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人學視閾下的幸福觀——從《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出發

馬克思人學視閾下的幸福觀——從《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出發

丁春華

作為西方思想派別之一,馬克思主義理論植根於西方文化傳統。馬克思的人學思想內在傳承了古希臘、啟蒙時代直到19世紀的西方主流思想的內容,有其時代特色和地域特色。但是,馬克思的人學思想並沒有局限於其生活的時代和地域,因為從一開始馬克思就是以全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作為其人學研究對象的。同時,由於以資本主義社會中工人的生存境遇為研究的現實出發點,馬克思的人學對全人類的終極關懷並沒有淪為空談。馬克思人學對人類現實關懷和終極關懷的統一體現了馬克思的理論貫穿著對人生幸福問題的探討,馬克思一直在思考無產階級的現實幸福的實現基礎上,探討著全人類幸福生活如何能夠實現。可以說,馬克思的人學理論就是圍繞著現實的人的現實幸福的實現展開的。

因此,研究馬克思的幸福觀需要研究其人學理論,幸福必須以人為本,富含人文意蘊的幸福觀才是有持久生命力的。我們對馬克思人學視閾下幸福觀的探討是從《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以下簡稱《手稿》)出發的。需要說明的是:第一,馬克思的人學思想,在《手稿》中已經初具觀點。雖然還不是很成熟、清楚的表達,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否定這些人學觀點在《手稿》中已經存在。第二,需要客觀看待《手稿》在曆史上的地位和當時研究者對它的態度。《手稿》是1844年完成的,但是直到1932年才得以全文發表,並且引起了人們的研究興趣、引發了熱烈的討論甚至是爭論:西方學者視《手稿》為馬克思思想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以蘇聯為代表的經典馬克思主義者則認為《手稿》是馬克思早期不成熟作品。今天我們已經認識到以上兩種觀點都過於極端,《手稿》雖然蘊含了許多馬克思主義主要觀點的萌芽,但是不能因此就認為它已經超越馬克思的其他著作,甚至可以代表馬克思理論的主要內容。同時,也不能因為《手稿》中用了費爾巴哈的一些術語和表達方式而抹煞馬克思的創見。

一、異化狀態是一種不幸福的生存狀態

什麽是幸福?在《手稿》中,馬克思沒有正麵闡述這個問題,而是從反麵、從揭示異化狀態是一種不幸福的生存狀態的角度探討了這個問題。在《手稿》中馬克思提出了著名的異化理論,揭示了無產階級悲慘生活境遇的根源在於私有製帶來的異化以及異化不斷強化了私有製的力量。《手稿》中多處探討了異化問題,比較集中的有筆記1中的“異化勞動與私有財產”、筆記3中的“私有財產和共產主義”和“對黑格爾的辯證法和整個哲學的批判”等。

在“異化勞動與私有財產”部分,馬克思開始集中考察異化問題,與國民經濟學家從虛構的原始狀態出發不同,馬克思指出他的研究是從“當前的經濟事實”出發的。這個經濟事實是:“工人生產的財富越多,他的產品的力量和數量越大,他就越貧窮。工人創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變成廉價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殖同人的世界的貶值成正比。”這就是異化,指對正常狀態的偏離,指物對人的支配狀態。在《手稿》中,馬克思區別了異化與物化、對象化:人把自己的體力與腦力凝結到產品中,就是勞動的物化、對象化,這是人確證自己本質的合理形態。而異化是對象化走向了自己的反麵,不是確證人的內在本質和自身力量,而是產生了一個敵對的、奴役和支配自己的力量。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對象化表現為對象的喪失和被對象奴役,占有表現為異化、外化”。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異化表現為兩種類型、四個相互聯係的不同方麵:

(一)物的異化,包括工人與勞動產品的關係異化、勞動本身異化

在正常狀態下,勞動產品作為勞動者的創造物,它確證勞動者的本質,體現和增強勞動者的力量。但是在異化狀態下,“工人生產的對象越多,他能夠占有的對象就越少,而且越受自己的產品即資本的統治”。即勞動產品不屬於勞動者所有,反過來成為束縛、統治和支配勞動者的敵對力量。勞動產品異化意味著勞動對象發生了異化。自有人類以來,自然界就給人提供勞動對象和直接的生活資料,但是由於異化,通過勞動開發和改造的自然對象也不再屬於勞動者,於是出現了這樣的現象:勞動者開發和改造自然對象的過程同時也是他們失去這些自然對象的過程。以上這個方麵是工人與勞動產品的關係異化的方麵。

勞動產品異化體現了勞動過程本身的異化,正是因為勞動過程本身發生異化,其結果——勞動產品才發生異化。勞動過程本身的異化是比勞動產品異化更深層次的異化。“如果工人不是在生產行為本身中使自身異化,那麽工人活動的產品怎麽會作為相異的東西同工人對立呢?產品不過是活動、生產的總結”。勞動是人的本質、是人最基本的生命活動。但是,在異化勞動中,“勞動對工人來說是外在的東西,也就是說,不屬於他的本質;因此,他在自己的勞動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發揮自己的體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體受折磨、精神遭摧殘”。勞動是人之為人的根本活動,通過勞動人運用自然界已有的東西創造出自然界沒有的東西,改造自然的同時改造人自身,對人自身的改造包括體質等物質方麵、也包括知識基礎、邏輯結構等精神方麵。因此,勞動是體現、更確切地說是確證人之為人的主要方式,人在勞動中見證自己的力量,獲得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但是,當勞動發生異化時,勞動的以上積極作用消失,勞動成為奴役人的方式。勞動異化的影響是深遠和普遍的、具有決定性的,會導致人的生存、生活方方麵麵的徹底改變。

(二)人的異化,包括人與類的關係異化、人與他人的關係異化

人的異化既是物的異化、特別是勞動異化的結果,也是異化更深層次的體現。“人是類存在物,不僅因為人在實踐上和理論上都把類——他自身的類以及其他事物的類——當作自己的對象;而且因為——這隻是同一事物的另一種說法——人把自身當作現有的、有生命的類來對待,因為人把自身當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來對待”。這段表述雖然借用了費爾巴哈的術語,但是表達的是馬克思的創見:第一,人是有意識的生物,不同於其他動物,人不是依靠本能生存,或者說主要不是依靠本能生存,他能夠把自己的生命活動、人類、其他生物的類等作為自己的認識對象和實踐對象。第二,由於第一點,人的視野是寬廣的,人的勞動對象是普遍的,在人的能力範圍內人可以自由創造。

但是,在異化狀態下,人的勞動對象對人來說是異己的、敵對的;勞動成為苦役,人無法通過創造性勞動改造對象形成有建設性的類生活。恰恰相反,“異化勞動從人那裏奪去了他的生產的對象,也就從人那裏奪去了他的類生活……把人對動物所具有的優點變成缺點……異化勞動把自主活動、自由活動貶低為手段,也就把人的類生活變成維持人的肉體生存的手段”。由於異化,人由發展的目的淪為手段,人之為人的本質東西被忽略,工人成為製造財富的機器,生存狀態是一種非人的狀態;資本家生存的目的則是無休止地斂財。於是,通過異化勞動,工人不僅生產出異己的、敵對的產品和勞動行為,同時,“當人同自身相對立的時候,他也同他人相對立。凡是使用於人對自己的勞動、對自己的勞動產品和對自身的關係的東西,也都使用於人對他人、對他人的勞動和勞動對象的關係。”人與他人的關係也發生異化。

總之,異化狀態下,人變成了非人,連人之為人的本質都無法維持,更何談幸福。

二、揚棄異化是通往幸福的必經之路

異化是一種不幸福的生存狀態,要實現幸福必須揚棄異化,回複人的本質、實現人的解放和自我實現。事實上,揚棄異化與回複人的本質、實現人的解放和自我實現是一個過程,揚棄異化同時意味著恢複人的本質、從異化狀態解放出來、積極地實現自我,從而走向幸福的生活。那麽,如何揚棄異化?《手稿》的筆記3中,馬克思在“私有財產和共產主義”和“對黑格爾的辯證法和整個哲學的批判”部分探討了這個問題。

馬克思首先指出異化存在兩個維度:精神異化和現實異化。精神異化是現實異化的結果和表現,但是精神異化一旦形成又在一定程度上獨立於現實異化。因此,異化的揚棄也應該包括兩個維度——揚棄精神異化和揚棄現實異化。正如馬克思所說:“宗教的異化本身隻是發生在意識領域、人的內心領域中,而經濟的異化是現實生活的異化——因此對異化的揚棄包括兩個方麵。”

(一)對精神異化的揚棄

對異化的揚棄,特別是對精神異化的揚棄,黑格爾的異化思想給馬克思提供了啟示。在《手稿》中“對黑格爾的辯證法和整個哲學的批判”部分,馬克思探討了黑格爾的異化以及異化揚棄的思想。在黑格爾的哲學中,詳細探討的都是精神異化:“人,在黑格爾看來=自我意識。因此,人的本質的全部異化不過是自我意識的異化。”在黑格爾看來,人、自然和世界曆史有一個辯證發展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自我意識不斷異化和揚棄異化的過程。自我意識不斷異化,異化出不同的外物——從低到高分別為自然、社會和人即自我意識本身等不同階段,這就是馬克思所說的黑格爾“自我意識的外化設定物性”。但是這個“物性”不是現實的物,甚至與現實的發展變化沒有關係,隻是黑格爾設定的自我意識異化的純粹邏輯環節,“物性因此對自我意識來說絕不是什麽獨立的、實質的東西,而隻是純粹的創造物,是自我意識所設定的東西,這個被設定的東西並不證實自己,而隻是證實設立這一行動,這一行動在一瞬間把自己的能力作為產物固定下來,使它表麵上具有獨立的、現實的、本質的作用——但仍然隻是在一瞬間。”因此,自我意識能動運動,異化為“物性”——仍然是精神範疇,不同的“物性”實質上構成意識的諸多環節,這些“物性”在自我意識的運動中被自我意識所認識並複歸自我意識就是異化的揚棄。

黑格爾以上關於異化與異化揚棄的思想對馬克思揚棄異化有很多啟示。馬克思總結黑格爾異化以及揚棄異化思想曾經指出:“黑格爾把人的自我產生看作一個過程,把對象化看作非對象化,看作外化和這種外化的揚棄;可見,他抓住了勞動的本質,把對象性的人、現實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為他自己的勞動的結果。”當然,在黑格爾那裏,勞動等於精神勞動,馬克思吸收並改造了這個思想,提出物質生產勞動是人的本質,是人的存在方式,是社會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異化的探討集中體現在勞動異化及其後果方麵,其中也有黑格爾以上思想的影響。同時馬克思認同黑格爾“這種外化不僅有否定的意義,而且有肯定的意義”的觀點,指出:“黑格爾根據否定的否定所包含的肯定方麵把否定的否定看成真正的和唯一的肯定的東西,而根據它所包含的否定方麵把它看成一切存在的唯一真正的活動和自我實現的活動,所以他隻是為曆史的運動找到抽象的、邏輯的、思辨的表達……”黑格爾的異化與異化揚棄的思想是辯證的,同時不同意識環節的揚棄也是具體的,否定具有保持係統開放的作用。按照馬克思的曆史觀,曆史運動也是在勞動實踐中通過自我否定不斷發展的,因此馬克思說黑格爾的異化與異化揚棄的思想“隻是為曆史的運動找到抽象的、邏輯的、思辨的表達”。或者,我們應該說黑格爾的異化與異化揚棄的思想對馬克思揭示曆史的現實運動規律有一定作用。總之,馬克思沿用了黑格爾的思路,他也認為異化的揚棄是一個複歸過程,不過不同於黑格爾的通過精神勞動向自我意識的複歸,馬克思認為揚棄異化是通過物質生產勞動向現實的人的本質複歸。

(二)對以經濟異化為代表的現實異化的揚棄

揚棄精神異化固然重要,但是現實異化才是精神異化的根源,正如馬克思指出的“異化借以實現的手段本身就是實踐的”。不解決現實異化,對精神異化無法實現徹底的揚棄,因此,馬克思關注的重點不是揚棄精神異化,而是揚棄現實異化,從而實現人們的現實幸福。

揚棄經濟異化是通過揚棄私有製實現的。異化和私有製之間是什麽關係?確切地說,勞動異化和私有製之間是什麽關係?馬克思的觀點是“通過異化的、外化的勞動,工人生產出一個對勞動生疏的、站在勞動之外的人對這個勞動的關係……因此,私有財產是外化勞動即工人對自然界和對自身的外在關係的產物、結果和必然後果……私有財產隻有發展到最後的、最高的階段,它的這個秘密才重新暴露出來,就是說,私有財產一方麵是外化勞動的產物,另一方麵又是勞動借以外化的手段,是這一外化的實現”。因此,“對私有財產的積極的揚棄,作為對人的生命的占有,是對一切異化的積極的揚棄,從而是人從宗教、家庭、國家等等向自己的人的存在即社會的存在的複歸”。

那麽如何揚棄私有財產?“要揚棄私有財產的思想,有思想上的共產主義就完全夠了。而要揚棄現實的私有財產,則必須有現實的共產主義行動。曆史將會帶來這種共產主義行動,而我們在思想中已經認識到的那正在進行自我揚棄的運動,在現實中將經曆一個極其艱難而漫長的過程”。共產主義運動是揚棄私有財產的現實運動。共產主義本身也有一個發展過程,這個過程從擺脫私有製開始。馬克思在《手稿》中闡述了由低到高的三種形式的共產主義。前兩種形式的共產主義“都已經認識到自己是人向自身的還原或複歸,是人的自我異化的揚棄;但是,因為它還沒有理解私有財產的積極的本質,也還不了解需要所具有的人的本性,所以它還受私有財產的束縛和感染。它雖然已經理解私有財產這一概念,但是還不理解它的本質”。因此,這兩種形式的共產主義簡單地全盤否定私有製,主張粗陋的平均共有。

第三種形式的共產主義是馬克思認同的運動:“共產主義是私有財產即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的揚棄,因而是通過人並且為了人而對人的本質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會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複歸,這種複歸是完全的、自覺的和在以往發展的全部財富的範圍內生成的。”這種共產主義不是簡單地拋棄私有財產,而是“在以往發展的全部財富的範圍內生成的”。揚棄私有財產或者實現共產主義都不過是揚棄人的異化、實現人的本質的手段,人是最終目的,複歸於“合乎人性的人”是最終目的。馬克思對人性的探討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問題,這裏僅僅針對異化思想簡單涉獵馬克思的人性思想:按照馬克思的觀點,勞動是人的本質,通過勞動人的力量得到證實,在物質生產勞動中人改造世界使其更加合乎人的需要的同時人本身也得以發展、獲得自我實現。因此,勞動證實和推動人的力量,包括體力和腦力,改造世界和改造自我相互作用、良性循環。但是勞動異化從根本上打破了這一切,在勞動異化的情況下:“活動是受動;力量是無力;生殖是去勢;工人自己的體力和智力,他個人的生命——因為,生命如果不是活動,又是什麽呢?——是不依賴於他、不屬於他、轉過來反對他自身的活動。”異化勞動扭曲了人性。

要擺脫勞動異化對人性的扭曲,需要把人從異化中解放出來。這

是通過工人解放實現的,“這並不是因為這裏涉及的僅僅是工人的解放,而是因為工人的解放還包含普遍的人的解放;其所以如此,是因為整個的人類奴役製就包含在工人對生產的關係中,而一切奴役關係隻不過是這種關係的變形和後果罷了”。需要強調的是共產主義遠不是發展的終點,“共產主義是作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因此,它是人的解放和複原的一個現實的、對下一段曆史發展來說是必然的環節”。

三、馬克思人學視閾下幸福觀的當代意義

前文所闡述的異化以及揚棄異化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義,因為馬克思探討的那些異化問題在當代仍然存在,雖然當代異化的範圍和具體內容與馬克思所揭示的其所處的資本主義社會的異化並不完全相同,但是實質都是“物的世界的增殖同人的世界的貶值成正比”。更重要的是馬克思的人學思想仍然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對我們解決當代人類生存問題、追求和實現幸福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一)馬克思指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1843年,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就曾經提出:“理論隻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隻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什麽?古希臘時期蘇格拉底借用神廟箴言警示世人“認識你自己”,可是直到今天這個問題遠沒有認識清楚。近代科技發展賦予了人極大的自信,人們一度以為自己解決了這個問題,人們確信“人是理性動物”這個論斷揭示了人的最深層本質、最主要特征;人們一度以為隻要把以往神支配的一切在理性麵前重新審視一遍,人們就能做到去偽存真,做出正確抉擇,把幸福掌握在手中;人們一度確信科技的發展和運用就是幫助人們“扼住命運的喉嚨”的那隻手。

但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環境汙染、資源和能源短缺以及核武器威脅等問題讓人們發現曾經以為如此確信的東西居然是如此不可靠,曾經期望伴隨科技的發展和應用必然會產生的幸福生活遠沒有實現;反過來,科技進步、經濟發展給人類帶來的是空前的、普遍性的危機,曾經的科技進步=經濟發展=生活幸福的公式已經變得不堪一擊。科技越發達,人們受到物的束縛和支配現象越嚴重、越普遍。正如法蘭克福學派揭示的人們不但在現實生活的方方麵麵都發生著異化,受物的支配,而且在當代人們不但被動地異化著,甚至主動認同和接受異化。同時,不能適應異化的人反而顯得與社會格格不入,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弗洛姆說精神病人可能是最健康的人。總而言之,解決當代人類麵臨的環境汙染、資源和能源短缺、核武器威脅等生存危機問題的關鍵在於人本身,在於人如何正確認識人自身、如何定位人在世界發展中的位置。

如何正確認識人本身?在《手稿》中,馬克思提出物質生產勞動是人的本質,體現著人與動物的區別。“動物與自己的生命活動是直接同一的。動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動區別開來。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動。人則使自己的生命活動本身變成自己意誌的和自己意識的對象……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把人同動物的生命活動直接區別開來……就是說,他自己的生活對他來說是對象。僅僅由於這一點,他的活動才是自由的活動。”能動的勞動使人遠遠超越動物的本能,對其他動物來說,本能是它們謀生唯一的技能,它們一生都隻能在本能限定的範圍內生存。但是人類超越了這一點,自然萬物都可以成為人的勞動對象,人也可以不受其他動物的種類限製去生產產品。因此,任何物種作為一個類其總體特征在於其“生命活動的性質”,而人類這個物種的總體特點就是其作為生命活動的勞動具有自由和有意識的性質。這決定了其生活的豐富性、可選擇性,更重要的是這種生命活動決定了“吃飯是為了活著,但是活著絕不僅僅是為了吃飯”。

真正符合以上本質的人是什麽樣的?馬克思說:“我們現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對世界的關係是一種人的關係,那麽你就隻能用愛來交換愛,隻能用信任來交換信任,等等。如果你想得到藝術的享受,那你就必須是一個有藝術修養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別人,那你就必須是一個實際上能鼓舞和推動別人前進的人。你對人和對自然界的一切關係,都必須是你的現實的個人生活的、與你的意誌的對象相符合的特定表現。”因此,揚棄異化、恢複作為人的本質的“自由的有意識的生命活動”,向人的真正本質複歸,才能擺脫需要的異化以及由此引發的一係列當代問題。

(二)馬克思人學指出人是一個總體性範疇

“人是一個特殊的個體,並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為一個個體,成為一個現實的、單個人的社會存在物,同樣,他也是總體,觀念的總體,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會的自為的主體存在,正如他在現實中既作為對社會存在的直觀和現實享受而存在,又作為人的生命表現的總體而存在一樣”。《手稿》中,馬克思對異化的分析和批判指出:“私有製使我們變得如此愚蠢而片麵,以致一個對象,隻有當它為我們擁有的時候,就是說,當它對我們來說作為資本而存在,或者它被我們直接占有,被我們吃、喝、穿、住等等的時候,簡言之,在它被我們使用的時候,才是我們的。”可以說在當代,馬克思所批判的這種追求簡單占有物質產品的做法正成為人們普遍認同的發展理念,人正在失去自己的豐富性和多樣性,人與物、人與人、人與類的關係都抽象為人對物的占有關係。

自啟蒙時代以來,西方人學提出的居於主流地位的“人是理性動物”的論斷,在弘揚人性戰勝神性方麵發揮巨大作用的同時,也存在片麵強調理性、科學,忽略人文底蘊的問題。人之為人的某些方麵被忽視,其他方麵片麵、極端發展,這是當前人類麵臨的生存危機的深層根源。“作為人的生命表現的總體”,人具有豐富的內在,多方麵的需要,這些方麵需要協調發展,而不是極端突出其中的某一或者某些方麵。因此,“對私有財產的積極的揚棄,就是說,為了人並且通過人對人的本質和人的生命、對象性的人和人的作品的感性的占有,不應當僅僅被理解為直接的、片麵的享受,不應當僅僅被理解為占有、擁有。”

(三)正確理解“需要即人性”的觀點

在《德意誌意識形態》中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任何情況下……由於他們的需要即他們的本性……所以他們必然要發生相互關係。”根據文本的這部分,有學者總結出馬克思關於人的本質的另一層含義,概括為:需要即人的本質(本性)。這個論斷並不是一個常識或者公理,馬克思在什麽意義上使用這個觀點值得研究。

在《手稿》中馬克思對需要與幸福的關係有一些間接的探討。如批判國民經濟學家要求工人安於機器的一部分的非人狀態。指出“國民經濟學把工人隻當作勞動的動物,當作僅僅有最必要的肉體需要的牲畜”。這個需要講的是生存層麵的基本需要,最基本的與動物共有的吃、喝和生殖的需要。弗洛姆認為:“全部本能需要的滿足,不僅不是幸福的基礎,甚至連精神正常也不能保證。”在以下涵義上,馬克思會認同弗洛姆的上述觀點,馬克思說“吃、喝、生殖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機能。但是,如果加以抽象,使這些機能脫離人的其他活動領域並成為最後的和唯一的終極目的,那它們就是動物的機能”。在“這些機能脫離人的其他活動領域並成為最後的和唯一的終極目的”時,它們的滿足確實不能成為幸福的基礎。

(原載《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1期,作者係郭湛教授2004級博士,福州市委黨校教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