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內化於心,“三個堅持”_一 堅持以黨的旗幟為旗幟

第四章

內化於心,“三個堅持”

堅持以黨的旗幟為旗幟

堅持以黨的意誌為意誌

堅持以黨的使命為使命

“三個堅持”,即堅持以黨的旗幟為旗幟、堅持以黨的意誌為意誌、堅持以黨的使命為使命,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基本要求。習近平同誌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指出:“黨校姓黨,就是要堅持一切教學活動、一切科研活動、一切辦學活動都堅持黨性原則、遵循黨的政治路線,堅持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誌為意誌、以黨的使命為使命,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持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歸根到底一句話,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這不僅是對黨校工作的要求,而且也是對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核心地位、維護中央權威的要求。

一 堅持以黨的旗幟為旗幟

旗幟問題至關重要,旗幟引領方向,旗幟標明形象,旗幟凝聚力量。一個政黨的旗幟,表明了這個黨的性質、綱領和行動方向。黨的旗幟關係到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製定,關係到黨的威望和形象,關係到黨的事業的成敗得失。

黨的旗幟就是黨的綱領和黨的指導思想。恩格斯說過:“一個新的綱領畢竟總是一麵公開樹立起來的旗幟,而外界就是根據它來判斷這個黨。”早在中國共產黨初創時期,毛澤東同誌就曾形象地指出:“主義譬如一麵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趨赴。”有了“主義”,有了綱領,就有了旗幟,就有了強大的精神支柱,就有了堅強的戰鬥力和強大的凝聚力。中國共產黨的旗幟,就是黨章總綱上規定的作為全黨指導思想的主義和理論。也就是說,寫入黨章的主義和理論才能稱得上是黨的旗幟。

第一,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是一個重大政治原則,是無產階級政黨區別於資產階級政黨的顯著標誌。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這是曆史和人民的選擇,是由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科學性和人民性所決定的。

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是曆史和人民的選擇。鴉片戰爭以後,我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無數仁人誌士前仆後繼,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各種思潮,如改良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唯意誌論、無政府主義、實用主義、民粹主義、工團主義、民主社會主義等,都先後在我國流行過、嚐試過,但都以失敗告終。十月革命的勝利給苦難的中國人民帶來希望,那就是在中國這樣的經濟文化落後的國家,可以像俄國那樣,在工人階級的領導下,通過自下而上的革命,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一經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就使中國革命的麵目為之一新。正是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建立了新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製度,為當代中國的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製度基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糾正了“**”的錯誤,實現了撥亂反正和工作重點的戰略轉移,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開啟了改革開放曆史新時期,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新的偉大成就。中國之所以能夠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根本的原因就在於,中國人民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結合起來。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來解釋人類社會的發展變化,科學分析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內在矛盾,並在此基礎上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為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指明了正確方向。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世界的本質和規律,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本質和規律,特別是揭示了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發展規律,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

馬克思主義

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恩格斯指出:“科學越是毫無顧忌和大公無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願望。”馬克思主義是關於實現人類解放和人的全麵發展的條件的學說,它堅實地立足於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謀求任何私利、不抱有任何偏見,是科學性、階級性和實踐性相統一的理論。正如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當中指出的那樣:“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德國著名作家海因裏希·伯爾在談到19世紀以來的曆史巨變時說:“沒有馬克思,沒有工人運動,當今世界5/6的人口將依然還生活在半奴隸製的陰鬱狀態之中。”正是有了馬克思主義,中國人民才真真正正成為自己的主人。

第二,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實踐。

馬克思主義是開放的、與時俱進的理論體係。馬克思、恩格斯強調,他們的學說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馬克思曾說:“正確的理論必須結合具體情況並根據現存條件加以闡明和發揮。”

在當代中國,堅持馬克思主義,就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以及習近平總書記係列重要講話精神等在內的科學理論體係。這個理論體係,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凝結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中國人民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我們黨最可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在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指導作用。曆史和現實表明,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就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

當前,堅持馬克思主義,尤其要學習貫徹好習近平總書記係列重要講話精神。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接過曆史的接力棒,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朝著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開辟了治國理政新境界,開創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局麵。習近平總書記係列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問題,進一步深化了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最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指導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的鮮活的馬克思主義,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行動指南。

第三,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是我們黨為實現崇高理想帶領人民不懈奮鬥作出的正確抉擇。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黨在深刻總結社會主義建設曆史經驗、科學分析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的基礎上,探索形成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這就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這條基本路線,鄧小平同誌將其概括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正是在確立和執行基本路線的進程中,我們黨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使中國趕上了時代,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踐證明,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一條反映全黨意誌、反映全國人民最高利益的路線,是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唯一正確路線。正如鄧小平同誌指出的:“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

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必須毫不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聚精會神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麵”戰略布局,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根本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毫不動搖堅持改革開放,發揮群眾首創精神,勇於推進各方麵創新,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

第四,旗幟鮮明地同各種反馬克思主義思潮作鬥爭。

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充滿著各種以西方“普世價值”為幌子的反馬克思主義思潮。他們妄圖在意識形態領域“驅除”馬克思主義,取消共產黨的領導,最終使我國的社會主義改旗易幟。特別是現階段,由於諸多直接關係民生的醫療、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社會管理等方麵的突出問題和矛盾的存在,導致了新自由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曆史虛無主義等一些錯誤社會思潮的滋長或重生。這就是一股反馬克思主義、反社會主義,主張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思潮,這些錯誤思潮一經產生便對我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生活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它們極大地幹擾了人們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養成和鞏固,導致人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產生動搖。因而,要保證馬克思主義在思想意識形態中的主導地位、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高高飄揚,就必須旗幟鮮明地和這些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思潮作鬥爭,自覺劃清馬克思主義同反馬克思主義的界限。

馬克思主義是否已經過時,是馬克思主義同反馬克思主義對立的一個重大問題。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隨著實踐和科學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學說。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是正確的,沒有也不會過時。但是,馬克思主義“過時論”則認為,當今時代主題已經轉變,馬克思主義“早已過時了”。“過時論”的錯誤在於,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教條化,一旦某個觀點不能說明變化了的情況,便認為整個馬克思主義“過時了”。

是否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是馬克思主義同反馬克思主義對立的又一個重大問題。馬克思主義是指導社會主義事業的理論基礎,在意識形態領域,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不動搖。但是,各種反馬克思主義思潮卻大肆宣揚指導思想多元化。有人提出要疏離主流意識形態,有人認為西方的“後現代觀念”有解構“正統意識形態”的作用,還有人主張“儒學成為中華民族精神世界的主要成分”。這些言論,其反馬克思主義的傾向是一目了然的。馬克思主義並不簡單地排斥西方優秀思想文化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但那種企圖以西方現代文化或中國傳統文化取代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思潮,既不符合科學,也不符合現實。

是否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也是馬克思主義同反馬克思主義對立的一個重大問題。堅持共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曆史時期的領導地位,是我們事業取得勝利的重要保證。而反馬克思主義者則極力否認共產黨的先鋒隊性質及其領導地位。在他們看來,社會主義將由那些隨著生產力發展而出現的新的社會階層來領導。同時,他們提倡西方的多黨輪流執政製。近些年來興起的曆史虛無主義思潮,以“重新評價”為名,貶低和否定革命,詆毀和嘲弄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而進行的鬥爭,歪曲中國共產黨的曆史,把它說成是“一係列錯誤的延續”。曆史虛無主義否定革命,歪曲曆史,其實質是否定黨的領導地位。

是否堅持社會主義基本製度,是馬克思主義同反馬克思主義對立的又一重大問題。馬克思主義者認為,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在基本經濟製度上具有決定意義的差別,就在於生產資料所有製結構。公有製為主體、國有經濟為主導,是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而反馬克思主義者則認為,生產資料的主體結構不是衡量社會性質的標準。一些新自由主義者主張全麵私有化和市場化;一些民主社會主義者,汙蔑現存的社會主義製度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號稱真正的社會主義應該是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思潮極具煽動性和迷惑性,引發了一些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治動亂,必須高度警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