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鴻門宴

李海洋說的康複絕不是普通的走走路,曬曬太陽。

他經過前世的車禍之後,對於身體的康複理療已經有了久病成良醫的水準。

更何況李海洋當時是因為腦部受到了震**,從而陷入了長時間的昏迷,身體軀幹四肢卻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傷。

妻子在這半年當中持之以恒的按摩拉伸肌肉,給他的恢複速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李海洋每天在向陽院開始了針對性的康複治療,健身操,深蹲蛙跳,雙臂屈伸,引體向上,平板支撐,懸垂舉腿。

他的身體是因為長時間臥床造成的輕度肌肉萎縮,經過一周的康複之後,已經恢複了運動能力。

現在他要做的就是在半個月之內,利用高強度的訓練,將自己的體能恢複如初。

在前世,李海洋是一個半專業級的運動員體魄,他的攀岩和搏擊都是請了專業人士作為輔導,健身方麵的知識也了如指掌。

向陽院裏的那些老鄰居剛開始還覺得李海洋這些舉動頗為古怪,但是時間久了,大家也就不再留意。

而李雪琴驚喜地看到丈夫的體能一天一個樣,隻過了一周的時間,就已經恢複到了沒受傷之前的狀態。

丈夫不知道從哪裏淘換了一個體校淘汰下來的沙袋,就掛在向陽院裏的歪脖樹上。

他整天用一些稀奇古怪的姿勢擊打,弄得鄰居張大爺都有點擔心起來了。

“海洋,你這是跟誰呀?事不都辦完了嗎?現在法治社會,可不能隨便打架鬥毆啊。”

“張大爺你放心,我這是做康複治療呢,哪能隨便打架。”李海洋笑著擦了擦額頭上的汗。

經過這10天的高強度恢複,他的體能早就恢複了正常的狀態。

原來這副軀體的主人也是一個身體極其強健的年輕人,讓李海洋重新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

當時可沒有雙休日,每個禮拜隻有星期日這一天休息,當時有一句俗話,就是形容這短暫的休息日,叫做戰鬥的禮拜天。

在這一天裏,老百姓都會把所有該辦的事情集中辦理,比如說洗衣服,買蜂窩煤,劈劈柴,等等…

李海洋知道,老街坊們都曾經對他施以援手,這些天在恢複健身之餘,幫助老街坊們把蜂窩煤買了,劈柴劈了。

他還每天抽出一個小時的時間,在大街小巷上漫無目的閑逛,一方麵是為了健身,做一些有氧,另一方麵他也正在重新熟悉80年代初的一切。

其中包括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也有社會的消費習慣。

這段日子並沒有著急出去找零工去做,因為他知道,在這改革開放的年代抓住機會才最重要。

在此期間買了一輛自行車,在當年自行車的價格極其昂貴,加上票證的話,恐怕要300~400元。

而他買的這輛車卻僅僅花了60塊錢,不過並沒有票證,這輛車也幾乎到了報廢的狀態。

整輛車鏽跡斑斑,而且隻有一個軲轆,鏈條早就斷了,車輪的輻條也幾乎少了一半,這輛車是在集市上被丟到角落裏的。

即便是這樣,在購買這輛車的時候還是經過長時間的討價還價。

鑒於這輛車的狀態實在是太差,而且來路不正,並沒有購買票證,所以就便宜賤賣了。

李海洋買回來之後先用沒有好好擦拭了一遍,把鐵鏽去除得差不多,然後又花了30塊錢來到自行車鋪,買了一個車軲轆還有其他的一應配件。

雖然得了幾百塊賠償金,但李海洋依舊十分節儉,他知道接下來這筆錢至關重要。

他足足花了兩天時間,終於把這輛接近報廢的自行車恢複了可以騎乘的狀態。

幾位老鄰居對此讚不絕口,那趙二伯原來是機械廠的,這幾天就看李海洋在這裏忙活,心裏麵不由得有些好奇。

他拍了拍這輛自行車說道:“海洋,沒想到你還有這個手藝,憑這個本事我看你也別打零工了,開個自行車攤兒吧?這個很賺錢的。”

李海洋笑了,說道:“我這也是被逼得沒辦法,有了這輛車,我就可以去一些遠地方,這幾天的配件還多虧您。”

“咱老鄰居不說這外道話,你這車連個鈴鐺皮都沒有,出門的時候可得小心,像是車輔條和軸承什麽的我能給你搞到,需要就言語聲。”

李海洋心中一陣的溫暖,所謂大恩不言謝,這半年如果沒有這些鄰居,自己的妻子絕對是撐不下來的。

他已經在心中做了決定,淘到第一桶金之後,要好好感謝一下向陽院的這些熱心鄰居。

今天是約好去青嶗山的日子,在此期間,肖建和李衛東又裝模作樣的來了兩次,每次來都是沒話找話,故意套近乎。

他們越是這樣,李海洋就愈發的確定今天必定有事情要發生。

他恢複體能,尤其是針對性地做了搏擊能力的訓練,是有其目的所在的。

在80年代初,治安可不像是以後那麽可以放心大膽的半夜擼串,在偏僻地方都是叢林法則。

青嶗山地處郊區,如果到時候對方有什麽不良的企圖,自己必須有自保和保護妻子的能力。

就在這個時候,向陽院門外傳來了刹車的聲音,一聽就知道是肖劍開著他那輛卡車來了。

這輛卡車在八二年算是非常先進的車型,屬於中型的載重車輛,駕駛室後麵還有一排座位,一共可以坐四個人。

果然沒過多少時候,肖健和李衛東走進向陽院。

看見李海洋夫妻都在,就故作熱情地打招呼說道:“海洋,咱們早去早回,啥都不用帶,哪裏都有。”

李海洋能夠敏銳地覺察出,肖建和李衛東眼神中都透露出一絲狡黠的目光,就像是餓狼看到了獵物一般。

他們很快上了車,向著青嶗山的方向駛去。

在八二年前嶗山就已經是旅遊景點之一,雖然這時候山上的設施和建設沒有到位,但是寬敞的道路,卻已經由政府出資修到了山腳下。

當時有一句口號,叫做要想富先修路,從八十年代,我國的基建工作就已經緊鑼密鼓地開展了,這也為日後的經濟騰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青嶗山到了,他們下了車,直奔山腳下的一座小漁村。

李海洋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他心中明白,今天這是一場鴻門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