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換種計劃

東瀛戰國時期的女子,非常的開放!

如果不滿意丈夫,就可以休掉對方,帶著自己的財產改嫁。

而且東瀛女子並不在意貞潔,很是隨意。

西洋天主教徒來到東瀛傳教,都對東瀛女子的豪放覺得不可思議!

楊延武以為東瀛女子的豪放是西化之後,還將這一門男人都愛的行業做成了全球著名的產業,他沒想到東瀛女子的豪放是有傳統的。

陳衷紀的計劃是羈縻政策,就是將一些實力強大的武士的妻子集中到福岡城來居住。

不過楊延武了解了東瀛的風俗後,卻有了另外的想法!

楊延武命人迅速攻破了幾個強大的武士莊園,這些武士曾經支援過黑田長政。

戰後清算,名正言順。

同時,趁著顏思齊送流民來的機會,他將這一批武士送給了顏思齊當奴仆,送去大員島開荒。

而他們的莊園,將成為大明流民的居住地。

楊延武知道,這樣做,短時間內會有非常激烈的反抗。

但對於長治久安,有非常好的效果!

楊延武派了親衛去訓練這些流民,並且提供武器裝備給他們,但他們必須自己去保護好新的的家園。

如果他們因為懦弱而被人滅掉,楊延武最後頂多幫他們複仇。

柳永慶此時從釜山送了一批糧草過來,對楊延武的政策表示疑慮!

“總兵大人,這樣會讓北九州處於劇烈的動**中的,而且也不利於我們征服整個東瀛!”

“柳大人,你是不懂得倭寇的德行,隻畏威而不懷德,隻能打服!不像你們,學習孔孟之道,知禮節,很好管理!”

楊延武喝著茶,研究著接下來的方略。

“總兵大人高見!”柳永慶神色尷尬,楊延武的話聽起來怎麽那麽別扭呢!

楊延武也察覺到了柳永慶的異常,稍微一想,就知道剛才的話裏多少有點歧義,不過他也沒有解釋!

朝鮮王國這麽不經打,在於他們的聰明人都去研究孔孟之道去了,楊延武覺得自己沒有說錯!

楊延武不是孔孟信徒,他前世是個科研工作者,信奉的是唯物主義,這世他是遼東衛所的一個小旗官,大字不識半個。

所以楊延武對孔孟之道興趣寥寥,他覺得沒有孔孟之道,人一樣有奸邪和忠義之分,懂不懂禮義廉恥,和孔孟沒有任何關係。

楊延武就不信孔孟之道,但他覺得自己比一般的明朝士人有良心多了。

到現在為止,楊延武已經接收了將近三十萬的明朝流民,活人無數,算不算是聖賢?

楊延武收攏發散的思緒,覺得思考這個就是浪費時間,孔孟之學可以說是最沒用的學問了,花一秒鍾都嫌多!

“大人,我還是覺得在學堂中應該講儒家經典!”柳永慶一有機會,就會提這個話題。

柳永慶發現楊延武其實挺好說話,不是那種喜怒無常的人,隻是自己的意見,楊延武采納的很少!

柳永慶想要爭功,自然希望楊延武推廣儒學!

“嗯,我考慮考慮!”楊延武完全沒有考慮的打算。

但就算是條狗,相處久了,多少有點情誼。

柳永慶跟著楊延武,也有一年多了,幫著做了不少事情,楊延武並不想駁他的臉麵!

柳永慶無奈,他早就看出來了,楊延武一旦這麽說,其實就是拒絕的意思!

柳永慶實在想不明白,楊延武為何這麽禁得住忽悠呢!

興義學堂在朝鮮半島已經全麵鋪開,想要進去學習的人很多。

想要在朝鮮半島出人頭地,就必須會簡體字,會計算。

不過現在又增加了初等物理,初等化學兩門學科。

很多朝鮮士人也想著辦法送自己的子女進興義學堂,他們已經接受了興義軍的管理,希望有機會參與進去。

九連城興義學堂,更是眾人羨慕的所在,不光是因為這裏的學習實施更完備,還有這裏的校長是楊延武的妻子龍小青。

龍小青溫柔賢惠,受過儒家文化熏陶,自然是想在學校開展儒學教育的,但她的提議被直接否決了。

楊延武不但拒絕了龍小青的提議,還警告她,別在這上麵花心思,課堂上不能出現任何宣傳儒家經義的語言!

龍小青想不明白,他父親奉為至寶的東西,在她的丈夫這裏,猶如秕糠!

不過,龍小青覺得現在學堂教的東西,比她以前學的東西,要實用,也有趣得多。

以前他爹,為了考一個進士,可是花費了不少功夫在研究經義上麵。

但那些經義,一個人就有一種理解方法,一個人就有一種說法,完全沒有標準。

考進士,並不是靠學識,而是拚人脈,拚底蘊,還有靠運氣。

因為你首先要了解,負責審卷的官員是個什麽東西,喜歡什麽樣的格調,要送多少紅包才能喂飽!

龍小青的爹研究了一輩子,都沒有把準考官的脈,考中進士。

但龍小青覺得她爹的學識應該很高才對,他爹說出來的話,讓她聽得雲裏霧裏,高深莫測。

龍小青想到自己被幾個太監打死的爹,心中恨意迸發。

沒有楊延武,她的命運可能會非常糟糕。

龍小青不由思念起了遠在東瀛的楊延武。

遠方的他,是否還好?

楊延武此刻,正在九州島基山大營。

這裏是南麵九州島諸國大名進攻福岡的陸上通道。

基山以東,就是築後國大名田中吉政的領地。

田中吉政,又叫九兵衛,三十萬石高的大名。

田中吉政出身並不好,隻是個普通的農民。

他是豐臣秀吉一手提拔上來的武士,憑戰功獲封三萬石高,後來又在好友石田三成的幫助下增封兩萬石高。

在關原之戰中,因為豐臣秀賴保持中立,他選擇了支持德川家康。

西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