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第 110 章

又是一年桂花飄香時, 兩個小家夥滿了周歲,大魏與匈奴的作戰也來到了尾聲。

這近兩年的時間裏,大魏與匈奴大大小小作戰十餘場,戰戰停停, 贏過, 也輸過, 不過總得來說,還是贏的次數居多。

這兩年, 幾乎整個大魏的視線都集中到了北疆的戰事上。

而在這場大魏與匈奴的作戰中,除了驍勇善戰、運籌帷幄的鎮北侯外,軍中更是冒出了不少的將才。

而在這其中, 最惹人矚目的, 無疑便是在這最後一戰中率領千餘驍騎深入敵境數百裏, 把匈奴兵殺得四散逃竄, 最後還俘獲了匈奴單於二兒子於單的小將陸子安了。

聽聞那陸子安是鎮北侯的子侄, 京城人士,不過及冠的年紀,尚未定親娶妻,便立下如此戰功,一時之間, 京城有女待字閨中的人家皆是蠢蠢欲動。

不過到底這些也隻是聽聞,具體如何,還需待大軍班師回朝後,看一下聖上他老人家的意思,再做定奪。

隻是想來如此大勝, 聖上他老人家也定不會吝嗇於封賞就是了。

在今年九月份的這一戰中, 大魏大破匈奴, 逼得匈奴遠退漠北,大獲全勝。

可謂是揚眉吐氣,一掃立國之初不得不與匈奴妥協求和的窩囊氣。

聖上他老人家更是喜笑顏開,在他在位之時,能見到大魏擊退匈奴的這一幕,可以說是無愧於先祖了。

便是百年之後,到了地下,見到先祖他老人家,那也能挺直腰杆子說話了。

因著這個,聖上他老人家最近這段時日,心情很是不錯,朝堂上的氛圍也很是和洽。

沒人想在這種大喜的時候,觸聖上他老人家的黴頭。

一時之間,京城人人和樂,熱鬧的不行。

便是連老百姓們都在七談八扯,日日盼著大軍班師回朝呢。

聽說鎮北侯這次會率師回京,那時定會熱鬧極了。

此番對戰匈奴,大魏大勝,聖上他老人家定會犒勞封賞全軍,雖然這事兒說起來跟他們關係不大,但熱鬧嘛,誰不喜歡湊。

京城的老百姓們閑來無事湊在一塊兒胡侃,湊個趣兒。

朝堂上的官員們卻想的更多,更深。

此次鎮北侯大勝班師回朝,是整個朝堂接下來兩個月之中的重中之重。

吏戶禮兵刑工六部,沒一個能躲閑。

首先,吏部便首當其衝。

吏部掌管官員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此次大軍班師回朝,關於軍中諸將領的功績任免,少不了需要吏部這邊先出個備案,再報聖上他老人家定奪。

其次,禮部的活也不輕鬆。

此次大軍對戰匈奴大勝歸來,各種慶典總歸是少不了的。

而且不光是少不了,還需得辦的漂亮,讓聖上他老人家滿意,讓軍中大勝歸來的諸將領感到朝廷對他們的重視才是。

可這慶典要想辦的漂亮,那就得需要銀子。

那便少不了跟戶部那邊進行扯皮。

而朝中誰人不知,要想從戶部手中拿銀子,那可不是一件輕鬆活兒。

雖說在大軍得勝歸來,聖上他老人家喜笑顏開,想要熱鬧熱鬧慶祝慶祝的時候,戶部也不敢卡的太過。

但天性使然,總歸禮部的人要想在戶部那群人精手裏拿到足夠充裕的銀子,那也不太容易便是了。

至於戶部,雖說掌管著國家的錢袋子,可這兩年的仗打下來,國庫裏的錢不說到底,也差不多了。

再加上上下大大小小官員的俸餉什麽的,總之,萬事也須得精打細算。

在這般情形下,自然也不舍得多往外拿銀子了。

而兵部,那便更不須多說了。

此次大軍班師回朝,本就是自家的事兒,不過自家事兒反而是更複雜些。

有人在戰場上廝殺得了軍功,有人在營帳裏運籌帷幄、出謀劃策,眼看著博得了聖上他老人家的青睞,升官發財。

那在京的這一撥人,其手中的權利和朝堂上發揮的空間勢必會被侵占。

總之,複雜的緊。

便是剩下的工部和刑部,也都少不了各自忙活。

從匈奴俘獲的奴隸需刑部安置,而工部,則需要配合禮部,布置慶典的場地。

再就是若是大軍班師回朝,聖上若是賞了宅院,那宅院的修葺也是工部的活兒。

便是陸臻所在的翰林院,因為這事兒,也比平時忙碌上了些許。

翰林院負責修書撰史,起草詔書,為皇室成員侍讀,擔任科考官員等等,雖說此次大軍班師回朝這事兒跟翰林院的關係不大,但因禮部事務繁忙,官員緊缺,為了這事兒,還特地奏請聖上,調了一部分翰林院的官員前去協助。

當然,隻是暫時協助,待此事過後,還是得各回各家。

這樣一來,翰林院的人手便少上了些許,陸臻手頭上的任務也多了些。

不過這也算是個機會。

先前因陸臻初入翰林院,平日裏更多的是在旁邊打個下手。

這次卻能趁著這個機會負責更多,雖說是累了些,但在翰林院想要升遷,這其一便是資曆了。

若是資曆足夠,再加上能力,這一路才能走的順暢。

陸臻雖是以探花的身份進入翰林院的,起點夠高,但翰林院是什麽地方?

會試每三年一考,這也就意味著每三年便會有新一屆的狀元、榜眼、探花。

這麽三年又三年的下來,雖說每三年也會有一部分人沒通過翰林院的留館考核,又或者是有別的打算,自尋調離前往其它部門。

但能留下來的,便都是足夠優秀的。

所以說,這不大的翰林院,可謂是人才濟濟。

若是不奮力爭取,那便隻能是泯於眾人。

待三年期滿,或外放到地方,或留京任職於其它部門。

雖說有著入職翰林院的這個光鮮履曆在,升遷速度上,總會比其他普通官員來得要快上些。

但若要說最穩,前途最光明的,那無疑還是在每三年期滿的翰林院考核中,留館成功,通過翰林院內部的升遷通道來晉升了。

便像是謝頤,作為上一屆的新科探花,在陸臻那一屆會試前,通過了翰林院的考核,留館成功,留任翰林院,便直接從正七品的翰林院編修,升任了正六品的翰林院侍讀,這速度可比其同屆的其他官員們快的多了。

所以說,陸臻不怕手上被分到的任務多,隻要他能漂亮的完成,那這便是他的履曆,是他日後升遷的基石。

反而是手上被派的任務不多,那才要擔心呢。

畢竟雖說翰林院內部升遷快,台階少,但這也並不意味著進了翰林院便可高枕無憂了。

若是隻會死讀書,或是情商不高,那在這基本上全是人精的官場上可混不下去。

而明年,便又是新一屆的會試之年,在這之前,便會進行留館考核。

成績優異者,留任翰林,其餘人則被派往六部任主事、禦史等職,或被外放為官。

陸臻想給虞念和兩個孩子一個好的、安穩的生活,自然是留京且留任翰林院最好。

這也是陸臻當時初入翰林院時定下的目標,而這次對於他來說,便是一個機會。

……

待進入十一月份的尾聲後,整個京城的氛圍頓時熱鬧了起來。

這份熱鬧,一個是因為明年二月份的會試,諸府學子大抵都陸陸續續趕來了京城。

第二個便是,鎮北侯率領的大軍在九月份與匈奴的最後一戰稍稍休整後,行軍兩個月,近幾日便要抵達京城了。

聽聞這個消息,虞念很是激動。

顧先生早給她來信,道是此番大軍得勝,她和玉姐兒也會隨鎮北侯一道來京。

想想,她與顧先生和玉姐兒也有四年多未見了。

雖然這四年中書信沒斷過,但到底不如親自見麵的好。

再有,因著明年二月份的會試,她四姐和四姐夫在剛剛進入十一月份的時候,也來京了。

這次來京,她四姐和四姐夫還帶上了明哥兒。

明哥兒也已經有五周歲了。

上次來京,明哥兒還小,她四姐怕路上顛簸,所以將明哥兒留在了家中。

這次明哥兒大了,她和她四姐夫來京,又要花上半年左右的時間,她四姐便不舍得再舍下明哥兒了,所以便帶著明哥兒一塊兒來的京城。

她四姐這次來京,順道還給虞念帶來了她阿娘給兩個小外孫做的冬日裏的小衣服,讓虞念不由得更想她家阿娘了。

其實早在七月底,兩個小家夥的周歲前,家裏給兩個小家夥準備的周歲禮便到了。

那時,她阿娘便給兩個小外孫寄來了一箱子的小衣服。

隻是那會兒天熱,她阿娘給兩個小外孫備下的是夏天的小衣服,既綿軟又透氣。

那時虞念擔心她阿娘累著,還曾寫信勸她阿娘少做些,別累著眼睛,兩個小家夥的衣服足夠著呢。

隻是看著她家四姐這次來京,又帶來的這一箱子滿滿的厚實的小冬衣,虞念是既感動又心疼。

她知曉她阿娘的心意,隻是擔心她阿娘累著。

隻能是好好收好,待到天冷後給兩個小家夥穿上,畢竟這可是他們外婆親手給他們做的。

如今兩個小家夥剛剛滿了一周歲多些,像是爹爹、娘親、舅舅、姨姨、吃吃、喝喝等簡單的詞已經會說了,而且說的還很清晰,不過再長的句子還是說不太好。

至於走路,若是有人扶著,已經能走的很穩了。

隻是若是要自個兒走的話,還是有些不穩當。

不過兩個小家夥雖然還不大,但各自的長相和性子也都已經顯現了出來。

老大陸昶,長得像陸臻這個爹更多些,隻是性子卻活潑的很,還愛笑。

老二陸舒,長得則像虞念這個娘更多些,性子卻安靜,隻有在自家人身邊,才會露出笑模樣來。

沒錯,兩個小家夥雖然是雙胞胎,但長得卻並不相同。

一個隨了爹,一個隨了娘,不過小模樣都很好看就是了。

兩個小家夥的名字還是先前陸臻取好的那倆。

是的,雖然沒能盼到香香軟軟的小閨女,但陸臻還是依然堅持了先前取好的那兩個名字。

兩個小家夥老大叫陸昶,老二叫陸舒。

按陸臻的說法,便是虞念生這一次便夠了,他不想她再經曆一次生產這一道鬼門關了。

虞念見陸臻這麽說,自然也是笑應著了。

雖然她不太確定以這古代的避孕技術,是否能避免再次懷孕,但這好歹也是陸臻的心意,陸臻能想到這,她便很開心了。

畢竟生孩子還是很疼很疼的,雖說已經經曆過一遭兒,沒那麽怕了,但不得不說,生孩子確實很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