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幾個耳刮子,差點打掉牙

她可不好意思對親生女兒說,她也對何妙菱起了心思,還不光是為了她的錢,還為了她那身能給她兒子換來好處和人脈的醫術。

且說焦大娘,在何府被指桑罵槐了一回,當時挺害怕的,等出了何府的大門,反應過來以後就知道了,這分明就是何妙菱看不上郭舉人,搞得鬼嚇唬她的。

“還敢罵我?就是有個探花郎的親爹又怎麽樣?都死了多少年了,有一個親兄弟,不光年紀小,還不學無術,這種人長大了不光不能當她娘家的靠山,還得給她拖後腿。”

“不就是有倆臭錢。”

焦大娘這樣想著,便去找了郭舉人她娘李氏,把何府的態度說了。

甚至還拿腔拿調的嘲諷她:“人家千金大小姐,根本就看不上你兒子,還是算了吧。”

這一句話,就把李氏給得罪了,她的兒子郭舉人眼看著就要當官老爺了,想娶她一個喪父喪母,本身就很不吉利的何妙菱,那已經是屈就了,她竟然還敢不答應。

“我兒子哪裏不好了?哪裏不好了?”她發火了。

“你別衝著我喊啊,我在何府,好話說盡,人家根本不答應,我能怎麽辦,我還能把她給你綁來?”焦大娘話說完,便揚長而去。

原本李氏還打算給她一筆不少的謝媒錢呢,這算是泡了湯。

焦大娘口齒厲害。

李氏出了名的心胸狹窄,最不能忍受有人說她引以為傲的大兒子不好。

很快,有關何妙菱如何如何囂張,如何如何不好相處的話,就到處散播起來。

一時間,就連永興侯府的人,都知道了。

小王氏一臉擔憂地看著老夫人:“母親,這可怎麽好?眼看著三郎要給妙菱去下聘了,卻出現這樣的事兒。”

老夫人臉色也不好看:“看不上人家,就好好說,為什麽非得要牙尖嘴利的得罪一個媒婆,這不是擎等著找不自在。”

老夫人對何妙菱有偏見,認為一定是她當麵嘲諷了人,人才背地裏說她壞話的。

一旁沈蘭馨聽了,忙跟她解釋起來:“祖母,事情不是這樣的,是那個焦大娘……”

小王氏就忍不住笑起來:“哎呦,看看我們蘭馨,這嫂子還沒有娶進門呢,這就護上了。”

明明隻是在開玩笑,平時小王氏待人和氣,也經常開她的玩笑,她會覺得不好意思。

可今天,沈蘭馨就覺得心裏不太舒服,覺得大伯娘其實是故意打斷她的話,不想讓她替何妙菱解釋的。

沈蘭馨不知道如何應對這樣的大伯娘,就低下了頭。

老夫人打心眼裏覺得何妙菱這個天生反骨的丫頭,是嫁不出去的,遲早還是得永興侯府接了她這個麻煩。

“下聘的事兒,就先等等,過了這陣子的風聲再說。”

楊氏無可無不可的,她也跟老夫人同樣的心思,覺得何妙菱能嫁侯府當正室夫人,已經是高攀了,不可能還有比侯府更高的門第能看中她。

對於李氏和焦大娘傳播的流言蜚語。

何妙菱也沒什麽太大的反應,隻是讓疾風派人,瞅著大街上人多的事,抽了她們一人六個嘴巴子。

焦大娘和李氏兩個人,差點被打掉後槽牙。

為什麽兩人會挨打了,別人又不是不長腦子,就想起這段時間一直都有的流言蜚語,說的都是何家大小姐何妙菱的壞話。

人家一個小姑娘,能在弟弟還沒有長大的時候,為了弟弟守住何家的那份家業,挽回三四十萬兩銀子的家產,已經很了不起了,郭舉人瞧上了,想娶,人家沒答應,她們兩個就到處說人家的壞話了?

天底下怎麽會有這樣的道理?

李氏和焦大娘挨了耳刮子,丟了大臉,還被人議論紛紛,看笑話,羞臊的連門都不敢出了。

何妙菱這幾日又開始忙活自己郊外養殖場的事,已經研製出了五種效果立竿見影專門針對家畜疫病的防治藥劑,她養的總計一千多的家畜,傷病死掉了,也不過二十多。

她將研究成果直接送給了戶部的大司農蔡大人。

蔡大人是大司農,專管農事的,牲畜方麵的人手較少,因為好些人嫌髒,能在衙門裏辦差的,大都是紙上談兵,沒人親手幹那種給牛接生,治馬拉肚子,修驢蹄子這樣的粗活。

等他派了七八個獸醫去參觀養殖場的時候,一群人都被眼前井井有條的一切,給驚呆了。

這還不算,那明明擁擠的養在一個大棚裏,不出一個多月就會染上溫病,全都死光光的雞群,也一隻隻精神抖擻,雞棚的那些雞窩裏,全都是白白的,看起來就帶著無限希望的雞蛋,數都數不清了。

他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麽多的雞蛋。

牛棚十多頭牛,羊圈裏三四十隻羊,連豬都長得膘肥體壯,這要是放大規模了去養,前途將是不可限量的。

“好,好,真是太好了,本官這就回去告知大司農大人,讓大司農稟告皇上,繼續再放大規模的去養,直至讓我們夏國的普通百姓們,都能吃上肉,吃上雞蛋。”

在夏國普通的百姓裏,雞蛋都是珍貴的,攢夠了要到集市上,鎮子上賣掉,得來的錢用來買鹽,吃肉,更是逢年過節的時候,才能吃上一點點,平時農家炒菜的時候,更是連油都舍不得倒一點。

因為東西少了,所以它就貴重,當東西多了,它自然就人人吃的起,用的起了。

何妙菱辦的養殖基地,終於走進了皇上的眼睛裏。

一開始,別人都覺得她是玩的,都存著看熱鬧的心思,等著她看到大批大批染了瘟病死掉的家畜哭呢。

這件事,她竟然幹成了。

吃雞蛋,吃肉,都無所謂,百姓就是不吃也餓不死。

關鍵是她能讓牛馬也大批量養殖,牛是農人種植莊稼最重要的生產工具,許多靠人力幹不了的活,都要靠牛,騾子,驢等牲畜幫忙,效率就會大大的不一樣。

就因為這個,曆代皇帝都曾明令禁止,“馬牛驢皆能任重致遠,濟人使用,……非祠祭所須,更不得進獻馬牛驢肉……”

私殺耕牛,是重罪。

試想想,如果何妙菱能有辦法讓牛,馬、騾子、驢等大批量養殖的話,讓夏國的每一個村子,至少每一戶都能養上一頭牛的話,對夏國的種植業貢獻,更是不可估量的。

“竟是何玉成和沈漣漪的女兒。”皇帝著人將何妙菱的身世呈上來,便看到了何玉成和沈漣漪的名諱。

何玉成是他欽點的探花郎,沈漣漪更是賢妃和永興侯的親妹妹,這二人,一個關注民生,科考的時候從民生出發,寫了一手好文章,一個醫術高明,曾經也替他治好過耳鳴的頑疾。

兩人偏偏都青年早逝了,很是可惜。

當過了十年,他們的女兒走入他的視線,他就覺得很有緣分。

周靖淳見機,便立刻上前對皇帝說道:“父皇,何妙菱雖說年紀不大,但是行事頗有章法,養殖基地上,她不光能研究出針對牲畜疾病的藥劑,還能研究出針對果樹、莊稼以及菜蔬的病蟲害的藥劑,效果都非常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