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太明白了
這個時間對於習慣早睡早起的老伴來說已經不早,沈老爺子也再和孫子不賣關子,先將那院子的大致情況給說了說。
說完,老爺子還不忘提醒道,“要的話,你就得抓緊時間,你大爺今晚去的時候邊上就有他家大孫子在場。
明兒他家老院要轉讓一準會傳出去。咱們老沈家,你遠大爺和仲大爺他們家的老兒子就眼看要辦喜事分家。
要是他們兩家打算等分宅基地還好,不然就你個沒成家的毛頭小子沒搶在前頭買下,還真大不過他們。”
結婚了不起?
沈衛民失笑。
還真了不起。
那房子不說則矣,一經他爺這麽一說,他還真想起來是在哪裏,就是如今是個啥模樣還真一時想不起。
但這有什麽關係,正如他剛才所說,他大伯就是泥瓦匠,徐家二舅是木匠,就是推倒重建老房子有些木料還能用。
有一點他是知道的,老沈家還能沒塌的老房子其實已經不多,能留存到七十年代老院子,其實內裏還真有好料子。
像地基和部分牆體就是實打實的青石塊。門窗就是爛了,房梁則是一水的紅鬆木。如今還是計劃經濟,可不比後世,有這些就能省很多少事。
當然,就是他想不起這些陳年往事,剛剛他爺爺也說的夠詳細。不說這方圓百裏,就他們老沈家這一村房子,不管是蓋了多少年,還真沒有他爺不清楚房子內裏究竟如何個情況的時候。
買!
肯定買!
“你就是再點頭還不行,這事兒還得要你爹親自出麵才行。肯轉給你,他家未必就沒有想和你爹打好關係的心思。
回去告訴你爹一聲,你就說這房子是我和你奶批準……”話到一半,沈老爺子終於看到他孫子居然還帶了個書包過來。“這麽晚了,你還打算連夜去上學?”
這才看到?沈老太太忍俊不禁輕笑出聲,“這孩子孝順,急著去白子溝接他二大娘,他二大娘沒白疼他。”
自認臉皮不薄的沈衛民在二老的打趣中,他也是覺得自己臉開始發燙。“那你們二老先休息,我先走了。”
“哈哈哈……再機靈還是個傻小子呀。”
“初生牛犢不怕虎。”
“眼光是真不錯,可不輸咱老二當年,就是還差了幾分火候。老徐家如今好像不是親家母說了算吧?”
聽到這話,站起身的沈衛民趕緊又麻溜兒坐下。
沈老太太瞥了眼孫子,搖頭而笑回道,“不同往日咯。如今呀,是年輕人當家作主了,那孩子可不比他娘好說話呀。”
“是這個理。”
“人老了這記性也差了。”沈老太轉頭看向孫子,“我記得你老去找誰一塊玩兒的那孩子叫啥名兒來著?”
“長卿,徐長卿。”
這傻小子,再機靈,還是個傻小子!看著被老伴兩句就套了個實話實說的孫子,沈老爺子的一對老眼是滿滿笑意。
“上麵好像還有姐?”
在祖父祖母麵前,沈衛民可不敢耍心眼,老老實實地回道:“原本有倆個,大的叫徐白蜜,老二沒了,長卿排第三。”
“老二沒起名兒?”
“好像沒,聽說剛洗生就沒了,等等,有,有名兒。我就有聽長卿提過一次,她爹原本有給她二姐取了名。”
那已經是後來了,長卿就有提過一次。早夭的徐小二有大名其實就連剛子都未必知道,這是徐白兩家沒人會提到的一個孩子。
老徐家是怕提到這個孩子讓孩子父母傷心。老白家也是,或許還有些人不敢去想起那個還沒見到親爹一麵就先離開的孩子。
“說是不管男女就叫忍冬,正好冬天生。後來她二姐沒了,她爹就給取了一個白薇的名兒用來紀念她二姐有來過這個世上。”
“白薇、白薇,百味。聽出來了沒?”沈老太這句話是問老伴的,“再加上親家母王芍藥,合起來就全是藥名。
這名字取的好呀,藥名藥名,藥名藥名(要命要命),先白蜜後百味,再來根徐長卿,不愧是倒下又爬起的徐書生。”
要命要命?沈衛民自然不會以為他這位能連白蜜也算是一種藥名皆知的祖母此時這幾句話是純屬口誤之言。
瞟了眼臉上收起笑意的孫子,沈老爺子垂下了眼簾。其實他能說老伴的這句話,他自個也聽得有些稀裏糊塗不?
但誰讓這是自個親孫子,難得老伴今晚有雅興開口指點孫子,未免老伴嫌棄孫子朽木不可雕也,還得他這個當爺的先來。
“先甜後苦?”
這木頭……沈老太太啞然失笑。想想,她還是打算先給老伴好好講一個故事,一個關於那種草藥之所以被稱為徐長卿的來曆。
說完了故事,老太太又給老伴解釋了解釋一下藥材中徐長卿有何療效以及性能。尤其是這藥呀,重點在於能解蛇毒,
“哦,原來還有這麽多說道。”聽完老伴一番講解,沈老爺子再聯係上因親家母中了蛇毒之後可以說改變命運的徐立柱?
他現在覺得自個好像有些能摸得著今晚老伴到底想要告訴孫子啥了。再看了一眼此刻還在蹙眉沉思中的孫子?
沈老爺子趕緊朝老伴眨了下老眼:孩子腦袋瓜子再活絡,他還是個毛頭小子,可甭尋思岔了,你不給解釋解釋?
沈老太微微搖頭,此刻她並無想要向孫子多說幾句之意。“這是幾點鍾了,還是沙漏好用。”說著,她先站起身。
“趕明兒我給您找一個。”沈衛民反應極快地回了句也跟著站起身,“奶,管他是不是被傷狠了,還是以為這個女兒代表他站起來,就算是他將希望全寄托在這個女兒身上,你孫兒還就要搶人。”
這是懂了,還是沒懂你的意思?沈老爺子連忙看向老伴。你倒快說上兩句,沒瞅咱孫子是真鐵了心就要那家孩子。
無須老伴又是眨眼就是摸耳垂暗示,既然孫子已說破,沈老太也就不吝嗇多言一句,“悠著些,好藥適合慢火熬。”
明白,
太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