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科普館開放(上)

冬日, 隨著‘曇花一現’夜遊場次關閉,灌溉係統升級,展覽溫室、玻璃花房的智能係統自動管理,員工們的工作輕鬆了很多。

如王洪年等園林綠化工人隻在豬籠草等食蟲植物引進的時候忙碌了一番, 現在就是負責給高大的喬木剪剪枝、做好樹幹和部分花卉的防凍, 除此之外便沒有其他事情。

因此大家對於即將開放的科普館興趣濃厚, 挑選照片也格外認真。

“我覺得這張好看, 不對,這張好像更好看一點。”

“成片的虞美人好美, 走在其中像是誤入了絢麗的花海,有種清新淡雅的味道。”

“我倒覺得單獨的近景更好看,你看這幾株,纖薄的花瓣被風吹拂著卷起,嫵媚多姿, 我選這張。”

“我投前麵一票。”

“我投後麵一票。”

“我棄權,實在難以抉擇。”

“我也棄權,選得頭都大了。”

……

又到了發起投票的時間,大家在群裏七嘴八舌地討論著,將幾張照片看來看去, 眉頭皺起,不斷進行著對比。

不知道的還以為在做什麽重大決定,其實是在挑選展示牆照片。

其中最多的讚歎就是:

“柳藝,你的拍照水平也太好了吧, 各個都是精品。”

“是啊, 我根本挑不出來, 哪張都好看。”

“我覺得你可以拿這些照片去參加攝影評選, 沒準能拿個大獎。”

這是半個多月以來, 柳藝第N次聽到這種讚美,對於工作的熱情直線上升。

身為一個業餘的攝影師,她卻得到了比許多專業攝影師更多的讚譽,心裏美滋滋的。

柳藝嘿嘿一笑:“其實我的拍照技術一般,還是園長培育的花卉漂亮。”

那確實。

員工們自從來到花間集之後,便不自覺地對這個領域產生關注,調休的時候會去本地的其他植物園、景區轉轉,但無論從環境還是植物的狀態來看,遠遠比不上自家。

一些景區可能因為淡季遊客量少,疏於管理,裏麵的樹木沒什麽人打理,又是落葉蕭瑟的冬天,看起來十分荒涼;與花間集精心照料、煥發著勃勃生機的植物有著天壤之別。

除了一些古樹名木之外,大多數植物旁邊連個介紹牌都沒有,讓人想了解亦無從下手。

盆栽區的盆景隻剩下枝幹,無專業人士修剪,一點造型也無,進去就是看了個寂寞,甚至連栽種了什麽品種都看不出來,令人很是無語。

花卉區的花卉不在花期,唯有幾枝寒梅在角落中靜靜開放,頗為寂寥。

……

麵積是大,但走了半天實在沒看到什麽景色,倒是把自己累得夠嗆,大冷天居然有點出汗。

唯一有點意思的就是景區內會養一些諸如兔子、羊駝、小香豬之類的小動物,用來吸引遊客,尤其是親子團。

但這些動物一個個髒了吧唧的,柳藝本來想過去喂一喂,聞到那股味道立刻失去了靠近的勇氣。

想想花間集的天鵝,一個個美麗優雅,幹淨整潔,雖然對自己帶搭不理的,但它們多漂亮啊,還經常表演飛行、捕食等本領。

偶爾能看到兩隻天鵝一起交頸纏綿的場景、羨煞旁人,看一天都不會膩。

算了,沒意思。

還是花間集好。

哪怕不去展覽溫室,去玻璃花房看看可愛的多肉都比在這兒亂逛有意思。

因為好奇,柳藝還去過W市植物園的科普館。

總體打造得非常不錯,建築恢宏、裝修精美,某些展廳設計感十足,牆麵的立體設計讓人忍不住驚歎。

她剛進去的時候覺得十分新奇,仿佛來到了一個充滿藝術的世界。可惜這種新奇僅僅維持了幾分鍾,看到後麵便有些視覺疲勞。

柳藝本身就愛好攝影,自然會關注照片方麵,加上入職後拍攝了那麽多不同種類的植物,對它們的了解可以說是除園長和幾位研究人員最熟悉的。

可惜科普館的照片並未讓她感到驚豔。

仿佛教課書上統一繪製的插圖,角度、構圖千篇一律,隻為介紹植物,卻沒有突出每種植物特有的優勢和獨一無二的美。

這些圖片應該就是從植物圖鑒或者國家資料庫中獲得,而非現場拍攝。

給人的感覺是植物們持有的身份證,特征好辨認、構圖於正中央,卻毫無特點。

……

等到從科普館出來,柳藝看著身後富麗堂皇的建築——捫心自問,她應該不會來第二次。

新奇感是有,但一次足以,再來一次還是那些東西。

想想剛才進去的半個小時,展館中科普了那麽多植物,可她真正有印象的少之又少。

好像有個叫做跳舞草的植物挺有意思,會隨著音樂擺動枝條……

具體是什麽原理來著?

柳藝發現自己居然想不起來了。

我靠!

明明剛剛才看過。

她懊惱地抬手敲了敲腦袋,怎麽現在記憶力這麽差。

主要是現代人的娛樂活動太多,短視頻、各種電視節目、爆笑綜藝、明星八卦、電影大片等無時無刻不在吸引大眾的目光,導致注意力很容易就被分散,人們對於事物的新鮮感和專注力也在不斷下降。

除非印象深刻,否則轉頭就忘是常態。

在這樣的情況下,科普效果可想而知,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長久過程。

柳藝從科普館回來,不由得開始擔心他們花間集的展廳。

光靠攝影展示肯定不行,再好看的照片看多了也會產生審美疲勞,何況還有那麽多文字介紹,看得人頭都大了。

啊,科普真的好難。

柳藝向園長提起她去科普館的感受,隱晦地表達出自己的擔心。

葉晗朝她安撫地笑了笑:“別擔心,我們的展廳與其他的科普館有不小的差別,等到布置完畢你們先去看看,也好提出改進的建議。”

“好的園長。”柳藝的好奇心被徹底勾了起來。

說起來,由於展廳正在‘裝修’和持續的布置之中,為了不打擾工程進度,大家約定等到建好後再一起去看。

空空如也的展廳也沒什麽看點。

她很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在照片篩選結束的同時,經過20多天的征集,攝影作品的投票也接近尾聲。

花間集設立的獎項可謂財大氣粗:

特等獎:2名,每人10000元

一等獎:5名,每人5000元

二等獎:10名,每人3000元

三等獎:20名,每人2000元

其他參與投稿的人皆可參與抽獎活動,有機會獲得大牌口紅、香水、花間集VIP年卡等價值不菲的獎品(共計300套)。

300套!

我靠。

這個數量絕對是抽獎中非常高的,若是參與人數不多,豈不是概率很高?

比如有5000人參加,那便意味著十幾個人裏就有一人中獎!

這也太爽了吧。

怎麽也要參與一下。

顯然,其他人也是這麽想的。

到最後,一個普通的照片征集愣是有數萬人報名,比W市政府麵向全體市民征集宣傳標語時參與的人還要多,人數的激增直接將中獎概率拉低了十倍。

除了獎勵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大家都覺得自己拍得照片不錯。

平時在評論區就有很多分享曬圖的,這下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由於參與人數實在太多,葉晗專門邀請了由曾旭主導的攝影師團隊。

他們先進行評選,評出較優的一部分,再由大眾統一投票。

這場轟轟烈烈的攝影評選大賽給科普館的開放進行了預熱,在征集攝影作品的同時,是一種極好的宣傳手段。

最終評比的結果為:

特等獎:月下美人(曇花)、雨中的並蒂蓮。

這是大眾公認的意境、場景、光線、構圖、驚豔程度、攝影水平皆首屈一指的作品。

前者為攝影師-曾旭拍攝,後一副作品的拍攝者卻是一位名叫陶曉晴的普通遊客。

一時間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連陶曉晴自己也從未想過會獲獎,看到公眾號發送的通知時滿臉震驚。

“晶晶、晶晶,我的老天,你敢相信嗎?!我拍的照片獲得了花間集攝影征集的特等獎!還拿到了一萬塊的獎金!”

她打電話時激動得語無倫次,雙目通紅。

這不僅僅是獎勵,更是一種莫大的榮譽。

“我看到了。天啊曉晴,恭喜你!特等獎,你真是太厲害了——”

唐晶晶的心情同樣非常激動,她的好友能與知名的攝影師並列拿到特等獎,還有那麽高額的獎金,簡直就像做夢一樣。

陶曉晴猶記得她和好友唐晶晶第一次聽說花間集、是在清霜UP‘王蓮葉上舞’的花絮中,那時候花間集還未開園。

開園的第一天,兩人一大早便去打卡,被驚豔後徹底愛上了這個地方,紛紛將其分享到朋友圈。

暑假結束前正趕上並蒂蓮開放,人潮擁擠中,陶曉晴登上木質棧道,於濛濛細雨中拍到了兩隻並蒂蓮的合影。

她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憑借這張照片獲獎。

就像是命運的饋贈。

此時再看這張照片,依然能感受到當時的激動與興奮,就如她現在的心情一樣。

一萬塊對一個大學生來說簡直是一筆巨款。

陶曉晴決定先給媽媽買個輕奢包包,再給爸爸買個新款手機;等到寒假回家後馬上和好友去花間集,看看新開的展覽溫室、即將開放的科普館,品嚐‘半日閑’的限量茶點,並購買桂花係列特色飲品。

沒錯,兩人即使在大學,依然時刻關注著花間集的消息,並咬牙申請了VIP年卡。

現在看來,或許就是這份喜愛和熱愛有了回報。

有了這筆錢,這次回來,她們要在花間集好好玩個夠!

……

除了特等獎之外,花間集還評出了諸如:

絕色雙姝(雙色萬維莎)、桂花雨落、星羅棋布(王蓮)、優雅的藍蓮花、璀璨冰晶(玉露多肉)、天鵝湖、展望的鶴(鶴望蘭)、古木參天(羅漢鬆盆景)、假山與藤(常春藤)、樹樁上的蘭花等優秀作品。

不僅花間集的員工們期待著科普館開放,人們在攝影評比中看到了那麽多優秀的照片後、亦期待著1月22日的到來——

也就是科普館正式與大眾見麵的日子。

1月19日,科普研究館的一樓展廳全部布置完畢,當天閉館後,員工們懷著激動的心情從密閉的施工區來到了內部。

從序廳的‘花間集科普館’六個碩大字體單獨陳列於眾人麵前,用色彩絢爛的幹花和植物牆打造而成時,員工們就被震撼到了。

“這是…千日紅?”

“幹花也這麽好看。”

千日紅不愧於它的名字,花期長達兩百天有餘,而且它的花朵不會凋謝,等到水分散去之後會形成幹花,幹花將保持一定的光澤和水分,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千日紅,花開千日正如是。

用千日紅和其他植物花卉打造這樣一個令人震驚的‘大標題’可謂獨一份,既色彩明麗又能感受到植物的活力,給藝術殿堂般的展廳帶了十足的生命力。

再往裏走,員工們的驚訝與震撼就沒有停過。

從序廳到主廳、從攝影鑒賞到投影室……從地麵到牆麵、再到天花板,每一個展區、每一個角度、每一個設計都讓他們感受到了久違的新奇感和參與感。

他們在進入之前,根本不會想到科普館會是這樣的,不是單一、單調的科普,而是有那麽多的表達形式,完全不會感到枯燥。

等到出來的時候,大多數人都覺得意猶未盡,很想再進去參觀一次。

尤其是柳藝,此時早已沒有了以往的擔憂,簡直樂不思蜀,等到其他員工過去叫她才出來。

隻是在出來的時候一直往回看,眼神帶了明顯的不舍。

柳藝找到葉晗的身影,走過去親切地挽著她的胳膊:“嘿嘿,園長,展廳開放之前我們還能再來吧?”

“我想明天再來一次。”

這裏實在太有意思了。

葉晗看著其他員工期待的表情,笑著道:“當然可以。”

“對了,經過剛才的體驗,你們覺得還有什麽改進的地方嗎?”

“沒有沒有。”王洪年急忙擺手。他連想都想象不出來,何談改進。

“絕對沒有。”

“想不出任何能改進的地方。”

“園長,科普館不需要改進。”連一向冷靜幹練的王芸都發話了,語氣篤定:“遊客一定會喜歡。”

“沒錯。”

“我也覺得。”其他員工紛紛附和。

能讓他們這些每天待在花間集的員工都感到驚歎,其他遊客隻會比他們體驗更佳。

葉晗杏眸帶笑:“那就好。”

她同樣對自己設計的科普研究館有信心。

……

1月中旬,大部分學生已經開始放寒假。

陶曉晴18號放假回家,19號早上便去了花間集,與好友唐晶晶一起品嚐了當日的特色茶點:

桂花拉糕一屜(8塊)、桂花紅豆糕一屜(8塊)、清炒藕片一盤。

飲品:桂花釀一壺。

桂花酒釀是特質的銀壺,壺嘴彎曲,很有古代俠客瀟灑對飲時的風範,但度數很低,並不醉人。

倒出的酒液清澈透亮,帶著桂花的甜香,特別好喝。

到最後,兩人把整壺全部喝光,直到倒得一滴不剩。

吃飽喝足後,兩人各點了一杯桂花烏龍,一邊喝一邊從1號門逛到2號門,去了展覽溫室,觀賞了天鵝,然後沿著鬆柏園、桂花園、玻璃花房、竹林、人工湖……從頭到尾地遊覽了一遍。

在離開前用紙袋換了馨香的桂花書簽,並各自打包了一份茶點帶回家。

那份茶點得到了全家人的認可,被瓜分地一點渣都不剩。

1月22日,花間集的科普館正式開放。

從本月10號起,花間集的人流量便處於持續增長的狀態,到了科普館開放的今天,必然會達到人流量的高峰。

陶曉晴這次比以往起得更早,打算早上第一波進去,不然一定會非常擁擠。

剛準備出門,她的媽媽叫住了她:“曉晴,今天你小姨和你弟弟路澤昊也要去花間集,沒準你們會碰上,到時候別忘了打個招呼。”

路澤昊今年小學剛畢業,在家待了幾天就待不住了,非要鬧著出去玩,陶曉晴的小姨就想到了花間集。

主要她的同事和孩子都去過了,評價很高,陶曉晴的朋友圈也發了不少照片,景色的確漂亮。

沒事去看看植物,順便去科普館了解一些知識也挺好。

“好的媽。”陶曉晴應了一聲,內心倒覺得根本不會碰上。

路澤昊那孩子不愛學習,整天光想著玩,估計在科普館待不了幾分鍾就走了。

她和晶晶今天可是專門去科普館的,相信花間集一定會給她們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8點20分到門口,果然好多人。

“幸好辦了VIP卡。”兩人相視一笑,來到左邊的年卡通道排隊,這邊的人一下子少了很多。

其他人對此隻有羨慕的份兒。

8點半正式開園,遊客開始一波波地湧入,陶曉晴兩人憑借著便捷通道走在了人群前麵。

科普館的方位就在1號門不遠處,一眼就能看到。

眼前的科普館占地麵前極大,有十幾米高,大氣恢宏,從外麵就能看到裝潢華麗的展廳和光可鑒人的地板,宛如一座精美的藝術殿堂。

兩人從入口進入序廳,一眼就看到了正中央的大標題——‘花間集科普館’。

不是其它展館的金屬質感,而是用鮮活的植物和色彩絢爛的幹花打造而成。

細密翠綠的枝條從鏤空的字體中垂落,細長的花梗從上方延伸,色調搭配極為相配,靠近了能聞到草木的清新與花卉的香氣,清新自然,給現代化的建築增添了勃勃生機。

花間集,便是花卉與植物所在。

這個主題無論在哪裏均得以凸顯。

不少遊客圍在這裏拍照,與冰冷的金屬相比,當然是鮮活的植物更令人喜歡。

何況是如此別具一格、搭配完美的設計。

“晶晶,你給我也拍一張。”陶曉晴站在邊緣處,撫摸著千日紅的花,笑著比了個V形手勢。

照片定格在植物與她的笑容上,似乎是另一種方式的和諧相處。

再往前,兩人不由得呆住了。

隻見在序廳的中央,白色的圍欄圍起兩根粗壯的樹幹,多人合抱都無法將其籠罩,從地麵直達天花板,而它們散開的繁茂‘枝葉’則從天花板向外蔓延,棕色盤曲的樹枝和葉子一直到達左、右兩側,鋪滿整個序廳上方。

左側葉片金黃舒展、右側遒勁蒼翠,構成極為震撼的視覺效果。

這是……?!

序廳:生命之樹——6000多歲的古銀杏與5000多年的黃帝陵軒轅柏(複刻擬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