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想換大船

今天又是添置東西,又是買糧,總共花去了四兩多銀子。修船還要花上二三兩。今天又借出去五兩。家裏便隻餘十兩不到了。

見家裏還有餘錢,楊氏長舒一口氣:“好在咱家還有餘錢,這多虧了惜兒重陽節賣蟹,咱家才不用借債過日子。”

荷包裏有錢,心不慌。這次好幾家不隻沒了存銀,都還欠了債。

一家人都很是慶幸。

隻霍惜皺著眉頭:“爹,咱家船板都還得用,也沒漏水,不過是補一個艙室,就要花二三兩啊?”

霍二淮也肉疼:“往常不要這麽多。這回主要是壞了不少船,活多,工匠少,要價貴著呢。”

霍惜聽完擰起眉,她家這樣大的船買一艘新的,也不過五兩銀。雖還能用,但年年都要補一回,刷上幾層漆,就怕漏了水。沒想到補個艙室就要花上這許多。

“爹,那買一艘大船要多少錢啊?”

大家都看向她。

楊福眼睛瞪圓了,惜兒可真敢想啊,要換大船。聽他姐說原來他家的船也是大船,為了還債才跟人換了這艘小的。他也想要大船。

霍二淮說道:“那要看多大的了。有七八兩十來兩的,也有二三十兩,大幾十兩的,還有更貴的。”

楊福跟著點頭:“聽說那種遊船福船,更是貴。要上千兩呢。”

“上千兩也隻是一般的,大福船上千兩可買不到。”霍二淮道。

楊福直咂舌。

楊氏看向霍惜:“惜兒想換大船啊?”之前是不敢想的,但現在家裏有了存銀,還有家裏的禿黃油,楊氏如今也敢想上一想了。

霍惜點頭:“我是這樣想的,咱這船也不過五兩,修補就要花去二三兩,家裏添了我和念兒,有些不夠住,不如索性換一艘大的。”

霍二淮想到冬天還要上岸租房住,隻怕銀錢吃緊,剛想開口,被楊氏看了一眼,又抿緊了嘴。

霍惜看了他們一眼,也知他們的想法,安慰道:“爹娘放心,錢再掙就是了。咱換了大船,也能去得更遠些,漁獲也能多得些。冬日前咱一定能攢到錢的。”

霍惜心裏有些想法,但此時還不好開口。隻打算讓霍二淮去打聽看看換一艘大船要多少銀子。

楊氏和霍二淮對視了一眼,也不多問,家裏的錢都是孩子掙的,也願意聽她的。再一想五兩的船,就要花二兩修補,也是有些心疼。

便答應了。

霍惜心裏高興,何等有幸遇上這樣的養父母。

“爹,我聽說造船坊也可以根據圖紙定做是不?”

霍二淮點頭:“能。但大的船,一根龍骨聽說就要曬上三年,定做花的時間長。”

“我不改變結構,隻想在艙室,船頭船尾做些小的改動。”

霍二淮鬆了口氣:“那行的。艙室就跟那車廂一樣,都有規格,有好些是做好的,也可以訂製,並不費什麽功夫。”

楊氏則擰著眉:“大船是好,但咱還是要進城的,要進內河,船太大太長,不好調頭吧?”

換大船誰不願意?可是船一大,兩頭就得加長,一加長,河道窄的地方就不好調頭了。

“娘,別擔心,到時我們在船頭再加一根櫓板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

“再加一根櫓板?雙櫓?在船頭加?”

霍二淮楊氏,楊福三人都很是驚訝,齊齊看向她。雙櫓的船他們還沒見過呢。隻聽說有些大船是有二四櫓六八櫓還有更多櫓的。船頭船尾都有櫓板?

霍惜點頭。

現在她家的船總長不過六七米,船腹也沒二米寬,拉布簾把艙室分兩間,狹窄,逼仄,轉身都困難。

若是換一艘大點的船,長度加長到十米以上,船腹加寬至二米以上,艙室部分她就可以分成兩個艙室,甚至三個艙室,中間睡楊氏夫妻,她和楊福分睡左右。

寬度一寬,霍二淮楊氏也能伸直了身板睡了。

至於櫓板,現在都是加在船尾,船一長,不好調頭。那她就再加一根在船頭,到時候不用調頭,像現在的地鐵一樣,兩頭都能前進。

但雙櫓板是不能同時搖動的。

像那魚,魚頭不動,魚尾擺動,才能驅使身體向前,若是魚頭魚尾同時擺動,魚便隻會原地打轉。換到船身上也是如此,原地打轉不說,可能還會翻船。

船一大,搖櫓就費力氣。到時可以把櫓板加長加寬,增加動力。

而在船頭加一根櫓板,進小的河道,轉向調頭不便時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霍惜跟大家解釋了一番。

霍二淮三人都聽得心頭火熱。

如果賣了禿黃油,家裏的錢足夠,那就換一條雙櫓船!

船艙中間蓋得大一點,大家都能攤開手腳睡了。心裏都很高興。楊氏和楊福齊齊催著霍二淮明天一早就到造船坊去問問。

商定好,一家人齊齊睡下。

雖原來的船室被風掀走了,但覆了油毛氈的船艙裏溫暖得很,霍惜睡得香甜。

次日一早,都醒了。

想著家裏要換大船,霍惜和楊福都坐不住,背著十五罐禿黃油就進了城。霍二淮則劃了船去造船坊打聽大船的價格。

“惜兒,咱去哪賣?”進了城,楊福問她。

霍惜想了想:“咱先去外城碼頭。”

先找霍忠問問看。他們船隊有很多人在水上來回運貨,一趟就要好多天,有這種好東西,買了拌飯拌麵也是好的。

哪知在碼頭轉了一圈,不僅沒看到霍忠,連他家商號的船也沒看到。

“許是還早,船還沒回。咱下晌再來。”霍惜安慰楊福。

楊福點頭:“要不,咱去城裏找那些買過咱螃蟹的人家裏問問看?”有幾家人和氣的很,給賞錢不說,還說以後要是有魚蟹也可拿來賣。

霍惜想了想,便應了。

二人喬裝一番,進了內城。

敲開幾家人家的後門,作揖討好賣乖,也賣出了六罐。楊福揣著銀子高興得很。

賣出錢,給了霍惜一些底氣。和楊福由北至南,在內城裏找稍富裕些的人家上門推銷。

而過完重陽節的穆儼,在家裏窩了數日,著實無聊,被程氏催著去國子監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