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王在晉

午後被眾多小太監簇擁在中間的王在晉無心理會身旁巍峨的宮城,呼吸急促,眼神深邃。

他年少得誌,年僅二十五歲便得中進士,初授中書舍人,開始了自己的仕途,並且逐漸得到了萬曆皇帝的賞識,主政一方。

到了天啟朝,他依然\"簡在帝心\",被天啟皇帝召回京師,並且得以在孫承宗去職之後,入主兵部。

但是好景不長,不過幾個月的時間,他便是迫於\"黨爭\"的壓力,憤而辭官。

就在他覺得此生都難以重回中樞的時候,便是收到了天啟皇帝殯天的消息,與其接憧而至的,便是新天子召其回京輔政的聖諭。

才剛剛行至京師,天子便對其委以重任,令其率核查兵冊,整飭京營,現如今更是讓其重新入主兵部。

縱然沉穩如他,也不免心緒難平,無心理會身旁小太監爭先恐後的恭維聲。

...

...

\"京中風雨,愛卿當是有所耳聞了,關外蒙古蠢蠢欲動,愛卿有何看法?\"

待到身前臣子落座拱手行禮落座之後,案牘之後的朱由檢便是有些急不可耐的追問道。

聞言,王在晉便是有些愕然的看向案牘之後的天子,他萬沒想到天子向他問詢的第一個問題,既不是整飭多時的京師大營,也不是日漸萎靡的遼鎮,反而是近些年愈發老實的蒙古。

沉吟少許,整理了一下腦海中的思緒,王在晉不由得抬頭正視天子:\"回陛下,依臣愚見,這些蒙古韃子不過是認為我大明正處於風雨飄搖之際,虛張聲勢罷了。\"

\"哦?\"

聞言,朱由檢倒是到了興趣,這王在晉倒是敢說,在遼東的建州女真崛起之前,草原上的蒙古韃子一直是明廷最大的敵人。

怎麽到了王在晉嘴中,卻好似有些\"不值一提\"?

須知,萬曆末年,蒙古大汗林丹巴圖爾還曾領兵攻伐廣寧,引得朝野為之震動。

隻是隨著努爾哈赤的崛起,蒙古大汗為了暫避鋒芒,這才不斷領著麾下的察哈爾部\"西遷\",極大緩解了明廷邊鎮的壓力。

許是知曉自己的言語有些\"危言聳聽\",不待案牘後的天子有所反應,王在晉便是緊接著說道:\"自隆慶和議之後,草原上的蒙古人便是逐漸失去了昔日的猙獰,雖然偶有扣邊犯境,但威脅卻是大大降低。\"

\"現如今,遼東建奴如日中天,蒙古大汗林丹巴圖爾遠遁青海,與我大明接壤的內喀爾喀部又一向恭謹。\"

\"關外蒙古蠢蠢欲動的消息,十有八九是空穴來風。\"

言罷,王在晉便是小心翼翼的看了案牘之後的天子一眼,他自是清楚他的這樣一番言論若是放在外朝,會掀起何等的軒然大波。

縱然他一向以\"直言\"著稱,但此時心中也不免有些忐忑。

\"朕聽說邊鎮衛所名存實亡,些許將校更是無視朝廷禁令,與那些旅蒙商人沆瀣一氣,走私兵刃鐵器,卻不知是真是假?\"

不多時,天子聽不出喜樂的聲音在暖閣中悠悠響起,但其內容卻是令得閣中眾人猛然變色。

大明傳承兩百餘件,邊鎮廢弛,戶所名存實亡早已是不爭的事實,但\"私通蒙古\"可是等同謀逆的大罪,這可玩笑不得。

\"朕自恭順侯府搜到了些許證據..\"

不待其有所反應,天子的話語又起,王在晉隻覺得心髒猛地一抽,呼吸瞬間急促了起來。

天子此話何意,莫不是京中勳貴私底下\"私通蒙古\"?

一時間,王在晉隻覺得內心滿是荒誕之感,平日裏頗為能言善辯的他,也不由得沉默了起來。

\"自京中派出些許人馬,坐鎮宣府和大同可否?\"

見得王在晉沉默不語,朱由檢也沒有為難麵前這位明顯已是有些亂作一團的兵部尚書,轉而換了一個話題。

\"陛下,宣府和大同互成掎角之勢,護持京師,以京營坐鎮自無不可,隻是其主帥?\"

言罷,王在晉的臉上露出了一抹為難之色,自太祖建國以來,便是以文製武,由武將坐鎮一方,著實有些不合規矩。

\"不若起複左都督楊肇基?\"

迎著王在晉有些愕然的眼神,案牘後的天子緩緩自空中吐出一個有些陌生的名字。

楊肇基曾任大同總兵,並於天啟二年與山東巡撫趙彥共同剿滅了起兵造反的白蓮教首徐鴻儒。

此後數年,楊肇基先後坐鎮登萊和延綏鎮,屢立戰功,並於今年早些時候總督陝西三邊軍務,兼管糧餉,升為左都督。

現如今,楊肇基正賦閑在家。

\"全憑天下乾綱獨斷。\"

遲疑了少許,王在晉緩緩點頭稱是,他自是聽說過這位威震九邊的悍將,加上楊肇基此前便曾總督陝西三邊軍務,坐鎮宣大也算有\"先例可循\",但他的目光中仍是充斥著驚疑之色。

天子將這樣一位威震九邊的悍將調任宣大,無疑是從側麵證明了對於宣府和大同兩地將校的\"懷疑\"。

難道地方上的那些官員真的膽大包天至此,竟是私底下與蒙古韃子亦或者蒙古韃子互通有無,甚至就連京中的勳貴都是涉事其中?

\"眼下時局艱難,愛卿的當務之急,還是好生整頓兵部,尤其京營那邊,要多費些功夫。\"

聞言,王在晉便是斂去了心中的萬千思緒,規規矩矩的拱手稱是:\"臣遵旨。\"

君臣二人又是寒暄了片刻,見得天子臉上露出了些許倦色,王在晉便是知趣的拱手告退。

目送著新任兵部尚書逐漸消失在視線之中,案牘之後的天子臉色依舊凝重,眼下大明內憂外患不斷,無論是遼東的建奴亦或者西南邊陲的土司,都急需大筆錢糧。

國庫早已告罄,內帑也是空空如也,朱由檢唯一的\"念想\"便是那些真正躲藏在水底的大魚。

勳貴,宗室藩王,亦或者後世赫赫有名的\"八大晉商\"?

無論是哪條大魚,都能極大的緩解朱由檢的燃眉之急。

現如今,朱由檢唯一要做的便是等魚上鉤,避免打草驚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