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好人聖人心性微變
昏沉沉的夜幕,再度籠罩了大地。喧鬧的災民,也大多沉靜下來,就在這月色之下,席地入眠!也有的,因為悲痛或傷痕哀嚎、痛苦,可是,卻無法引起他人注目。
在這人不如畜的時候,死亡或者傷痛已經成為了最平常不過的事情。大多,已經麻木!
一眾百金樓小廝和一眾衙役,忙碌了一天疲憊襲來,也大多沉沉睡去。隻有陸風、沈明等少數人,不知道從何處弄來幾壇劣酒,陪著沈堂沉默的將其灌入口中。
對於本就不是這個時代的沈堂而言,今天的經曆讓他有些難以麵對。此刻,他方才知道,祥和而平淡的日子,是多麽令人渴望而珍惜。
他的心中,有著太多的情緒,可是卻不知道該如何宣泄。即便是那酒水,也不能讓此刻的他感到一絲慰藉。
“沈堂兄弟,你是個好人!”
一旁的程玉虎,用力的灌了一口酒,大聲說道。而那陸風,卻是搖搖頭,“不對!眼前這數萬人,到現在之所以能苟活,全賴身堂兄弟,依我看,就算是聖人,也不過如此。”
聽到二人誇獎的話,沈堂卻是苦笑著搖搖頭。
那堯掌櫃見此,卻是輕笑到:“沈公子,你是不是覺得,若非沒有諸位兄弟的相助,沒有我們百金樓的相助,你便做不了什麽。所以,他們的稱讚讓你愧不敢當?”
沈堂聞言,卻是默默點頭。昨日他怒斥魏詢,甚至想要以一己之力救助災民。現在想來,隻是一個笑話罷了。若非有陸風、堯掌櫃一眾人,麵對這數萬災民,他將束手無策。
“沈公子,你錯了!”堯掌櫃卻鄭重說道:“也許,在你看來,現在你是最無用的一個。但是,這裏可以沒有我,可以沒有陸班頭,卻唯獨不能沒有沈公子!若非是沈公子,我百金樓未必會出手。至少不會全力以赴!若非沈公子,魏大人也不會命陸班頭等人到來相助。在場的每一個人,之所以能夠站在這裏,皆是因為沈公子之故!”
“隻要沈公子你站在這裏,魏大人才會有此意願,我百金樓才會不吝金銀,在場的諸位兄弟,也才有在這裏繼續下去的理由和勇氣。眼前數萬災民,皆賴公子活命,這乃是一個事實!所以,公子不僅無需愧疚,更需驕傲。你之所為,足以讓天下人羞愧與敬仰!”
“不錯!”
程玉虎將手中的酒壇砸在地上,大聲說道,“在此之前,我與諸位兄弟也隻想在沈公子這裏混的一口吃食,不過,現在我們決定,從此追隨沈兄弟,舍命不悔!”
“沈兄弟,也許你因為眼前的場景震驚,可是,眼前的慘劇在我富饒的大宋,卻是每一刻都在發生。”
“我們身處江南,好在大多數時候盡皆安定。可我大宋北地,卻到處民不聊生、屍腐餓殍!更不曾想那已失的舊地,百姓不如牲畜,性命不如螻蟻!隻恨我大宋羸弱、被人欺淩,百姓卻是不如豬狗……”
如果說堯掌櫃的話讓沈堂稍有心安,那麽,程玉虎的話,便是讓他心沉如水。
他第一次想到,自己所處的時代是一個什麽模樣,他第一次想到,眼前的繁華景象,會變成什麽模樣,他第一次驚醒,眼前的百姓,將會有著怎樣的命運。
南宋,紹興三十二年!
若是自己的記憶沒有錯誤,也是在今年,孝宗趙眘將會繼位。可是,雖然孝宗立誌北伐。但是,興隆北伐經過將近兩年的慘戰,最終卻是以失敗而告終。
南宋損兵折將,將這大宋朝最後一絲元氣耗盡。從此,在隨後的一百餘年中,南宋曆經七位帝皇。最後,崖山一戰,陸秀夫背著末帝跳海而亡,南宋數十萬軍民臣屬跳海殉節。再之後,蒙元稱霸漢江山,華夏子民淪為豬狗!而這,幾乎是每一個華夏子民最為心痛和憤恨的一段曆史。
崖山之後,再無中華!而那時候的悲慘命運,盡皆從此刻而始!
難道,自己就眼睜睜的看著這一切發生麽?難道,自己就蜷縮在一方山林中,任憑這亂世興衰?此刻,沈堂的心亂成一團!原本的他,隻想著遊曆世間,安靜的度完這一生,可是,此刻的場景以及驚醒,卻是讓他對原來的想法產生了質疑……
夜沉沉、人昏昏、心亂亂、情怯怯……
昏暗的天幕緩緩退去,可是卻無人願意見到天明。因為,一旦到了天明,他們便將繼續麵對那些或殘忍、或無奈的事情。就如同,眼前的災民!
好在,當他們一個個睜開眼簾的時候,見到了不遠處那一縷縷飄上天際的炊煙,卻是讓他們心中稍安。好在,昨夜的夢並非是幻想。好在,今日還能繼續苟活下去。活著……真好!
沈堂再度安置眾人,昨夜混亂的心緒已經盡皆散去。不管如何,先將眼前的局麵解決方為正事。
按照一清早堯掌櫃的告知,他們的糧食已經急速削減,而城中的糧食卻是毫無任何希望。因此,沈堂已經打算好,稍後便前往興空山一行。不管怎樣,魏詢既然如此說,定然是有些道理。
不過,就在沈堂準備前往興空山之時,卻見一行騾馬車隊正緩緩向他們駛來。這一行車隊,足有近十輛。而且,看那深深的車轍,便知道這車上滿載著沉重的事物。
當看清為首大車之上的兩個人時,沈堂卻是神色一怔。因為,這二人正是文會之時,隨在知州大人身側的幾人之二。
“小人見過兩位大人,不知道兩位大人來此何故?”沈堂慌忙上前,對著二人稽首行禮。
兩人先是朝著周圍看了一圈,見到安順、有序的災民並無亂象,不由讚許的點了點頭。卻見那黑須男子上前說道:“你便是沈堂?”
沈堂點點頭,卻見那另外一人將黑須男子拉到一旁,並和聲說道:“老夫陸紹翁,這一位是張安國。那日文會,我們聽聞你要賑濟災民,所以,猜到你這裏便會糧米緊缺,便去酬兌了一些糧米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