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營救
不等那陳長梃回去報告,那人生怕他有去無回,便對陳長梃大聲喊道:“你且說與‘擎天柱’,若是他能救我‘八金剛’一命,我定認他為主,甘為臣子!”
原來“八金剛”這廝本來處於張順之前,因為之前被山西巡撫宋統殷布下大陣把義軍堵在穀口,“紫金梁”無奈之下便把張順隊伍調到前麵作戰,他反倒落到了最後。
結果不曾想,這邊張順剛打開宋統殷堵住的穀口,那邊“八金剛”便被從西邊趕來的張道浚咬住了。等到張順和“紫金梁”撤退而去,義軍大亂,大多數人都被部分整頓完畢的宋統殷部和張道浚部團團圍在穀口附近,走也走不得。
萬幸官兵少,義軍多,宋統殷又被張順打破了大陣,人馬混亂。正好被義軍逮著機會,打破了圍困,才得以潰圍而出。隻是那“老回回”等人處於前列,得以迅速逃脫。反倒“八金剛”殿後,被咬住一直不得走脫。
好容易犧牲了部分兄弟,冒死衝出重圍,竟然又被宋統殷的騎兵追了上來,竟被團團圍住不得走脫。“八金剛”心中那個恨呐,他耳邊還響起那些個敢死斷後的兄弟對他說的話:“掌櫃的,我們死就死了。延綏大旱,餓死的人不計其數。我們也本來就該死的人,能活到今天也算值了。可是你不能忘了到底是誰把我們坑害了!”
“那‘紫金梁’身為盟主,竟然出賣兄弟來換取榮華富貴。結果出賣不成,一旦官兵翻臉,便丟下眾位兄弟自顧出逃。殺人者,正是這‘紫金梁’也。若是掌櫃的突圍出去,萬萬不要忘了兄弟們的血海深仇!”
原來這些人被“紫金梁”遺棄之後,不憚以最大的惡意來揣測“紫金梁”,竟將一切遭遇歸結到他身上。那“八金剛”死了那麽多兄弟,心中如何過意的去?此刻為了報仇,什麽也顧不得了,竟然要投靠“擎天柱”麾下求活。
陳長梃聞言又驚又詫,連忙拍馬而回,去稟告那張順。這時候,那“八金剛”手下一個滿臉麻子的醜漢,趁著躲過了官兵長槍的間隙問道:“掌櫃的,若是投靠了那‘擎天柱’,我們還能報得了大仇嗎?我看此人與‘紫金梁’好的同穿一條褲子一般?我們豈不是投靠了仇人。”
“哼!我看那張順辦法總比困難多,不是‘紫金梁’那蠢貨可以比的。若是他真的甘居‘紫金梁’之下,今日我等定無活路,投與不投又有何區別;若是他野心勃勃,必然冒險營救我等。既然如此,此人早晚要與‘紫金梁’做過一場,何愁我等大仇不報?”沒想到這腦子不好使的“八金剛”,居然愚者千慮竟有一得,竟然還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且不說這兩人如何算計,且說那陳長梃回稟給張順,張順一時間也沉吟不定。張順又問詢眾人,皆不知所措,這時候那久不獻策的陳經之反倒說道:“主公,其餘義軍皆走,唯獨我和‘八金剛’在此,理當相互扶持。若是官兵破了‘八金剛’,恐怕下一個就是我們了。”
“可是官兵勢大,我們不去少了一個,我們去了卻是送了一雙,這可如何是好?”張順笑問道。
“主公已經胸有成竹,何必再問呢?”陳經之也不知道張順到底有沒有主意,隻得含糊拍馬道。
“哈哈,經之果然深的我心。”張順笑道,“方才長梃言之,圍困‘八金剛’的官兵竟然見他而退,便知對手乃是手下敗將宋統殷是也。其人萬人大陣,被我一股而破,早已喪膽,焉能與我對陣?諸位且與我破之!”
眾人早已習慣聽從張順命令,竟無異議。於是,在張順指揮下,他的車營緩慢移動,竟然不退反進,反而進逼當麵官兵。當麵官兵將領正是宋統殷手下參將,此人乃是塞外降卒,因功累積到參將職務,不是宋統殷那文官所能比擬。他立馬判斷出張順欲救那“八金剛”,連忙下令中軍士卒先緩慢向後退避。
張順居於陣中,缺乏瞭望設備,無法觀察敵情,隻是直接移向那“八金剛”處。張順看到那“八金剛”正被官兵騎兵圍困,連忙下令魏從義帶領二百步卒,陳長梃帶領剩餘的四十來騎前去接應。
那官兵本來圍困“八金剛”等人良久,竟是“消化”不下。此刻對方又來了援軍,哪裏還敢圍困下去?隻得棄了“八金剛”等人,撤回本陣。
那“八金剛”見逃出生天,連忙帶領麾下騎兵馳向張順陣中。雙方正好脫離了接觸,官兵參將何許人也?哪裏容他如此輕鬆出逃,連忙命人射箭放銃。
一時間“八金剛”手下人仰馬翻,竟是又死了十幾人,才逃入到張順陣中。張順高興的連忙前去迎接,那“八金剛”見了張順,便下了馬來,對張順深深一拜。便“當啷”一下棄了手中的金剛杵,倒在地不起來了。
張順頓時大吃一驚,仔細一看,隻見那“八金剛”背後不知何時竟然已經插著一隻雕翎長箭,位置正在後心。張順和那“八金剛”手下麻子連忙將其扶起,隻見他隻有進的氣,沒有出的氣了。
那“八金剛”有氣無力的說道:“‘擎……擎天柱’,我是……是不行了,劉成……他們是托付給……你……了。”
言未畢,又使出全身力氣,對身邊麻子喊道:“報……報仇!”
遂後,竟氣絕而亡,果然是“武器越怪,死得越快”。那麻子見此大哭,喊道:“掌櫃……櫃的,我劉成定不負重托!”
張順見此,也垂淚道:“‘八金剛’老哥,你放心,隻要有我‘擎天柱’在一天,威……咳咳,官兵必須要血債血償才行!”
這時候,那劉成聽到了張順的話,便放下“八金剛”,對張順拜了三拜,說道:“隻要您‘擎天柱’能為我等報仇,我劉成等人必為你赴湯蹈火,在所不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