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論英雄

久立門外,劉備雖未能見到房中之人,但已大感收獲頗豐,此時有人主動邀請,他當然欣然應邀,在張渾的帶領下進入廂房。

此時正值午時,陽光普照,春風和煦,劉備進得門來,正見兩人對坐於案前,上麵七七八八堆了不少簡牘。一人身高九尺,長髯蠶眉,麵若重棗,唇若塗脂,神似山淵,眼似飛刀,當真威風凜凜,另一人身長八尺,短髭長衫,朗目綸巾,麵似青玉,體若孤鬆,與劉備相視一笑,手持一卷自有一番風流。

還有一人臥於牆角,豹頭環眼,燕頷虎須,雖見劉備等人入席,卻一聲不出,瞠目視之又不動如許。張渾見狀,上前直接笑罵道:“阿虎!阿虎!兩位貴客就在一旁,你怎麽能夠如此安睡?你不在意禮節,也要照顧一下老父的顏麵啊!”

那人方才悠悠輾轉,抱怨道:“阿父,我原本與關兄比試得累了,才歇息一會,陳君又不是一個難說話的,你何必如此拘謹,要知道一年之計冬日甚冷,夏日甚燥,春睡的滋味才是最好的。”這話著實無禮,但又讓人覺得親切,一行人都有些忍俊不禁,又帶了兩分恍然大悟:世上真是無奇不有,原來這人竟是睜著眼睛睡覺的。

張渾笑罵了幾句,顯然也不是真的講究,溺愛之情溢於言表。他隨即向眾人一一介紹:這個睜眼睡覺的是他十八歲的獨子,名作張虎,眼似飛刀的大漢是前來投宿的貴客,名作關壽,長衫綸巾的青年是張虎關壽的好友,名作陳衝,三人在此處相聚已頗有一段時日。

劉備一一打量過去,張虎自不必多說,體態雄壯更勝張渾,一眼便知是熊羆之士,而關壽想必便是張世平介紹的義士,見麵如聞秋風,凜冽肅殺,又別有兩分親切,不怪乎張世平如此看重,一力勸劉備前來於此。但劉備最看重的卻是陳衝這位年紀與他彷佛的青年,不為其他,隻為他剛剛那番離經叛道的言論。

他向前鄭重其事地行儒生之禮,先自我介紹:“我乃涿縣劉備劉玄德,漢室宗親,中山靖王之後,廬江太守盧植之徒,範縣令劉雄之孫。”而後一一介紹同伴,隨後率領眾人入座,詢問道:“在下方才聽聞陳君高論,頗為感觸,世祖之政,多有弊政,我心思之,常有所憾,卻不知方才君所推崇,延岑鄧奉之流,有何高明,還請陳君所賜教。”

語畢,劉備再拜,禮之如此,無可指摘,陳衝見此隻是一笑,不止是劉備一進門就在打量他,他也在打量劉備,他一直十分好奇,陳壽評價劉備高祖之風,英雄之器,而劉備到底會是什麽模樣?身處亂世前夕,不可不知天下人傑,所以他不遠千裏,在此處等待劉備,一見麵,心中卻是不能給劉玄德打上一個滿分,堪堪及格罷了。

但這也足夠他為之考校一番。

“劉君可知欲治天下者,有何不可缺?”

劉備麵色如常,幾乎是脫口而出:“善政不可缺。”

聽到“善政”二字,陳衝對他評價稍微提了少許,卻輕扣桌案,搖首道:“善政固然重要,但卻不是必須的,不過劉君心懷仁善,能言善政,已是人傑,我願與劉君為友,但劉君還不能成事,隻能與鄧奉鄧破虜相提並論了。”

見在場不少人迷惑,陳衝不由得心中苦笑,鄧奉作為劉秀政治生涯的一大黑點,在東漢幾乎無人提及,百年過去,輝煌的曆史都已黯淡,但自己還在,就必須讓曆史傳承下去。他隻好從頭給眾位介紹鄧奉的經曆。

鄧奉昔日投奔劉秀時,一路護送光烈皇後陰麗華,保其平安康樂,又數有戰功,因此被劉秀提拔為破虜將軍,提拔不可謂不速,足可見劉秀對其欣賞。但鄧奉歸鄉訪親之時,路過新野,見吳漢在南陽縱兵劫掠,殘害百姓,於是一怒之下率領鄉民起義反擊,當時吳漢坐擁十餘萬大軍,卻被鄧奉截斷退路,盡獲輜重,不得不倉皇退軍。

劉秀得知此消息勃然大怒,再派征南大將軍岑彭率領朱祐、賈複、耿弇、漢忠將軍王常,武威將軍郭守,越騎將軍劉宏,偏將軍劉嘉、耿植等八員大將共擊鄧奉,被鄧奉盡數擊敗,還生俘朱祐。這八員將領,要麽是日後入選雲台的名將如岑彭吳漢朱祐,要麽之前是割據一方的諸侯如劉嘉,算上吳漢麾下的揚化將軍堅鐔、右將軍萬修,劉秀麾下的名將,近乎被鄧奉一人擊垮了三分之一。

事態發生到如此嚴重的地步,劉秀平定赤眉軍之後,立即禦駕親征,大軍壓境之下,又有劉秀昔日在昆陽之戰的赫赫威名,南陽全郡恐慌,鄧奉麾下無人敢於劉秀作戰,導致鄧奉全軍一觸即潰,鄧奉走投無路之下隻能投降,劉秀以鄧奉起兵錯不在他,“本欲赦免”,最終在岑彭等鄧奉手下敗將的勸諫下,不得不“忍痛”誅殺鄧奉,論軍事才能,這位可能是當世唯一能與劉秀彷佛的青年將星,就此隕落。

眾人陷入沉默,陳衝再次輕扣桌案,眼神隻看著劉備:“劉君以為鄧破虜心中可有善政?”

劉備沉默少許,不隻是聯想到什麽,眼神都黯淡不少,他稍稍拱手,再輕聲回答:“鄧破虜雖有名將之才,心懷仁善之心,但起兵倉促,一無天時,二無根基,陳君以此言教我,是想說成事不可缺根基嗎?”

陳衝確實有這層意思,但這隻是捎帶而已,他的藏鋒在下一句:“如果沒有根基,假如劉君遇到此等情況,便隻能冷眼旁觀了嗎?”

這句話大有誅心之意,劉備整頓衣冠,正聲道:“陳君何必如此,備雖不才,也知世上有所為有所不為,如為正道,雖九死而尤未悔,隻是我等終究隻是後世之人,豈能置身事外又自誇自賞,借此貶低先人?”此言一出,言辭鑿鑿,豪氣幹雲,真可謂凜然而有英雄氣,眾人忍不住擊節讚歎,關壽張虎二人本來將劉備等閑視之,此刻眼中都熠熠生輝。

“好!”聽到此處,陳衝也不無感懷,對眾人笑道:“劉君此言,便足見其胸含壯誌,腹有菁華,張君,有此豪言不可無酒,張君,你前日說尋了兩壺佳釀,不知今日可能割愛?”

張渾自無不可,欣然應諾,便提一壺綠酒,為在座眾人每人斟上一杯,陳衝與劉備相敬一杯,一飲而盡,眼中盡是欣賞之意,陳衝隨後說道:“天下之事,本就無道理可講,是非成敗,隻有後人才能評說,鄧破虜雖然兵敗身死,但仁愛之心可知,世祖固然功成,卻也不得不詬病於後世,所以鄧奉亦人傑也。而延岑心無仁善,亦為人傑,諸君可知我為何推崇延岑?”

延岑與鄧奉不同,作為劉秀建國以來長期的刺頭和老對手,知名度要比鄧奉高得多,眾人多多少少都知道些延岑的事跡,隻是延岑一生,敗多勝少,軍紀敗壞,四處轉戰,雖有一時崛起,但隨即便兵敗逃竄,終不能如劉秀建國立業,也不如隗囂公孫述割據一方。

眾人皆是迷惑不解,唯有劉備恍然大悟,他問道:“陳君是想說延岑為人堅韌,矢誌不渝,雖然才不及世祖,但不為人下,敗而不餒,故為人傑。”

陳衝頷首稱是,心中感歎,此次會麵雖然仍有缺憾,但也算值得。

延岑與劉秀本為鄉黨,劉秀是蔡陽縣人,延岑是築陽縣人,劉秀劉縯兄弟加入綠林軍時,延岑同時也起兵割據,攻取冠軍縣,這是一起。

隻是宛城昆陽之戰後,綠林軍一發不可收拾,延岑起兵不過半年,便被更始帝劉玄派大將軍劉嘉征討,隨即覆滅投降,這是一敗。

隨後延岑跟隨劉嘉進駐漢中,劉嘉被封為漢中王,不意兩年後赤眉軍大舉進攻關中,綠林軍係統分崩離析。延岑趁機再次起兵,大敗劉嘉,將劉嘉驅逐出漢中,自稱武安王,這是二起。

誰料綠林軍主力不去應付赤眉軍,與攻打武都郡的延岑遭遇,延岑大敗不得已走天水,背後又被公孫述偷襲漢中,延岑再三騰挪,終究無力回天,隻能再次降了劉嘉,這是二敗。

卻不料絕處逢生,重新加入綠林軍後,更始帝劉玄被赤眉軍殺害,延岑因為卓越的軍事才能成為關中綠林軍的領袖,引數萬之眾,兩次大敗赤眉軍,赤眉軍“旗幟皆白,大驚亂走,自投川穀,死者十餘萬”,不得不收斂剩下的二十餘萬人試圖東回關東,延岑得以暫時占據京師三輔,這是三起。

延岑本欲以京師三輔為根基割據關中圖謀天下,但劉秀完全不給延岑喘息之機,派出征西大將軍馮異先擊敗東歸的赤眉軍,隨後**。延岑本是被關中綠林軍臨時推選的首領,劉秀卻是根正苗紅的綠林軍,於是延岑麾下紛紛拋棄延岑投降馮異,延岑因此一敗再敗,最後走投無路隻能東出武關投降秦豐,這是三敗。

楚黎王秦豐此時割據南陽,對延岑禮之備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延岑,延岑與秦豐阻擋漢軍數月,但每過一月,漢軍就愈發裝大,最後秦豐被人包圍於黎丘,延岑帶領軍隊一路敗一路逃跑回了漢中投靠公孫述,這是四敗。

此時放眼天下,漢軍已經一統關東,唯有隗囂公孫述二人尚能自守,延岑多次向公孫述進言聯合隗囂北伐關中,缺不被公孫述采納,隻能坐視隗囂滅亡。隨後漢軍從荊州入蜀,公孫述手下公卿無數,唯有延岑能戰,延岑與漢軍交戰,勝敗參差,但最終寡不敵眾,公孫述又意外身死,這陰差陽錯之下,延岑又成為了漢軍最後的敵手,延岑想必也被這天意所折磨吧,他在公孫述去世次日投降,隨後吳漢因為成都抵抗漢軍時日長久以致損兵折將,滅延岑滿門,屠掠成都。這是他一生最後一敗,第五敗。

“延岑一生,奔走荊益,攻伐雍涼,險成於京輔,卒亡於成都,三起五敗,矢誌不渝,如此堅韌不拔,永不言棄。死中求生之人,怎能不稱為人傑呢?”陳衝正視劉備道:“如若武安王兼有善政,心有仁義,有鄧破虜之軍才大略,未嚐不能成大業,如陳某所言,英雄正當如是,不知劉君以為然否?”

劉備肅然行禮,正色道:“陳君所言,正備所思所想,人無善心,不能為君,人無恒心,不能成事,自知還需自勝,複禮還需克己,英雄正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