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春節期間香菇價格好, 但銷量小,馮小河隔一天去市裏一趟, 賣了部分鮮貨,其他的都烘烤成了幹菇。初十那天,他從市裏回來,後麵還跟了幾輛車,分別是胡春平夫婦和張慶波。
幾個人先提著禮物去給奶奶外婆拜了年,說了會兒話,馮小河才帶他們去了香菇廠。一進門門,胡春平就“謔”地喊了一聲,說:“可以呀小河!之前荒成那樣, 竟被你盤活了!現在這棚子裏正在采香菇麽?走,咱們進去看看!”
佳慧和姑姑等人聽到動靜,從棚子裏跑出來看, 一群人便鬧哄哄地打招呼。馮小河又給姑爹和張慶波相互介紹一番:“這是我高中同學張慶波, 上次咱們去市裏學習,就是小波幫的忙。這是我姑爹姑姑和妹子, 這幾天全家都到廠裏來幫忙了。”
這天文佳和林芬帶孩子出門趕人情去了,因此棚裏隻有姑爹和文琳等人。姑爹忙摘下手套跟張慶波握手,周梅跟姑姑等人也早就聊起來了。周梅看著文琳說:“姑娘長得好漂亮!是你們家老二麽?在哪裏工作?談朋友了沒有……”
幾人閑聊片刻, 都進了棚,佳慧給三個人拿了采菇時戴的一次性塑料手套, 笑道:“來得正好,三個免費勞動力,不用白不用!”
周梅興衝衝地擺手道:“我不用那個, 戴了手套幹活不利索!有沒有空筐?拿一個給我。”
姑姑忙道:“手套要戴!香菇汁弄在手上不容易洗掉,到時指甲縫裏都漆黑!”周梅這才戴上了, 接過文琳遞來的空筐,和佳慧等人一起進棚采菇去了。
馮小河帶著張慶波和胡春平在幾個大棚裏轉悠,順便給他們介紹廠裏的情況。胡春平摘下一朵香菇看了看,又遞給張慶波,馮小河在旁恭敬地道:“胡董,張董,這是秋栽的第三批菇,看著還不錯吧?”
張慶波便笑:“想不到馮董讀書時厲害,種香菇也是一把好手。”
胡春平便感慨,“馮董聰明嘛,幹啥都行!”
“生產這一塊交給我,請張董和胡董盡管放心。”馮小河道。
“放心放心!不放心也不會上你的賊船……”胡春平話沒說完,另兩位董立刻嘖了一聲,胡春平忙改口:“……福船,對,是福船。張董,馮董,銷售和原料采購這一塊交給我,也應該沒問題。”
張慶波和馮小河都笑了起來,張慶波道:“您二位都表了態,我不表態是不是不太行?馮董胡董請放心,什麽□□啦、拉關係啦、應付檢查和打秋風的都交給我,張某人鼎力擔當!”
在簡陋的鄉村香菇廠裏,三位董事進行了新年的第一次會晤,對這種強強聯合的局麵都甚是滿意。
本來對種香菇這件事,胡春平和張慶波都覺得意思不大。有那個錢投進去,蓋兩幢房子賣不香嗎?但架不住馮小河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他們描述東省看到的場景,都是多年老兄弟,也不便太駁他的麵子,於是胡春平和張慶波便結伴去了東省一趟。回來後便搖身一變,成了胡董和張董。
馮小河不光要他們往裏投錢,還要借助他們本身的資源。這一兩年來,他自己通過摸索和學習,應付生產這一塊完全沒問題。但是廠子規模擴大後,原料采購和銷售就成了重頭,尤其是銷售。即使家裏有佳慧這個幾十萬粉絲的博主,他也還是心裏沒數。剛好胡春平以前就是搞香菇販賣起家的,手裏肯定有些大廠家大客戶,銷售這一塊肯定要交給他來搞。
廠子做大以後,光是應付各種關係就讓人十分頭疼,一年上頭都有單位和個人來打秋風、要讚助,應付不當便引來各種刁難。張慶波是土生土長的平安人,讀完大學又回市裏工作了十來年,父親以前還是某單位的小頭頭,在市裏也算人脈深厚。由他來爭取外部資源、應付各種刁難,當然是最恰當不過。
三位董事視察完香菇廠的全貌,便也鑽進棚子,一邊摘香菇,一邊共商發展大計。胡春平對蘢山鎮各村子都熟,馮小河一直委托他幫忙打聽合適的地方建新廠區,所以他年前一直在忙這件事,跑過了好幾個地方,連過年都沒閑著。這時便把自己打聽的情況一一道來。
“石橋南村離老廠不遠,但是它是個小村,地方太窄了。年前我跟村裏書記吃了飯,他們村旁邊那些旱地,最大的連片地塊才有一百多畝地,夠幹什麽的?所以後來我又到附近的平坎村、上灣村都看了看……”
“一百多畝還不夠?”周梅在旁邊聽到了,忍不住插嘴:“這邊廠房加起來也有百來畝地呢!你們的攤子到底要鋪多大?可別像……”她本來想說可別像以前幹房地產那樣,又覺得不吉利,便道:“可別把攤子鋪得太大了。有多少錢辦多少事!”
“嫂子,一百多畝地確實不夠,”馮小河也說:“到時候老廠區要進生產線,要建標準化滅菌養菌廠房。把循環養菌做起來的話,年產量能達到五百萬筒。一百多畝地的栽培基地容納不了這個數量。”
周梅和佳慧聽到“五百萬筒”,都暗自嘖舌,就聽胡春平又道:“周邊的幾個村,我考慮來考慮去,還是得在上灣找。上灣離咱們近是一個方麵,關鍵是它大,有八個村民小組,勞動力多。而且幾個組離得都不遠。咱們辦廠子,還真得建在上灣村那種地方。”
“那村裏有沒有合適的地方呢?”張慶波問。
“有,有好幾處。我找村裏李書記帶我看的。”胡春平說:“我自己是比較中意上灣六組旁邊的那塊地。跟村裏的房屋隔著一條河。那邊有兩三百畝地。就是如果基地建在那兒,還得修橋。另外還有二組那邊也有連片的旱田,是個斜坡,不過坡度不大,蓋大棚也沒問題……”
他把自己看過的幾塊地的優勢和劣勢都介紹了一下,又道:“下午咱們一起去看看,都參謀參謀。合適的話咱就跟村裏定下來。李書記這人,我跟小河都打過交道,為人不錯,有上進心,倒是很想把村裏的產業發展起來……”
幾個免費勞力在廠裏足幹了一上午活兒,才回漫水橋吃飯。奶奶和外婆又準備了一大桌子菜,還專門煎了胡春平愛吃的韭菜盒子。奶奶百般不過意,責備馮小河說:“人家來拜年的,你們倒好,硬拉去幹了半天活兒!哪有這樣待客的?”
“奶奶,不用跟他們客氣!”馮小河笑,“過兩天這廠子就成他們家的了。幹點活也是應該的。”
“三婆莫要聽他胡說,”胡春平忙說:“廠裏的董事長還是馮小河,咱們跟著沾光發點小財……哎喲,韭菜盒子!還是我三婆最懂我!”
他說著也不嫌燙,用手拈起一個韭菜盒子先吃起來,邊吃邊誇好。周梅捶了他一拳,抱怨說:“跟你出門丟死人了!大家都沒上桌你就先吃上了?有個正形沒有?”
奶奶笑道:“來我家還講什麽客套!跟回自己家一樣。來,小波也坐,都別講客氣!自自在在的我才喜歡!”
幾個人團團圍坐下來,熱熱鬧鬧地吃了一頓飯。因為下午還有事,便都沒喝酒。吃完飯胡春平便開車帶著周梅和佳慧,張慶波開車帶馮小河,又把姑爹叫上了,一行人朝上灣村迤邐而去。
在山路上行駛了半個鍾頭,便到了上灣六組。村莊有幾十戶人家,座落在兩山之間的開闊地帶。一條十米寬的河流將村莊一分為二,河的一邊是村民住房和一塊塊水田,裏麵種著紫雲英和油菜苗;另一邊是起伏的小山,山下也有一大片旱地,種著綠油油的小麥。
到了村頭,胡春平找地方停了車,幾個人走到河岸邊的田埂上。他指著對岸的小麥地說:“就是這一片。加起來籠共三百畝地。基地建在這邊,連圍牆都不用砌,三麵是河,一麵是山。就是得修一座橋,憑空要多出來幾十萬的開支……”
幾個人都望向那塊土地,姑爹說:“倒是個好地方,每年發洪水時,最高會漲到什麽地方?”
胡春平忙說:“這個我也想到過,李書記說,前年雨水最多的時候,我們站的這塊水稻田被淹過。那邊地勢比這邊高,應該沒問題。”
馮小河看著對岸好一會兒,才說:“我們要在新基地建連棟溫控大棚,建簡易栽培大棚,建栽培試驗大棚。到時我們不止要種香菇,還要開發木耳、羊肚菌和牛肝菌。”
“對!”張慶波受到他的感染,也開始暢想美好未來,“新廠區要好好規劃,到時咱們打造成食用菌栽培示範基地,請領導和業內人士都來參觀,擴大企業影響力,說不定能爭取到農業項目補助。”
胡春平也豪情萬丈起來,“對!我們也要搞得跟東省那些廠一樣!做大做強!”
“我們到時把農大的殷教授聘來做顧問,”馮小河又興致勃勃說,“今年開春我跟姑爹就去跟殷教授聊聊,順便再進修一下,爭取考個菌類園藝師證回來。姑爹,到時技術開發推廣、實用技能培訓這一塊就交給你。”
“姑爹,到時可就靠你了!”張慶波也說。
姑爹便興奮地笑,說:“難為你們看得起我,我爭取努力吧。”
胡春平又說:“以前的老客戶,我現在都聯係起來了,再就是我還想搞一搞出口生意。前幾年我那個郊區的廠子還在的時候我就想做出口。不是腦殼進水跑去搞房地產,說不定我都搞成了。還有小河說的那個電商,這一塊我倒是了解得少,弟妹,這方麵你是行家,到時你就把這副擔子幫忙挑起來吧。”
大家便把目光投都向佳慧,佳慧笑道:“你們的事我不摻和,我自己的生意還忙不過來呢。不過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到時候你們的網店需要推廣什麽的,我一定盡力幫忙。”
張慶波和胡春平便語重心長地拍馮小河的肩膀:“兄弟,這事全靠你了!回家把弟妹伺候好,多端洗腳水,多吹枕頭風,人家幫咱們的忙才會盡心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