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發揮人民監督作用_一、依靠人民

第十一章

發揮人民監督作用

沒有監督,就沒有從嚴治黨。沒有人民監督,監督就難以奏效。人民是全麵從嚴治黨的最終受益者,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中蘊藏著治國理政、管黨治黨的智慧和力量,人民最願意監督,也是最有效的監督者。因此,應暢通渠道,依靠人民,發揮人民監督作用,保證全麵從嚴治黨的實效。

一、依靠人民

這裏的依靠人民,是指依靠人民群眾來監督黨的建設。群眾監督主要指公民或社會組織對於權力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監督,有時也指一般群眾對於領導幹部的監督。群眾監督是民主監督的一種重要形式,是人民主權原則、基本人權原則和法治原則的體現。群眾監督是監督體係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是最廣泛、最直接的監督。實踐中,群眾舉報已成為加強監督、遏製腐敗、打擊犯罪的一項重要手段,具有其他監督形式無法替代的作用,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群眾監督是一切監督的“原點”,是黨外監督的主要渠道,是對黨內監督的有益補充,具有其他監督所無法比擬的優勢:一是廣泛性。群眾監督因監督主體的廣泛性而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彌補了黨內監督及其他監督形式的不足,能對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8小時內外的各種活動進行廣泛監督,監督對象幾乎涵蓋了各級黨委政府的主要部門、單位。二是公開性。群眾監督活動或借助新聞媒體,或在公共場所,反映和處理問題也都在社會監督下進行,因而監督者與被監督者都感受到了公開的壓力,增強了責任感。三是針對性。隨著民主法治意識的不斷增強和黨紀黨規的深入宣傳,群眾監督熱情空前高漲,監督水平不斷提高,往往能集中反映出黨員幹部違紀違規、作風粗暴、與民爭利等問題,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四是互補性。群眾監督特點鮮明,與其他監督形式各展所長,優勢互補。五是多樣性。群眾監督形式多樣,如批評、建議、質詢、檢舉、揭發等都可成為群眾監督的有效形式。

依靠人民,讓人民來監督,是我們黨的一個主張。毛澤東指出:“共產黨是為民族、為人民謀利益的政黨,它本身決無私利可圖。它應該受人民的監督,而決不應該違背人民的意旨。它的黨員應該站在民眾之中,而決不應該站在民眾之上。”鄧小平強調:“在群眾方麵,要擴大各方麵的民主。人民代表大會、政協會要開好。開好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政協會,很有益處……實際上群眾參與的事情,即使遇到困難,即使有的搞錯了,他們也能忍受,很少埋怨;相反,實行命令主義,搞對了群眾也不滿意。所以,擴大各方麵的民主生活,擴大群眾的監督,很重要。”

依靠人民,讓人民來監督,是由人民群眾的曆史地位和作用所決定的。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實踐和認識的主體,是曆史的創造者,是社會前進的動力;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毛澤東也曾說過一段經典名言:“人民,隻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曆史的動力。”“革命戰爭是群眾的戰爭,隻有動員群眾才能進行戰爭,隻有依靠群眾才能進行戰爭”。“依靠民眾則一切困難能夠克服,任何強敵能夠戰勝,離開民眾則將一事無成”“共產黨基本的一條,就

是直接依靠廣大革命人民群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極其艱巨複雜的任務擺在我們的麵前。很多舊問題需要繼續解決,新問題更是層出不窮。黨隻有緊緊地依靠群眾,密切地聯係群眾,隨時聽取群眾的呼聲,了解群眾的情緒,代表群眾的利益,才能形成強大的力量,順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項任務”。群眾就像蘊含了無限智慧和強大力量的土壤,隻要我們紮根群眾,依靠群眾,就會始終得到大地的滋養,我們的工作、事業和國家就能欣欣向榮,永葆生機。若是脫離群眾,甚至與群眾對立起來,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

我國《憲法》規定,我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人民群眾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但人民群眾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能力不會與生俱來、自然而生,需要黨和政府不斷地宣傳群眾、教育群眾、組織群眾,使之在實踐中不斷得到鍛煉和提高。沒有群眾參與意識的增強和參與能力的提升,依靠群眾隻會是一句大話、空話、套話。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此後,他還強調“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力為群眾排憂解難”。這是對“依靠誰”的問題作出的最權威的回答。

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人民群眾始終是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動力之源和依靠力量,始終是我們取得一切勝利的力量之本和根本保證。“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是我們的傳家寶。黨的組織、黨員和黨的幹部,必須同群眾打成一片,絕對不能同群眾相對立。如果哪個黨組織嚴重脫離群眾而不能堅決改正,那就喪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敗,就會被人民拋棄”。中國共產黨90多年的崢嶸歲月,雖然經曆的曆史階段不同,但是,密切聯係人民群眾、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始終是我們黨不變的堅守。我們黨正是一切依靠人民,才取得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成功,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當年,陳毅曾動情地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鄧小平也曾自豪地說:“三年解放戰爭打勝了,不是靠別的,正是靠長期的群眾工作集中了一切力量才實現的。”實踐反複證明,中國革命的勝利,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功,改革開放30多年輝煌成就的取得,從根本上說,是人民意誌的成功,人民力量的勝利。黨和人民血肉般的聯係,永遠是我們的力量之源、勝利之本。

每一個黨員幹部隻有真正把“依靠誰”的問題弄明白、搞清楚,始終站穩人民立場,時刻牢記力量之源,才能帶著感情來做群眾工作,更加積極地帶領廣大群眾攻堅克難,投身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實踐之中,充分展現一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政治自覺和人民情懷。

那麽,如何依靠人民群眾呢?

依靠人民群眾,就必須高度重視並切實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要始終帶著感情來做好群眾工作,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努力克服形式

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牢記“六民”要旨,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願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要不斷維護和發展好群眾利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生存需求、安全需求和發展需求。隻有我們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隻有我們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我們要通過深入有效的群眾工作,把群眾的力量整合起來,鼓動起來,凝心聚力,推動發展。

依靠人民群眾,就必須向人民群眾學習。毛澤東曾指出:“沒有滿腔的熱忱,沒有眼睛向下的決心,沒有求知的渴望,沒有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力量的來源是人民群眾。不反映人民群眾的要求,哪一個也不行,要在人民群眾那裏學得知識,製定政策。然後再去教育人民群眾。所以要想當先生,就得先當學生,沒有一個教師不是先當學生的,而且當教師之後,也還要向人民群眾學習,了解自己學生的情況”。鄧小平也多次號召全黨向群眾學習,他說:“改革開放中許許多多的東西都是由群眾在實踐中提出來的,絕不是一個人的腦筋就可以鑽出什麽新東西來,我的功勞是把這些新事物概括起來,加以提倡。”曆史反複證明,群眾有智慧,隻要潛心向群眾學習,就能獲得無窮無盡的智慧,找到解決改革發展難題的鑰匙。學人民群眾改造自己,就是要加強思想改造,從內心思想情感上,真正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把群眾放在心上,把群眾當親人,像對待父母一樣對待人民群眾;就是要真誠樹立為民宗旨,學習人民群眾的優良品德和務實作風,下大氣力提高為人民群眾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依靠人民群眾,就必須切實深入群眾。領導幹部要帶頭撲下身子、放下架子,甘當群眾的“小學生”,同群眾以心交心,使群眾真正敞開心扉、暢所欲言。了解群眾的困難,收集群眾的意見,要深入一線,深入基層做全麵具體的調查,做到下企業到車間班組,進農村到田間地頭。切忌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形式大於內容,空談多於實幹,最後不僅工作做不好,還失去了群眾的信任。黨員幹部一定要強調“身入”群眾、“心入”群眾。生活上要與群眾走近,思想上要與群眾接近,感情上要與群眾拉近,作風上要與群眾靠近。要把良好的作風與形象帶下去,把群眾的心聲和基層的真實情況帶回來。

依靠人民群眾,就必須開門查擺問題。實踐證明,關起門來解放思想容易空對空、走過場。從嚴治黨,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就必須敞開機關大門,邀請群眾參與查擺問題,敢於叫群眾揭短亮醜,勇於讓群眾放膽提意見,讓群眾充分行使話語權。隻有群眾道出了“不滿意”,幹部才能有觸動,解放思想才能認準方位,改進工作才能找到目標,下一步整改才能見到實效。

依靠人民群眾,就必須堅定不移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深入進行下去。人民群眾最痛恨各種消極腐敗現象,最痛恨各種特權現象,這些現象對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最具殺傷力。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和命運最終取決於人心向背。因此,我們必須下最大氣力解決好消極腐敗問題,確保黨始終同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