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群眾工作是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_三、做好黨的群眾工作的基本經驗

三、做好黨的群眾工作的基本經驗

中國共產黨曆來十分重視群眾工作,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過程中,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群眾工作經驗。這些經驗對於基層黨組織書記來說,既是對以往群眾工作的科學總結,又是對今後群眾工作的深刻啟迪。

(一)共產黨員的率先垂範是做好群眾工作的基本前提

世界政黨產生、發展和興衰成敗的曆史經驗表明,隻有先進的黨,才能始終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堅持人民群眾至上的觀念,真心誠意地為廣大人民謀利益,始終得到人民群眾擁護和支持;而隻有堅定地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視人民群眾為曆史的創造者,真正為廣大人民謀利益的黨,才能同人民群眾建立牢不可破的血肉聯係,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黨是由黨員組成的,黨的先進性要通過黨員的先進性來體現。在黨員的先進性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麵就是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係,即為人民服務。因此,共產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是做好群眾工作的前提和基礎。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的這一領導核心作用,除了靠黨的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來體現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麵就是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發揮。黨的十八大修改通過的黨章指出,共產黨員要“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帶頭參加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帶動群眾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艱苦奮鬥,在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中起先鋒模範作用”。這是黨章規定的黨員必須履行的八項義務之一。根據黨章的這一要求,麵對新世紀新階段的新問題、新特點,共產黨員應當在以下幾個方麵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為我們黨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貢獻力量。

一是在知識學習上發揮帶頭作用。學習是使人進步的階梯。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可以使黨員不斷提高思想覺悟,增強道德品質;學習科技文化知識,可以使黨員不斷提高文化水平和專業素質,提高做好工作的能力和本領;學習法律知識,可以使黨員不斷提高法治意識,自覺遵守黨紀國法。當今時代是個需要終身學習的時代。身處新時代的每位共產黨員都應該有這種學習的緊迫感。特別需要提出的是,共產黨員一定要著力在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上下功夫,全麵理解和把握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和精神實質,帶領身邊群眾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不斷豐厚自己的文化素養,努力掌握更多工作技能,為社會、為人民作出更大貢獻。

二是在工作實踐中發揮示範作用。俗語說得好,“萬丈高樓平地起”,“積溪成河,積流匯海”。任何事業的成功都是在不斷積累的過程中靠勤奮、務實、苦幹鑄就的。共產黨員要成就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別無他途,唯有實幹。因此,共產黨員要有樂於實幹的精神,對自己的工作和黨的事業無私奉獻的境界和不計得失的態度。要有甘於吃苦的精神,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後、艱苦奮鬥、開拓創新、任勞任怨、默默無聞地為黨的事業殫精竭慮,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堅決反對各種弄虛作假、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創造出經得起實踐、經得起人民、經得起曆史檢驗的真實政績,並以自己的模範行動帶領人民群眾推進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三是在廉潔自律上發揮榜樣作用。我們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共產黨員就應該是這一宗旨的忠實踐行者。任何一名黨員幹部,手中的權力都是人民賦予的,隻能用於服務於人民的工作中,任何以權謀私、以官壓人的做法都是與黨的宗旨相悖的,也是黨的紀律所不允許的。作為一名黨員要能“一日三省吾身”,自覺遵章守紀,不斷增強自身的法紀觀念和黨性修養,克己奉公,見利思義,勤政廉潔,用言行、用實

績為人民謀利益、為黨盡職責,做反腐倡廉、勤政廉政的“示範者”。隻有這樣,黨才有威信、才有號召力、才能贏得群眾的支持和擁護,黨的事業才能蒸蒸日上、無往而不勝。

四是在團結協作上發揮凝聚作用。中國共產黨是根據自己的綱領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製原則組織起來的統一整體。黨所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全黨全民精誠合作、各行各業高度凝結的統一整體。萬眾一心、團結協作,各司其職、各盡所能,是黨保持團結統一、黨的事業取得成功的關鍵。因此,共產黨員必須牢固樹立大局觀念、整體觀念,模範地堅持民主集中製,自覺做到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隻有這樣,才能以全黨的團結帶動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形成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合力。

(二)實現好、維護好和發展好最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是做好群眾工作的根本目的

按照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物質資料生產是指人們借助於勞動資料,使勞動對象發生預定的變化,以滿足生產和生活需要的活動。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這就是說人們爭取奮鬥的一切,都跟他們的利益有關。因此,共產黨必須把最大多數人的利益視為最緊要和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把實現好、維護好和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視為做好群眾工作的第一位重要的任務。

回顧中國共產黨90多年的曆史,我們黨之所以能在人民群眾中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崇高威信,正是因為共產黨人時時刻刻、事事處處為當地當時的人民群眾排憂解難,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使群眾真正享受到了實際利益。如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我們黨就已認識到密切黨群關係和做好群眾工作的根本,在於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紅軍每到一地,打土豪、分田地。土地問題的解決,既使廣大農民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又使工農紅軍和根據地的發展獲得了最重要的政治基礎和無窮無盡的力量源泉。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們黨就已認識到把日本帝國主義趕出中國去,把中國人民從日本帝國主義的屠刀下解救出來,是當時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根本要求。我們黨倡導和實施的停止內戰、一致對外,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深得人民群眾的支持。廣大人民群眾不惜一切地在兵員、物資等方麵全力支持抗日戰爭,要人有人,要糧有糧,要物有物,部隊打到哪裏,群眾就支援到哪裏,繪成了一幅十分壯觀的人民抗戰畫卷,終於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以來,我們黨認識到解決溫飽、脫貧致富,把中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全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們黨正確分析了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提出“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的基本路線。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實踐反複證明,要做好群眾工作,必須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第一要務,這也是衡量群眾工作的一個重要標尺。

(三)善於從人民群眾的實踐中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做好群眾工作的有效途徑

在中國共產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離開人民群眾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不注重和不善於總結群眾的實踐經驗,我們的任何思想、理論、政策、計劃和辦法都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正因為如此,我們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曆史時期,始終尊

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總是滿腔熱情地支持和鼓勵人民群眾在實踐中湧現出來的新生事物,總是善於從人民群眾的實踐中發現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取得的每一個重大理論突破,每一次社會實踐的曆史性飛躍,每一回重大政策的調整,都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實踐。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的推行,到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再到非公有製經濟的迅猛發展,無不是人民群眾創造性探索的結果。如果我們黨不善於從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中汲取營養,不依據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就不可能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一係列正確的方針政策,就不可能把億萬人民群眾發動和組織起來並使其積極參與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實踐之中,也就不可能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大好局麵。

黨的群眾工作,從本質上講是把黨的主張、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到群眾的心裏,化為群眾的實際行動,使黨得到人民群眾的理解、接受、支持和擁護,使黨的主張和路線方針政策得到貫徹落實。這就決定了黨的主張和路線方針政策,必須符合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願望,必須能使人民群眾從中看到自己將得到的利益,看到自己光明的未來和幸福的生活前景。人民群眾對一個政黨的判斷,不隻是要聽其言,而且更注重觀其行;不僅要看其製定路線方針政策的動機,更注重看路線方針政策實施的結果。隻要對人民群眾有利的,人民群眾就一定支持;隻要對人民群眾不利的,人民群眾就必然反對。因此,黨要做好群眾工作,就必須深入到人民群眾之中,通過廣泛的調查研究,了解人民群眾的意願和要求,並把人民群眾的意願和要求作為製定路線方針政策的基本依據,把解決人民群眾生產和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作為根本任務,把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作為唯一目的。隻有這樣,才能為黨的群眾工作奠定堅實基礎,使黨的群眾工作做得紮實有效。

(四)實現黨群、幹群關係的製度化是做好群眾工作的重要保證

製度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具有規範性、約束力的行為準則,也是構成社會穩定的基本框架。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組織,一個政黨,一個國家,一個社會,沒有製度的規範和製約,就無法保持基本穩定,無法維持正常運行。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就深刻指出:製度建設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這是對長期執政積累的經驗教訓的科學總結。

黨的群眾工作,雖然主要應當靠全黨同誌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高度的宗旨意識和為民觀念來落實,但同時也需要用製度來規範。因此,我們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每一曆史時期,都十分重視黨聯係群眾的製度建設。建黨之初,黨就作出過宣傳群眾、教育群眾、組織群眾、動員群眾的決定,黨的各級領導幹部都曾經深入各類群眾之中,去開展實實在在的工人運動、農民運動、學生運動和兵運活動、統戰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我們黨作為執政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並沒有變,宣傳群眾、教育群眾、組織群眾、動員群眾,團結和帶領群眾為實現自身利益而奮鬥的曆史使命並沒有變,密切聯係群眾的優良作風並沒有丟。特別是進入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來,麵對一些黨員尤其是一些黨員幹部脫離群眾、以權謀私的違紀違法行為,我們黨對密切聯係群眾的製度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擺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建立了許多聯係群眾的製度。通過嚴格的製度,保證黨同人民群眾的緊密聯係,這是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也是我們奪取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偉大勝利的根本保障。因此,越是改革開放,越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越是要認真研究密切聯係群眾的製度建設問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