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捉蟲)

程寶菱問道:“媽媽,你以前就住這裏嗎?”

何佩瑜點點頭,“嗯,變化挺大的,以前這裏都是泥巴路,現在公路都修到家門口了。”她指著路邊廢棄的房子,“房子以前都是磚瓦房,你看現在大部分都是平房了。”

可不是麽,有些家底的人家甚至住上了兩層小洋樓。

表姨婆家屋子是平房,但看著比別人家的破舊,門前雜草叢生,窗戶玻璃碎成幾塊,用透明膠粘著,大門上貼著的門畫早已斑駁褪色,感覺不像是有人住的樣子。

隔壁鄰居家正蹲在門口吃中飯,見了陌生人,就問道:“你們是來看秦老太的?”

何佩瑜在記憶中搜索,記起他是誰,喊了一聲,“德勤哥!”,然後才說:“我是佩瑜。”

那漢子忙站起身,驚訝道:“佩瑜啊,好多年不見了,都沒認出來。”

何佩瑜笑了笑,指了指秦老太的屋子,“德勤哥,我帶女兒來看望表姨,這家裏有人在嗎?”

“在,在,你直接推門進去就行,”張德勤欲言又止,“隻是老太太不大好,造孽啊。”

何佩瑜沒多問,而是道:“德勤哥你忙,我先去看看表姨。”

她邊拉著女兒進屋,邊提高聲音說:“表姨,我是佩瑜。”

堂屋沒有人,臥室內傳來老人顫巍巍的聲譽,“是佩瑜啊,我在房裏。”

房裏拉著窗簾,陰暗,有一股難聞的氣味。

秦老太一臉病容地躺在**,身上蓋著灰撲撲的薄被,乍然與這個多年未見的侄女相見,一時語塞,見她身後還跟著一個小女孩,問道:“這是你的女兒?”

程寶菱乖巧地喊了一聲:“表姨婆!”

老太太笑起來,“好乖的伢,佩瑜,她長得跟你小時候可真像!”

何佩瑜放下帶來的蘋果與雞蛋糕,“這是給您的。”

老太太歎道:“我沒幾顆牙了,咬不動蘋果,你帶回去給孩子們吃吧。”

“您把它剁成蘋果泥吃就行。”

何佩瑜心緒複雜看著頭發雪白,骨瘦如柴的老太太,怎麽也沒法把她與記憶中的那個精明強幹的婦人聯係在一起。

秦老太是何佩瑜家的遠親,當年何佩瑜的母親生了孩子,找了這個遠親來家當保姆,後來他們去香港,便把女兒何佩瑜留給秦老太照顧。

十四歲以前何佩瑜覺得這個表姨溫柔和藹;十四歲後,表姨仿佛是變了一個人,兩人的地位調換,何佩瑜成了表姨家的傭人,不能上學,每天幹不完的活,吃不飽的肚子,挨不完的罵。

何佩瑜搖搖頭,讓自己不要再沉浸在往事中。

秦老太現在的日子應該很不好過,她絮絮叨叨訴說家裏的事,以及她親生的兩個兒子,老大下海去了廣城,老二在市郵政局,最小的孫子比程寶菱還要大。

程寶菱暗道:兩個兒子在這個年代都走出了農村,看來秦老太養的兒子挺出息的。隻是看樣子這兩個兒子不太孝順啊,不然怎麽能丟下年邁的老母一個人在老家生活。

果然老太太說著說著就哭起來,家門不幸,好不容易把兩個兒子供出來,成了婚,有了自己的家,竟像是換了一個人似的,把老母嫌得如糞土一般,老太太已經三年沒見過孫子們了。

二十年過去,老太太落此下場,何佩瑜沒有看笑話的心思,隻覺得人生無常,很是悵然。

大人說話,程寶菱作為小孩子不好插嘴,隻能打量打量室內,桌子上的一個手心大小的十字架吸引了她的注意,她猜想老太太應該信教。

在苦難中能有信仰也好,不然該如何熬過痛苦的日子?

何佩瑜卻是知道的,她的父母都是基督徒,受她母親的影響,秦老太也成為一名基督教信徒。

“這是我的罪孽啊,”秦老太擦幹眼睛,望著何佩瑜,哀求道,“佩瑜,以前的事情是我的錯,我對不住你。可我沒幾天好活了,就快死了,你原諒我吧,我不想帶著罪孽下地獄。”

年輕的時候不覺得,年紀大了,所做的虧心事一件件哽在心口,折磨得人日日不安。

程寶菱原先還覺得這老太可憐,聽到這話,又深覺老太的可惡。你信教,知道善惡因果,卻偏偏踐踏教義,惡待孤女,臨到死了,想上天堂了,就想著來懺悔。

何其諷刺。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看來就是個大笑話。人活的好好,也想不起善,畢竟做個“惡人活千年”。

隻聽何佩瑜淡淡地說:“以前的事情我也早就忘了。”

老太太急道:“你還是不肯原諒我,對嗎?”

“您別說什麽原諒不原諒的話,隻要您自己原諒自己,別人原不原諒又有什麽要緊的?”

秦老太捶床大聲說:“我是愧對你的父母,沒有好好照顧你,甚至連你父母留給你的錢與首飾都挪用了,可那個年代誰的日子都不好過,那些首飾換成錢你也吃了也用了。你父母帶著你哥跑了,隻丟下你一個,我到底是養了你四年哪!”

所以,我隻當自己的父母緣已盡,何佩瑜垂睫。

對於秦老太,原諒的話恕她說不出口。隻當今日是最後一次見麵,日後永不相見。

何佩瑜起身道:“時間不早了,我們還要坐大巴回去,您老人家多保重。”

程寶菱走過去,拉住媽媽的手。

秦老太苦笑,衝著寶菱招招手,“丫頭,我有個東西給你。”

她從床褥子下摸出一塊玉牌遞過來,“這是表姨婆給你的見麵禮。”

程寶菱當然不肯接。

秦老太歎息一聲,“拿著吧,這是你親外婆留給你媽媽的玉牌,掛在脖子上,能保你平安呢。”

看到何佩瑜微微點頭,程寶菱才接了玉牌。

出門後,她在陽光下打量小玉牌,淺淺的綠色,上頭刻著竹報平安的圖案,握在手裏溫溫潤潤的。

何佩瑜道:“不值什麽錢,玉的質地一般,水頭也不足。等回去我給你打個絡子戴脖子上吧。”

這玉佩是她小時候戴在身上的,後來住在秦老太家,就被秦老太拿了去,說這是資本主義的東西,帶在身上招惹禍事,她要拿去砸掉,沒想到這麽多年過去,她還留著。

程寶菱看不出什麽玉質的好與歹,不過做為一個無產階級,難得有這麽一個小首飾,她還是很開心。

不過她並不想要這塊玉佩,她交給何佩瑜,“媽媽自己戴著。”

何佩瑜失笑,“我戴它做什麽!”

程寶菱嘟嚷:“要麽就姐姐們都有,要麽我也不戴。玉佩隻有一塊,再說這本來就是媽媽你的東西。”

不患寡而患不均,何佩瑜想了想,收起玉牌,承諾道:“以後媽媽給你和姐姐們一人買一塊。”

程寶菱脆生答應:“好!”

隻看這塊玉佩就知道當年外公外婆離開大陸時,確實

也給女兒留了一些東西,可他們難道想不到那時候的環境,一個小姑娘哪能留住這些錢財。

不過程寶菱挺好奇的,她問媽媽,“家裏的那個妝盒也是外婆留給你的嗎,還有什麽別的東西嗎?”

何佩瑜道:“他們出去也處處都是花錢,也沒留多少東西,就當是給了表姨一千塊錢,給我的是兩對實心金鐲子,玉牌與妝盒都是我從小就用的東西,所以也給我帶著,其他就沒了。”

程寶菱不禁咋舌,看來外祖父母家還是頗有家底呀。六十年代的一千塊錢可不是數目,還有兩對金鐲子,怎麽也夠一個少女四年的生活費了吧。

“那表姨婆怎麽沒有把妝盒搶過去啊?”

“妝盒不像金鐲子那樣好換錢,我當時是豁出去跟她鬧了一場才留住。好了,以前的事情就別提了。”

母女兩人照舊坐了兩個小時大巴車才到清水鎮,何佩瑜先不急著回家,帶著女兒去商店買了半斤琪瑪酥。

這是她從父母那裏學到的。小時候父親出差回家,總會給孩子們帶點心小吃,何佩瑜最開心的事情就是跟哥哥一起翻父親的提包找好吃的,現在她也想把這份開心留給自己的孩子們。

兩個星期後,突然傳來秦老太過世的消息,是張德勤托人帶的話。何佩瑜默了片刻,定了個花圈托人送過去。

本以為這件事就算了結了,沒想到等秦老太的喪事辦完後,秦老太的兩個兒子與張德勤突然來到程家。

程寶菱放學回來就看到家裏多了幾個陌生人,張德勤還記得程寶菱,逗她:“丫頭,還記得我嗎?”

程寶菱就笑了,“德勤叔!”

這位熱心的德勤叔她當然記得,上次去看望秦老太,何佩瑜帶女兒回家時,德勤叔硬是給寶菱塞了一把橘子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