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程再遠,不過一日,希望你愛的那個人需要的時候

碎碎念說給有回應的人,幸福指數會翻倍,說真的我們在生活當中,其實很少有可以分享動聽的大事,大多都是一些無關緊要雞毛蒜皮的小事,有開心的有難過的也有無聊至極的生活日常,但把這些小事都能分享給自己想分享的人,並且對方給予不敷衍的回應,就很開心愛的極致無非就是有什麽第一時間想告訴的人是你。

當荷爾蒙用過,當**褪去,愛情到底是什麽呢?

悲觀的答案是:是怨聲載道,是互相抬杠,是撕開所有的麵紗、光環、裝飾之後,看到另一個**的軀體,是拿走所有的情感、學識和教養之後,看到另一隻穿著衣服的猴子。

而積極的答案是,是兩個互相遷就的靈魂,在交換見識,分享觀點,是兩個獨立的精神,在換位思考,在推己及人,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人格,在自我克製與遷就,其實愛情就是上天的某種恩賜。

我們應該感謝在這個自顧無暇的時代,有幸同行。

在電視劇裏的男女主角錯過了,主角光環會讓他們再相遇。可生活裏,兩個人一旦錯過,很容易就變成了彼此的路人甲。

《請回答1988》裏,正煥沒有娶到德善。

在千千萬萬個你我之中,還有千千萬萬個正煥,千千萬萬份,因為愛得不夠及時而失去的感情。

打遊戲的時候,技能晚放幾秒,可能就輸了。牛排多煎了兩分鍾再裝盤,可能就不是最喜歡的熟度了。

我們都明白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從頭再來,也看夠了這人世間的諸多遺憾,所以,在乎一個人要勇敢說出口,想擁抱一個人就要早點張開手。

路程再遠,不過一日,希望你愛的那個人需要的時候,你送去了及時的陪伴,也希望你難過的時候,有人正好在你身邊。

你體會過失去最愛的人的感覺嗎?

是那種沒來由的,心裏突然空了一塊,每天都昏昏沉沉,不在狀態。

你後悔,曾經因為自己的任性,口不擇言傷到了他;你悔恨,曾經因為自己的較真,將他越推越遠。

隻有失去過的人,才知道感情永遠都比對錯重要。

前兩天去同事家做客,但是尷尬的是,我剛一進門,就聽到同事和他老公在吵架。

同事數落老公碗泡在水槽裏半天沒刷,老公又說她吃的零食渣掉了一地也沒掃;同事埋怨老公換下來的衣服隨意搭在沙發上,老公又吐槽家裏哪哪都是她的頭發。

最後,拌嘴愈演愈烈,馬上就要演變為一場大爭吵。

就在這時,同事老公突然住嘴,轉身離開了房間。

我以為兩人是吵得累了,開始冷戰。

但沒有想到,沒過多久,同事老公又回來了,手裏拎著洗潔精、洗衣液,對同事說,“我買了清潔用品,現在就去清洗。”

而同事也立馬變得喜笑顏開,語氣變溫柔很多。隨後兩人就進到廚房一起搭伴洗洗涮涮,家裏又傳來歡聲笑語。

看到這樣一幅場景,也就突然想起來一句話:

感情沒有對錯,愛得深的人總是先低頭,感情的天平,更不能用付出和得到來衡量,而是用真心。

真正好的關係是:

你可以從我這裏占到便宜,不是因為你厲害或者是對的,而是因為我願意,我願意為你妥協,願意為你認錯。

所以啊,下次跟那個你很愛或很愛你的人相處,別總揪著對方的某一點說“你錯了”,而是多說一句,“謝謝你,我懂得。”

要知道,相比於事情的對錯,你更想要守護的,是那個惦記你的處境、心疼你的不易的人,而相比於一時的勝利,長久的感情才更重要。

我突然覺得現在的人分手真的很容易。

說完了分手,下一秒刪除拉黑,再看朋友圈的時候已經是一道橫線,徹底的被拒之對方的生活。

簡單到就像刪掉手機的照片一樣簡單。真的不能再像最開始戀愛的那樣,分手後把自己關在屋內趴在**幾天不吃不喝,需要別人安慰,要很久很久很久很久才能慢慢的回歸到正常的生活。

其實,現在不是越來越變得冷漠無情了,也不是對待感情不夠真了,隻是因為現在的人,成年了都有自己的事情處理,每天背負著壓力,因為生活不敢停下自己的步伐。

那份感情,那份對愛情的難過傷心,慢慢的被我們埋藏在內心深處,不被別人發現。

沒了愛情,生活還要繼續,生活逼迫著不能停下來。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被人問過:

如果在一個喜歡你但是你並不怎麽喜歡的人,和一個你喜歡但是對方卻沒那麽喜歡你的人裏做選擇,你會怎麽選?

我每一次遇到這種選擇題的時候都毫不猶豫的選擇喜歡我的人,我覺得自己永遠處於被愛中是最安全的。

可是我後來發現,在做選擇題的時候我是毫不猶豫的選擇的,可是在實際戀愛中,我永遠是傾向於奔赴我所喜歡的那個人,即使我知道對方可能沒那麽喜歡我。

我身邊的一些朋友,有些也是如此。在每一次戀愛受挫後都會和我說:下一次我不要這麽辛苦的去喜歡一個人了,我要和喜歡我的人在一起。

其實你對一個人是隻有好感還是真心的喜歡,對方可以感覺的到的。

同樣都是在聊天,你要是喜歡他你會殷切的希望可以多見見他。

同樣都是路上走,你要是喜歡他會希望每一個過路的人都注意到你們。

同樣是都是戀愛,你會想要告訴每一個人我是真的好喜歡他。

人與人可以相遇的機率本來就很小了,可以互相真心相愛的機率更是渺小。那些互相相愛的人啊,可不可以好好珍惜彼此。

#戀愛中的參與感#

愛情裏,願意參與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態度。

你喜歡旅行、喜歡逛街,隻要你願意,我都可以陪你去;你喜歡做菜,我正好是個吃貨,我可以給你打下手,幫你拍照發朋友圈加洗碗。

能夠一起做一件事情,是增進感情的最好方法,即使隻是一起拚個圖,拚好了可以裱一個相框掛在牆上。雖然很簡單,但是這就是兩人愛情的證明。

有參與感的愛情,發展到最後,是兩個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就能共同麵對,一起想辦法解決。這樣的愛情,才有價值,是幸福美滿的良性循環。不知道有多少愛情,最終死在了參與感上。

愛情裏麵,過程的體驗比結果要重要得多。不要被那些毫無參與感的冷血動物所同化。

“你的過去我來不及參與,你的未來我奉陪到底。”

這想必才是有參與感的愛情,最真實的寫照。

故事2.

(來源讀者投稿)

媽媽給我打電話又開始催婚,說想抱孫子。我沉默了一會兒,決定坦白:我可能不生孩子。

電話那頭媽媽有點著急:你想什麽呢,不喜歡小孩?

我說:因為負擔不起。媽媽鬆了口氣,覺得不是什麽嚴重的問題:這有什麽負擔不起?你小時候那會兒家裏多窮,你爸做生意破產了,我還閑在家裏沒上班。

不還是把你帶大了?一個孩子要多少開銷,負擔不起?

我搖搖頭,媽媽沒明白。

養孩子不等於養一隻貓,有糧吃有地睡就行。

或許有一天我能負擔起孩子,可那個有一天到底是哪一天呢?

我不確定。

也不想讓一個孩子來分擔我這份不確定性。

沒有學過的鋼琴可以長大了再學,沒有報過的遊泳班可以長大了再報。

但那種在溫暖平等、充滿包容信任和愛的環境中長大形成的,與生俱來的自信和強大平和的內心,是無法在長大之後彌補再生的。

我還不夠強大,甚至還沒有長大。

我不想我的孩子稀裏糊塗地到來,然後稀裏糊塗地被生活逼迫著長大,長成一個像我一樣,敏感又自卑的大人。

那種需要後天矯正的悲觀,和刻進骨子裏的自卑,我負擔不起。

有很多不結婚不要孩子的年輕人,她們或許並不討厭婚姻、討厭孩子。相反,她們很有可能向往婚姻、也喜歡孩子。

正是因為太向往、太喜歡,所以害怕。

害怕不能給孩子一個完美的童年;

害怕就算把自己所有能拿出來的雙手奉上,都不能讓他健康快樂地成長;

害怕幼年經曆過的痛苦會讓自己孩子也嚐上一遍……

前幾天去看何以為家,故事中紮恩的父母不斷地生育,終於到了無力承擔的地步後,將11歲的女兒(紮恩的妹妹)嫁人。

女兒婚後生產大出血殞命。父母決定再生一個,並以死去的女兒為這個孩子命名,作為補償。

從小隻見過生活醜陋一麵的紮恩長大後,在法庭上狀告自己的父母,法官問他,以什麽罪名?

紮恩說:因為他們生了我。

最終紮恩在監獄裏說了這樣一段話:

“我希望大人們聽我說,我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

生活是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錢。我住在這裏的地獄,像一堆腐爛的肉。

我以為我們能做好人,被所有人愛,但上帝不希望我們這樣。

他寧願我們做洗碗工。”

是啊,生活確實是一堆狗屎,來了不一定快樂,但不來一定不會不快樂。

所以如果可以,我希望征求我未來的孩子的意見:

孩子,如果你知道這個世界是這樣,媽媽能給你的隻有這些,你還願意來嗎?如果你願意,媽媽再帶你來,好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