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托孤亞父

“臣,陳朝,參見陛下!”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瞬間,殿中的百官和皇親貴胄、嬪妃們齊刷刷地扭頭,朝大殿門口的方向看去。

那裏,身穿一襲仙鶴紫袍的俊朗男子俯身跪拜,臉上神色淡然。

陳黨眾臣瞧見陳朝終於來了,一臉欣喜神色。

暗暗期待接下來發生的好事。

躺在龍**的大紀皇帝吊著一口氣,側著腦袋,勉強睜開眼簾,艱難地張開嘴唇,“平,平身。”

陳朝起身,一撩袍擺,大步流星地跨入大殿。

殿中群臣自動朝兩側分開,讓出一條寬敞的路。

陳朝目光冷冷地掃過眾人,無一人敢與之對視。

陳朝至床榻,撩起袍擺,跪在太子身側。

太子瞧見陳朝安然無恙地從鳳儀殿走出來,還跪在自己身邊,藏在袖口裏的拳頭不由握緊幾分,憤恨一聲。

慕容玥,那個蠢女人的計劃失敗了!

太子看著身邊陳朝,眼中閃過一絲殺意,但又很快消失不見。

陳朝感覺身邊的殺意,心裏隻是冷笑一聲。

小子,你還太年輕了。

不等他多想什麽,大殿中,突然想起一個女子尖利的聲音:“敢問陳相,為何遲來一個時辰之久?難道就不想跟滿朝大臣,皇親國戚解釋解釋嗎?”

聞言,陳朝看了身邊的太子一眼,這又是太子的手筆?

陳朝扭頭,看向這位突然說話的嬪妃。

年紀輕輕,姿色倒是不錯,不過比慕容玥差遠了。如果沒記錯的話,這人應該是老皇帝生前頗受寵愛的一位嬪妃。

三年前剛剛進宮,年紀輕輕就封了妃,樂妃!

“臣沒什麽好解釋的,路上出了點事,耽誤了。”陳朝眼神平靜,並不想過多解釋。

樂妃叉腰,繼續叫囂:“陳相說的好生輕巧啊,既然陛下托孤,都要等陳相來了以後才能開始,那不如陛下帶著我們去宰相府托孤好了,何須如此?”

此言一出,滿殿嘩然。

“放肆!”

“放肆!”

陳黨數人,登即直起身子,豎起二指,怒不可遏地指著樂妃。

陳朝卻擺擺手,壓下眾人聲音,直接揮手。

“來人,拖出去,砍了!”

驚!

石破天驚!

這麽直接?甚至連陳黨眾臣都有些沒想到,就這麽把樂妃殺了?

早就侯在殿外的蒙召聞言,披甲上殿,手按腰刀,鎧甲的甲葉撲棱棱直響,在燭光的照耀下,泛著冷冷的寒光。

他一手扯住樂妃的胳膊,另一隻手掌掐住她的脖子。樂妃臉色漲紅,呼吸困難,拚命地掙紮,其他嬪妃嚇得是花容失色,大聲尖叫。

一時間,殿中亂作一團。

“陳朝!陛下還在這,你竟敢越矩,濫殺後宮嬪妃?你眼裏還有沒有陛下!你簡直放肆!”後方,一位中年官員騰地一下站起來,怒不可遏地喝道。

不用說,這又是太子一黨。

陳朝抬眼,輕描淡寫地回了一句,“今日所議之事,乃是國之要政,關乎大紀將來,後宮人員,無權幹涉。”

“按大紀律例,後宮幹政,夷三族!”

“拉出去,砍了!”

陳朝說的有理有據,那位中年官員聽完,灰溜溜坐下,不敢再開口說話。

蒙召不再拖延,很快把樂妃拖出去。

不多時,隻聽殿外傳來一聲慘叫,樂妃人頭落地,眾人的心瞬間揪到了嗓子眼。

陳朝一句話就殺了樂妃,群臣敢怒不敢言。

這就是陳朝!

當朝宰相!

權傾朝野的大紀宰相!

而太子閉上眼睛,吸了一口氣,胸脯劇烈地起伏,深深的無力感籠罩全身。

“咳咳。”

躺在榻上的大紀皇帝,突然間咳嗽了兩聲。眾人尋聲望過去,太子揪心不已,立馬上前扶住,一臉擔憂:“父皇。”

大紀皇帝擺擺手,直視群臣。

“朕,自感時日無多,今日召宗室朝臣入內,當眾托孤,太子繼位,任大紀新君,望爾等盡心輔佐……”

“臣等遵旨!”群臣跪拜。

太子繼承皇位,是沒有任何疑問的,也沒有哪一個皇子有能力和太子爭搶。

眾人默默聽完皇帝的安排,點點頭。太子俯身,額頭觸地,聲淚俱下:“兒臣遵旨!”

接下來,就是這場托孤的重頭戲。

皇帝到底選誰輔政,賦予監國一權?

宰相陳朝?還是文昌閣大學士?亦或者哪位親王?

大紀皇帝艱難地咽了一口唾沫,目光在幾個候選者臉上來回掃視,似乎在做抉擇,“新皇繼位,由,由……”

殿內所有人打起十二分精神,情不自禁地跪直身子。

這一刻,他們仿佛忘記呼吸,全都豎起耳朵仔細聽著。

因為皇帝的這道命令,將決定他們的生死。

眾人的心“砰砰砰”地跳著,有的大臣太過緊張,汗水從額頭順著鬢間流下來也不自知,更甚至,有的大臣已經昏倒過去,怎麽叫也叫不醒。

大紀皇帝深吸一口氣,看向陳朝,目光堅定:“新皇繼位由,由宰相陳朝輔政!以亞父之禮待之!”

一錘定音,殿中皆是倒吸一口涼氣。

“嘶——”

倒不是監國輔政人選是陳朝太過於讓人詫異,而是大紀皇帝頒布的命令,叫太子尊稱陳朝為“亞父”這件事。

事先沒有一個人能想到。

亞父,假父也!

也就是說,陳朝日後就是太子名義上的“父親”。

太子瞪圓眼睛,顯然也沒想到,他跪著上前,想要皇帝收回這個命令,“父皇……”

可大紀皇帝卻擺擺手,“太子謹記,遵宰相如父。”

太子沒有辦法,這麽多人看著,他不可能忤逆皇帝。

太子眼含熱淚稍微偏過身子,屈辱一拜:“亞父!”

陳朝微微挺胸昂首,心安理得地接受。見太子伏拜磕頭之後,假惺惺道:“太子殿下無需多禮,請起。”

不多時,大殿中“撲通撲通”倒地的聲音不斷。

十幾位大臣相繼暈倒過去……

大紀亡了……亡了。

……

少傾,大紀皇帝揮揮手,將殿內所有人都趕了出去,隻留下太子和陳朝。

等眾人都退出去後,大紀皇帝似是垂死病中驚坐起。

他使出渾身力氣,竟然靠在床頭,居高臨下的看著跪在榻前的二人。

他是大紀的皇帝,是王!..

就算是臨死前,也沒人能踩到他頭上。

太子不能,陳朝亦不能。

“太子。朕且問你,當今天下,大爭之世,諸國混戰,北有戎狄,秣兵厲馬,西有老秦人茹毛飲血,磨刀霍霍,南有吳楚幾國,野心勃勃,大紀將如何?”

當今天下,大紀也不是一家獨大。

四麵環敵,大戰一觸即發。

太子沉下一口氣,略微思考一番,拱手道:

“回稟父皇,草原上的戎狄精於騎射,數次南下是因為這幾年幹旱加上大災,草原上食物不足。兒臣私以為,可供歲幣糧草,迷惑其心智,待我大紀重整兵馬,直搗王庭!”

“函穀關以西的秦國,戰力剽悍,派公主議和為佳。至於處在大江南邊的吳楚諸國,我大紀則無需多慮,隻需要據江而守即可。”

太子的對策堪稱完美,完全是結合了大紀當前的國情做出的合理決斷,陳朝不由多看了太子一眼,假以時日,太子必成一代明君。

可是大紀皇帝聽罷,卻隻是搖了搖頭,眼中盡顯失望之意。

他沒有評價太子的對策。

而是看向陳朝,“宰相,以為呢?”

陳朝想了想,眼中閃過一抹狠厲之色,殿中溫度頓時下降幾分,寒意逼人,他抬頭沉聲道:

“戎狄,殺!”

“秦國,殺!”

“吳楚,殺!”

“皆殺!”

幾個“殺”字,氣勢洶洶,讓太子情不自禁地咽了一口唾沫。

他有些吃驚地看著身邊的陳朝,脫口而出:“那麽多人宰相殺的完嗎?”

陳朝眼神一冷,“當然殺不完,可是殺著殺著,他們就害怕了,怕了?戎狄就不敢輕易南下,秦人不敢越出函穀關,吳楚也不敢生出不軌之心。”

“善!”

大紀皇帝嘴角露出一抹苦澀的笑容。

他多麽希望這些話,是太子嘴裏說出來的。

“太子,這就是朕不選其他人監國的理由,其他人固然很好,但大紀不會強盛。”

“陳朝,陳屠狗,會讓大紀更加強大!”

陳屠狗是陳朝的外號,形容陳朝喜歡濫殺!

太子聽完,慢慢低下高貴的頭顱。

這一刻,他仿佛明白了父皇的良苦用心。

大紀需要的不是明君,而是霸主!

“兒臣明白了,兒臣謹遵父皇教誨。”

“好,好。”大紀皇帝說了兩聲後,目光重新落在陳朝身上,“陳屠狗,你能向朕保證嗎?”

大紀皇帝沒有說保證什麽,也沒有能力,讓現在的陳朝保證什麽。隻要陳朝願意,頃刻間便能讓大紀易主。

太子知道,這是父皇能為他做的最後一件事!

大紀皇帝在賭,他是君,陳朝是臣,君命臣不敢不從。

陳朝聽完,心裏頓覺五味雜陳。若是以前的陳朝,自然不會向皇帝保證什麽。

因為陳朝想取代大紀皇帝,自己坐上那個高位。

一切都安排好了,今夜奪監國之權,再過兩年,就可輕鬆取而代之。

但是,現在的情況有所不同,陳朝看著**,奄奄一息的大紀皇帝,為他的良苦用心感到一絲觸動。

陳朝吸了一口氣,退後一步,沉聲道:

“大紀永遠是大紀,皇家不負我陳朝,陳朝亦不負皇家!”

“陳朝在此立誓,若有違背,天打雷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