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吃飽

吃飽喝足的幸福

王李氏是個很容易心軟的人,尤其在麵對胞弟時。

她娘生她時難產,好不容易生下來,卻傷了身子,之後好幾年都不曾有孕。那時候李家還富裕,她祖母甚至動起讓她父親納妾的念頭。還好,八歲那年她娘懷了李富貴,全家人對這個來之不易的兒子溺愛不已,從小就給王李氏灌輸她是姐姐,以後要幫扶弟弟的觀念。

久而久之,王李氏幾乎把幫扶弟弟當做習慣了。

李富貴把家業敗光大半之後,王李氏三五不時接濟弟弟一把,得虧王寶山同樣是個寬厚和氣的人,一直對王李氏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才不至於因此釀成家庭矛盾。

木槿過來時,就感覺到母子三人之間的氣氛不太對。

王李氏出去漿洗衣裳了,木槿拽著崇武的袖子問:“娘怎麽了?”

崇武努努嘴:“還不是因為舅舅。”

他又把今天發生的事講給木槿聽。

木槿雖說繼承了原身半數記憶,但關於舅家卻並沒有印象,今天才知道溫柔善良的王李氏是個伏弟魔。

“現在正值多事之秋,別跟咱爹提這件事,不然外頭沒亂咱自家先亂了。”

不過木槿聽了他們的描述同樣十分心寒,有糧榔頭尚且知道感恩,他們的親舅卻在接受完饋贈立馬把他們踢開。

同樣因為糧食,村裏另一戶人家也出現親人反目的情況。

那戶人家也是王氏宗族裏的,當家的叫王寶根,和王寶山一個輩分,不過不算近支宗親。

按輩分木槿得管王寶根叫七叔,他家一兒一女,女兒大些,已經嫁到李家莊去了,兒子不過十歲而已。

王寶根家六七畝地,再加上往年存糧,滿打滿算剛好夠家裏剩下的三口人吃上飯。

可是李家莊極度缺糧,好多人連樹皮磨草都吃不成,隻能吃觀音土等死,王寶根夫妻心疼閨女,就把閨女接家來了,雖然家裏糧食壓力變大,但每個人口裏都儉省些,勉強可以省下閨女的口糧。

而且閨女才嫁到夫家半年多,尚且沒來得及生出太深厚的感情,她早就受夠在李家村天天吃野菜樹皮連糠都沒得吃的日子。

所以爹娘一過去接她,她便樂顛顛收拾包袱跟回王家村,半點都不帶猶豫的。

她婆家可不願意就這麽算了,讓她丈夫去娘家把她接回來。

明眼人都明白,那女婿哪裏是來接人,那是來嶽父家要糧來了。

王寶根家今年新收的糧食本來就不多,加上去年省下來的才不過六七百斤,要是敞開肚皮吃,隻夠一個壯漢吃一年多,閨女回來以後家裏四張嘴,每個人吃個半飽就很不錯,哪有餘糧給女婿家。

他女婿口口聲聲要帶媳婦家去,其實就是為了能從嶽丈家帶幾升糧食回去。

王寶根自家都不夠吃,怎麽會給旁人糧食?

即使女婿也不行!

但女婿是個賴皮的,死活不肯走,大有不把媳婦接走就在王寶根家住下去的架勢。

住了才一天就被王寶根往外趕,家裏糧食不夠,哪有給他吃的。

兩邊誰都不肯往後退一步,僵持起來。

最後王寶根直接把女婿趕出家門,順便知會村裏巡邏的人,莫要再把他女婿放進來。

兩邊撕扯許久,往後八成做不了親家了。

木槿之所以知道,還是周氏同她說的。

木槿剛生產完,王寶山夫婦給吃給喝,周氏還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現在孩子都兩個月了,她早就看不過去小姑子還在家吃飯。

這段時間周氏明裏暗裏給木槿臉色,木槿哪會看不出來,今天讓她含沙射影一說,木槿也不想繼續在王家吃喝,反正她有糧,除了明麵上一千多斤,空間裏還有三千斤出頭的糧食,她帶著孩子吃五六年不成問題,這還不算上便利店裏的食物。

木槿跟王李氏提出她想在自家吃喝,王李氏第一個不同意。

“你這孩子,說啥傻話呢,咱家跟你七叔(王寶根)又不一樣,咱有糧食。”

“是不是你嫂子跟你嚼舌根了?”

木槿不想把事鬧大,再說站在周氏的角度,小姑子既然嫁人,就不應該繼續在娘家住下去。

木槿覺得這可能是古代人的普遍想法,爹娘隻是心疼她才對她百般照顧,但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可就不一樣了。

她搖頭說沒有。

王李氏語重心長地說:“你不用管周氏怎麽說,前兩天咱家還接濟她娘家二百多斤糧,她沒資格說閑話。”

“我還有上月剛從城裏買來的糧食,養活自己總不成問題。”

王家給有糧榔頭、李大舅還是周家送的糧食加起來有一千斤,他們今天統共才收了五千斤糧食,而去年的存糧隻剩下不到五百斤,若是正常年份,敞開肚子吃也能支撐到明年收糧食,但是現在都不知道能不能繼續種莊稼,所以他們還得留出明年用的。

因此,收完糧之後他們家再次恢複儉省糧食的日子。

木槿在王家吃飯最多吃個七成飽。

至於正長身體的王崇武,則天天喊餓。

她不在王家吃飯之後,正好可以給王崇武省下一份吃。

所以不管王李氏怎麽挽留,木槿都堅持要回自家住。

王李氏左勸右勸木槿都不肯聽,最後隻能任由她搬回去。

第8節

走的時候王李氏給木槿帶上最後一籃子雞蛋,現在野菜蟲子越來越少,雞能吃的食物減少,幾乎很少再下蛋。

這一籃子雞蛋是家裏最後的雞蛋了。

前兩天她還聽到王李氏跟王寶山商量說要把家裏的雞宰殺掉,它們能吃的越來越少,繼續養下去隻會讓雞越來越瘦。

周氏看到婆婆又給小姑子雞蛋,心裏很不樂意。

不過一想小姑子馬上就回家,不用再吃她家的糧食之後,那點不快馬上就被壓下來,反而熱心幫忙張羅起來。

崇武自告奮勇送木槿過去。

姐姐家裏糧食多,她等會兒說不準還會留下他吃飯呢。

一想到能吃飽飯,崇武心裏就樂滋滋的。

崇武幫忙把屋子打掃幹淨,就去打柴打水了。

其實才走了十來天,屋裏並沒有落下太多灰塵,略微收拾一下就很幹淨。

家裏沒有旁的菜,木槿蒸上兩碗雞蛋又煮了一大鍋大米粥,等崇武回來吃。

“姐,我光吃梗米粥就行,雞蛋你吃了吧。”

娘說過姐姐生產時傷了身子才特地用雞蛋給她補補,自己之前收過木槿塞過來的雞蛋就罷了,但他不能每次都收,這是姐姐用來補身體的。

王崇武看著香噴噴的雞蛋羹咽口水,幾乎用盡全力才拒絕了美食的**。

家裏能用的調料隻有鹽和一點點醋,香油都沒有,木槿從空間裏拿出香油滴上之後雞蛋羹味道才稍微好些。

她把碗推給崇武:“我一個人吃不了那麽多,剩下第二天說不準就會壞掉,你趕緊吃罷。”

她沒誇張。

現在已經六月份,天氣開始熱起來,東西不像冬天那般容易存放。

努力終於忍不住,大口大口吃起來。

吃完又喝了三大碗米粥才心滿意足地放下碗筷。

“姐你可真聰明,當時就知道提前囤糧。爹娘開始還說你花冤枉錢,現在看來可真是聰明極了。”

木槿買糧時都覺得她亂花錢,結果到今天依舊沒水,下一茬糧食壓根種不上,外麵的糧價又翻了一番。木槿提前買糧哪裏是不聰明,簡直聰明極了好不好。

爹娘不清楚,但崇武可碰見好幾次大嫂對著姐姐指桑罵槐。

要是木槿沒有提前買糧,就隻能在家裏受窩囊氣。

現在在崇武眼裏,再沒有比他姐姐更聰明的人了。

“姐,你說什麽時候才能有水澆地呢?我去井裏打水時,感覺井水都比往年少許多,咱們不會真的要餓死渴死吧?”

崇武年輕的臉上充滿著對未來的憂慮。

木槿心裏沒底,周圍樹木莊稼都漸漸枯萎,她同樣看不到未來的希望在哪裏。

但還是若無其事地安慰崇武說:“等熬過今年,明天開春就好了。到時候咱們就能繼續種地生產。”

崇武的年紀放到現代就是個初中生,正是坐在教室裏學習的年紀,可在這裏,他已經算半個大人,整天被饑餓折磨。

木槿看得心酸。

每天早上她會特地給崇武留個饅頭單獨加餐。

家裏其他人還好,隻有崇武長個子的年紀,營養要是跟不上的話,不管基因多好都長不高。

等長大了,說不準還會有其他的不良影響。

就比如木槿,她現在這具身體跟現代長得幾乎一模一樣,但她現代17歲時身高都165了,現在卻隻有一米五五不到。

這在周圍女性裏麵屬於平均身高。

幸好這具身體隻有十七歲,剩下兩三年還能繼續長個,無論是衝泡奶粉還是喝盒裝牛奶,木槿堅持每天一杯,等個一年半年總會有效果的。

崇文竄個子的時候,田裏收成好,家裏餘糧多,不僅每天吃得飽飽的,家裏還會額外給他一個雞蛋,所以崇文的個子就很高。

十五歲的崇武目測也就一米六多一點,隻到哥哥的下巴。

來到古代之後,木槿第一次意識到,原來吃飽喝足會給人帶來那麽大的幸福感。

唯一一件不順心的就是金寶媳婦因為營養不達標而斷奶了。

這時候雙胞胎剛滿三個月不久。

木槿做了三個月媽媽,多少有些育兒經驗,不像剛穿過來時那麽容易手忙腳亂了。

她仔細看著空間裏成人奶粉的配料表,有兩個牌子市場反響很好,也沒有亂七八糟的添加劑,木槿衝了一小勺喂給吉祥如意,時刻不離開身邊觀察他們的反應,見到孩子沒有任何不良反應才徹底放心。

作者有話說:

關於育兒經驗,全部來自度娘,若有錯誤,歡迎大家指正