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突破瓶頸:消除阻遏發展的體製性障礙_六、改革文化體製,促進文化發展

六、改革文化體製,促進文化發展

文化發展是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體製改革已經遠遠滯後於經濟體製改革,文化體製改革已經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束縛著文化生產力的發展。

(一)我國文化體製存在的主要問題

1.在文化性質上的過分意識形態化

由於特定的國內和國際的曆史環境,在文化性質上我們長期以來過分強調意識形態問題,而強調意識形態問題又常常強調它的政治功能。這樣一來,我們把文化幾乎搞成了單純的政治宣傳品,成了政治的傳聲筒。由於文化的過分意識形態化的束縛,成為我國發展文化生產力的巨大思想障礙,嚴重影響了社會主義文化的生機和活力,影響了人民文化生活的豐富和提高。

2.在文化發展上長期沒有注意文化的經濟功能

由於長期以來我們受文化意識形態化的影響,我們片麵強調了文化的政治功能,而極大地忽視了文化本身的經濟功能。這樣,我們就把文化完全當成了公益型的事業來辦,而沒有想到要發展文化產業,培育文化市場,讓文化成為經濟新的增長點,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同時,這樣做的結果,對於發展和繁榮文化自身也是不利的。一方麵,經營性的文化產業沒有發展起來,另一方麵,公益性的文化事業又因公共財政的投入不夠而不能滿足公眾的公共需求。

3.在文化管理上黨政不分、政事不分

對於以黨代政問題,鄧小平曾尖銳的指出:“加強黨的領導,變成了黨去包辦一切、幹預一切;實行一元化領導變成了黨政不分、以黨代政;堅持中央的統一領導,變成了‘一切統一口徑’。”對於文化管理,以黨代政現象同樣比較嚴重。黨往往直接插手對文化的管理,而置政府於不顧,結果做出了許多有違文化自身發展規律的事情,給文化發展帶來了長期的不利影響。同時,政事不分。由於中國長期以來隻有文化事業而無文化產業,政府便成了文化發展唯一的投資主體,對所有文化事業單位統包統管,從而使文化事業單位失去了自身獨立性,抑製了文化事業單位以及文藝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造成文化生產力的發展長期缺乏生機和活力。

4.文化領域結構上不合理

第一,文化領域的資源配置結構不合理。一是城鄉差距巨大。我們在文化資源配置上長期傾斜於城市而忽視農村,廣大農民的精神生活十分貧乏。二是地區差距懸殊。由於曆史和現實的原因,我國的文化資源配置長期傾斜於東部地區而忽視了中部地區尤其是西部地區的文化資源配置。三是公共文化資源配置不夠,公眾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滿足。

第二,文化領域的所有製結構不合理。由於我們實行政府統包統管的文化政策,在所有製結構上,公有製幾乎成為一統天下。這種文化領域的生產關係是與我們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社會發展實際和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體製的建立不相適應的。其結果就是極大到束縛了文化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影響了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的提高。

(二)文化體製改革滯後對中國發展的製約性影響

1.文化體製改革滯後阻礙了中國文化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

中國的文化體製是在計劃經濟體製下形成的,曾經為中國的文化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這種文化體製的弊端也就日益暴露出來了。在計劃經濟體製下政府成為文化資源配置的主體;而在市場經濟體製下,要求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到基礎作用。這樣,以政府手段配置文化資源的做法就與市場經濟的發展不相適應了。這種建立在計劃經濟體製下的文化體製即文化生產關係也就與建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不相適應了,從而阻礙了文化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使中國的文化長期以來一直沒有發揮出應有的生機和活力。

2.文化體製改革滯後影響了社會的全麵發展與和諧

中國的改革首先是從經濟體製改革開始的,此後,中國相繼展開了政治體製改革、科技體製改革、教育體製改革,文化體製改革卻遲遲沒有進行。這導致中國的文化發展遠遠不能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相適應,遠遠不能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相適應。這在一定程度上又影響了經濟、政治、社會的發展。比如,由於中國文化產業落後,使中國經濟的發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失去了一個有力的增長點。而民主政治的發展,更離不開文化智力的支撐。先進文化建設的薄弱,人們價值觀念的紊亂,又是引發社會不和諧的重要的內在因素之一。可以說,文化體製改革的滯後,已經影響了社會的全麵發展與和諧。

(三)改革文化體製的路徑選擇

1.正確認識和處理文化與意識形態的關係,樹立科學的文化觀

全麵科學的認識和處理文化與意識形態之間的關係就是要糾正片麵強調文化的意識形態屬性。文化當然具有意識形態問題,但並非所有文化都屬於意識形態問題。明確了這一點,我們在認識和處理文化問題時就會更具有包容的胸懷和客觀的眼光,從而使文化之花開放得更加豐富多彩。當然,當我們說並非所有文化都是意識形態問題時,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削弱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恰恰相反,我們一定要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觀察和處理文化問題,科學全麵的認識文化的性質和功能,尊重文化發展的特有規律,改革文化體製,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促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健康發展。

2.正確認識和處理文化的公益性與經營性的關係,實現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比翼雙飛

過去,我們一直把所有文化都看成是公益性的事業,而沒有從中區分出經營性的文化產業。這極大地妨礙了我國文化生產力的發展。因此,進行文化體製改革,就要正確認識和處理文化的公益性與經營性的關係,充分發揮文化的公益功能與經濟功能,實現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比翼雙飛。

第一,積極推進文化事業單位改革。要根據現有文化事業單位的性質和功能,區別對待、分類指導,明確不同的改革要求。要加大公益性文化事業投入,形成以政府財政投入為主體,多元投入為補充的多元化投資結構,確保文化事業單位的資金到位,以便逐步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係,滿足人們對公益性文化的需求。要深化文化事業單位內部改革,推進人事、收入分配、社會保障製度改革,按照政事分開的原則,事業單位和行政機關不得相互混崗。

第二,大膽探索文化產業改革。對於藝術院團、一般報社雜誌社、新華書店、電影電視、影劇院等經營性單位,要積極創造條件,製定優惠政策,有領導、有秩序地推動其轉化為企業,使其走向市場,成為市場經濟的主體。要規範國有事業單位的轉製,按照現代企業製度的要求,加快推進國有文化企業的公司製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要大力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培育和建設一批出版、電子音像、影視和動漫製作、演藝、會展、文化產品分銷等產業基地。要扶持和培育一批實力雄厚、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大型文化企業和企業集團帶動文化產業的發展。要積極創造條件,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文化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發揚光大中華文化。

3.實現黨的文化執政方式與政府的文化管理方式的時代轉型

黨的文化執政方式和政府的文化管理方式都是在計劃經濟體製下形成的,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他們所賴以存在的經濟基礎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因此,為了更好的擔負起文化的領導和管理責任,黨的文化執政方式和政府的文化管理方式必須進行時代的轉型。

第一,實現黨文化執政方式的轉型——黨政分開。黨要善於把對文化的領導通過法律途徑上升為國家意誌,然後依法監督政府實行,通過政府行為體現黨的要求和主張;而不是要直接插手對文化的管理。這樣,既有利於政府依法管理文化,也有利於黨集中精力把握文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建立起更加符合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主義文化發展規律的文化執政方式。

第二,實現政府文化管理方式的轉型——政事、政企分開。政事分開,就是說對於文化事業單位,政府不要越位直接進行行政幹預,事業機關和行政機關不得相互混崗,依法保護文化事業單位的獨立性。政企分開,就是使文化企業同其他企業一樣真正成為獨立的市場主體,政府主要采用經濟手段通過市場實行間接管理。這樣,理順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的關係,才能有利於調動文化工作者和經營者的積極性,促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

4.著力調整文化領域的結構,促進文化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

第一,合理調整文化資源的配置結構。一是城鄉配置結構。要大力加強農村文化資源配置,加大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逐步解決農村文化產品和服務相對缺乏的問題,豐富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二是地區配置結構。要加強中西部地區、老少邊窮地區的文化資源配置,建立健全文化基礎設施,構建文化服務網絡。三是加強公共文化資源配置,加大公共文化投入,逐步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係。

第二,大力調整文化領域的所有製結構。要改變文化領域公有製一統天下的所有製格局,堅持以公有製為主體,鼓勵和支持非公有製資本以多種形式進入政策許可的文化產業領域,逐步形成以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共同發展的文化發展格局。

總之,我們要著力調整文化領域的結構,以便最大限度地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促進文化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加快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進程,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文化智力支持,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文化精神基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