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殺豬飯二
殺豬匠們稍事休息, 就走向姑姑家的豬圈。圈裏大肥豬聞到血腥氣,不安地衝撞起來, 被幾個男人進去合力按住,抬出了豬圈,朝祠堂那邊走,大肥豬發出了尖利的嚎叫。
屋裏的奶奶和外婆忙把兩個孩子抱在懷裏,捂住了耳朵。三妹在後門處跑進跑出,狂吠得聲音都劈叉了。隨著豬叫聲遠去,七寶從外婆懷裏抬起頭,問:“小太太,為什麽要殺豬?豬豬好可憐!”
“是啊, 豬豬真可憐!”苗苗也同情地說。
兩個小女孩為豬豬的命運陷入憂傷,但是,等到大灶上的粉蒸肉飄出香味時, 可憐的豬豬就被她們淡忘了。年豬宰殺後, 外邊還在切割,姑姑和佳慧就著手準備做飯。殺豬飯除了炒血豆腐、蒜苗炒瘦肉、溜肝尖等, 主菜必定有一大格粉蒸肉。圓形的蒸籠格子裏,鋪一半米麵拌烏塌菜,另一半鋪上米麵拌老南瓜和紅薯。上頭再圓圓滿滿鋪一層蒸米粉拌五花肉。把蒸屜放到灶上, 水燒開後半小時就聞得到誘人的香味。這時,苗苗、七寶帶著三妹, 開始頻頻造訪廚房,詢問:“飯做好了嗎?”
熱氣騰騰的飯菜都端到桌上了,馮小河才從城裏趕回來。他一進屋就朝姑姑遞了個盒子, 說:“姑,給你買了個新手機。”
姑姑一聽, 幾乎要生氣,發作道:“你統共才掙幾個錢?這就大手大腳花起來了?我不要!你拿去退了!”
馮小河不想跟他姑羅嗦,便使一招禍水東引,說:“佳慧叫我買的。”
佳慧忙接過手機,朝姑姑招手,“別吵吵,快坐到我旁邊來,我教你弄新手機。學好了打電話不要錢!”
姑姑禁不起“不要錢”的**,悻悻地收了聲,挨著佳慧坐下,想了想還是忍不住心疼,嘀咕說:“多少錢?貴不貴?我這個舊手機又沒壞……”
佳慧把舊手機的卡裝到新手機上,下載了一些常用軟件,然後申請加林芬微信,不到兩分鍾,林芬就通過了,還發來一條語音:“媽?”尾音高高上揚,顯然無法置信,五十多歲的農村婆婆居然學會了玩微信。
“姑,你對她說句話,”佳慧手把手教姑姑,“按著這裏說話,它會自動錄音。”
姑姑生怕錄不上,使勁兒按著錄音鍵,聲如洪鍾地吼:“芬啊,是我。這是你哥和大嫂給我買的新手機。”
佳慧教她放手,短信“咻”地一聲發出去了。姑姑驚慌道:“怎麽回事?這就發出去了?她立刻就能聽得見?”
佳慧正要說話,對麵發過來視頻邀請,她便教姑姑:“你點這個紅坨坨。”
姑姑小心翼翼地用一指禪神功點開視頻邀請,嶄新的手機屏幕上出現了林芬的臉,林芬朝她們笑著打招呼:“媽,大嫂!”
姑姑滿臉是笑,一時竟說不出話,苗苗從旁邊跑過來,擠在屏幕前大喊:“媽媽!爸爸!我們今天吃殺豬飯,爺爺奶奶做了好多好多菜!”
李文佳也不知從哪兒鑽出來,站在林芬後麵喊:“哇,又打牙祭了,劃得來!我也想吃!”
姑姑這會兒終於恢複狀態,嘮叨道:“你們吃了飯沒有?……對,今兒請了師傅來殺豬,咱家的那頭年豬上了秤,足足的四百三十五斤!比陳五孃家的還重九斤!……是的,跟你大嫂說好了,豬肉咱們兩家一人一半。外婆跟小外婆也來了咱們家,家裏好多人呢……”
她一邊說,一邊莊重地舉起新手機,走過去讓兒子兒媳跟老人們打招呼,屋裏亂哄哄的,你一言我一語,都直著嗓子喊,誰都聽不清對方在說什麽。正好姑爹端著最後一盤菜進來,突然被姑姑拉到手機屏幕前,也手足無措地同他們打了招呼。幾人隔著屏幕七嘴八舌地聊了半天,最後還是林芬說:“等會兒再聊吧,你們先吃飯,飯菜都冷了。”
姑姑這才戀戀不舍地掛電話。她這時再不提要退貨的話了,隻喜滋滋地把新手機拿著左看右看,寶貝得不行,又問佳慧:“這跟上回電腦裏聊天一樣,都是不要錢的?”
“在家聊天不要錢,家裏有WIFI。出了門不行。”馮小河解答。
姑姑“哦哦”地點頭,珍惜地把新手機放到外頭抽屜裏,才又進來舉筷相邀:“來來來,都餓了吧,快來吃飯!”
蒸籠蓋子揭開來,白氣飄散,就見籠屜上的五花肉亮晶晶、油潤潤的,肥瘦相間、層次分明。肉外麵裹著的米麵,每一粒都吸飽了油脂,散發出誘人的香氣。粉蒸肉下麵的烏塌菜是鹹口,南瓜紅薯是甜口,瓜蔬都吃透了油,軟爛香濃。姑爹又調一碗辣醬放在旁邊,拌著烏塌蒸菜吃,又辣又香還解膩。
除了蒸菜,姑爹的溜肝尖炒得也非常好吃,又嫩滑,又沒有腥味,連一向不愛吃豬肝的佳慧都嚐了好幾塊。一頓豐盛的殺豬飯吃完,大家都懶洋洋地不想動,但稍事休息後,想到外頭的豬肉還沒收拾,姑姑跟姑爹就又出去了。佳慧和馮小河也去幫忙,四個人把肉該切的切,該醃的醃,該洗的洗,忙了一下午。
佳慧早就跟姑姑商量好了,按市價買半扇豬肉,但家裏沒有熏房,一些肉類要放這邊處理好才帶回家。接下來的幾天,她和姑姑都要為這頭豬忙碌。肉醃好了以後,有的要掛起來瀝幹水汽;有的要灌製成香腸。之後被放進熏房,房裏點燃了柏樹枝,白煙帶著柏枝特有的香味,彌漫著整個熏房。在這裏熏半個月後,肉和香腸便帶上了煙熏的味道,過年時拿出來待客剛剛好。
晚飯依舊是在姑姑家吃的,奶奶和外婆在烤火房裏包了豬肉芹菜餡的餃子,孩子們也積極參與了,雖然隻包出了幾個癟癟的餃子,有一個甚至露了餡,但還是得到了大家的誇獎。餃子煮好後,奶奶忽然想起宋三婆,讓姑姑給老人家也端一碗過去。
姑姑拿個藍沿大碗,裝了足二十個大餃子,拿盤蓋著出了門,過了好半天才回來。原來她過去時,宋三婆都已經準備上床睡覺了。冬天黑得早,也不知她吃沒吃晚飯,姑姑也沒好意思問,但那間小屋還算暖和,因為老人手裏有了點現錢,買了過冬的柴禾。其實她那屋子那麽小,一冬有兩三百來塊錢的柴禾就夠用了,但放在以前,三百塊錢就足以難到這個農村老人了。
“現在老人不是每個月都有六十元養老補貼麽?”佳慧忍不住問。
“那誰知道?一月六十也不夠用啊,”姑姑想了想又補充:“再說錢都是直接打到存折的,她一個老人,或許存折根本就沒到她手上。”
佳慧便沒再說話了,外婆又歎氣:“可憐哦……”
“不可憐!”奶奶寬解她:“八十幾歲的人了,還靠自己雙手吃飯,哪裏可憐了?”
“不說別人的家務事了,我們也來吃晚飯,”姑姑忙著給大家盛餃子,“媽,你吃幾個?二十個吃得了麽?”
奶奶嗔怪道:“我又不是大肚子漢!十個就夠了。”
“奶奶,你十年以前一頓還能吃二十個餃子,怎麽老了變斯文了?”馮小河在旁邊打趣。
“擱三十年前,五十個餃子我也吃得下!”奶奶忍不住誇口,回想起自己年輕時,又歎氣道:“年輕時我跟大隊的人出去修路,這樣的藍沿大碗吃三碗飯都不夠。現在麽,老啦!”
佳慧故意岔開話題,問:“您年輕時還修過路?”
奶奶的興致立刻被勾了起來,剛才的那絲傷感一掃而空,整個晚飯時間都在講述自己年輕時的修路經曆。原來蘢山鎮到市區的這條公路是解放後才開始修的,修路時奶奶二十出頭,跟著大隊的人掙工分,刀劈火燒,全憑人力從群山間開劈出了一條路來。
“那麽大塊的石頭橫在路上,又沒有機器,鑿又鑿不開,怎麽辦呢?後來是你們爺爺跟別人合計的辦法,先架柴禾燒,等把石頭燒酥了,再淋上冷水,一熱一冷,石頭就碎了。就這麽著才把一條路修通,那吃的苦不叫苦……”
這經曆不僅兩個孩子聽起來新鮮,連佳慧都覺得很受觸動。一桌人興致勃勃地邊吃邊憶舊,外婆也提起她年輕時出外工修水庫的經曆,一頓飯吃了快一個鍾頭。吃完飯天已經黑了,但有積雪映著,村莊呈現出一種幽幽的藍。姑姑和姑爹打著手電筒,把老老小小送到橋頭車上,又裝了一大包新鮮肉和骨頭讓他們帶回去。天冷路滑,兩人殷殷叮囑佳慧和馮小河,讓他們小心開車,眾人這才分別回家。
車過漫水橋,停在石牆外邊,幾個人噴著白氣下了車。三妹不用等人,早就一溜小跑地往坡上去了,馮小河攙著兩位老人慢慢走,佳慧則把睡著了的七寶用圍巾裹好,抱著往屋裏走。
七寶本來都睡著了,進門時又醒了,她努力睜開眼,草草打量一圈問:“姐姐呢?”
“姐姐今天住姑婆家。”佳慧把圍巾給孩子拉了拉,就聽她又問:“三妹呢?”
“三妹跟爸爸、大太太小太太已經進屋啦,”佳慧逗她:“你醒啦?下來走兩步好不好?”
七寶不想理會,在莫名的責任心的驅使下,她勉強清點完家中人口,心神一鬆,又一頭栽倒在佳慧肩上,沉沉地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