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奇怪的朋春一家
織造局的案子不過是個開胃小菜,賑災款貪汙案才是真正的大頭,但玉珠毫不擔心,上輩子這樁案子也就是雷聲大雨點小,畢竟涉及了太子,康熙有意袒護,便是鬧,最終也不了了之。
董鄂七十說是協助查案,實際上這事幹他個武將什麽事,不過是內閣大臣拉他湊個數罷了,頂了天負責拿個人。
真正查案的還得靠那些滿肚子心眼的文官,不過這樁案子查到最後可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差事,查來查去最後查到了康熙的心尖子上,能不吃一頓排頭嗎?
不過這些,也不是玉珠該關心的事。
拋開別的不說,這段時間佟佳氏心情屬實是好,佟佳氏出身高貴,但和佟國維隆科多那一支關係不大,算是旁支。
最近,佟佳氏的阿瑪又升了官,老來老去還得了個正二品總督的職位,算得上大喜事了。
為此,玉珠的祖母馬佳氏還特地叫了她們一家去朋春叔父家吃飯。
前世可沒這一出,大抵這一次因為她額娘的緣故,又有了些變故。
“不行,這一身太暗了,換個明快點的顏色。”
“額娘,這一身就很好,省的別人還以為您有意炫耀。”
玉珠看著不停試衣服的佟佳氏,有些無奈的勸道。
馬佳氏是個規矩甚多的老太太,和她為數不多的接觸中,玉珠隻記得她格外偏心朋春一家,所以這些年對她們一家都關注甚少。
直到前些年董鄂七十得了皇上的器重,馬佳氏才又重新關注起她們來。
不過按照馬佳氏那刻薄的性子,少不得要挑一挑佟佳氏的毛病,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這回突然叫她們去吃飯,還不知道是怎麽回事呢。
這頭為著去朋春叔父家吃飯的事,佟佳氏到現在為止已經換了不下十套衣服,要是因為衣服的事受了排頭,照著佟佳氏的性子,大概又要生悶氣了。
“沒意思,你外祖父好容易升了官,我也跟著水漲船高,從前你祖母總說我家世地位不如你朋春叔母,如今我想好好出口氣,倒叫你掃了興。”
佟佳氏撇了撇嘴,扶著自己的肚子慢悠悠的又坐回到美人榻上,玉珠失笑,隻能輕聲哄道,“額娘這話說的,怕是你這次回去,也隻有朋春叔母羨慕你的份兒。”
玉珠意有所指的看向了佟佳氏的肚子,佟佳氏了然,低頭看自己已經五個月大的肚子,臉上露出溫柔的神色,隨後一揚頭,頗有些得意道,“那是,要說這子嗣啊,還得看緣分,你朋春叔母一輩子就得了兩個女兒,長女還算爭氣,嫁了三阿哥做了福晉,這次女嘛,要說聰慧也算是聰慧,偏偏不知跟了誰,相貌在一眾貴女中也不算出挑……”
佟佳氏說話間也不自覺帶出幾分惋惜,玉珠想著,便是晚寧表妹相貌出挑,恐怕也當不了皇子福晉,他們家已經出了個三福晉了,若再出一位,怕就要惹人忌憚了。
待一切收拾妥當,玉珠一家才動身去朋春叔父府上。
因為佟佳氏有孕的緣故,馬車都走的格外慢,索性裏頭都墊了軟墊,一路十分穩當。
董鄂七十嫌馬車太軟,坐不習慣,便騎了馬在外頭慢悠悠的跟著。
朋春叔父的府邸是老宅,與董鄂府就離了一條街,然而即便是如此,他們到的時候,也快過了午膳時間了。
馬車停下後,朋春府上的丫頭婆子十數人成兩列在一邊候著,馬佳氏沒在外頭,不過朋春叔母那拉氏和朋春倒是在外頭迎接,三福晉和那拉氏並排站著,身後是那拉氏的次女董鄂晚寧。
“哎呀,弟妹來了,快小心些下馬車,這身子沉啊,可馬虎不得,額娘早就盼著你們來了,午膳一早便備好,就等你們了!”
佟佳氏被杜嬤嬤扶著,還不等下了馬車,那拉氏已經滿臉笑意的迎上來寒暄,玉珠和明月緊隨著佟佳氏下了車,心下納罕,今兒吹得什麽風啊,那拉氏也有對她們如此熱切的時候?
以往她們若是來晚了,那拉氏不暗刺她們兩句就不錯了,更別提是早早等在門口迎客,甚至過了午膳還要生等她們一起來吃了。
一旁董鄂七十翻身下馬後,將馬給了旁邊的小廝牽走,便見董鄂朋春也是滿臉笑意的迎上來。
“老二,今兒還在朝上看見你呢,要同你說幾句話,卻被旁人絆住,說起來,咱們兄弟倆也許久沒喝酒了,今兒可得喝個痛快!”
董鄂七十見朋春如此,也覺得稀奇,他們兄弟的感情不說差,可也沒好到這地步吧,平時要不是給馬佳氏請安,他們甚至都打不了一個照麵。
一家子這心裏頭都忍不住打鼓,不過麵上卻不顯分毫。
佟佳氏扶住那拉氏的手,笑眯眯的回道,“多謝嫂子關心了,我不打緊的,倒是我們失禮,來遲了,嫂子別見怪才是。”
“哪裏哪裏,你是雙身子的人,慢著些才妥當,我若是要計較這個,可就是我的不是了。”
佟佳氏和那拉氏這兩人左不過就是這些車軲轆話說著,那頭朋春已經拉著董鄂七十進去了,三福晉姐妹倆便同玉珠一道,跟在佟佳氏二人身後,也進了府。
一行人一路穿過垂花門,過了抄手遊廊,來了廳裏時,馬佳氏正在主座上端坐,旁邊三四個婆子伺候著,桌上的一席菜肴還騰著熱氣。
“見過額娘(祖母),額娘(祖母)萬福!”
眾人給馬佳氏請禮問安,馬佳氏忙給眾人賜了坐。
“快都起來吧,一家人何必多禮……”
馬佳氏的態度出奇和藹,招呼著眾人便開始用膳,別說挑毛病了,便是一句重話都不曾說過。
這讓玉珠更覺得稀奇。
一頓飯吃的十分平靜,用了飯後,董鄂七十和朋春去了書房敘話,馬佳氏打發了玉珠幾個出去,和佟佳氏她們在廳裏閑聊。
玉珠便和三福晉幾人一道,坐到了抄手遊廊下,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話,心思卻還在廳裏,仔細聽著,也能聽到佟佳氏幾人的對話。
“還沒來得及給弟妹道喜呐,聽說了你母家升遷的事,嫂子可真為你感到高興。”
“哪裏的話,那就是皇上憐惜我阿瑪年紀大了,給他些許恩典罷了,不值當一提的。”
佟佳氏對那拉氏的幾句奉承並不感冒。
玉珠笑意淡了幾分,那拉氏的阿瑪在山西當差,是從二品布政使,以她的家世,便是如今些許不如佟佳氏的,也不必如此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