向你開槍!”彭德懷雙手叉在腰間怒吼道。

方副官無奈地把槍口瞄準那幾頭牲口,“砰、砰……”接連幾聲槍響,幾匹牲口相繼倒下。最後一槍,射向了那匹黑騾子。當黑騾子倒下的那一刻,飼養員飛奔到它的身邊,摟住它的脖子,失聲痛哭。彭德懷轉過身,向著斜倒下的大黑騾子,一言不發,緩緩地摘下了軍帽。

當天晚上,炊事員燉了肉,草地的篝火旁多了些溫暖和生機。警衛員盛了一碗肉湯,端到彭德懷身邊,說:“軍團長,你也要補充些營養。”

“我吃不下,端開!”彭德懷轉過臉去說。

漫漫征途,再也看不到那匹黑騾子的背影,它化入了紅軍北上的力量之中。而彭德懷為了挽救戰士們的生命,為使更多的人走出了茫茫草地,含淚殺掉自己坐騎的故事,也化作一股暖流在軍中傳遞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