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一帶一路”戰略謀劃_一、絲綢之路的曆史回顧

上篇

“一帶一路”戰略謀劃

一、絲綢之路的曆史回顧

1. 什麽是“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從廣義上講包括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一般指陸上絲綢之路,即狹義上的絲綢之路。是指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西北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絲綢都是中國運的)。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

2. “絲綢之路”從運輸方式上可以分為哪兩條?

從運輸方式上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陸上絲綢之路以西漢都城長安(今西安)為起點,東漢時期以都城洛陽為起點,跨越隴山山脈,穿過河西走廊,通過玉門關和陽關,抵達新疆,沿綠洲和帕米爾高原通過中亞、西亞和北非,最終抵達非洲和歐洲。

海上絲綢之路,是指古代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地區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海上絲綢之路是由當時東西洋間一係列港口網點組成的國際貿易網。在唐宋元的繁盛期,中國境內主要有泉州、廣州、寧波三個主港和其他支線港組成。

絲綢之路不僅是中國聯係東西方的“國道”,也是整個古代中外經濟及文化交流的國際通道。

3. “絲綢之路”的名稱是因何而來的?

絲綢之路概括地講,是自古以來從東亞開始,經中亞、西亞進而聯結歐洲及北非的東西方交通線路的總稱。2100多年前,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在亞歐大陸上形成了橫貫東西的交通大動脈,由於絲綢是東西方交通大道上交易的重要商品,因此後世稱之為“絲綢之路”。“絲綢之路”一詞的由來和廣為傳播應歸功於德國學者費迪南·馮·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與阿爾伯特·赫爾曼(Albert Herrmann)。1877年,德國地理學家、地質學家李希霍芬在其所著的《中國—親身旅行的成果和以之為依據的研究》一書中,首次將“自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間連接中國與河中以及印度的絲綢貿易的西域道路”稱為“絲綢之路”(Seidenstrassen)。1910年,德國曆史學家赫爾曼在其所著的《中國與敘利亞間的古代絲綢之路》一書中,主張把絲綢之路的含義“一直延長到通向遙遠西方的敘利亞”。1915年,赫爾曼在《從中國到羅馬帝國的絲綢之路》一書中,進一步把“絲綢之路”作為中國與希臘—羅馬社會溝通往來的交通路線的統稱。在此之後,“絲綢之路”一詞被普遍接受。改革開放之前,中國學者大多把絲綢之路稱作“中西交通”;20世紀80年代之後,國內學者開始廣泛使用“絲綢之路”一詞,“絲綢之路”在中國逐漸成為固定稱謂。

4. 古絲綢之路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古絲綢之路起源於中國,它是中、西方文化交流和商業貿易的重要路線。古絲綢之路產生的原因十分複雜,主要有以下幾點:

(1)西漢時期國家統一、經濟發達、國力強盛是絲綢之路開辟的主要原因。西漢統治者通過一係列政治經濟改革,使國力強盛、人民安居樂業,呈現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對周邊各國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2)絲織業發達,對西方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桑養蠶和生產絲織品的國家。西漢時,絲織技術高超,絲織品精美,如西漢已有接近成型的繡花機器。因此,西方對中國絲織品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都以擁有中國絲織品為榮耀。

(3)統治者推行較開明的民族、對外政策。西漢國力強盛,統治者在對外關係上主張與周邊各族、各國進行友好往來,主動開辟新的通道,以宣揚國威。

(4)張騫出使西域,溝通了與西域各族的聯係,西域各族對漢朝的絲綢和封建文明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張騫出使西域後,商人、使者接踵西行,大量的絲帛錦繡沿通道西運。

(5)西域都護的設置是保障。西漢和東漢政府都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保護了商旅往來,保證了絲綢之路的暢通。

5. “絲綢之路”的發展史有哪些特性?

(1)和平性。盡管絲路沿線各民族之間文明與發展程度相差很大,但它始終是一條和平之路,各國、各民族之間和平往來。

(2)全民性。“絲綢之路”最初是自發產生的,參與交流與交往者既有各國與各民族統治者,更有各階層普通民眾,可以說是官民共同參與的。

(3)共贏性。“絲綢之路”沿線各國、各民族都從交流中獲益,其存在與發展有利於沿線各國與各民族的國計民生和各自文明的發展,為各國人民所接受。

6. 為什麽說古絲綢之路影響深遠?

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對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產生了深遠影響。

通過絲綢之路,中國與中亞、西亞、南亞、歐洲、北非等地區建立起密切的商貿聯係,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和生產力發展。在商貿往來方麵,從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到陸上絲綢之路衰落前,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等商品通過絲綢之路源源不斷地輸往西方,西方的皮毛製品、珠寶、香料、核桃、胡蘿卜等物產輸入中國,豐富了亞歐國家的物質文化生活。在文化交流方麵,絲綢之路連通了古中國文明、古羅馬文明、古伊斯蘭文明和古印度文明等世界主要文明體係,西方的佛教、伊斯蘭教等宗教思想傳入中國,中國的漢文化傳播到西方,推動了人類文明的交流融合。在生產力發展方麵,中國的造紙術、雕版印刷術等偉大發明傳到西方,西方的天文曆法、建築工藝、製糖法、釀酒術等技藝輸入中國,推動了沿途各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盡管陸上絲綢之路在宋元之後逐漸衰落,但它作為亞歐大陸文明交流的典範,對當代亞歐國家的經貿合作仍有深刻影響。鑒於此,在推動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實現“中國夢”的時代背景下,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就具有重要意義。

7. 古代陸上絲路的線路是什麽?

絲綢之路的線路主要是長安和洛陽經河西走廊(今甘肅地區境內)、通往中亞(安息古波斯)、西亞,直到歐洲(大秦古羅馬)。絲綢之路一般可分為三段。

東段:由長安到玉門關、陽關。東段各線路的選擇,多考慮翻越六盤山以及渡黃河的安全性與便捷性。東段後來成為主要幹線。公元10世紀時期,北宋政府為繞開西夏的領土,開辟了從天水經青海至西域的“青海道”,成為宋以後一條新的商路。

中段:南北中三線會合後,由張掖經酒泉、瓜州至敦煌,再由敦煌至蔥嶺(今帕米爾)或怛羅斯(今江布爾)。中段主要是西域境內的諸線路,它們隨綠洲、沙漠的變化而時有變遷。三線在中途尤其是安西四鎮多有分岔和支路。

西段:從蔥嶺往西經過中亞、西亞直到歐洲。三線均從長安出發,到武威、張掖匯合,再沿河西走廊至敦煌。絲路西段涉及範圍較廣,包括中亞、南亞、西亞和歐洲,曆史上國家眾多,民族關係複雜,因而路線常有變化。它的北中南三線分別與中段的三線相接對應。

8. 陸上絲路經曆了怎樣的興衰演變?

(1)公元前1世紀以前上古時期。早在遠古時期,雖然人類麵對著難以想象的天然艱險的挑戰,但是歐亞大陸東西之間並非像許多人想象中那樣完全地隔絕。在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黃河流域之北的草原上,存在著一條由許多不連貫的小規模貿易路線銜接而成的草原之路。在公元前15世紀左右,中國商人就已經出入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購買產自現新疆地區的和田玉石,同時出售海貝等沿海特產,同中亞地區進行小規模貿易往來。而良種馬及其他適合長距離運輸的動物也開始不斷被人們所使用,這使大規模的貿易文化交流成為可能。

(2)公元前5世紀。公元前5世紀左右河西走廊的開辟,帶動了中國與西方的商貿交流。這種小規模的貿易交流說明在漢朝以前東西方之間已有通過各種方式而持續長時間的貿易交流。但這種交流不完全等同於公元前1世紀繁榮的絲綢之路,僅存於局部地區或某些地區之間。

(3)公元前1世紀到7世紀。公元前2世紀,漢武帝劉徹為打擊匈奴,計劃策動西域諸國與漢朝聯合,於是派遣張騫出使西域。為了促進西域與京師長安的交流,漢武帝招募了大量身份低微的商人,利用政府配給的貨物,到西域各國經商。這些具有冒險精神的商人後來大部分成為富商巨賈,進而吸引了更多人從事絲綢之路上的貿易活動,極大地推動了中原與西域之間的物質文化交流,同時也使漢朝在收取關稅方麵取得了巨大利潤。為加強對西域的控製,公元前60年,漢朝設立了對西域的直接管轄機構—西域都護府。以漢朝在西域設立機構為標誌,絲綢之路這條東西方交流之路開始進入繁榮時代。

公元16年,絲綢之路中斷。公元73年,東漢班超重新打通隔絕58年的商路,公元97年,漢朝重新取得在中亞地區的主導地位,後派甘英攜帶大量絲織品到達了地中海,進入了歐洲腹地,使絲綢之路到達歐洲,中國使臣也第一次到達西方。

(4)7世紀到12世紀。隨著中國進入繁榮的唐代,西北絲綢之路再度引起了中國統治者的關注。為了重新打通這條商路,中國政府借擊破突厥的時機,一舉控製西域各國,並打通了天山北路的絲路分線,將西線打通至中亞。這樣一來絲綢之路的東段再度開放,新的商路支線被不斷開辟,加上這一時期東羅馬帝國、波斯(7世紀中葉後阿拉伯帝國取代了波斯的中亞霸權)保持了相對的穩定,令這條商路再度迎來了繁榮時期。

唐朝控製了絲路上的西域和中亞的一些地區,並建立了穩定而有效的統治秩序。西域小國林立的曆史基本解除,這樣一來絲綢之路顯得更為暢通。往來於絲綢之路的人們不再僅僅是商人和士兵,在這一時期為尋求信仰理念和文化交流的人們也逐漸出現。中國大量先進的技術通過各種方式傳播到其他國家,並接納了相當數量的遣唐使及留學生,讓他們學習中國文化。同時佛教、景教各

自迎來了在中國廣泛傳播的機會,一時間唐朝人在文化方麵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5)12世紀以後。唐代安史之亂後中國各地戰火紛飛,為絲路直接服務的北方地區經濟大受打擊。當成吉思汗及他的子孫們孜孜不倦的開辟著廣闊的疆土時,絲綢之路—不僅是西北絲綢之路,包括南方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都已經在相當程度上成為蒙古帝國內部的交通路線。雖然蒙古帝國的統治者們並沒有建立嚴格的、十分完善的中央集權體係,各地也並沒有統一的行政體係,但蒙古帝國也摧毀了以往在絲綢之路上的大量關卡和腐朽統治,令絲綢之路的通行比以往各個朝代都要方便一些。

當絲路的曆史步入14世紀—中國稱其為“明清小冰期”後,西域地區脊背上已不再適合當時的人類居住。西北絲綢之路的東端幾乎完全荒廢。而西域各古國大多已不複存在,成為流沙之中見證絲路輝煌的遺跡。

9. 陸上絲綢之路有哪些作用?

絲綢之路的開辟,有力地促進了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對促成漢朝的興盛產生了積極的作用。這條絲綢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條重要通路。

(1)商品交流。在這條逾7000公裏的商路上,絲綢與同樣原產中國的瓷器一樣,成為當時東亞強盛文明的象征。各國元首及貴族曾一度以穿著用腓尼基紅染過的中國絲綢,家中使用瓷器為富有榮耀的象征。此外,阿富汗的青金石也隨著商隊的行進不斷流入歐亞各地。這種遠早於絲綢的貿易品在歐亞大陸的廣泛傳播為帶動歐亞貿易交流做出了貢獻。而葡萄、核桃、胡蘿卜、胡椒、胡豆、菠菜(又稱為波斯菜)、黃瓜(漢時稱胡瓜)、石榴等的傳入為東亞人的日常飲食增添了更多的選擇。西域特產的葡萄酒經過曆史的發展也逐漸融入到中國的傳統酒文化當中。

(2)文化交流。中國古代印刷術是沿著絲路逐漸西傳的技術之一。在敦煌、吐魯番等地,已經發現了用於雕版印刷的木刻板和部分紙製品。其中唐代的《金剛經》雕版殘本如今仍保存於英國。這說明印刷術在唐代至少已傳播至中亞。造紙術曾經為中國古代科技領先於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隨著絲綢之路的開辟,紙製品開始在西域以及更遠的地方出現。人們已在樓蘭遺跡的考古中發現了2世紀的古紙。而中亞地區雖然也是用紙,但沒有發現造紙工業的證據。很多人認為造紙術的西傳為歐洲及中亞帶來了一次巨大的變革。

(3)宗教交流。東漢初期,佛教全麵傳到西域各國。關於佛教傳入西域地區,尚有許多說法。但是國內外學術界基本看法是:“佛教早在公元前2世紀以後,晚在公元前1世紀末已傳入西域了。”據此,佛教公元前87年傳入西域於闐以後,公元前60年至公元前10年左右自佛教聖地於闐向西或北方向傳播到葉城、莎車、塔什庫爾幹、喀什、阿克蘇、庫車、焉首等西域之“絲綢之路”北路各地和向東北方向傳播到且末、若羌、米蘭、樓蘭等西域之“絲綢之路”南北路諸地。除了佛教,拜火教、摩尼教和景教也隨著絲綢之路來到中國,獲得了很多人的信仰,並沿著絲綢之路的分支,傳播到韓國、日本與其他亞洲國家。

10. 什麽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

張騫出使西域後,漢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紛紛東來。他們把中國的絲和紡織品,從洛陽、長安通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運往西亞,再轉運到歐洲,又把西域各國的奇珍異寶輸入中國內地。這條溝通中西交通的陸上要道,就是曆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漢武帝以後,西漢的商人還常出海貿易,開辟了海上交通要道,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它主要有東海起航線和南海起航線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

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之間海上交通的路線。中國的絲綢除通過橫貫大陸的陸上交通線大量輸往中亞、西亞和非洲、歐洲國家外,也通過海上交通線源源不斷地銷往世界各國。因此,在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將橫貫東西的陸上交通路線命名為絲綢之路後,有的學者又進而加以引申,稱東西方的海上交通路線為海上絲綢之路。後來,中國著名的陶瓷,也經由這條海上交通路線銷往各國,西方的香藥也通過這條路線輸入中國,一些學者因此也稱這條海上交通路線為“陶瓷之路”或“香瓷之路”。

11. 海上絲綢之路形成的原因是什麽?

(1)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礎。秦、漢時期,統治者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推行“休養生息政策”,將農桑視為一切之本,大力扶持和發展農業。特別是漢代,在農業和手工紡織業高度發達的條件下,出現了商業的勃興。漢王朝穩定的社會環境、發達的水陸交通,促進了各地經濟、文化更加便捷、迅速地交流,為地區性、全國性商品市場的形成創造了條件,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打下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2)造船和航海技術的發展,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開辟提供了保障。中國在燧人氏時期就已經開始木筏時代,懂得通過觀察日月星鬥來確定航向;兩漢時期引入風力作為船的驅動力,當時的帆船已有槳、櫓、錨、舵、帆、水密隔壁等設施,加上其後中國航海者利用季風航海的能力不斷提高,指南針用於航海,使得海上航行更加快捷方便、遠距離航行更加安全。依靠先進的航海技術,自漢武帝時代起,中國商人就在南中國海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這些帆船從廣州或北海出發,最遠到達羅馬帝國區域,主要運送絲綢、珠寶、香料、礦物等大宗貨品。

(3)陸上絲綢之路發展受諸多客觀條件限製,促使了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陸上絲綢之路途經國家多,經常由於沿途一個國家出現戰事而導致航程中斷,加上陸路要翻山越嶺,路途難走,往返周期長,這些弱點阻礙了陸上絲綢貿易的進一步發展。公元6—7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剛開始開辟時,隻是陸上絲綢之路的一種補充形式,但到隋唐時期,由於西域戰火不斷,陸上絲綢之路被戰爭所阻斷,我國通往東南亞、馬六甲海峽、印度洋、紅海以及非洲大陸的航路紛紛開通與延伸,海上絲綢之路終於替代了陸上絲綢之路,成為我國對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12. 海上絲綢之路的開拓與延續經曆了怎樣的過程?

(1)西漢平定南越國後的開海政策。繼陸上絲綢之路打通之後,漢武帝又騰出手來一舉掃平南越國,首先在日南,繼則在廣東的徐聞、合浦,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口,與東南亞各國通航貿易。最遠到達印度,與阿拉伯商人和歐洲、羅馬商人進行貨物交流貿易,並且通過印度和阿拉伯商人,把中國文明間接傳輸到歐洲和世界各地。

(2)唐宋保持海上絲綢之路的暢通。唐朝是中外文化交流最頻繁的朝代,長安一直是各國留學勝地,各國客商也雲集長安、廣州、揚州、泉州等港埠。波斯、大食(阿拉伯)、東羅馬都有大批商旅、傳教士和藝術家來中國;中國的絲織品、工藝品等貨物,造紙工藝、冶煉工藝、蠶桑絲織等技術,也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中東、歐洲和非洲東部。安史之亂後,大唐痛失西域,外國客商和留學人員隻好取道海上,東方大港揚州、南方大港廣州,成為大唐帝國最為繁忙的港埠。宋朝的造船業和航海業相當發達,在隻有一條海路的情況下,大力發展海上通商,並逐步取代了穆斯林在東亞和東南亞的海上優勢。尤其是令西方人驚奇豔羨的中國瓷器,由於易碎,陸路交通工具無法運輸,所以總是用海船運往亞非歐美,對促進世界文明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3)元明兩朝海上絲綢之路的貿易交流達到極盛。元朝不但陸路絲綢之路極為發達,而且海上絲綢之路也十分了得,出現了陸海兩條絲綢之路兩旺的可喜局麵。明朝,以鄭和七下西洋為標誌,中國的航海事業達到極盛。首次遠航28000人,62艘商船,沿途經過爪哇、蘇門答臘等地。後來幾次航行更遠,最遠到達波斯灣、紅海入海口和非洲東海岸。中國商品、技術、文化,隨著商船所到之處,影響巨大。

13.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有何曆史意義?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是古代中國政治、經濟等綜合國力得到空前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東西方加強聯係需求的產物。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促進了東西方之間的文明互動和交流,這不僅使中華民族深受其益,也促進了世界文明的繁榮與發展。

(1)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促進了人類曆史前進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海上絲綢之路的開辟,不僅使中國絲綢產品大量外銷,刺激和促進國內絲綢業的發展和繁榮,而且使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以及瓷器、茶葉、中草藥等傳播到世界各地;通過貿易,外國的特產如珍珠、寶石、象牙、犀角、香料、各種動植物和經濟作物等也傳入了中國。東西方各國正是通過海上絲綢之路等渠道進行經貿交往,豐富彼此間的經濟生活,分享人類創造的物質文明,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2)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促進了東西方友好往來、文化交流和發展。海上絲綢之路把世界各文明古國,如希臘、羅馬、埃及、波斯、印度和中國聯接在一起,形成了一條連接亞、非、歐、美各洲的海上大動脈。中國的製瓷工藝技術、繪畫藝術手法、佛教等傳播到海外;西方的音樂、舞蹈、繪畫、雕塑、建築等藝術,天文、曆算、醫藥等科技知識以及伊斯蘭教、基督教等也通過海路傳入中國。這使東西方古代文明經過海上大動脈的相互交流而放出異彩,給世界各族人民的文化發展帶來了巨大影響,促進了各國友好往來。

(3)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促進了航海技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中國航海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國人就利用原始舟筏揭開了海上航行的序幕,之後隨著木帆船的逐步誕生,出現了較大規模的海上運輸與海上戰爭;到秦漢時代,由於海船逐步大型化以及掌握了駛風技術,出現了西漢海船遠航印度洋的壯舉;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東吳船隊巡航台灣和南洋,中國船隊遠航到了波斯灣;從隋唐五代到宋元時期,中國航海業全麵繁榮、海上絲綢之路遠屆紅海與東非之濱,由於當時積極的航海貿易政策和以羅盤導航為標誌的航海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中國領先西方進入“定量航海”時期;到明代永樂至宣德年間,偉大的中國航海家鄭和率領遠洋船隊,先後七次下

西洋,遍訪亞非各國,其船隊規模之大、船舶之巨、航路之廣、航技之高,在當時無與倫比。此外,在海上絲綢之路形成的過程中,也逐步形成了諸多海上航行交通路線圖。

(4)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促進了海洋的開發利用和海洋科學的發展。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海洋的國家之一。古人很早就已從海洋收取“漁鹽之利”和“舟楫之便”,同時不斷地觀察和認識海洋,積累了大量的海洋知識。古代中國對海洋的認識和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地貌、海洋氣象、海洋潮汐和海產生物4個方麵。此外,為了利用灘塗和抵禦海洋自然災害,在海岸防護和圍墾工程方麵,也取得許多成就。

14. 海上絲綢之路相對於陸上絲綢之路有何優勢?

(1)海上絲綢之路持續性更好。陸路絲綢之路開發在前,但因為政治軍事等方麵的較量和鬥爭,時刻受敵我力量消長變化所製約,難以保證長盛不衰,因此總是斷斷續續。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鑿比陸路絲綢之路略晚一點,但自從通航以後,就從未中斷過,即使是曆史興替、改朝換代,海上絲綢之路仍舊保持著與外國的通商交往。從公元前100年開始,到明朝末年為止,共計通航1500年左右。其中,漢朝、唐朝、元朝、明朝四個朝代是海上貿易比較繁盛的時代。

(2)海上絲綢之路安全性更高。人身安全性方麵,航海運輸似乎比陸路運輸安全些。陸上絲綢之路要越過一個大沙漠,穿行7000多公裏,沿途要經過50多個國家,這就意味著它必須直麵各國政治、軍事力量的較量,有時候還會遭遇遊牧民族或小股土匪的攔截。海上絲綢之路的政治壁壘就要少得多,古代沒有領海海域這些概念,凡是海就可以通航,而較少受到來自陸地國家的幹擾。另外,由於在與大海長期搏鬥中,逐漸積累了豐富的航海經驗,航海較與陸地更安全一些。貨物安全性方麵,航海運輸比陸路運輸更安全。因為陸路運輸都是駱駝馬匹或貨車裝運,很多易碎貨物經不起這種旅途顛簸,而航海運輸雖然也有風浪顛簸,但比起陸路顛簸來說,相對要安全很多。所以,無論是政治軍事壁壘還是顛簸問題,海路運輸都相對安全。

(3)海上絲綢之路貨運量更大。陸路運輸工具是駱駝馬匹,它們都需要消耗能量,隻能日行夜止,後來改用木輪馬車,也需要靠馬匹牽引。所以說,陸路運輸能力有限,貨運量不大。由於路途顛簸等因素,隻能裝運絲綢貨物和少量精煉的好鐵器。而海船運輸就不同了,鄭和的一艘商船的貨運量,要200匹駱駝和300匹馬才能運載完。正因為陸路運輸量少且價高,所以,采用海船運輸運量更多、成本更低、經濟上更劃得來。

15. 古代中國人民怎樣推動絲綢之路的繁榮?

(1)以遼河、黃河、長江中下遊為中心的地區,區域遼闊,四季分明,水源相對充沛,使中國上古居民能夠以較少的人力投入而獲得較多的農業產出,發展空間廣闊。因此,以農耕與草原遊牧業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古代中國文明,長期以來一直是東亞經濟與文化的中心,在東亞曆史、文化發展的長河中,數千年來一直起著火車頭的作用。

(2)由於自然條件優越,生產技術發達,古代中國人口繁衍的速度很快,與人口眾多相對應的是生存鬥爭的相對激烈,因而中國人民自古勤於耕織,創造力強,同時消費需求也非常巨大,不但有能力向其他民族提供豐富的精神與物質產品,對他們的產品的需要求也大。

(3)中國地跨南北,兼有內陸與沿海,中華文明本身由東亞各種不同文明融合而成,因此,自古以來中國人民就不排斥來自遙遠地域的異質文明,而且有很強的包容性。

(4)基於中國人民旺盛創造力之上發展起來的發達科學技術與組織能力,包括地理學、造船業、導航術(包括天文與地文導航、磁羅盤的應用等),對實現跨洲隔海相望的各地、各國與各民族之間交往的願望,起了極大的作用。

16. 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哪個影響力更大?

陸路絲綢之路開辟得早一點,與沿途50多個國家進行貨殖文化交流,加上司馬遷將其寫入正史,所以,在中國人的眼裏,似乎陸路絲綢之路更重要一點,影響力更大一些。其實則不然,海上絲綢之路雖然晚十幾二十年,但持續時間是陸路絲綢之路的三倍多,且貨運能力大,再加上運輸安全性遠遠高於陸路運輸,而運輸成本又遠遠低於陸路運輸,所以,影響力更大更深遠。具體來說,兩漢時期,陸路絲綢之路的影響更大一些,魏晉六朝以後,尤其是宋元以後,海上絲綢之路的影響力遠遠超出陸路絲綢之路。

17. 沿線各國與各民族對古絲路的繁榮有何推動作用?

盡管中國在“絲綢之路”曆史上起著重要的作用,但“絲綢之路”並非中國人民在唱獨角戲,沿線各國各族人民均起過重要作用。

從陸路交通看,西域及其以西的廣大內陸亞洲地區,與中國東部的黃河、長江中下遊地區的大規模農耕區相比較,其綠洲的麵積相當有限,大者縱橫一兩百公裏,小者甚至不超過視力所及範圍,因而所能維持的人口也相當有限,故其經濟規模都不大。

由於每一片綠洲之內均無法生產當地人所需的一切,故綠洲居民自古便有遠行貿易的傳統。相鄰的綠洲之間的距離不等,以駝馬行駛的日程計,少則當日可達,多則須費十餘日。內陸亞洲如珍珠般分布的綠洲是長途遠行者天然的中繼站,而綠洲居民的遠行經商傳統,則成為“絲綢之路”賴以存在的主要基礎之一。

內陸亞洲北部與歐亞草原是遊牧民的主要居住區。遊牧民的主要生存手段是飼養牲畜,而草原承載條件的限製決定牧民必須不時地轉場,這就產生了遊牧社會的流動性。他們所馴化的馬匹與駱駝,是東西交往的主要交通工具,憑借此,他們往往比中原漢地的定居民有更多的遠方民族的信息。因此,內陸亞洲的綠洲居民與遊牧民族,自古以來便是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參與者。

從海路交通條件看,東南亞由於島嶼眾多,海岸曲折,航海業發展得很早,也形成了地域海上交通網絡,加之地處中國與西方之間的有利位置,使這裏自古以來便是東西“接力棒”式的海上交往的中介。遠在漢代,羅馬帝國的航海家、商人與使者便已穿越紅海,進入北印度洋,並到達中國。阿拉伯帝國興起後,大食商人不但長期活躍在連接波斯灣至中國的航線上,並且有不少人在我國東南港口城市定居下來。

綜上,可見沒有各國各族人民共同參與和共同建設,無論是古代的絲綢之路,還是現在的“絲綢之路經濟帶”,都很難形成。

18. 西方文明對於古代絲綢之路有何影響?

中亞和歐洲在構築古代絲綢之路中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實上,在談論古代絲綢之路形成時不能繞過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兩個大帝國—波斯帝國和馬其頓帝國。公元前6世紀中期,波斯帝國崛起,其地域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的結合部及其周圍地區。為了密切波斯宮廷與各郡的聯係,加強對下屬地區和新征服地區的統治,在阿赫門王朝統治時期,大規模地修建禦道。這些禦道同時也大大方便了波斯帝國貨物、人員和信息的交流,客觀上促進了“西域”地區交通網絡的形成和暢通。古希臘曆史學家希羅多德就認為“波斯禦道”上往來的郵差可能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郵差。“波斯禦道”隨著波斯帝國的拓展逐步向外伸展,這客觀上為後來絲綢之路的開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波斯帝國稱雄時,希臘人也在巴爾幹地區崛起。亞曆山大打敗波斯阿赫門王朝,將西亞和中亞地區納入自己的統治範圍。隨著亞曆山大東征,並在沿途修建很多商貿網點,大量希臘人和馬其頓人遷徙到這些地區,無疑促進了歐洲、中亞地區與我國中原地區的經貿和文化交流,為古代絲綢之路的打通創造了極好的客觀條件。

如果說波斯帝國對中亞的征服,使從中國到歐洲和北非的絲綢之路的中段,即從中亞到地中海東岸的交通線變得更加通達的話,那麽亞曆山大東征又使歐洲與中亞建立了直接聯係。至此,絲綢之路的中段和西端部分才得以暢通無阻。

19. 怎樣理解絲綢之路既是商貿之路,也是文明之路?

絲路是中華民族走向世界的標誌,它的繁榮、阻絕與中華民族的興衰息息相關。當前中華民族正迎來偉大複興,“一帶一路”具有深遠的曆史意義和戰略價值。鑒古知今,古代絲路的經驗教訓,為當代絲路建設提供了重要啟示。古代絲路作為經濟全球化的早期版本,被譽為全球最重要的商貿大動脈,其實質是服務於亞歐之間的商貿和物流大通道,是當時的世界性貿易通道,同時也是文化交流、宗教傳播的通道。

(1)商貿之路。絲路首先是商品貿易走廊,有商必開路,無商路難成。北方絲路開通後,成為商品貿易的生命線,商隊從中國運出的主要是絲綢、金銀器等商品,運入中國的主要是珠寶、香料、藥材及葡萄、胡麻等農作物。雙方交易的主要是當時的高檔品或奢侈品,絲綢幾經轉手到了羅馬,貴若黃金。這體現了各自的比較優勢和經濟利益,有商業利潤才可能有持續長距離運輸的動力。絲路不是哪國推出來的政治之路,沒有經貿基礎,缺少商品的自由流動,單純的政治文化交往不可能持久,絲路便失去了傳統的意義與價值。

(2)文明之路。絲路橫跨亞歐非數十國,是一條不同民族和文化交流融合的文明之路,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大運河”,是人類文明的共同成果與財富。它把古代世界幾大燦爛輝煌的文明—中華、印度、埃及、巴比倫、波斯、阿拉伯及希臘羅馬等文明聯結起來,佛教、伊斯蘭教、景教、摩尼教等傳入中國,我國道教、儒學以及造紙、印刷、坎兒井、羅盤等技術傳向西方。可見,絲路帶來的不僅是商貿繁榮,還有文化交流、科技溝通、宗教傳播等“副產品”,體現了文化的多元交匯、包容共存。絲路成為文化科技交流的友誼橋梁、宗教思想交流的文明紐帶,讓沿途各國互通有無、互學互鑒,共同推動了人類文明進步。絲路暢通還有利於和平,和平是絲路發達的基礎,絲路是傳遞和平的使者。中國絲路形成和延伸於古代強盛之時,但中國沒有借此對外侵略擴張,證明了中國和平發展的曆史傳統。

可見,絲路首先是商道,有商流和人流,有市場需求,符合經濟規律,絲路才能繁榮。發展經貿、追求效益是絲路繁榮的核心,文化交流、文明共榮是絲路往來的結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