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難不死(一)
爬升速度大約每秒十米,持續時間不到五分鍾,高度還沒到三千米就轉為平飛,肯定是短途飛行。
這是一架七座商務飛機,一般用於距離在兩千公裏內的短途飛行。
北極星在商務飛機前方,從右側舷窗就能看到,表明商務飛機朝西北方向飛行,航向大概三百三十度,偏差在五度以內。
在亞丁西北兩千公裏內,有哪些城市擁有能夠讓商務飛機起降的機場?
“戈武,前特種兵。五年前,第一次以雇傭兵身份執行營救任務,在敘利亞營救遭到劫持的中國公民。截止目前執行了五十三次任務,均取得成功,總共營救了三百餘人,而且營救的對象無一傷亡。”
她是居委會工作人員,還是專門管戶籍的警察?
坐在對麵的美女說這番話的時候,戈武才收回思緒。
“如果這份檔案不是偽造的,那麽你就是我知道的,最厲害的雇傭兵。”說完,美女放下了檔案,用仿佛能看透一切的目光,仔細的打量了戈武一番。“讓我沒想到的是,你竟然這麽年輕,還沒有三十歲吧?”
“那份檔案告訴你,我是油膩大叔嗎?”戈武針鋒相對的仔細打量了美女一
番。
美女叫趙詩棋,自稱是外交部安全機構的工作人員,負責境外公民的安全事務。戈武懷疑她用的假名,而且外交部也沒有她說的那個機構。隻不過有張青鬆擔保,哪怕不是外交部的人,也來自其他政府機構。
如果是情報部門之類的秘密機構,而且涉及到秘密行動,身份肯定要嚴格保密。
確實是大美女,不但長得很漂亮,身材也凸凹有致。
戈武覺得,她要是出道去當演員,肯定能大紫大紅,或許還會成為家喻戶曉的影星。
這也是戈武想不明白的地方,他認識的情報人員就沒有這種相貌特征明顯,看一眼就能夠記住的。至於所謂的“邦女郎”僅僅存在於電影當中,虛構出來的角色而已,在現實中根本就沒有。真實的情報工作也沒有電影描寫得那麽驚險刺激,大部分時候是在做一些非常平凡的工作。
“你既然能找到我,就肯定知道,我這人很懶,平常都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也沒有什麽遠大理想。今天好不容易撿回了一條小命,肯定要逍遙快活一段時間,等十天半個月之後再來找我吧。”
“這些夠了嗎?”趙詩棋把放在座椅旁
邊的手提包踢到戈武麵前。
滿滿一袋現金,都是二十麵額的歐元,目測至少有十萬歐元,具有一般人難以抵抗的強烈視覺衝擊力。
“你或許沒搞明白,這不是錢的問題。”戈武用腳尖把手提包往趙詩棋麵前推了推。
“這次是提前付款,不管有沒有完成任務,傭金都給你。”趙詩棋又把手提包推到戈武麵前。
戈武笑著搖了搖頭,說道:“我在小時候,天天都盼著過年,因為吃了團圓飯之後,要給叔姑舅姨等長輩拜年,然後就能領到壓歲錢。春節的半個月是最開心的時候,可以用壓歲錢買很多平時不敢想的東西,比如遊PS戲機,飛人籃球鞋與平板計算機。直到有一天,知道親戚給的壓歲錢其實來自爸媽,或者說爸媽也要給堂親表親壓歲錢之後,我才搞明白,天上不會掉餡餅。”
“你是最合適,甚至是唯一人選,要不然我不會去亞丁找你。”
這下,戈武是無言以對。是不是最合適的人選,不需要趙詩棋告訴他。
“有一個問題,我始終沒想明白。”趙詩棋突然轉移了話題,讓戈武有點摸不著北。沒有等戈武開口,她接著說道:“就我
所知,你營救的三百多人都是中國人,而且多數是中國公民,還有一些是港澳台同胞與僑胞。更讓我好奇的是,你不像其他的雇傭兵,搞那些以破壞為目的……”
“你想問什麽?”戈武覺得趙詩棋在浪費時間。
“為什麽?因為他們是炎黃子孫,還是因為喜歡做這種能夠獲得成就感的工作?”趙詩棋笑了笑,又說道:“你營救的兩百多名中國公民,一百二十七人在海外經商,有八十六人出國旅遊,還有四十人是我國企業派駐海外的工作人員。這些人,幾乎都在動亂或熱點地區遭遇不測。比如今天在亞丁,營救的就是從事進出口貿易的中國商人。過去幾十年,我們一直在以建設的方式幫助戰亂地區重建家園,平息戰爭產生的動**,讓戰亂地區的人民擺脫貧困與落後。隻可惜,並非人人都願意用建設的方式開創未來,更別說有很多人把戰亂當成牟利的手段。”
“你應該去宣傳部工作。”戈武實在是忍不住,不然也不會反唇相譏。
“外交不就是對外宣傳嗎?”趙詩棋話鋒一轉,說道:“你積極參與營救行動,肯定不是為了錢,至少不全是,也
不是因為同胞情誼。這裏麵有更深層次的原因,比如說相同的價值觀。”
“你跟雇傭兵談價值觀?”戈武差點笑出聲來,覺得趙詩棋真的會開玩笑。
“人人都有價值觀,雇傭兵是人,也不會例外。”趙詩棋沒囉嗦,取出一個文件袋放在戈武麵前。“這是資料,營救對象是我國建築工程人員。你先看,到了巴格達,再把決定告訴我。”
原來去伊拉克。
沒等戈武回答,她放平座椅靠背,閉上了眼睛。
感情,她這一路飛過來,比頂著槍林彈雨,冒死從匪徒手裏救出上百名人質的戈武還要辛苦。
戈武在沉思片刻後,還是拿起文件袋,取出資料認真的翻看起來。
俗話說的,山不轉水轉。
雖然戈武在名義上是雇傭兵,誰給錢為誰賣命,但是與真正的雇傭兵相比,又有本質的不同。
隻要遇到不能或者不方便官方出麵的事情,張青鬆這些外交官就會找戈武。
趙詩棋通過張青鬆找到戈武,不管她不是不是外交人員,拒絕她,都等於掃了張青鬆的麵子。
再說,翻看營救對象的資料不等於要參加營救行動,大不了在到達巴格達之後就跟趙詩棋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