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初光
喚神術比起呼靈強身術還要殘缺,或許在大部分人看來都算不上正經法門,但陳嶼不介意,本就他自創,自然極為適合自己。
行功運轉,默念口訣。
口訣大多是他從其餘驅神道法裏摳來的,為了保證不會有錯漏、曲解,陳嶼在拚接縫合時格外小心。
如今來看,這份口訣發揮了安撫心神的作用,達到了他最初的目的。
但也僅限於此了,若想如傳說神話裏那樣動輒霞光漫天、神鬼睥睨、大道之音希然縈繞,根本沒得想。
端坐整齊,陳嶼行功運法,又一次嚐試將迷蒙混沌處的精神力牽引駕馭。
若有若無中,許是太多次沉浸在這片寧靜至虛的空間,他心思念頭空****,旋而起伏,複又平下,動靜參雜間原本繁蕪雜亂好似雜草似的思緒在這一次難得偃旗息鼓,消散不見。
淨。
唯此一字,雖非全靜,卻難能可貴。
若是陳嶼此刻清醒,對自己的狀態一定會感到驚奇。
這是頓悟,這是初光,更是山下數以萬計的道士們夢寐以求的境遇。
前世道家對道法境界有諸多說法,路子不一,莫衷一是。其中較為出名的便有五時七候。
傳說達成第一候者便可得道,長生有望。而若能成就第七候,更是足以和天尊道祖為友,聖賢集會,弘演至真。
此世道門對此亦有五素三常之說。
五素者,乃道人尋道求道時的明悟之境。有初光、大定、坐忘、驚蟬、龜息共五等。
三常則為有常、無常、常常。
說不清兩邊誰更有理,不過真要論起來,陳嶼此刻的境遇卻是與五時的描述相似,同時也能套入初光。
總之在這一刻。
他陷入了冥冥虛極之境,略有領悟。
不知不覺間,精神格外活躍,這是早在他不斷積蓄淬煉之前才能得見的場景。
直到某一刻,好似終於越過了某個無形障礙。混沌滔天、濁浪排空,又宛如山崩地陷,砰然巨響回**腦海,硬生生將陳嶼炸了出去。
陡然睜開雙目,他神情木然許久才舒緩過來——??啥情況?
揉著眉心,感覺那一處的腫脹感愈發清晰,好像下一瞬就要破開,長出一隻眼目般。
“不會真長出天眼吧!”
意識震**不安,陳嶼難以再沉浸心神重新回到先前的狀態中去。
不過他眼底湧動精芒,因為之前隱約間似乎在那片迷蒙之地瞧見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比如光團,大概……裂開了?
“精神內裏似乎也徹底孕育,正掀起波濤不斷。”
他閉目調神,將注意轉向腦海深處的意識汪洋。然後便不出意外地見到了無盡浪濤,根本立不穩,灰溜溜逃出。
陳嶼沉吟,試著用喚神術去牽引。
嗡——!
嘶!
痛痛痛痛!!
陡然間抱頭蹲下,險些跌落到青石底下去,他提身躍起數步,同時灌了幾大口涼滋滋靈液借著暖意削弱頭部劇烈爆發的痛感。
良久,疼痛總算停下,他大口喘著粗氣,滿頭大汗,但眼中卻洋溢著怎麽也掩蓋不下的驚喜。
扯起一截草葉扔在空中。
閉目。
口訣默念。
無聲中,草葉隨風飄動,在快接觸到衣衫的瞬間被他輕鬆躲開。
睜開眼,陳嶼按住鼓動的太陽穴,痛楚殘留著,然而他的喜色卻快要滿溢。
“終於能駕馭了!”
隻有一點點。但無疑這條路是對的。
“再下一步,便是操控更多、更細。”
他平複心中波瀾,如今能馭使的精神實在太微弱,外放出出後更是仿佛被刮掉一層,十不存一,勉強感知到那截草葉。
更多、更強,直到能在外放的同時幹涉外物,這便是陳嶼往後的目標。
“真的不一樣了。”
精神的妙處自然不止這點,不過一切剛剛開始,都還需要陳嶼去探索,這是其他人無法給予幫助的一條路。
……
精神力的初步操控讓陳嶼好似找到了新奇玩意兒,一整個下午都在不停琢磨馭使,進步很大,畢竟才剛開頭。
隻是每次操控這微弱精神到外界都會有強烈的刺激,仿佛迎著暴風般一層層剝落吹散,最終剩下一縷,外放尺許距離便無法繼續。
好在涉足初光,有了第一次就能有第二第三次,直到他自如運用。而隨著陳嶼再次複刻,陷入到靜虛至極的狀態,他的精神力雖不如第一次那般活躍到恐怖,卻也比尋常時候易於操控了許多。
進步的方向已找到,接下來便是水磨功夫,當然可能下一批靈植裏就能種出一些針對這方麵的輔助植株。
他對此抱有不小的期待。
臨近法會,陳嶼不得不將一部分精力分勻到這上麵,需要做些考慮和打算。
他可不想僅僅當個看客,這次下山同樣抱著不小目的,一者便是與本土的正規道士們交流交流求玄問道的心得體會,汲取一些他們的腦洞。二來嘛,他準備找尋一些關於五髒六腑的書籍,道經也好、醫書也罷,都無不可。
“銀錢得全帶上。”
雖說全帶上估計也不夠,杯水車薪。
有些古籍藥經可不是他手裏這點阿堵物能換來的。
“藥草也得帶上。”
都是些尋常草藥,去山澗那次摘了不少帶回,品相上佳。一如他之前打算的那樣,抵賣之後大概盤纏便無憂了。
“還得弄些有價值的東西隨身。”
卻不是為了裝十三,那太無趣,正如上麵所說,大部分道士既然來參與了這場法會,那麽定然或多或少都考慮到了當前的時局震**。於此之下,合作是大勢,以往一些敝帚自珍的做法便顯得不合時宜。
隻是不排除一些經典確實被珍藏,陳嶼縱使不去占為己有,僅是一覽也顯得尤為困難。
偏偏前人先賢的腦洞…咳,道學經理都不少,尤其那些能青史留名、於道門中傳唱數百上千載歲月的。
陳嶼想去借鑒,想去看看這些先輩前賢到底是如何在尋道一途中披荊斬棘。
就像過去看雲鶴觀中的道經偶有所得一樣,他相信在這些經書文冊裏同樣包含了他們的思想,或許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