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書局
盧栩先到劉記雜貨,裏麵有兩個婦人正在買針線,盧栩便站在稍遠地方看雜貨鋪賣的東西。
常見的糖有四種,整塊發白的,散碎發白的,整塊偏黃的,散碎偏黃的。他們鎮上隻賣偏黃的,逢年過節走親戚買整塊,自己吃買散碎的,顏君齊給文貞買的就是散糖。
雜貨店還有很像冰糖的糖塊,染了色,不知道是不是混了果汁,算水果糖?
另外醬醋茶這兒也有,同樣分幾個檔次,沒標價。
還賣些各地特產,盧栩新奇地在雜貨鋪看到了幹海帶,紫菜,木耳,幹香菇,蓮子,枸杞,紅棗,甚至還有桂圓!
蛋也有雞蛋、鴨蛋和鵝蛋。
可謂相當齊全了!
另外就是各類雜糧、日用和針線。鹽得去官營的鹽鋪買,主糧則有專門的糧鋪。
雜貨鋪內鍋碗瓢盆,扇子掃帚,蠟燭油燈,燈籠掛畫,應有盡有。角落還摞起來些小板凳。
可謂麻雀雖小五髒俱全了!
兩個婦人挑好了線向掌櫃抱怨,“這才幾天怎麽又漲價了?”
掌櫃:“您拿糧換,還是原價。”
兩個婦人咕噥,“糧也貴了!”
掌櫃:“可不是,一天一個樣。要不您拿銀子也行,還是原價。”
“買個針線哪裏用得上銀子!”
她們挑好了針線付了錢,不怎麽高興地走了。
物價上漲,錢幣跟著貶值,官定一兩白銀兌換一千文,可拿一千文根本就換不來一兩白銀。盧栩在麵館和賭客們換碎銀,折合一千二百文才兌換一兩銀子,可把他心疼壞了。
但不換,又太沉。沒準放著放著過幾天得一千三百文才能換一兩銀子。
盧栩順勢問,“現在一兩銀能兌多少錢了?”
掌櫃搖搖頭,“說不準啊,怎麽也得一千三了。”
得,他還賺了!
盧栩無語。
掌櫃:“你看點兒什麽?”
盧栩:“我買糖,自家小孩吃零嘴。”
掌櫃:“那你買那散的吧,劃算,白糖六十文,黃糖四十五文。”
還是挺貴,但比他們鎮上還便宜五文。
盧栩問:“這彩糖怎麽賣?”
掌櫃:“南邊來的新鮮玩意兒,熬湯摻了果汁,糖也甜,耐吃,我這兒賣得便宜,一斤半兩銀子。”
盧栩汗顏,水果糖他吃不起!
盧栩又問了幹貨雜糧價,最後買了糖和一包紫菜。紫菜不壓秤,按包賣,一包才三十文,能吃挺久!紫菜蛋花湯,四舍五入是股海鮮味!
盧栩付錢,看到櫃台前的彩線,想起顏君齊他娘也刺繡,便留意看了看,發現這兒彩線顏色要比他們鎮上齊全得多。
掌櫃將糖包好遞給他,自誇道:“你要買線就來我這兒買,全觀陽最全的就是我們家,縣裏好繡娘都是在這兒買,比布鋪還齊全。”
盧栩問了價,印象裏和鎮上相差無幾,道謝往西街去。
過了縣衙,街上行人肉眼可見地減少,還有抬了轎子來逛街的大戶人家。盧栩沿街閑逛,先進了書局。
這書局一分為二,一邊賣紙墨筆硯,一邊賣書,是一家,無論哪樣都比他們鎮上齊全。
盧栩翻了翻書,發現印和抄寫的各占一半,印的還比抄的要貴不少,幾乎是翻倍價了。
至於寫的什麽,他看不太懂,字太密,看得他頭疼,大概是類似四書五經的聖賢教材。
有個書生模樣的半大孩子搖著扇子進來,進門便問,“《遇仙記》到貨了嗎?”
“到了到了。”夥計機靈地從貨架上拿了兩本,“印製的、謄抄的都有,少爺您要哪本?”
小少爺選都沒選嘎嘣脆回答:“印的!”
夥計:“好嘞,印體話本六百文,我給您包本新的。”
小孩眉頭都不眨,直接掏了碎銀。
盧栩看得眉頭直跳。
那麽薄一本小冊子,六百文!
趁夥計包書的功夫,盧栩問那小孩,“謄抄的便宜一半,您為什麽不要謄抄的?”
小孩看看他,有點疑惑,還是回答了,“謄抄老有錯。你也讀書?你在哪個書院讀,我怎麽沒見過你?”
原來如此!盧栩笑答:“我不讀書,我鄰家弟弟讀書,他考上了童生,在家中備考秀才!”
小孩也是個活潑健談的,聽他這麽說,便疑惑道:“既然考過了童生,那他為何不到我們書院來?”
盧栩:“你們書院?”
小孩也挺驕傲:“是呀,就在西街北邊,過兩條街,最大的院子就是我們書院,我們夫子是舉人出身,咱們縣考過院試的幾乎都在我們書院念過。”
盧栩聽懂了,重點學校啊!搞不好還是名師班!
他問:“束脩要多少錢?”
小孩:“一年五兩。”
價也夠貴!
盧栩便坦誠道:“他家家貧,平日連筆墨都要節省著用。”
小孩蠻可惜,“這樣啊。”
他想了想,給盧栩出主意,“你叫他抄書嘛,我看家貧的同窗都抄書換些筆墨。”
盧栩一頭問號,不恥下問,“我聽說隻有拿到書號的書局才能尋人謄抄?”
小孩:“是嗎?”
他也挺迷茫地看書局掌櫃,掌櫃一臉的尷尬。
他訕笑道,“少爺有所不知,按規定,拿書號的書局要雇生員才能抄書,怕的是無知學子學文尚欠抄錯抄漏了書籍內容,淆惑天下讀書人。可有謄抄書籍權的書局,咱們州府隻有兩家,咱們縣裏更是沒有,縣城這麽大,讀書人多,人人缺書看。老朽挨著書院許多年,全仗院中學子照顧,有清貧的學子謄抄了書找老朽換些筆墨,老朽知曉他們才學兼優,品性過人,便不好意思拒絕,給他們換些筆墨。不過老朽也隻敢收些話本,絕不敢做淆惑天下讀書人之事!”
盧栩聽懂了,朝廷不是不讓抄書,抄書得夠資格,抄錯了耽誤人怎麽辦?想抄,先考過院試考中秀才!
可都考中秀才了,田稅都免了,誰還那麽缺錢?
抄書的少了,不就出缺口了?他們縣這種小地方民不舉官不查,書局想掙錢,就偷偷找學生抄。反正隻要別抄錯,誰知道是不是秀才抄的?這種事,總體是於民有利的,官府知道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送走被科普一臉的小孩,盧栩暗戳戳地湊過去問掌櫃,“若我弟弟想謄抄些聖賢書,可能托掌櫃牽線尋個有需之人?”
掌櫃:“……”
這小子倒是機靈。
他隻是幫忙牽線,那就不算賣,不違法,兩邊你情我願的一方贈書,一方受贈自願回贈些薄禮,也算不上買賣。兩方為答謝他這個中間人,付他點辛苦費,當然也是合情合理的。
掌櫃捏著胡子沉吟,“可以倒是可以,但有些條件。”
盧栩:“您說。”
掌櫃:“謄抄要字跡清晰,不能潦草,且不能出錯,十頁內有一兩處錯誤,修正了也就罷了,若錯得多,怕是找不到有緣的人需要了。”
盧栩:“懂。”
掌櫃:“需用指定的筆墨。”
盧栩疑惑:“不知是要什麽樣的筆墨?”
掌櫃讓夥計拿來,盧栩一看,好麽,書架上的官方書同款紙,造假都得是專業的!
用這紙謄抄好一裝訂,往書架上一放,誰能辨別真偽?
盧栩看掌櫃就有點欽佩了,他以前買書生怕買到盜版,現在眼前就是個盜版商,不光賣,還能自己雇人做。
盧栩問:“這紙墨貴麽?”
掌櫃仔細打量他,看他穿著也知道他家貧沒錢,便實在道,“若你鄰家兄弟家境同你一般,買這紙墨有些困難。”
盧栩:“……”
掌櫃見他鬱悶,笑道:“你下次來帶他些字樣給我瞧瞧,若字好,我可先賒借給你,待抄完,我再扣掉紙墨錢。”
盧栩一聽還能這樣?
但仔細一想,要是都先買紙,要抄書賺錢的窮學生怕一個都買不起!
這掌櫃要雇人給他抄書,當然得自己做前期投入,不過他找的都是書院的學生,之前也沒見過盧栩,這才幾句話就願意先借紙墨給他,也是存了幾分善心的。
這紙不便宜,他要是拿著紙跑了,掌櫃也找不著他。
盧栩鄭重道了謝,保證下次就將樣字帶來,書他還買不起,到隔壁讓夥計給挑了根性價比高的兔毫筆。
顏君齊那些筆都用禿了,怎麽能寫出好字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投資支筆他還是付得起錢的。
盧栩揣了筆離開書店,路過蘇記香糕在外麵站了好一會兒,聞著裏麵香甜的糕點味兒,還是抬腳走了。
家裏還欠著賬,田也還沒買回來,他這個哥哥還買不起果子和糕點。
天色尚早,盧栩筐子空了,他想省那十五文錢,沒去坐船,背著筐從陸路走回去。
記憶裏盧栩以前來縣裏當學徒,也走過陸路。
從縣城到盧家村要比到飲馬鎮還近些,但走陸路得繞山。步行三四個小時,經過兩個小村莊,就能到盧家村了。
夏天天黑得晚,陸路也不算太難走,盧栩想好了沒再耽擱背著筐出了城。
來時背對太陽,回去還是背對太陽,沒有手機沒有表,盧栩也不知道自己走了多久,走累了找塊石頭歇歇腳,緩上來再走。走到太陽已經明顯西落了,也不知道還有多遠。
山中的小路是經人多年趟出來的,從縣城往回走,路越來越窄,寬時一米多,窄處不足尺,遍地是砂石荒草。
夏初的季節,盧栩走的衣服都汗濕透了。
曠野無人,山色青翠,他們這西北就是連綿不絕的大山,極目遠望,山脈層疊像水墨畫似。盧栩坐到路邊抹頭上的汗,揉揉酸脹的小腿,歎息“這麽漂亮可惜沒有手機呀!”
落落汗,他就繼續走,一個人在山中趕路,走得實在寂寞,扯開嗓子放聲唱歌,“一天省十五,十天一百五,一百天就是一兩多——回家的路——好寂寞!”
胡嚎瞎唱驚起一群飛鳥。
盧栩哈哈大笑,樂極生悲,差點被自己口水嗆到,扶著道邊石頭咳嗽,忽然看見草叢裏落著幾顆紫紅果。
盧栩彎腰撿起來,這不是他早上想吃買不起的桑葚嗎?!他抬頭,就在他頭頂正上方兩米來高的山壁上,歪歪斜斜長著兩棵桑葚樹!
作者有話要說:
盧栩:吃不起點心,舍不得坐船,好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