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朝野震動

燕親王身形健碩,多年軍伍生活,令他整個人看起來都如同標槍一般銳利。

但是此時他古銅色的臉龐,已然黑得快要滴出水來一般。

三皇子在幽州府被賊人公然截殺,賊子足有上千人之多,這簡直就是在打他燕親王的臉。

安慰了侄兒一番之後,燕親王連夜升了軍帳,一時間軍騎四出,大索幽州府。

不論是否跟截殺三皇子有關,所有賊匪,盡數剿滅。

同時遣鴻翎急使飛報應天府。

這事要是出在別的地方,燕親王甚至有可能當笑話看,可是出在他的地盤,他就不得不給應天府一個交代。給三皇子一個交代。

其實都不用過多分析,一心想要三皇子命的,無非就是其他幾位皇子,而嫌疑最大的,便是身處隔鄰薊州府的四皇子。

但是嫌疑歸嫌疑,沒有證據都是枉然,那丁先生和黑衣死士無一生還,直接就是死無對證,即便找到那倆山賊頭目,估計他們所知也極其有限。

最最主要的是,四皇子身處薊州,手握兵權,而且四皇子的外公,薊國公更是薊州府的總兵,相當於薊州府的軍區總司令,比燕親王在幽州府的地位也沒多大差別。

這種情況下,根本不可能將他索拿查辦。

雖然明知這事查下去是查不出結果來的,但是燕親王流程還是要走的。

幽州府掀起多大風浪先不說,當消息傳回應天府的時候,朝野震驚,據說皇帝陛下散朝後,在書房大發雷霆,將召見的官員罵了個狗血淋頭。

然後朝廷就下了海捕文書,全天下大索那兩個山賊頭目。

而當楊軒得知消息的時候,也是大吃一驚,後來聽聞大哥沒事,也算是鬆了一口氣。

惠親王沒有詳說,但是楊軒也猜到,這事無非還是因為利益相關,連皇帝陛下都參股的事,竟然還有人敢搞事,幕後指使之人必定不簡單。

楊軒沒法去查證幕後指使者,隻能暫時將此事放下,隻有等大哥回來再詳細詢問了。

不過這一出也有個好處,那就是燕親王在開鹽礦作坊一事上,沒有任何阻礙,甚至是出人出錢協助辦理。

估計要不了多久,他們就能回來了。

楊軒雖然心情不暢,但是日程上的事情也不得不做。

以他的性格,不可能吃了這麽大的虧而不報仇,但是他能做的,就隻有一點,那便是壯大自身的實力。

不論是為了大哥,還是為了呂奉先。

眼看著三月初三就要到了,馬車競速賽也即將開始。

這一次報名參賽的人數,足有上百號之多。

參賽的當然不止有順風行製造的馬車,其他幾家車馬行也製作了馬車報名參賽。

從這段時間馬車的銷售火爆看得出來,在這個比賽上出了風頭,就等於是將名聲打出去了。

對於這種已經飽和的市場,唯一能做的就是開辟新的客源,楊軒已經打通了這條通道,接下來就看各位車馬行的掌櫃們各顯神通了。

這一次的比賽,楊軒還製定了不少的規則,最主要的一條,便是參賽的馬車駕駛者,必須是報名者本人。

也就是說,各位參賽的公子哥,都要親自駕車參賽。

親身體驗過的楊軒知道,隻有親自駕車,才能體會到速度所帶來的**,隻要這些公子哥也親身體驗過,便能體會到其中的魅力。

一開始,那些公子哥對這條規則還有些嗤之以鼻,駕車那是車夫的事,他們身嬌肉貴的,怎能操此賤業。

但是當他們看到惠親王府的世子呂敬祺都親自駕車下賽道的時候,他們就都沒意見了。

城外那處比賽的場地,已經成為了一眾公子哥們日常遊玩的所在。

但凡是有馬車的,必定會來賽道上試試,由車夫駕車還真就是跟親自駕車體會不同,賽道處整日裏都有公子哥們架著馬車呼嘯而過。

而賽道中間的空地上,也是自發地形成了一個小小的集市,攤販們穿梭於公子哥之間兜售商品,公子哥們出手大方,每日裏都能賺不少銀錢。

賽道的場地就這麽大,每天在賽道上試車的公子哥不少,很快就有了私下約戰者,各自駕著馬車比試一番。

後來也不知道是哪個公子哥來賽車的時候,帶上了從秦淮河帶來的粉頭,讓那粉頭坐在後麵的車座上比試。

這一舉動瞬間就引起了效仿,沒過幾天,車後座上坐的若不是青樓女子,壓根就沒人跟你比試。

有比試就有彩頭,而這些公子哥的彩頭,便是車後座上的青樓女子,敗者花錢帶出來的粉頭,當日便歸勝出者所有了。

當然,楊軒規定,正式比賽的時候,是不允許車後座帶粉頭的。

賽馬車這一項運動,很快就在應天府公子哥之間風靡起來,不光要購買馬車,還需進行改裝。

順風行的馬車有著各式各樣的改裝,能從外觀看得到的,都被其他車馬行學去了,也有樣學樣,跟著改裝,比如使用小號的加寬的車輪,降低底盤的同時也減輕了重量。

當然,竹片減震係統可是遮擋得嚴嚴實實,暫時還沒有被別人學去。

楊軒也知道這玩意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遲早會被人模仿,所以他已經在著手研究彈簧鋼了。

不過彈簧鋼可沒有這麽容易研製成功,楊軒隻是另外在馬場增加了一座高爐,用來煉製鋼材,看看能否煉製出更好的鋼材。

煉製鋼鐵,可比燒製玻璃需要的溫度更高,楊軒也就隻知道這一點了,其他的,就交給工匠們去研究吧。

因為參賽人數眾多,比賽的賽程不得不延長,從三月初三開始,比試將持續三天。

這個比賽被楊軒命名為業餘賽,參加比試者都是豪門貴族的公子哥,七家車馬行並沒有親自參賽,但是參賽的馬車,基本上都是出自這七家車馬行。

而其中數量最多的,還是出自順風行的馬車,幾乎達到了半數。

這一次比賽,可以說是盛況空前,參賽者眾多,觀賽者更多,再加上做生意的小販,甚至連許多官員,都前來觀賽。

見到如此情形,楊軒知道,這一波風潮,已經被自己帶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