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造反吧,公明哥哥!

兩天後,宋江(趙佶)準時出現在大牢內。

在牢頭離開後,趙佶假裝激動的說道。

“括弟,真的如你所言,遼朝天祚帝侮辱了女真酋長們,柴大官人的手下打聽到,女真人們對此十分憤怒,宣稱要複仇,卻被完顏阿骨打壓了下去。”

趙括強行按壓住內心激動的心情,問道。

“公明哥哥,我再問一遍,你相信天意嗎?”

趙佶信誓旦旦的說道。

“我相信,括弟。”

趙括想到這片大地十幾年後發生的慘劇,深深吸了一口,堅定的說道。

“公明哥哥,上天告訴我,十幾年後,現在的女真人將會徹底奪走淮河以北,並在我們的土地上肆意虐殺我們漢人,而上麵這群人不思進取,隻想著偏安一方,根本不顧我們這些平民百姓的死活。”

“為了我們的女人不被異族肆意淩辱,為了我們的孩子挺直脊梁健康的成長,所以,我們要改變這一殘酷的未來,重新恢複漢唐時期的榮光,讓所有人都能享受公正的待遇,每天吃飽三餐。”

“所以,公明哥哥,你準備好了嗎?”

趙佶想到自己經曆的那些慘狀,握緊拳頭,咬緊牙根,嚴肅的說道。

“我準備好了,我必會重鑄漢人榮光!”

在古代要舉事,錢糧兵馬這三要素是不可缺少的。

因此趙括仔細詢問了趙佶現在的所有財產和人脈信息,分析一會後,發現首要的錢和糧方麵才是麵前最大的問題。

錢可以按照水滸傳中的方式,調查幾個為富不仁的士紳家庭,進行搶劫和綁架,但是糧食這東西太難辦了。

百姓手裏的糧食隻勉強夠自己吃,私人又不可能大規模買糧,而各地糧倉一旦遇到危險,就會引起地方官員高度緊張,這事關他們頭頂上的帽子,肯定會派軍隊搜捕。

另外,哪怕搞到糧食,也需要找到一個隱蔽的地方儲藏,這個地點還要在己方的控製範圍之內,還必須足夠大,能夠儲存至少夠一萬人食用一個月的糧食,符合這種標準的一般是一些較大的荒山,還有就是有權勢人家自己莊園裏的倉庫。

趙括想了一會兒,突然發現眼下正好有一個可以完美解決問題的人,柴進。

“公明哥哥,能不能先把柴大官人拉進我們的隊伍?”

趙佶本來也在找理由,幫趙括完成糧食的問題,聽到他的話後,這才反應過來。

對呀,虛構的柴進可以解決目前的難題。

“應該沒問題,隻要我將上天告訴括弟的天意轉告給柴大官人,在他驗證相信後,一定會加入我們的行列。”

趙括點了點頭。

“那就沒問題了。”

為了更加取信於柴進,趙括還將水滸傳中有關柴進的一些秘密以天意的由頭告訴給了趙佶,讓他進一步取信柴進。

隔壁的趙佶臉色古怪,強行平複心情,表示知道了。

在將柴進納入到隊伍中後,趙括發現前期的發展規劃有了很大的提升。

這時趙佶適時的提出了自己為趙括設想的問題。

“括弟,糧食儲藏地方解決了,但是柴大官人作為後周皇族後裔,在大宋之內大量買糧不是長久之策啊,一旦時間過長,哪怕進行上下打點,也肯定會引起部分人的注意,說不好要以此作為要挾,強奪柴大官人的部分家產。”

趙括點了點頭,說道。

“公明哥哥,你說的沒錯,這不是長久之策,讓我再好好想想。”

糧食,糧食,哪裏買糧不會引起注意,對了,海上絲綢之路!

趙括感到十分慶幸,幸虧自己來到的是海貿十分發達而且不禁海的北宋,如果是在大明,出海,那相當於和整個大明世界作對。

“公明哥哥,柴大官人有屬於自己的海上船隊嗎?”

趙佶眨了眨眼,心想水滸裏柴進有沒有船隊我不知道,但是我有啊。

於是立馬扯起謊言說道。

“有的,柴大官人,有一隻規模可以的船隊,要不然柴家也無法支撐他如此豪邁的作風。”

趙括點了點頭,滿意的說道。

“那就好辦了,按照正常的海貿,用大宋的絲綢瓷器,去向占城和暹羅換取他們的稻米。”

“大部分船隻裝載稻米,小部分運輸香料,然後回國後,將三分之一的稻米按照糧價賣給百姓,另外三分之二隱藏起來。”

“這樣一來,既可以短期內收集到糧食,也能掩蓋住大部分糧食的去向,說不定因為運賣糧食這種利潤微薄但是造福百姓的事,柴大官人還會受到朝廷的口頭嘉獎。”

趙括輕笑一聲,繼續說道。

“不過,買糧終究不是長久之策,在占城暹羅購買稻米時,讓懂糧食的人,在當地尋找優秀糧種帶回來,我們自己找地方種植,應該在長江中下遊平原、四川盆地、雲貴高原、東南丘陵、海南島、雲南南部、雷州半島、交趾南部等地區種植。”

趙佶十分關心這個問題,不過這屬於他的知識盲點,連忙問道。

“為什麽在這些地區,占城稻在大宋境內很多地方都有種植,產量也很好的。”

趙括微笑的說道。

“這些地區的氣候屬於氣候類型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在氣候環境上和占城暹羅相差不大。”

說到這,趙括意識趙佶可能聽不懂這些名詞,簡單說道。

“就是,天氣和占城暹羅差不多,所以也可以像它們那邊一樣,一年三熟,而不是蘇湖地區的兩熟,這樣我們就不用花費那麽多精力去冒著風險買糧了。”

“隻需要在這些地區挑選最合適的地方,購買土地,自己種糧就可以滿足基本需求。”

趙佶將趙括所說的話記了下來,下定主意,待會從占城和暹羅送來的貢品稻米中挑選糧種,安排人去這些地區試驗種植,看看能不能達到一年三熟,真要是如此,也可以給大宋提供不少糧食,提高抗災能力。

趙括不知道隔壁的趙佶此時在想什麽,繼續補充道。

“海南島、雲南南部、雷州半島、交趾南部這些地區可以排除,地方太遠太偏,還很危險,先打聽長江中下遊平原、四川盆地、雲貴高原、東南丘陵這些地方。”

趙佶立馬答應下來。

“沒問題,括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