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全麵小康_■ 科學發展

■ 科學發展

按照黨的十六大確定的部署,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和全國人民,麵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改革發展的艱巨任務,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堅持改革開放,繼續開拓前進。同時,根據新的形勢和任務,在深刻總結曆史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製定和實施了一係列促進科學發展的決策。

2002年12月5日至6日,胡錦濤率領中央書記處的同誌到西柏坡學習考察,回顧黨帶領人民進行偉大革命鬥爭的曆史,重溫毛澤東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號召全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牢記毛澤東關於“兩個務必”的告誡,大力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為實現黨的十六大確定的目標開拓進取、團結奮鬥。

正當全黨全國人民意氣風發地為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而奮鬥的時候,2003年春,我國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麵對這場嚴峻考驗,全黨全國人民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一手抓防治非典疫情,一手抓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奪取了抗擊非典和促進發展的雙勝利。

通過抗擊非典鬥爭,黨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城市發展和農村發展還不夠協調等突出矛盾。2003年7月28日,胡錦濤在全國防治非典工作會議上講話指出:從今後的工作來說,“我們要更好地堅持全麵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觀,更加自覺地堅持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堅持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促進人的全麵發展,堅持促進人和自然的和諧。在促進發展的進程中,我們不僅要關注經濟指標,而且要關注人文指標、資源指標和環境指標;不僅要增加促進經濟增長的投入,而且要增加促進社會發展的投入,增加保護資源和環境的投入。各地區各部門都要把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在發展規劃中加以體現,在工作部署中加以落實”。此後,胡錦濤在江西、湖南視察時又反複強調“要牢固樹立協調發展、全麵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積極探索符合實際的發展新路子”。

2003年10月,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若幹問題的決定》。《決定》指出,為適應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進步加快的國際環境,適應全麵建設小

康社會的新形勢,必須加快推進改革,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麵進步注入強大動力。要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增強企業活力和競爭力,健全國家宏觀調控,完善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體製保障。深化經濟體製改革,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堅持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麵、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麵發展。《決定》闡明了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指導我國今後一個時期經濟體製改革的綱領性文件。

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是黨對20多年來改革開放實踐的經驗總結,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對發展問題的新認識,體現了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要求,既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又符合當代中國國情。為切實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黨中央、國務院相繼作出一係列重大決策,推動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從2003年下半年開始,麵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一些新的不穩定、不健康因素,黨中央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了宏觀調控。其中主要是解決兩個問題:一是針對糧食播種麵積連續5年減少,糧食產量持續下降的局麵,進一步加強農業,促進糧食生產。二是針對固定資產投資總量增長過快,積極改善投資結構。經過采取有針對性的調控措施,抑製了經濟運行中的不健康不穩定因素,避免了經濟發展大的起落,保持了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勢頭。2006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提出“又好又快”發展的方針,更加體現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促進了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發展。

為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黨中央把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04年12月,胡錦濤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我國現在總體上已到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在著眼城鄉統籌發展的基礎上,2005年10月,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曆史任務。2004年以後,中央連續頒發有關“三農

”問題的“一號文件”,就完善農村稅費改革、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深化農村改革等作出部署,提出一係列支農、惠農政策,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2005年12月29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9次會議決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廢止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於1958年6月3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農業稅的取消,終結了中國曆史上存在兩千多年的皇糧國稅,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積極性,有力推動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製定“十一五”規劃,是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重要部署。為此,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的建議》。《建議》提出,“十一五”期間的主要目標是: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礎上,實現201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基本遏製,耕地減少過多狀況得到有效控製;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優勢企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比較完善,開放型經濟達到新水平,國際收支基本平衡;普及和鞏固九年義務教育,城鎮就業崗位持續增加,社會保障體係比較健全,貧困人口繼續減少;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普遍提高,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居住、交通、教育、文化、衛生和環境等方麵的條件有較大改善;民主法製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社會治安和安全生產狀況進一步好轉,構建和諧社會取得新進步。《建議》的鮮明特點,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充分體現了全麵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

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基礎上,黨中央繼續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逐步形成了區域協調發展戰略。2003年3月21日,溫家寶在國務院全體會議上提出加大西部開發力度、實現區域優勢互補和共同發展,支持老工業基地加快調整、改造和振興。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明確了我國區域發展的總體戰略,強調要繼續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形成合理的區域發展格局。隨後,國務院製定的“十一五”規劃《綱要》對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作出了具體部署,標誌著我國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基本形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