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出東方_■ 工運烈火

■ 工運烈火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的航船有了新的舵手。正如毛澤東所說:“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麵目就煥然一新了。”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十分注重開展實際鬥爭。按照黨的一大通過的綱領和決議,黨集中力量從事工人運動。為了加強對工人運動的統一領導,1921年8月11日,中共中央局在上海成立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由張國燾擔任主任,作為黨領導工人運動的公開機構。1922年5月1日,由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發起,在廣州召開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大會接受了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打倒帝國主義”“打倒封建軍閥”的政治口號。大會決定,在全國總工會成立前,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為全國總通訊機關。在工人運動中,黨還注意發展黨員,吸收工人中的先進分子入黨。

與此同時,黨積極領導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工作。1922年5月,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舉行第一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團的中央執行委員會。

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影響在不斷擴大。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從何處著手進行革命活動,如何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正確地結合起來,需要有一個摸索的過程。因此,黨要製定出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綱領,不能不經過艱難曲折的曆程。

黨成立後一年間的風雲變幻,使中國共產黨人在鬥爭實踐中對國際國內形勢、對中國社會和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有了進一步的觀察和認識。中國共產黨人開始認識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條件下,中國人民的當前任務並不是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帝國主義勢力的侵略,封建軍閥的統治,像兩座大山沉重地壓在中國各民族、各階層人民的頭上,中國革命不首先推倒這兩座大山,民族就不能獨立,人民就不能解放,也就談不到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理想。這種認識,推動中國共產黨去製定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綱領。

中國共產黨在探索、製定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綱領時,再次得到列寧和共產國際的幫助和指導。列寧在1920年七八月間召開的共產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上,提出《民族殖民地問題提綱初稿》,並在大會上作了報告,係統地闡述了民族殖民地問題的理論。1922年1月21日至2月2日,共產國際在莫斯科召開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中國派代表團出席了會議。代表團成員中有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代表,也有國民黨以及工人、農民、學生、婦女等革命團體的代表。這次大會分析了國際形勢,根據列寧的民族和殖民地問題的理論,闡明了被壓迫民族所麵臨的反帝反封建的曆史任務,討論了共產黨人在民族和殖民地問題上的立場以及共產黨同民族革命政黨進行合作的問題,強調了吸收農民群眾參加民族民主革命運動的重大意義。會議期間,列寧抱病接見中國的部分代表,勉勵中國工人階級和革命群眾團結合作,推動中國革命向前發展。

中國共產黨一方麵在革命實踐中探索中國社會和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一方麵接受列寧關於民族殖民地問題的理論,並開始把這兩個方麵加以結合。這樣,一個大體上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綱領就逐漸地醞釀和形成起來。

1922年6月15日,中共中央發表《中國共產黨對於時局的主張》,這個文件著重分析辛亥革命以後,國際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軍閥互相勾結、壓迫中國人民的曆史和現狀,指出帝國主義的侵略和軍閥政治是中國內憂外患的根源,也是人民受痛苦的根源。解決時局問題的關鍵是,必須用革命手段打倒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建立民主政治。文件還指出,為了完成無產階級在目前最迫切的任務,中國共產黨主

張同國民黨等革命黨派,以及其他革命團體,建立民主主義的聯合戰線,反對共同的敵人,使中國人民從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雙重壓迫下解放出來。

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綱領,是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製定的。大會發表了具有重大曆史意義的宣言。宣言通過對中國經濟政治狀況的分析,揭示出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製定了黨的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最低綱領是:(一)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二)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的完全獨立;(三)統一中國本部(東三省在內)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最高綱領是: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無產階級政黨。他的目的是要組織無產階級,用階級鬥爭的手段,建立勞農專政的政治,鏟除私有財產製度,漸次達到一個共產主義的社會 。

中國共產黨人把中國革命分為兩步走,既描繪了革命的遠景藍圖,又明確了革命的近期目標。在近代中國革命史上,這是破天荒第一次明確地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這是黨對中國革命基本問題認識的一個重大進步。

為了貫徹執行黨的民主革命綱領,二大通過《關於民主的聯合戰線的決議案》,號召全國的工人、農民團結在共產黨的旗幟下進行鬥爭;同時,聯合全國一切的革命黨派,聯合資產階級民主派,組織民主的聯合戰線,並決定邀請國民黨等革命團體舉行聯席會議,共商具體辦法。這樣就改變了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中不同其他黨派建立任何聯係的規定。這是黨在策略方針上的一大進步。

二大還通過決議案,確認中國共產黨是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這在當時是必要的選擇,對後來的中國革命產生過積極作用,但也帶來過消極方麵的影響。

二大還正式通過黨成立後的第一個《中國共產黨章程》,選出由陳獨秀、張國燾、蔡和森、高君宇、鄧中夏5名委員和3名候補委員組成的中央執行委員會。中央執行委員會推選陳獨秀為委員長。

黨的二大前後,黨領導的工人運動風起雲湧。以1922年1月香港海員大罷工為起點的工人鬥爭,在1922年下半年到1923年初走向**。在持續13個月的時間裏,全國發生大小罷工100餘次,參加人數在30萬以上。其中湖南區、武漢區和北方區的工人運動尤其引人注目。

1922年1月爆發的香港海員罷工,是中國工人階級第一次直接同帝國主義勢力進行的有組織的較量。它開始於香港,波及於長江,前後約經四個月。這次罷工由於它的反帝性質,得到孫中山和國民黨的支持。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也對香港海員罷工給予援助。罷工的勝利,增強了工人階級的戰鬥勇氣和信心,推動了全國工人運動的發展。

安源路礦工人罷工,是這次工人運動**中南方工人舉行的主要罷工之一。安源路礦共有工人1.7萬餘人。毛澤東曾來安源調查,隨後由李立三來此開辟工作。1922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工會)宣告成立。9月初,毛澤東來安源對罷工進行部署。接著,劉少奇也來此工作。為了要求承認俱樂部有代表工人的權利和增加工資,9月14日,罷工開始。共產黨在罷工中采取了恰當的鬥爭策略。由於工人的英勇鬥爭和社會各界的聲援,路礦當局被迫承認工人所提的大部分條件,堅持了三天的安源罷工宣告勝利結束。工人俱樂部成員迅速由罷工前的700人發展到1萬餘人。

位於河北省唐山一帶的開灤煤礦工人罷工,是這次工人運動**中北方工人舉行的主要罷工之一。共產黨人羅章龍、王盡美、鄧培等領導了罷工鬥爭。1922年10月23日開始,開灤礦工

為增加工資和要求承認工人俱樂部等舉行罷工。擁有5萬礦工的開灤煤礦罷工堅持了20多天,礦工還組織糾察隊維持秩序。考慮到罷工曠日持久、難以堅持,在礦局適當提高工人工資後,接受有關方麵的調停,忍痛複工。

與此同時,上海、武漢等地的工人運動也迅速發展,充分顯示了組織起來的工人階級的力量。而京漢鐵路的工人更是走在前列,把這次工人運動**推向了頂點。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的目的,是爭取成立京漢鐵路總工會。主要領導人是張國燾、羅章龍等共產黨人。京漢鐵路是重要的交通命脈,它的收入是直係軍閥首領吳佩孚軍餉的主要來源之一。京漢鐵路總工會原定於1923年2月1日在鄭州舉行成立大會。曾經通電“保護勞工”的吳佩孚立刻翻下臉來,下令軍方“製止開會”。2月1日,鄭州全城戒嚴。工人代表衝破軍警封鎖線,擁入會場,高呼“京漢鐵路總工會萬歲”等口號。由於總工會會所被搗毀,代表寓所被包圍,會議無法舉行,總工會號召全路工人舉行罷工,“為爭自由而戰,為爭人權而戰”。2月4日,在長達2000餘裏的京漢鐵路上,3萬名工人在3小時內有條不紊地舉行了總同盟罷工。2月7日,在帝國主義勢力的支持下,吳佩孚調集軍警,對漢口江岸、鄭州、長辛店及其他各站罷工工人實行鎮壓,造成駭人聽聞的“二七”慘案。據統計,在這次慘案中,工人前後犧牲者52人,受傷者300餘人,被捕入獄者40餘人,被開除流亡者1000餘人。

中國工人階級在這次罷工鬥爭中,表現出了不怕犧牲的大無畏英雄氣概。京漢鐵路總工會江岸分會委員長、共產黨員林祥謙被軍閥綁在車站的電線杆上連砍數刀,逼他下令複工,他寧死不屈,嚴詞拒絕,終被軍閥殺害。京漢鐵路總工會與湖北省工團聯合會法律顧問、共產黨員施洋被捕後,於2月15日被軍閥殺害於武昌。

“二七”慘案發生後,各地工會組織除廣東、湖南外都遭封閉,工人情緒一時趨於消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人運動暫時走向了低潮。

第一次工人運動**,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發動和組織起來的。這些鬥爭,顯示了中國工人階級堅定的革命性和堅強的戰鬥力。通過這個時期的鬥爭,中國共產黨進一步密切了同工人階級的聯係,黨的自身建設也由此得到加強。1922年6月,中共中央計劃多吸收工人黨員。隨著工人鬥爭的發展,工人中湧現出一批優秀的人物,如蘇兆征、史文彬、項英、鄧培、王荷波等,他們先後參加了黨的隊伍。黨在工礦企業的基層組織也開始建立起來。如安源路礦在1922年2月建立了黨支部,到1924年5月已有黨員60多人。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在以主要精力領導工人運動的同時,還開展了農民運動、青年運動和婦女運動。其中,黨領導的新型農民運動在浙江蕭山、廣東海陸豐和湖南衡山等地區逐步興起,這些運動雖然先後被反動勢力鎮壓下去,但它們畢竟是黨領導的農民運動的一次嚐試,是新型農民運動的先聲。

中國共產黨創建伊始,就積極投入到革命鬥爭的實踐中,直接領導工人運動、農民運動、青年運動,並取得了初步的成效。黨在革命運動中領導作用的發揮,顯示了這個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的革命政黨,是具有戰鬥力的朝氣勃勃的工人階級政黨。工人階級的頭顱和熱血,進一步喚醒了中國人民,擴大了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影響。盡管中國共產黨這時還處於幼年,但任何敵人都已無法壓倒它。盡管最初的鬥爭遇到了挫折,但中國共產黨人沒有悲歎,卻從中懂得了中國革命的更多道理。於是,年輕的中國共產黨帶著初步的經驗和教訓,昂首挺胸去迎接洶湧澎湃的大革命浪潮的到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