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章 吞噬星球的風暴
沿著這片逐漸凝固的熔岩流前行,深黑色的冷卻岩石縫隙內部不斷有尚未冷卻的紅色岩漿溢出。
更遠處則是一片黑色與黃色相間的大地,那是大片冰凍的硫磺平原,揮發的二氧化硫構成了這顆星球上稀薄的大氣。
星球表麵的火山特征以希臘多種神話中的火焰之神、火山之神命名,某些命名也來自但丁的《神曲地獄篇》,對於碳基生物來說,這裏確實與地獄無異。
飛速掠過這片死寂的大地,熔岩奔流之處滿是二氧化硫凝固後灑下地麵的黑色顆粒,遠離火山的地帶則是一片黃褐色的凍土。
到處都是被撕裂後形成的如同爪牙般的山脈,如同寒冰地獄與灼熱地獄構成的世界。
在木衛一的赤道上前進了上千公裏後,李恒發現了一處溶化硫湖泊,數萬根絲線如同星光一般一閃而過,他在一旁的山脈上開了一個數百米深的山洞,而後將洞口完全封閉。
這個山洞的下方連通著灼熱的岩漿,李恒將一路上收集到的幾噸冰晶全部放入洞內,高溫讓這顆星球上所剩無幾的固態水化為了液態。
纏繞在他右手上如同火山灰一般的黏菌吞吸著這些化為**的水飛速膨脹,幾分鍾後就變成了遍布十幾平米地麵的菌毯狀物質。
這些適應高溫的黏菌能夠在火山口和岩漿附近生存,如果不大規模擴張,利用李恒采集到的那些液態水,在這座山洞中它們可以持續生存很久。
不過,比起溫差更小的深海火山口,這顆星球的表麵就危險得多了。
當溫度下降,流動的岩漿化為固體,這些小生命就會難以獲得生存所需的能量,被凍死在地表,成為一塊未來被人挖出來的化石。
單個生物是單細胞生物,但組成群體時卻能表現出近似於生物的智慧,李恒想要看看這些黏菌能否無需接收命令,僅靠自己就在這顆星球上找到適合的生存方式。
生物的本能就是進食和繁殖,但當黏菌的數量超過某個限度時,這座山洞內部的水循環就會被打破。
一旦它們開始向外界擴張,這些生物幾乎注定會死在平均溫度隻有零下140攝氏度的木衛一之上。
是在山洞內部安安穩穩地維持這個小型生態係統,還是前往未知的、充滿危險的外界奮力一搏,他想要看看這些單細胞生物會如何選擇。
這些懵懂無知的小生物化成了一片布滿山洞內部的黑灰色菌毯,其中的一些為其他部分的同胞采集液態水,還有一些則深入山洞底部的岩漿獲取更多的物質和能量。
雖然才剛剛誕生不久,但這些黏菌已經能夠表現出一定的分工合作能力,看上去好似一個整體一般。
離開山洞,李恒將洞口再次封閉,而後衝向天空,脫離了木衛一的重力束縛,向著40萬公裏之外的那顆氣態巨行星飛去。
這段距離並不遙遠,他很快就靠近了這顆巨大的氣態行星,它是古代傳說中的歲星,也被羅馬人稱為朱庇特。
木星的質量是太陽的千分之一,但卻是其他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大氣層中氫和氦分別占了總質量的75%及24%。
此時李恒距離木星的大紅斑距離約為十二萬公裏,處於稀薄暗弱的木星環最外圍,真正靠近之後才能感受到這顆星球的龐大。
木星的磁場比地球還要強十倍,木衛一火山噴發產生的帶電粒子穿過磁場,在木星的兩極形成了耀眼的極光。
層層疊疊的風暴流過這顆星球表麵,這讓它看上去就像是一杯流動的咖啡。
這顆星球在數十億年前掠奪了太陽係中的部分物質,巨大的引力吸引了大量零散的隕石。
穿過外圍的木星環,李恒徑直向著大紅斑的方向飛去,木星自轉一周的時間隻有不到十個小時,這讓它成為了一個扁球體,在赤道處的直徑比平均直徑要大3000公裏。
穿過最外圍的稀薄氣體,李恒直接來到了大紅斑內部,洶湧的風暴帶動著他的身體向著氣旋中心翻滾,這樣的一場風暴足以將整個地球表麵吞噬。
周圍的結晶物質和身體的血肉變換,長達上千米的觸手將風暴中的氫和氦等物質飛快地抓取到身邊。
幾分鍾之後,一個直徑達到一米、重量超過一噸的致密球體出現在了李恒身前,內部的氣體物質全部被壓縮成為了液態。
在其中注入反物質,球體內部的氫轉瞬間湮滅,在幾納秒之間釋放出的巨大能量和來自外殼的龐大壓力讓這個致密的球體變成了一枚熱核炸彈。
紅褐色的風暴受到了這枚熱核炸彈的衝擊,洶湧的衝擊波傳出去上百公裏,這枚炸彈的當量不下於沙皇氫彈。
大紅斑的麵積雖然相當巨大,但卻並不厚,這顆熱核炸彈幾乎將大紅斑給炸穿了,從而能夠看到下方更致密的、接近**的星球表麵。
在這場爆炸的不遠處,有著一個巨大的、變換著不同顏色的氣旋,那裏是大紅斑的核心。
最低處為藍色,跟著是棕色與白色,最高處為紅色,這些不同的顏色與木星表麵的成分有關。
威力巨大的氫彈也隻不過讓這個巨大的風暴出現了一個小小的缺口,不同於地球上溫和的大氣能讓核彈盡顯自己的威力,這個被炸出的上百公裏大的缺口隻占整個大紅斑的萬分之一都不到。
不過十幾秒鍾之後,最外圍的衝擊波就抵抗不住風暴的壓力,空洞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飛快變小,幾分鍾後就消失無蹤,連一朵小蘑菇雲都沒留下。
風暴核心處的平靜區域,一具由流動的氣體物質組成的身體出現在了那裏,那具血肉身體在近距離的核爆下直接被毀掉了一半。
沒有耗費力量恢複血肉身體,木星更內部的環境比這裏的大風暴還要惡劣的多,維持著這一具血肉身體毫無意義。
現在的李恒看上去就跟一個氣態人差不多,這具氣態身體搖搖晃晃地順著風眼向下落去,越來越大的壓力讓這個氣態人逐漸變得如同流水一樣。
木星洶湧流動的大氣層讓這裏也有著雷電現象,比起這裏連綿的恐怖雷暴,地球上的雷雨天氣隻能算是天空中的小火花。
穿過數千公裏的距離之後,李恒到達了大氣層最底部的對流層,這裏的物質已經形成了類似超臨界水的狀態。
木星巨大的引力讓它不斷向內收縮,它的體積仍在逐年變小,這一過程產生的熱量不斷湧出,使得行星表麵的物質形成了液態氫與氣態氫的混合物。
在這個流動著的表麵,一坨形似人形的物質不斷地向著內部鑽去,這裏的溫度已經接近了1500K,這是常規星球上熔岩的溫度。
這坨**不斷地下潛,來自星球內部的熱量不斷增加,同時壓力不斷升高,當越過某個極限之時,氫就會發生相變,成為另外一種性質截然不同的物質。
穿過兩萬多公裏的外層,壓力達到約450萬個大氣壓時,金屬氫出現了。
這是一種簡並態物質,它們的原子被壓碎,原子的間隔比常溫下電子與原子核的距離還要小。
這裏的溫度已經超過了10000K,流動的金屬氫產生了巨大的磁場,這也是木星那籠罩上百萬公裏磁場的由來。
這一坨液態氫在這裏被擠壓成為了金屬氫,這種超固態物質同樣具有低溫液氦超流動的特性,能像滑潤的、無粘性的**那樣流動。
李恒沒有再向星球內部前進,超固態的金屬氫有著近乎無限的導熱率,下方數萬公裏都是壓力越來越大的液態金屬氫,最後到達木星的核心,那裏的壓力將會達到4000萬個大氣壓。
這一坨流動的金屬氫有著金屬晶體的特征,但卻像是液態的氫一樣向著星球的表麵流動。
周圍的壓力緩緩減小,周圍的溫度已經降到了不足6000K,壓力也小於100萬個大氣壓,但是金屬氫仍舊保持著良好的狀態,保持著超流動性與超導性能。
這坨金屬氫不斷向外流動,完全沒有內耗的超流動性讓它輕鬆地穿過了厚厚的液氫層,片刻之間就來到了木星表麵。
此時的金屬氫仍舊保持著流動的特性,但這並不是它的自然狀態。
在壓力下降到數千個大氣壓的時候,這份物質開始出現相變,隻是李恒還維持著它原本的性質。
相比於現在廣泛使用的低溫超導物質,這種基於電子簡並態產生的高壓超導物質是另一個可行的方向。
金屬氫確實具有亞穩態的性質,當壓力不足時它仍能保持穩定的高能狀態,當壓力撤除後,它並不會馬上恢複成普通氫氣。
類似於利用石墨在高溫和高壓條件下製備金剛石,當恢複到常溫常壓之後,金剛石仍然會保持金剛石的狀態,而不會變回石墨。
金屬氫的這種亞穩態有著一個溫度與壓力的平衡點,溫度越高所需的壓力就越大,450萬個大氣壓可以使金屬氫在太陽表麵的溫度中都保持自身的物質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